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教育

關於教育問題的參考範文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教育是個永恆的話題,教育是個永遠也說不清的問題。

關於教育問題的參考範文

許多人對教育抱有幻想,許多人對教育信心十足,躊躇滿志,最後是從希望到失望,又從失望到絕望。

許多人對教育從沒在意,許多人根本就不懂教育,順其自然,最後是出乎意料,大爲震驚,收穫了無窮的樂趣!

我們的古聖先賢都非常重視教育。孔夫子教育兒子孔鯉說:“不讀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是大教育家對自己兒子的言傳身教。諸葛亮寫有《誡子書》告訴兒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是大軍事家對自己兒子的親口教誨。魯迅先生對周海嬰說:“不要當一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空頭文學家。”這是大文學家對自己兒子的親切教導。

古人對會教育的人非常崇拜。孔子第一個創立私學,教授學生,人們誇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尊他爲“聖人”;孟子的媽媽會教子,人贊她是“烈女”,廣泛流傳着“孟母三遷”的故事;竇燕山會教子,《三字經》誇他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現代社會對教育更是重視之至。安徽舒城的文翁先生第一個在四川石室創立公學。公學之行,天下同教。學生在學堂裏集體學習,現在是在學校裏學習,性質相同。一個學校有幾十個班級,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學生。這些學生在教師的管教下學習、成長,求知、進德。每一個學生都在努力,都想學習成績最好,好到班級第一名;每一個教師也在努力,不遺餘力,都想自己的學生聽話,學習努力,班級總成績在全年級排第一;每一位家長都在渴望,也在努力,總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優秀,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點大學、名牌大學,最後是漂洋過海,出人頭地。

現在又開始流行胎教和早教了。小孩子在娘肚子裏就有接受教育的,有胎教磁盤業已問世。早教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招生以0——4歲嬰兒爲對象,各種早教班紛紛叫囂,讓人眼花繚亂。

還有很多地方“陪讀”成風。一個小孩讀書,家長在學校周圍租房陪讀,管着學習,管着吃喝拉撒睡,24小時全程服務。一般由母親陪,或者爺爺奶奶陪,也有靠親戚陪的。有的從初中就陪起,一直陪到上大學;少數家長還有陪到大學畢業,直至考研結束的。

然而,現實又怎樣呢?

大多數學生還是該幹嘛就幹嘛,考上一個“二本”就不錯了。大學畢業之後,忙忙碌碌找工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撈個飯碗。有少數“精英”學生考上了重點、名牌大學,繼而又考了碩士、博士,也有漂洋過海的,但最後也就是撈個飯碗,成了高一級的打工仔。

你再看看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二本”、“一本”、碩士、博士的學生吧。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有的愁眉苦臉,整天爲房子急,爲老婆急,爲工作壓力急,自顧不暇,只好又回到父母的懷抱去“啃老”,而且沒有孝敬之心,認爲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有的出彩一點,房子有了,車子有了,票子有了,老婆孩子也有了,但得意忘形,父母不親,親戚不認,師長不尊,對社會懷有仇視心理。有的人一步入社會,就注重搞“關係網”,崇尚金錢萬能的拜金主義和官本位思想。鼓吹什麼“幹得好不如混得好”,“三分工作七分人事”。行走於高門大戶之間,往來於市儈銅臭之宅。無權不往,無錢不往,無利不往。靈魂已被掏空,軀殼已被異化。良知不存,血性已幹,人性已滅。

這就是現代教育的一種結果,一種現象!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現代教育的“普惠性”還是有的。許多孩子因爲讀書而改變了命運,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因爲文化科學知識水平提高了,人文素養提高了,在父母面前是好兒子,好女兒;在家庭是好丈夫,好妻子;在單位裏是好職工,好領導;在社會上是好公民,好乾部。工作踏踏實實,爲人誠實靠譜,對家庭,對社會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許多家庭也因此而改變了面貌,一個孩子讀書有了出息,又能夠德才兼備,年邁的父母要青春煥發,年輕十歲!

這是現代教育的另一種結果,另一種現象,而且是社會的主流現象!

我們還看到第三種現象。那就是有些孩子從小並沒有接受什麼良好的家教,更沒有受過什麼胎教、早教之類的學前教育,在校讀書期間,也沒有人給他陪讀,學習和生活,一切隨大流,沒有吃過任何“小竈”。然而,照樣考上了北大、清華;而且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爲人平和,謙虛謹慎,愛憎分明,志向高遠。

我所在的中學就遇到過好幾個這樣的學生。一個男生是單親家庭,他媽媽是下崗工人,父親在他媽媽下崗後跟別的女人胡搞,且把他媽媽甩了。他媽媽含辛茹苦拉扯他,家裏窮得只有一口飯吃。可是,這個孩子在校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最後應屆就考上了清華。在臨上學的時候,他的父親跑來要送他幾個錢,他毅然地說:“我不要你的臭錢,你給我那兒涼快到那兒去呆着!”另一個學生家住農村,父母斗大字不識一籮筐,且常年在外面打工。高三了,父母要來陪讀。他說:“你們要來陪讀,我就不念了!”結果應屆就考上了北大。還有一個女生,家也在農村,父母種田,不識字,母親素質很差,待人接物都很木訥。小孩在學校讀高中時,她母親在學校邊上租房陪讀,並且在學校撿垃圾,當臨時工。這女孩也是成績一直在全年級第一,第一把交椅誰也奪不去。結果應屆就考上了北大,清華也來要她,兩個學校還爭奪了一場,最後錄取在北大。像這樣的例子在各地的中學裏都可以找到,這種現象應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這就是“教育”的尷尬!

我以爲,走讀書這條路主要靠遺傳,教育的作用不是很大。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看不到了。以前有幾個孩子的家庭,只要老大考上了,後面的基本上也都考上了大學。這除了影響帶動之外,恐怕主要是遺傳因素在起作用。換句話說,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一塊讀書的料子。

孔子太強調“先天”了,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把人的命運都交給老天爺安排,導致步入“宿命論”“天命論”的歧途。荀子是儒家最後一位學者,他有一些見解突破了儒學的藩籬。比如他反對“人之初,性本善”的說法,認爲“人之初,性本惡”。但他又太強調“後天”了,他認爲後天的學習可以使人變聰明,可以改變人性。“學不可以已”,“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均見《荀子·勸學》)這又不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因此,孔子也好,荀子也罷,他們都是憑着自己的感覺在主觀臆斷,而沒有什麼實際依據,更沒有什麼實驗證明,不具有科學性,他們的說法在客觀現實面前,都不能自圓其說。他們都無疑墜入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泥坑,成了“主觀唯心論者”。

還是要回到馬列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上來: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產物;內因爲主,外因爲輔。這就說得通了。孩子能否成人、成才,關鍵是內因。孩子自身的遺傳因素和內在素養是成人、成才的保障;而一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是外在因素,作用不可或缺,但永遠是次要的!

寫到這裏,我想得出結論:

作爲家長,教育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品德修養和文化科學知識修養,使自己比較地聰明起來,在遺傳上爲孩子打下堅實的根基。沒有教育萬萬不能,但教育不是萬能。對孩子(學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家長和教師,各自盡力而已,至於結局,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對孩子(學生)要嚴格要求,但不要苛求,更不能因自己的私慾而體罰孩子(學生),傷及孩子(學生)美麗的心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