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著紅樓夢

簡析紅樓夢人物

本文已影響 3.55W人 

紅學研究是中國學術之林的奇葩,尊列於三大顯學之一,歷經百餘年而繁盛依舊。“紅樓人物評論”在其紅學史中更是經久不衰。百餘年來,評論家們對紅樓人物的解讀可謂豐富多彩,觀點、理念也五花八門,對人物的批評、讚揚,貶斥、肯定也莫衷一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紅樓人物評論”的浩瀚宇空中,有一種“自然”的評論模式與構架在默默支配着評論家們的筆觸與思維。

簡析紅樓夢人物

評論《紅樓夢》中的一位人物,評論家們一般會從這個人物的姓名說起,展開名義研究。因爲學者們認爲,曹雪芹在爲小說人物命名時,總會在這個名字上賦予一定的含義。可能會在名義上暗示這個人的命運,也可能會在名義中點出這個人的性情, 還可能在名義中批判這個人的品行。所以“名義研究”就成了評論紅樓人物的第一步。緊接着評論者們會將視點推進到這個人物的外貌特徵上,再通過這個人物的家世生平、來往經歷作一番論述。於是這就構成了紅樓人物評論的第二步——“外貌研究”、“身世研究”等等。《紅樓夢》中的人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人物性情各異,才華出衆。所以評論他們的性情、才學、能力就成了評論家們的重點。這樣一來就產生了紅樓人物評論的第三步——“性情研究”、“才學研究”等等。對於紅樓人物評論,有一個區別於其他小說人物評論的不同之處,就是增加了“結局研究”。原因在於曹雪芹給世人留下的是一本“殘書”,書中主要人物的最終結局還需要讀者猜測,於是第四步“結局研究”便成了紅樓人物評論環節中的一個亮點,甚至還形成了專門的學派——探佚學。有了前面四個步驟,最後還需要探究一下人物的意義與價值,借鑑一下曹雪芹的寫作方法與設計技巧等等,所以一般來說,第五步都會以人物的“價值與意義研究”作爲收尾。

至此,上面所勾勒的五個步驟與環節清晰可見:名義與外貌研究→身份與家世研究→性情與才學研究→命運與結局研究→價值與意義研究。這一評論鏈條就是衆多紅樓評論家們在評析人物時遵循的一種“套路”。在長達百餘年的評論史中,這一“套路”經過不斷的豐富完善,優化深入,逐漸形成了《紅樓夢》人物評論的模式與構架。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模式與構架並非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羣體機構事先設計好,然後大家從此隨流,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導向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天然模式”。既然是天然模式,那麼研究形成這種模式的文化基因就勢在必行了。

《紅樓夢》人物評論的模式與構架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如果找準了它的“發源點”,回答起來又異常簡單。那麼這個“發源點”在哪裏?首先我們要知道,無論是真實的社會中人,還是書本中虛構的藝術之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人”。既然都是“人”,那麼在評價分析人物時,無論他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所使用的方法和切入點都一樣。

問題隨之而來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去了解評析一個人物的一生,也需要問五個具有哲學化的問題:是誰?→從何而來?→能力何爲?→去往何處?→意義何在?如果把這五個問題和紅樓人物評論的五個步驟相對應,你會驚訝地發現它們結合得天衣無縫,原來如此——“是誰”對應的就是“名義與外貌研究”,“從何而來”對應的就是“身份與家世研究”,“能力何爲”對應的就是“性情與才學研究”,“去往何處”對應的就是“命運與結局研究”,“意義何在”對應的就是“價值與意義研究”。

用這種方式回答《紅樓夢》人物評論的模式與構架是如何形成的,意在把問題簡化,便於理解。然而造成這種“模式與構架”卻有着非常複雜的文化因素。換而言之,這種紅樓人物評論的模式與構架仍然是傳統文化基因導致的。如何用“文化基因”去解釋紅樓人物評論模式與構架的形成,還有待於深入探討,在此筆者做一些簡要分析,算是拋磚引玉吧。

  一、爲什麼評論者們在評論紅樓人物時,要從“名義與外貌”切入

縱觀研究“紅樓十二釵”的論文,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絕大多數的評論者切入論文核心都是以“名義”與“外貌”爲入口的。這一現象看似隨機,但是其中卻包含着一種文化心理。換句話說,所謂的“隨機”其實是被相關的文化基因支配着。

“名字”與“外貌”是組成一個人所“獨有”的中心因素。名字雖然是符號,但是它代表的卻是一個人,它就像一張“標籤”,其中註明了這個人的品行、學識以及爲人處世的行爲。所以我們常聽說“要用自己的信譽去維護自己的名字”,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的“外貌”更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名字”加上“外貌”組合起來的就是一個人所獨有的特徵。

評論家們以“名義與外貌”爲切入點,從而評析紅樓人物,就是想用最便捷的方式瞬間抓住紅樓人物的特徵。這一文化心理導致了紅樓評論家們的不約而同。

  二、爲什麼在評論紅樓人物時都習慣於將其“身份與家世”做一番論述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遇到需要自我介紹或者填寫履歷時,我們一般都會述說自己的籍貫、家庭出身然後,再講到自己。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慣用模式,似乎每一個人也都在自覺地遵循着這種格式。久而久之“慣用模式”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在這種統一的思維模式下,就會讓評論者們在評析紅樓人物時,首先介紹一番人物的“身份與家世”。

