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文祕知識

鄉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農村改革試驗是中央和省、市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平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農村經濟社會深刻變革,農村改革涉及的利益關係更加複雜,目標更加多元,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任務也更加艱鉅。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鄉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2017鄉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爲貫徹落實《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阜發〔2017〕2號)及相關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充分發揮產業扶持脫貧的“造血”功能和基礎性作用,加快推動貧困羣衆增收脫貧,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脫貧對象和目標

(一)脫貧對象。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二)脫貧目標。產業扶持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實現產業扶持項目對脫貧對象的廣覆蓋。到2020年,通過產業發展帶動30萬貧困人口脫貧。

責任部門:市扶貧辦

  二、重點脫貧產業

以調整農業種養結構爲重點,立足貧困地區自然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扶持種植、養殖、加工、光伏、電商、旅遊等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增收脫貧。突出開發式扶貧,加快土地流轉和產權改革進程,大力發展特色規模種養,帶動貧困人口增加經營性收入;依託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託服務業“兩區”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拓寬貧困人口轉移就業空間;綜合利用沿淮溼地、泉河生態示範區、沙潁河走廊等生態人文資源,合理開發鄉村旅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糧經飼協調發展,全面提升貧困地區發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一)特色種植產業。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支持貧困地區選準特色高效主導產業和貧困戶脫貧產業,加快“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規模形成,加快貧困區域優勢品牌形成。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種植業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在貧困地區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業化龍頭企業、聯合體,加快建設一批質量優、品牌強、經濟效益高、生態效益好的原料生產基地,扶持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種植業,優先扶持貧困地區開展“三品一標”認證認定,加強品牌建設。抓好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開展高產創建,發展專用品牌糧食,推廣糧食訂單生產,推進糧油生產專業化,着力構建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稻米、優質玉米、優質大豆、優質甘薯五大綠色糧食生產區。依託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發展,引導園區經營主體建設鋼架大棚、日光溫室、智能化溫室等現代農業,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水平,示範帶動周邊村、鎮發展設施農業。以建設沿淮適應性農業發展帶爲契機,支持沿淮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性農業,鞏固提升黃梨、蓮藕、芡實、柳編等產業發展水平,配套完善物流冷鏈、加工儲存、社會服務等產業鏈條。加快花卉苗木和名優特新林果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採用林下種植、養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合理進行間種、套種農作物、中藥材,放養雞鴨鵝畜禽等,增加困難羣衆收人,帶動貧困羣衆脫貧。責任部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菜籃子辦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商務局、市糧食局

(二)畜牧水產養殖業。按照“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的要求,優化貧困地區畜禽養殖結構和生產佈局,堅持擴大牛羊豬禽和特色養殖規模,堅持集約化養殖和適度規模養殖相結合,堅持“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扶持帶貧規模養殖場、畜牧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支持潁東立華、潁上首農、臨泉三得利等畜牧龍頭企業加快養殖基地建設,鼓勵養殖企業通過“勞動就業、合作農戶、入股分紅、寄養託管”等帶動貧困戶脫貧。扶持有創業能力的貧困農戶單獨或聯合發展家庭牧場、專業養殖及創建畜牧業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沿淮草牧業,利用堤壩邊坡地、灘塗地、生態林區連片種植優質牧草,發展牛、羊等草食性家畜,打造沿淮生態養殖、休閒觀光畜牧帶。充分利用低窪地、灘塗地、河流、水塘等發展漁業和特色水禽業、特色水產業。支持臨泉、潁上依託基礎母牛擴羣增量等項目,引導農戶養殖母牛、母羊,發展母牛、母羊養殖專業村,打造“中原牧場”。因地制宜發展養鴿、養兔、林下養殖等特色畜牧項目。引導xx白山羊、黃牛、皖北黑豬等品牌開發與利用,形成獨具xx特色的畜禽系列產品,以產業帶動和促進我市貧困羣衆增收發展。

責任部門:市畜牧獸醫局

配合部門: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扶貧辦、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

