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表達思念的古詩三首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導語:春水四澤是你的愛戀,夏雲繞峯是你的纏綿,秋月揚輝是你的溫柔,冬梅喜雪是你的情緣。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思念的古詩,供您參考和借鑑。

表達思念的古詩三首

  《憶江上吳處士》

年代: 唐 作者: 賈島

閩國揚帆後,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譯文】

自從你揚帆遠航到福建,月缺月圓已是幾度春秋。

秋風的蕭瑟從渭水拂來,長安城裏盡是黃葉飄飛。

還記得當年此地的聚會,夜雨風雷讓人頓生寒意。

還沒你乘舟返回的消息,我只能遙望遠天的海雲。

【背景】:

此詩是爲憶念一位到福建一帶去的姓吳的朋友而作。“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是賈島的名句,爲後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彥《齊天樂》詞中的“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元代白樸《梧桐雨》雜劇中的“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都是化用這兩句名句而成的,可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深。

【賞析】:

開頭說,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長時間了,卻不見他的消息。

接着說自己居住的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

爲什麼要提到渭水呢?因爲渭水就在長安郊外,是送客出發的地方。當日送朋友時,渭水還未有秋風;如今渭水吹着秋風,自然想起分別多時的朋友了。

此刻,詩人憶起和朋友在長安聚會的一段往事:“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他那回在長安和這位姓吳的朋友聚首談心,一直談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電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陣寒意。這情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就已是落葉滿長安的深秋了。

結尾是一片憶念想望之情。“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由於朋友坐的船還沒見回來,自己也無從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遙望遠天盡處的海雲,希望從那兒得到吳處士的一些消息了。

這首詩中間四句言情謀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說出詩人在秋風中懷念朋友的淒冷心情,又憶念兩人往昔過從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虧復圓”,又向下引出了“蘭橈殊未返”。其中“渭水”、“長安”兩句,是此日長安之秋,是此際詩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襯出“閩國”離長安之遠(迴應開頭),以及“海雲端”獲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結尾)。細針密縷,處處見出詩人行文構思的縝密嚴謹。“秋風”二句先敘述離別處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筆,再倒敘昔日相會之樂,行文曲折,而且筆勢也能提挈全詩。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覆勾勒,筆墨厚重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守歲詩》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譁。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作者曾以除夕爲題作《饋歲》、《別歲》、《守歲》三首詩,這是其中一首。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寄人》

年代: 唐 作者: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爲離人照落花。

【註解】:

1、小廊句:指夢中所見景物。

2、多情兩句:指夢後所見。

【韻譯】:

離別後夢裏依稀來到謝家,

徘徊在小回廊闌干畔底下。

醒來只見庭前多情的明月,

它還在臨照離人臨照落花。

【評析】:

??這是與情人別後的寄懷詩。詩的首句寫夢中重聚,難捨難離;二句寫依舊當年環

境,往日歡情;三句寫明月有情,伊人無義;四句寫落花有恨,慰藉無人。前二句是

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後兩句是埋怨伊人無情,魚沉雁杳。以明月有情,寄希望於對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以詩代柬,來表達自己心裏要說的話,這是古代常有的事。這首題爲《寄人》的詩,就是用來代替一封信的。

從這詩深情宛轉的`內容看來,詩人曾與一女子相愛,後來卻彼此分手了。然而詩人對她始終沒有忘懷。在封建宗法社會的“禮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傾吐衷腸,只好借用詩的形式,曲折而又隱約地加以表達,希望她到底能夠了解自己。這是題爲《寄人》的原因。

詩是從敘述一個夢境開始的。“謝家”,代指女子的家,蓋以東晉才女謝道韞借稱其人。大概詩人曾經在女子家裏待過,或者在她家裏和她見過面。曲徑迴廊,本來都是當年舊遊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詩人在進入夢境以後,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進到了她的家裏。這裏的環境是這樣熟悉:院子裏四面走廊,那是兩人曾經談過心的地方;曲折的闌干,也象往常一樣,似乎還留着自己撫摸過的手跡,可是,眼前廊闌依舊,獨不見所思之人。他的夢魂繞遍迴廊,倚盡闌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憶着,直到連自己也不知道怎樣脫出這種難堪的夢境。崔護《題都城南莊》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周邦彥《玉樓春》詞:“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一種物是人非的依戀心情,寫得同樣動人。然而,“別夢”兩句卻以夢境出之,則前此舊遊,往日歡情,別後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夢裏也難尋覓所愛之人,那惆悵的情懷就加倍使人難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麼,還剩下些什麼呢?這時候,一輪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灑在園子裏,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慘淡的顏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經映照過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臨照着,似乎還沒有忘記一對愛侶在這裏結下的一段戀情呢!這後兩句詩就是詩人要告訴她的話。

正因爲這首詩是“寄人”的。前兩句寫入夢之由與夢中所見之景,是向對方表明自己思憶之深;後兩句寫出多情的明月依舊照人,那就更是對這位女子的魚沉雁杳,有點埋怨了。“花”固然已經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還是多情的,詩人言外之意,還是希望彼此一通音問的。

這首詩創造的藝術形象,鮮明準確,而又含蓄深厚。詩人善於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運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寫小廊曲闌、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語言,卻比作者自己直接訴說心頭的千言萬語更有動人心絃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