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4篇

本文已影響 9.89K人 

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因此,一節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將遊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的一個很好的“整合”。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4篇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一)

幼兒園教育是通過教育活動來實現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保證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不僅爲幼兒系統地提供新的學習經驗,而且是幫助幼兒把學習經驗系統化、引導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探究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的,能夠促進教學活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是當前幼兒園教師應該學習和探討的核心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其他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說過,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因此,一節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將遊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的一個很好的“整合”

1、從生活和遊戲的角度來分析和設計主題

當我們選擇或是設計一個主題活動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看這個“主題”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是否可以與之生活的環境相互融合。而“遊戲化”意味着遊戲不只是教學的手段,還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現主題與幼兒生活的關係,主題中蘊涵的探究機會,主題中蘊涵的遊戲機會。

例如:主題活動《商品》。幼兒通過教學活動累積了購物的經驗。這些經驗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應用的機會應該說很少。結合這個主題,在角色遊戲我們創設一個商店的環境。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需要,又使平時無人問津的超市改頭換面了。於是,快餐店、飲料店、玩具店、大頭貼照相館、服裝店相繼拉開了序幕。因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有製作商品、擬定價格、貼價格標籤的經驗,因此幼兒在遊戲中製作商品時得心應手。

主題活動《我喜歡看書》。“我喜歡看書”教學活動涉及了參觀圖書館、瞭解圖書的分類等內容。這些活動讓幼兒瞭解了圖書應該如何擺放,如何分類,如何用標籤來區別各種不同類別的書籍。教學活動使遊戲變得生動活潑,遊戲也將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知識經驗無形地延伸,幼兒良好的習慣也慢慢養成了。

2、內容的選擇能生活化、遊戲化。不要單純“學科化”

例如:我們在教授數學領域的知識時。組織形式便可以遊戲化生活化的方式設計活動。在教10以內的加減,教師模擬生活場景“水果超市”,讓幼兒手持“錢幣”自主挑選水果。算出需要的錢數。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學活動。幼兒生活在客觀世界中,周圍的事物均表現爲大小、顏色、形狀、數量等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着。

另外,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處於前運算階段,其知識經驗更多的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因此,將抽象的數學生活化,不但內容生動具體,幼兒也不會覺得離生活太遠,學習過程輕鬆自然很多。遊戲和教學一體化並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幼兒生活中來又回到幼兒遊戲中去,並在遊戲和教學一體化中實現整合,積累經驗。讓在遊戲和生活活動中提高運算能力。

3、活動形式豐富起來,爲幼兒創造活動的空間。

例如,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需要鍛鍊他們跑的技能。這時,我就會帶他們玩“小孩小孩真愛玩”遊戲,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好跑的準備。遊戲中,幼兒四散走,教師邊走邊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東看看,西看看,去摸一摸xx再回來。”說完兒歌,幼兒迅速跑開。幼兒對整個遊戲相當感興趣,在遊戲中幼兒自然而然學會了跑的技能,發展了追逐能力,同時還滿足了他們遊戲的需要。

4、讓區域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學活動爲遊戲服務。

以前,我們簡單地將幼兒園區域活動定位在“形式自由、室內有間隔,操作有材料”的層面上,其實說白了就類似於分組的桌面遊戲或是自由活動。

通過探索我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涵和操作終於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區域活動同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其中一個部分,它也是爲幼兒園課程目標服務的;區域活動的內容應當與課程的內容相結合相一致;我們的課程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集體教育活動上,更應該拓展到區域活動、小組活動乃至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例如:在“春天的電話”主題活動中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增設了“做電話”的內容,以彌補其科學內容的不足。在“動物世界”主題中,我們增設了給小羊穿棉襖,餵養小烏龜的活動。在一個主題即將結束,後一個主題即將開展的時候,教師和幼兒往往都會因爲缺乏過渡產生一種不適應。這時她們就充分利用區域活動來幫忙。在一定程序上激發幼兒對下一主題內容的興趣和參與慾望,並讓幼兒能在主題和主題切換之間變得從容。