(三)特色加工產業。實施“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工程,扶持一批成長性好、帶貧能力強、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大力推進糧食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紡織加工、林木加工、菸草飲料加工、中藥材加工、柳編加工、調味品加工等十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體系建設,支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業,打造產業集羣,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實現永續脫貧。加快推進以米麪製品、食用油脂、果蔬和肉製品深加工爲主的食品加工規模化。發展壯大木材加工、傢俱製造和柳編產業,發揮延伸產業鏈的集聚作用,注重扶持木片加工廠、拉絲廠、制繩廠、物流公司等相關企業發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應用新技術,推進紡織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服裝和家紡產業發展,重點培育品牌和配套產業鏈,做大產業規模。積極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引導集聚手工編制、小飾品製作、電子器件加工、毛髮加工、紡織服裝加工、汽車配件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爲貧困羣衆搭建就業平臺。鼓勵支持建設村級就業扶貧車間,構建“來料加工點+來料加工經紀人+低收入農戶”發展模式,承接本地產業集聚區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加工訂單,擴大增收途徑,帶動脫貧致富。

責任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工商聯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委、市環保局

(四)光伏扶貧產業。大力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通過扶貧專項資金、投融資平臺、商業化投資企業、政策性銀行優惠貸款等多種途徑籌措資金,重點建設貧困村村級電站和貧困戶戶用光伏電站。實現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貧困戶年收入3000元以上,以發電收益實現貧困村和貧困羣衆長期、穩定、可持續增收,確保貧困村出列、貧困人口脫貧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責任部門: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委

配合部門:市國土資源局、xx供電公司

(五)電商流通產業。推廣“互聯網+扶貧開發”,大力開展電商扶貧。依託潁泉區、潁上縣、界首市電商產業園以及阿里巴巴、京東、郵樂網、農商1號等電商,實施xx市農村電商扶貧工程,建設縣服務中心、鄉服務站、村服務點三級電子商務及配送綜合服務網絡,支持村服務點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農資代售、快遞代理等服務。鄉村貧困戶建設開辦網店,頒發“精準扶貧電商服務點”牌子,凡在此類“精準扶貧電商服務點”銷購商品的,物流快遞費用由政府給予適當獎補。免費對村服務點和農村網店經營戶進行專業培訓。引導貧困縣(區)建設集農資及農產品價格、供需等信息的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互聯網+特色產品”品牌企業,擴大農產品和特色產品網上銷售,鼓勵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依託平臺開展產業化經營。對在xx註冊的電子商務企業銷售我市貧困地區農產品、鄉村快遞物流企業在鄉(鎮)政府駐地建設快遞網點,政府給予一定補貼。

責任部門:市商務局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財政局

(六)鄉村旅遊產業。積極指導51個重點旅遊扶貧村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依託現有的生態環境、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古村古鎮、文化民俗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旅遊、農業旅遊、民俗旅遊、紅色旅遊。積極開發建設一批休閒農莊、星級農家樂、觀光小鎮、特色住宿、農業主題公園、自駕露營、戶外運動和養生養老等鄉村旅遊產品。加強旅遊扶貧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打造泉河生態經濟示範區、蒙窪生態溼地和S256沿線風景道等鄉村旅遊線路。鼓勵和指導旅遊扶貧村成立鄉村旅遊發展協會,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試點工作。大力培育旅遊扶貧村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開發農副土特產品等旅遊商品,創建xx旅遊商品品牌,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加強鄉村旅遊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和農家樂標準化建設,抓好旅遊扶貧村示範工作,強化鄉村旅遊線路、旅遊產品和旅遊商品的宣傳推介工作,促進鄉村旅遊業健康發展。

責任部門:市旅遊局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文廣新(體)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住建委、市商務局

  三、產業扶持脫貧模式

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在羣衆自願的基礎上,與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確定具體產業扶持脫貧模式。

(一)直接幫扶模式。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幫扶方式和資金額度,對有勞動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資金、缺技術的貧困對象發展脫貧產業的,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給予一定額度資金扶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並由財政部門按規定安排貸款貼息所需資金。

(二)合作幫扶模式。支持以貧困村爲單位組建專業合作社,可將貧困戶享受的產業扶持補助資金、小額扶貧貸款等資金入社參股,享受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成果分紅。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可投入專業合作社,由專業合作社實施產業扶持項目。

(三)託管幫扶模式。對無勞動能力或勞動力不足、無法轉移就業的貧困戶,可採取經營性託管、承包式託管、租賃式託管等方式,將土地等生產要素託管給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實行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覈算,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

