詩詞歌賦古詩

《耶溪泛舟》古詩賞析

本文已影響 3.56W人 

  【作品介紹】

《耶溪泛舟》古詩賞析

《耶溪泛舟》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33首。

  【原文】

耶溪泛舟

作者:唐·孟浩然

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註釋】

①耶溪:“若耶溪”的簡稱。《清一統志·浙江·紹興府》:“若耶溪,在會稽縣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鏡湖。”

②落景:落日。

③橈:槳。全詩校:“一作棹。”

④澄明:全詩校:“一作泓澄。”水物:水中之生物。潘岳《西征賦):“菜蔬芼實,水物惟錯。”

⑤容與:閒散自得之貌。

⑥《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脈脈:.相視含情貌。

  【賞析】

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冬,詩人孟浩然在長安求仕未成,沮喪地離開長安,在江浙一帶漫遊。一日,泛舟耶溪(在浙江紹興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鏡湖),傍晚,在溪邊看到了垂釣的老翁,浣紗的村女,他們生活得自然、和樂,無憂無慮,深深觸動了詩人之心。因此,寫了這首《耶溪泛舟》,以表達他從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歡樂的愉悅心情。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南若耶山下。這一帶是古代著名的風景區,《水經注》謂:“水至清,照衆山倒影,窺之如畫。”又名浣紗溪,相傳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紗。此地秀異的山水吸引了古代許多騷人墨客,遊佳作甚多,浩然此作是較有特色的一篇。

詩一落筆,就描繪出了一幅落日餘輝中,漁舟唱晚、輕棹擊水的耶溪夕照圖:“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落景”,就是落日;“橈”,是船槳,“弄”是指划槳;“溪渚”,是指耶溪中的小塊陸地。詩人開始就描繪江南獨有的景色:溪水上一隻小舟漂浮,舟人輕輕擺動着船槳,在落日餘輝中自由自在地欣賞着大自然的美景。一片斜陽照到水面,浮現出煙雨空濛的景象,水面上一層一層的細浪,受了殘陽的反照,一時光輝起來,那夕陽金色的淺光,映着洲渚的小草、兩岸的綠野,鑲出西邊天際的一抹絳紅、深紫。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是寫詩人臨水泛舟看到在明淨如鏡的溪水中,觀賞游魚追逐嬉戲,三五成羣,在水草和細石下鑽進鑽出。“澄明”,指明淨如鏡的`溪水;“何容與”,意思是多麼閒暇自得。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詩人樂而忘返,而江南的風土人情、岸邊的漁村竹寨,更使詩人如入桃源仙境。“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兩句,概括地表現了江南生活的恬靜安謐。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陽中垂釣卻悠然自得;梳妝整齊、淡雅的村姑少女,在傳說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邊洗衣、談笑,歡聲笑語更襯托出山村的幽靜安寧。

結尾“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是詩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這恬靜和樂的山村,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非常相似,又與詩人孟浩然失意後的隱逸心情和諧一致。因此,這“似相識”確是詩人的思緒所念,是情之所至,而與那垂釣翁、浣紗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識,雖則情感相通,卻只能脈脈相視而已。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