遊戲化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學習知識、體驗快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的路上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讓教育迴歸生活,讓生活與遊戲真正的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和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身心的健康發展。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二)

近日,更有幸聆聽了羅小蓮園長關於《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講座。通過此次學習,讓我對課程、遊戲以及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和全新的解讀。

在此之前,我認爲《課程遊戲化》的頒佈與實施意味着舊的課程體系的結束,通過此次學習我們瞭解到《綱要》和《指南》和《課程遊戲化》要求是一致的,是相互融合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已提出了“遊戲是基本活動”的問題。所謂基本活動,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在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爲了生硬的體現教育教學活動中游戲的存在。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會困惑,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

通過學習,我才瞭解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站在兒童獲得完整經驗的角度去考慮,站在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角度去考慮,簡單的說課程遊戲化就是讓幼兒園課程更貼近生活,更生動一些,更有趣一點,活動形式更多樣化一點。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羅園長的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我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這樣的遊戲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聽我玩”!

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動的接受。用羅園長的話來說遊戲不是教學,不需要教師去“導演”和指揮,因爲教師指導過頭了,就成了“導演”,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會不斷促發幼兒的興趣,催生新的活動,能讓幼兒專注地投入當前的和不斷生髮的行動中去。

此專題學習,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行爲,在日常教學中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作爲幼教工作者,我們要珍惜孩子們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質量的幼兒園課程。而作爲一名老師,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反思。羅園長提出的一些解決措施,給了我啓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管理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三)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幼兒園的課程與遊戲是密不可分的。

作爲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遊戲,應該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幼兒參與多種遊戲,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反映生活,爲幼兒在遊戲中運用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從而實現讓幼兒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發展。遊戲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教學活動一樣,在幼兒園課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遊戲活動和另兩類活動互相補充,在幼兒一日活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遊戲在幼兒園整合課程實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遊戲和教學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許多場合,遊戲成了各級教學目標、按教師的意志和計劃進行的活動,而教學原本承擔的任務卻悄悄的被遊戲替代了。事實上,遊戲和教學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種方式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二、遊戲活動可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遊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是孩子們特有的一種學習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實踐性等是遊戲特有的屬性,處在幼兒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發展,對周圍一切事物好奇、好動、好模仿,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可根據孩子的這些特點,爲幼兒創造寬鬆自由的環境,凸顯幼兒“自主、自信”這樣一種主體精神。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使幼兒在參加遊戲活動時身體各器官處於積極活動狀態,這樣既可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又可讓幼兒在遊戲中反映現實生活、探索事物性質,運用已有知識、操作各種材料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遊戲可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爲了讓孩子的區域活動充滿陽光與樂趣,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們給孩子們粘貼了各種棋盤,孩子們可以自由的下棋,整個遊戲過程可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潛移默化的鍛鍊了孩子們的良性競爭、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添設了迷宮、沙包、跳繩、滾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動時間,一簇一簇的孩子在盡情地玩着各式各樣的益智遊戲,使幼兒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這種活動充滿了自然與和諧,充滿了創造與快樂,讓孩子受益無窮。

四、遊戲能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愛護環境的良好品格

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形成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基礎,而且認識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過遊戲進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較好。

教師在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真正發揮遊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課程與遊戲的內在聯繫,找到遊戲與課程的最佳結合點,達到遊戲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以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課程遊戲化心得體會(四)

在學前教育改革進程中,課程遊戲化是近期涌現出的一項顯著成果,其在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及促進學前教育深入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廣大教師要重視這一研究,積極深入、主動參與,做好課程遊戲化教學改革。

一、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研究的積極意義

學前教育的對象是幼兒,而課程遊戲化研究則是針對幼兒身心特點而開展的一項專題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適應了學前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幼兒最顯著的特點是形象思維佔主導,對趣味性較強的事物感興趣,課程教學如果枯燥乏味,就無法調動他們的興趣。開展課程遊戲化研究,順應了學前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二是有利於打造更具趣味性的課程。課程趣味性高低直接關係到幼兒學習參與度和實際效果。以遊戲化作爲主要模式,孩子們會學得更加有興趣,他們會以積極的舉動迴應教師的啓發引導,在趣味性活動中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三是可以打造學前教育的特色品牌。學前教育應當向着特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在教改方面要有所體現、有所表現。開展課程遊戲化研究拓展,能提高幼兒園的辦學影響力,並以此爲抓手,走出一條特色化發展之路。