(四)股份幫扶模式。鼓勵探索將脫貧對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或對參與股份合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項目資金補助,補助資金以現金入股,由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結成聯股、聯利的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保障貧困戶現金股份按照不低於銀行基準利率的標準享受保底分紅。各縣(市、區)對吸納貧困戶入股的企業,給予貸款額度累加、補助及獎勵等優惠政策。

(五)社會幫扶模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扶貧,引導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簽約合作發展產業,採取“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訂購農產品、提供技術培訓、貸款擔保等多種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對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吸納貧困人口達到一定比例、符合信貸條件的社會力量給予信貸支持,按照有關規定享受貼息補助。

(六)資產收益模式。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村宅基地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林權確權頒證,支持貧困戶通過租賃、委託經營等形式獲取資產性收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除重點用於貧困戶產業發展外,其他用於農業生產發展的財政資金或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形成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渠道。

(七)代種代養幫扶模式。對採用借母還犢、寄養付酬、反租倒包等模式帶動貧困戶的企業和專業大戶,在品種引進和改良、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等方面給予項目支持。各縣(市、區)利用現有政策,統籌相關資金對貧困戶圈舍建設給予補助,補貼標準由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四、產業扶持脫貧平臺

(一)融資平臺。設立市扶貧資金池,整合各類涉農產業發展資金和扶貧資金,重點扶持脫貧產業發展。用好金融扶貧貸款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提供“助農貸”、“助保貸”等信貸新產品,以及“風險補償基金+經營主體+銀行”等融資業務。支持貧困縣(市、區)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各縣(市、區)儘快建立農業擔保、保險體系,爲脫貧提供風險保障。拓展農業產業保險險種,擴大扶貧產業保險覆蓋範圍,降低產業扶持脫貧項目風險,優先保障貧困戶參加農業保險財政補貼險種。對現有村級互助資金組織進行評估,對管理規範、運轉良好的,通過脫貧資金補助、社會幫扶等方式進行支持。

責任部門:市財政局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政府金融辦、人行xx中心支行

(二)服務平臺。切實落實“單位包村、幹部包戶”扶貧工作機制,加強基層脫貧攻堅扶貧隊伍建設,確保每個貧困村有一支駐村工作隊、一名駐村幹部、一個幫扶單位結對幫扶、指導產業發展,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至少有一名幫扶責任人進行結對幫扶,幫助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制定脫貧計劃、落實幫扶措施和實施幫扶項目。幫扶單位自覺履行幫扶職責,充分利用單位優勢資源,幫助結對幫扶村發展村集體經濟。

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三)營銷平臺。支持商業服務網點、農資交易配送網點、農畜產品交易網點建設,大力推廣電商營銷模式,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支持貧困地區與大型超市和城市社區合作,拓展生鮮農產品、特色產品“農超對接”、“基地+社區直供”等多種形式,實現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與城鎮消費羣體對接。在鮮活農產品產量較大的地區建設一批生鮮冷鏈物流設施,力爭每個縣建成一個兼具城市、鄉鎮配送功能和區域集配功能的物流中心。

責任部門:市商務局

配合部門: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畜牧獸醫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

(四)項目平臺。指導各縣(市、區)編制產業扶持脫貧規劃,建立產業扶持脫貧項目庫,按年度動態調整,滾動實施。各縣市區要根據貧困原因和產業需求,逐村、逐戶確定產業扶持脫貧項目,建設村級就業扶貧車間,建立產業精準脫貧工作臺賬,落實幫扶責任人、扶持資金、扶持項目和工作進度。對列入市級以上產業脫貧示範項目的,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責任部門:市農委、市扶貧辦

配合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畜牧獸醫局、市林業局、市旅遊局、市商務局、市水務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委、市環保局

  五、組織保障

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市產業扶持脫貧工作,各產業脫貧工程分管領導、牽頭單位負責產業扶持脫貧工作的組織實施。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本實施方案確定的分工,制定落實相關政策的措施,加強配合,做好上下銜接、協調推動、督促檢查等工作。各縣(市、區)是產業扶持脫貧的責任主體,要成立專門機構,按年度制定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