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詩三首教案

本文已影響 1.43W人 

教學目標:

古詩三首教案

1.理解三首古詩,結合註釋或查字典詞典,瞭解詩句意思。

2.多誦讀,並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3.瞭解詩人怎樣在寫景、敘事中抒發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引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

二、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第一首古詩《贈汪倫》(板書題目)。要求我們能借助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詩的內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在理解詩句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贈汪倫》

1.以故事引入。

《贈汪倫》這首詩的作者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唐代詩人李白。汪倫和李白是好朋友。

汪倫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學,但不願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知道李白喜歡喝酒,於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釀成酒,並長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聽說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幹是想出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已早聽說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應往訪。見面後,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汪倫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並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酒店萬家。”此時李白方知“受騙上當”,但卻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後汪倫每日以美酒佳餚相待,兩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2.教師範讀,輕重緩急得體,抑揚頓挫分明。

3.指名學生試讀,教師隨機指導。

4.指導學生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l)根據課文註釋、查字典自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記下來。

(2)小組討論、交流,議一議是如何理解這首詩的。

(3)學生彙報交流自學情況,教師相機點撥。

①指名試講:你是怎樣理解詩的前兩句的?

(先結合詩句理解詞語,然後再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②重點理解後兩句詩的意思並體會感情。

師:誰來談談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誼”,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師:汪倫對李白的情誼僅僅表現在“送別”上嗎?前面聽了老師對這首詩寫作背景的介紹,你們知道汪倫對李白的情誼還表現在哪裏?

生:表現在汪倫寫信熱情地邀請李白來桃花潭作客。

生:表現在汪倫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師: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嗎?沒有,這是作者的假設,那麼,跟下句連起來,可用上什麼關聯詞來翻譯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還可用“就算…也…”“縱使…也…”)

師:同學們,汪倫先是寫信熱情邀請李白來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倫又帶領村民踏歌相送。所有這一切,怎麼不使李白深受感動呢?大家請再想想,如果採用不同的語氣來翻譯這兩句,比如可用感嘆句或反問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達李白此時的激動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麼能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嗎?不,遠遠比不上。

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誰來說一說,這裏用什麼來比喻什麼?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來比喻“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師:這裏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爲的是表現什麼?

生:表現汪倫和李白之間的情誼深。

生:表現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師:誰能把這種感情談出來?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③把這首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師出示教學軟件或課文插圖,學生看圖練說,可以發揮想象。)

(4)指導朗讀、背誦。

①指導停頓,讀中表達情感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②配樂朗讀(伴以悠揚的笛聲或蕭聲。)

(出示與古詩配套的音樂光盤或配樂錄音讓學生進入情境,在讀中想象朋友相送的情景,體會詩中表達的深情厚誼。)

③背誦這首詩。

四、佈置作業

默寫《贈汪倫》。

第二課時

-、複習引入

1.指名背誦《贈汪倫》。

2.指名描述詩意。

二、揭示課題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李白寫的又一首表現朋友相送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書課題)。

2.解題:

補充介紹黃鶴樓,黃鶴樓最早建於三國時期,有“天下絕景”之稱,歷代詩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詩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誦孟浩然的詩,如《春曉》。

之:往,去。

廣陵:地名,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漢朝時稱“廣陵”,隋唐時稱揚州,揚州是唐朝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

(提示:是誰送誰,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去。)

三、自學古詩.自主探究

1.自由練習朗讀古詩。

2.藉助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自學古詩,記下不懂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

4.彙報交流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①故人西辭黃鶴樓

重點解釋“西辭”。可結合地圖,讓學生先找到武昌,再找揚州,看兩個地方所處的位置,也可畫出長江流向圖,由圖可見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孟浩然由西向東,依長江順流而下,告辭時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點明送別地點。

②煙花三月下揚州

重點抓“煙花”。三月。過去人們稱之爲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節,在草長花開的季節,空氣溼度增大,遠望去好像有一層薄薄的煙霧籠罩着花草樹木,煙花指的就是這種景色。

第二句點明送別的時間。

在黃鶴樓這樣的千年勝地,又正值繁花似錦的春天,朋友們正應愉快地聚會,可“故人”卻要辭別遠去了。這兩句在敘事之中流露出惜別之情。

③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學習時採取邊讀邊畫邊思考的方法,先讓學生準確生動地描述情景,在頭腦中或在紙上形成畫面,猶如親眼看見李白送別好友後呆立江邊,久久不肯離去,若有所失的神情,使學生在展開想象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誼。

④教師:這首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寫景。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⑤用多媒體軟件或投影顯示畫面:在碧波盪漾的江面上,一隻帆船逐漸向前移動,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見了,老朋友不見了,只有江水層層涌向天邊,李白仍呆立江邊。

5.指導感情朗讀,體會老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6.練習背誦

四、總結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裏李白送別好友孟浩然時的情景,表達了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五、拓展延伸(可任選一項完成)

1.課外閱讀李白、孟浩然寫的其他詩。

2.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完成一幅古詩配畫。

第三課時

-、複習引入

指名背誦《贈汪倫》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學習《回鄉偶書》

1.解題:理解“偶”和“書”的意思。

2.簡介作者及背景。

賀知章,證聖元年進土,時年三十六歲,直到天寶三年回到久別的家鄉,當時已是八十四歲的人了。久別歸來,對故鄉的深切眷戀之情,噴涌而出,隨手寫下了這不朽之作。

3.教師範讀,學生聽後說—說這首詩講的是什麼事?

4.學生讀熟古詩,藉助課文註釋和查字典自學詩句。

5.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

6.當“小老師”,上臺講自己對詩句的理解。臺下同學可以對“小老師”發問,“小老師”答不上或答不對的,可由臺下同學回答或補充、更正。無人答對的由教師引導、幫助。

7.教師小結: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雖鄉音未改,但兩鬢早已如霜,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裏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厚情懷。

8.指導感情朗讀並練習背誦。

9.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着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

(l)在小組內進行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

四、拓展延伸

1.分小組互相交流課外閱讀的古詩

提示:先讀讀古詩,說說作者是誰,還可以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詩句的意思,最後帶着同學們讀一讀。

2.請2-3名同學當小老師向全班推薦古詩。

五、學習本課生字

1.在小組內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憶生字的。

2.你認爲哪個字容易寫錯,提示給大家。

3.指導正確書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