這種評論現象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固有的“史官文化”基因所決定的。當我們研究某一段歷史中的人物時,一般都會追溯它的祖籍,去勾勒其家族的遷徙蹤跡、姓氏變化等等,似乎只有梳理完這一切才能言歸正傳。翻開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一開頭就是“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這種寫人物史傳的方式被後來的史書所遵循。所以你在看到評論者們評析林黛玉時,總會講述她的父親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進士及第,祖上乃五世侯爵”等等。所以我們把一些學術現象放到大文化背景中去審視其根由,辨識它產生的來龍去脈,你就會見怪不怪了。

  三、“性情與才學”爲什麼會成爲紅樓人物評論的重點

“性情與才學”是構成紅樓十二釵的核心要素,曹雪芹要讓閨閣昭傳,其彰顯的也是十二釵的“性情與才學”。從這個角度講,將“性情與才學”列爲評論的重點似乎也順理成章。然而這是從文本的角度而言的,如果從評論者的角度而言,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會將“性情與才學”視爲評析重點的呢?要理清這個文化內因,稍微麻煩一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派紛呈,可以說百花齊放。然而其中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就奠定了,直至當下也沒有被撼動過。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所以在中國知識分子身上所承襲的或者彰顯的儒家思想也最多。儒家文化當然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如果以人爲核心去理解儒家,它要塑造的理想人格就是一個“內聖外王”的人。在儒家看來,所謂“內聖”就是道德的完成,所謂“外王”就是事功的完成。道德的完成最終也要通過事功來完成。我們常常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其中“修身”就可以理解爲“內聖”,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外王”。我們每一個承襲着儒家文化思想的中國人,都自然而然地尊崇着這一理想人格,並且也在積極地向“理想人格”靠攏對齊。同時也會用這種“理想人格”去審度他人。

上面講述了那麼多,想表達什麼呢?其實不難看出,所謂紅樓人物的“性情與才學”就是構建理想人格的必備要素。評論紅樓人物的“性情與才學”就是評論者們在有意無意之間用自己秉承的儒家思想去審度《紅樓夢》中人。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以評論紅樓人物“才情”爲重心的評論架勢。

  四、在紅樓人物評論中“命運與結局”爲什麼如此讓紅學家們着迷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兩個終極問題一直困擾着人類,或者說這是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如果不以個體生命歷程去做出詮釋的話,這兩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有標準答案。然而只有深入探究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三個方面,似乎才能構成事理的完整性,也纔不會讓人鄙視你“一問搖頭三不知”。“三不知”中的“三”指的就是起因、經過和結果。紅樓人物的“起因”和“經過”都在作者的明示下交代清楚了,唯一的“結局”卻還沒有答案,於是乎這一“好奇心”便促使紅學家們樂此不疲。

與其說是“好奇心”促使了紅學家們對探討紅樓人物“命運與結局”的癡迷,還不如說這就是一種文化審美情趣引起的癡迷。中國文化的審美情趣意在“朦朧”,旨在揭示“隱幽”。曹雪芹未完的書稿恰巧暗合了這種“朦朧”與“隱幽”的美學狀態,也完全切合了評論者們的“揭祕”心態,於是爲此“着迷”就衍生出來了。

  五、紅樓人物的“價值與意義”爲什麼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回答這個問題似乎也很簡單,每一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其思維方式、學識高低等等都可能導致他對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僅是這樣的回答,仍然還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因爲“見仁見智”的背後有着特殊的文化基因。

首先,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而言,重在一個“悟”字。所謂“悟”,就是當我們的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的層面,通過融匯提升,讓我們的認知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面對人生與社會,面對紛繁複雜、形形色色的關係網絡,在我們內心能做出一種什麼樣的判斷力。從“悟”字的結構上看,它是“吾”和“心”的結合,重在自我的體會。所以對於某人某事,其“意義與價值”也就見仁見智,理所當然了。正因爲如此,纔有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上面那句精闢的名言——“正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

其次,中國傳統式文人作學問的出發點就是“述而不作”。所謂“述”就是敘述,“作”就是發明創造。謙虛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所以歷代文人都以自己只是敘述、闡發前人的思想,謙稱自己的言論不過是轉述聖賢的理念而已。殊不知,在爲聖賢闡發要義時處處都滲透着自己的思想與理論。評析紅樓人物的“價值與意義”似乎意在轉述曹雪芹早已設置好的理念,然而這恰恰爲評論者們表述自己的觀點開闢了一條通道,因此也就名正言順了。

再次,中國傳統治學方式之一,就是在“春秋筆法”中闡釋“微言大義”。“春秋筆法”是我國古代書寫歷史的一種方式與技巧,或者說是一門語言藝術,是孔子最先創造的寫作技法。曹雪芹將這一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所以讀者很難看到他在書本中直抒胸臆的議論言辭。曹雪芹的思想似乎拋灑在衆多紅樓人物身上,如此以來,正切合了評論者們借闡釋“微言大義”直抒胸臆的慾望。緊接着,紅樓人物的“價值與意義”也在一番微言大義的闡釋中自然而然“見仁見智”了。

最後,在中國思想史中,對於一件事情,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如何獲得它的意義。在評論者們看來,這是重中之重,這也構成了“中國思想”的特點。無論事物還是人物,只有他具有意義和價值才能存在於當下,按照這樣的理念去評論《紅樓夢》們中的人物,自然就會形成以探求“價值與意義”的收尾方式。

探析《紅樓夢》人物評論的模式與構架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工程,非筆者如此三言兩語就能詮釋得清晰明白。如果這樣的淺析能給紅學研究帶來些許啓示,它的意義也自在其中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