二、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的要點分析

在課程遊戲化研究推進過程中,教師要在推動研究深入開展和質效提升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教師重點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着手。

1、要確定本園課程遊戲化實踐的計劃方案

雖然幼兒園針對這一研究有具體的工作方案,但最關鍵的落實環節還在於廣大教師。教師既是課程的執行者,又是課程研究的實踐者,因此要確定適合本年級、本學科的課程遊戲化方案。教師要深入分析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興趣,針對教學內容中的可結合之處開展分析研究,使課程遊戲化活動能具體落實到課程,落實到教學內容,落實到教學對象,制訂更具針對性的實踐活動方案,這是深入推進課程遊戲化研究的重要基礎。

2、要落實課程遊戲化研究中的教師角色定位

教師角色定位在整個遊戲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成爲研究的倡導者、引領者、推進者。首先,要積極響應和重視這一研究,要擺脫陳舊的教學觀念,以課程改革要求爲抓手,廣泛蒐集資料、研究他人的成果,尋找遊戲化改革研究中的有效突破點。其次,教師要身體力行,在教學方案編寫、教學活動設計中主動融入這一研究,使課程遊戲化研究貫穿於學前教育全過程。另外,還要相互協作、共同探討,使自身能夠在研究中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

3、要將教研活動與遊戲化研究緊密結合

教學研究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幼兒園要將教研活動和課程遊戲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將課程遊戲化研究作爲教研教改的重要課題,列入學期、年度教研計劃,制訂詳細的教研活動安排。另一方面,要針對研究課程遊戲化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障礙因素,探究如何有效突破。經過這樣的融合,爲課程遊戲化研究增添強勁動力。

4、要體現課程遊戲化與培養目標相結合

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在教授知識、培養優秀習慣與良好技能的過程中,融入遊戲化教學內容,使孩子學得更加輕鬆快樂,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以遊戲化的趣味形式促進培養目標的實現。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情境化遊戲,要求幼兒扮演顧客和售貨員、扮演醫生和患者等。以這樣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文明禮貌方面的教育,既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強化了文明禮貌教育。

遊戲化模式的改革使教學充滿了活力,受到了幼兒的廣泛歡迎。再比如,爲了培養幼兒動作協調能力,教師可以在室外體育活動中設置一些協調性小遊戲,如拍球、隊列等,可以訓練幼兒的動作協調性。以遊戲方式代替單調的教學或訓練,可以讓幼兒以更加濃厚的興趣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有助於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

5、要定期交流總結遊戲化研究的成果

開展課程遊戲化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有一個逐步深入推進的進程。因此,教師在具體實踐中的經驗總結非常重要。教師要善於回顧,將自己在研究中的經驗體會總結出來。幼兒園要定期組織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交流心得,通過相互觀摩、開設示範課等形式進行總結交流,使教師在研究中獲得的成果得到推廣。這是進一步放大課程遊戲化研究運用成效的有效路徑。

三、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實施的注意點

教師在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研究中,要注意提高科學性、實效性。

一是要注意博採衆長。既要從教學網站、教學資料中搜集相關的研究成果,也要注重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將大家總結的經驗作爲自身工作的參考,從中汲取有用之處進行拓展。

二是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學科、年級段的幼兒在課程遊戲化研究中具有鮮明的特色,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幼兒年齡特點及現有設施條件,科學組織各種遊戲化活動,做好安全、衛生等方面的保障。

三是要注意家校聯動。一些益智遊戲、行爲習慣遊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幫助。幼兒園要和家長取得聯繫,向他們通報這些遊戲的內容和方式,與他們交流,請他們配合開展,在家庭中實施遊戲的延續,更好地促進幼兒成長。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研究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教師要深入參與、主動作爲,在教學改革推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