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次韻太守古詩原文賞析

本文已影響 9.49K人 

  《次韻太守·庖煙起處認孤村》作者爲宋朝詩人秦觀。其古詩全文如下:

次韻太守古詩原文賞析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網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

封強盡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嘆後,誰牽黃犬出東門。

  【前言】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是宋代詞人秦觀的組詩作品。第二首考查汝南的歷史和名人,意在提供效法和借鑑的對象。

  【註釋】

⑸車網湖、壺公祠:汝南的兩個風景名勝。

⑹李斯:上蔡人,上蔡宋屬蔡州。官至秦朝丞相,而最後被夷三族。

  【賞析】

第二首詩開頭兩句展開了一幅郊野蕭條景象的素描:炊煙裊裊,郊野的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的痕影,一點也看不見。洪水給汝南人民帶來的後果,還未消除。三四句寫汝南兩個名勝車網湖和壺公祠的傍晚景色。湖邊梅花盛開,祠畔明月初上,風景原本很迷人,但前一年的災情,詩人記憶猶新,前村的景象,宛然在目,他觸景傷情,淚濺魂銷。這景況和詩人同時之作“風將沉燎縈歌扇,雪帶梅香上舞衣”(《次韻裴秀才上太守向公》),風格迥然不同。五六句說汝南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時代,它就是蔡、沈等國的封地,頗多“先賢”,人們立廟祭祀以示追懷“恩”澤。七八句則從另一角度指出:歷史上蔡州也有秦代李斯(上蔡人,上蔡宋屬蔡州)這樣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卻終遭殺戮之禍。詩人以提問的口氣,把李斯臨刑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的“長嘆”反說出來(《史記·李斯列傳》),意在從他身上引出經驗教訓。

這組詩表現了汝南的`地理歷史概況,卻各有特點。第一首詩,上半部分寫人民重建家園的辛勤勞動和水患帶來的嚴重後果,下半部分指斥漢、唐兩朝當國宰相和亂臣賊子的所作所爲,對太守向宗回寄予了希望。詩人從國家利益着眼,向地方長官提出建議,對人民生活表示關切,是應該受到肯定的。“茫茫”二句寫汝水抱城奔流,春色中帶有燒痕,詩人主要藉助“燒痕”於無人處寫出人來。而“偷”字從詩人眼中來發現、辨認,尤爲傳神。“千點”二句假物寓人,借景抒情,也於無人處寫出人來。它既有烘托前兩句的作用,也能增強對讀者的感染力。“遙憐”二句由漢代的昏庸宰相說到唐代的亂臣賊子,也是句句有人。回顧汝南歷史,一正一反,給人不少啓示。末句“陶侃夢天門”的祝願指名道姓,對照明顯。而第二首詩,上半部分寫水災之後的情景,下半由蔡州在春秋時代已是封疆之國和恩澤民衆的將相祠廟依然受人供奉,表現出這裏民風淳樸,並引李斯之事爲戒。這對太守向宗回也有諷勸作用。詩人從國家利益着眼,向地方長官提出建議,對人民生活表示關切,是應該受到肯定的。“庖煙”二句寫詩人通過炊煙遙認孤村,主要借“庖煙”於無人處寫出人來。而“認”字從詩人眼中來發現、辨認,尤爲傳神。“車網”二句假物寓人,“封疆”二句由春秋的封國說到廟食的將相,也是句句有人。回顧汝南歷史,一正一反,給人不少啓示。末句寫李斯“牽黃犬”的“長嘆”,指名道姓,對照明顯。詩中說,古代的將相之所以到後來仍然受到祭祀,是因爲恩及於民,作者勸勉太守之意自在言外。

秦觀是小小的教官,向宗回曾多次請他代撰境內受祭祀之神的文章,可見對他是尊重的。在郡守登樓眺望時,他的次韻之作,詠史憫時,發了很多感慨。這首詩能擺脫一般“次韻”詩的窠臼,所以能成爲名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