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15篇)

本文已影響 3.5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說課稿(15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1

教材分析

這是本學期的最後依次習作,也是依次不限定習作內容的自主、自由習作,教材對習作內容、方法和要求作出了明確的提示。到了中高年級,幾乎每冊教材都安排一次自主式習作,看似雷同,其實變化很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知識、能力、生活經驗都相應地得到了增長。本次習作又是結合第二單元的主題展開的,感受童年生活情趣的同時,消除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心理。

設計理念

1、根據習作內容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特點,利用文本、音畫引路等多種形式, 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樂於書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熱愛,感受童年的樂趣。

2、創設寬鬆的習作空間,減少束縛,讓學生在和諧民主的習作氛圍中無拘無束地、有創意地習作。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評改自信,讓學生在習作、評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4、重實踐,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觀察、思考,互動、交流,表達、賞析,評價、修改等自主、合作學習中獲得語文素養的和諧發展。

學情分析

學生到了高年級,知識、能力、社會閱歷等方面都有了提高,但一提起寫作文,人人恐慌、害怕。

活動設計

1、師生共同聆聽歌曲《童年》。

2、“小小採訪”——與父母講童年(做個專業的小記者)

3、收集所有有故事或給你回憶的小紀念品。

4、每天將積累與心得或寫或畫下來。

5、收集與趣事有關的童年照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中心明確。

2、過程與方法

⑴、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麼。

⑵、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習作,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提升情感、審美的價值,讓學生享受作文教學的愉悅。

教法、學法

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鼓勵全體學生通過朗讀佳作、優美片段,討論交流習作中的優點與缺點等方式參與作文評講。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聯繫各自近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選擇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教具準備

學生:蒐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師:準備好例文以及相關課件。

簡要流程

激趣、指導、賞析、修改,具體分爲七大板塊:

談話激趣,觸發回憶

明確要求,簡要指導

範文引路,

討論寫法

指導構思,有序表達

精彩片段,享受快樂

評議修改,完善習作

名言警句,課外延伸

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語言爲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並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廣博的海底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祕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⑴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在廣闊的海洋裏生活繁衍着無數的生物,神祕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人爲之傾倒,爲之讚歎。學生樂於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設"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衝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着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

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爲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爲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爲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澱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學科順

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彷彿置身於美麗神奇、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中的人文性

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象,請你寫一寫。"

"關於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課外查尋、蒐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

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爲依託,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彙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一方面用詳盡的數據說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從身材體格、衣着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衆多、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學習這篇課文,是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宏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學習課文,瞭解“舉世無雙的秦陵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激發民族自豪感。

2、獨立認識本課生字,理解“惟妙惟肖”等詞語。

3、感情朗讀課文,從感受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入手認同它的舉世無雙、歷史價值。

4、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並學習運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學習課文,瞭解“舉世無雙的秦陵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是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並學習運用。

二、說教法

1、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運用於教學,可以使抽象、複雜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具體、生動,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多媒體的恰當介入,會給課堂一個全新的感受。所以在課前,我多方蒐集可用的圖片,並且在音樂的選擇,語言的設計上作了一些思考,以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2、注重自讀感悟、少講析

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做好引導。在語文教學中,“精講多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時,我選擇了以學生自己輕聲讀爲主,同時穿插了瀏覽、自讀、齊讀、有選擇地讀、師生配合讀這些讀書形式。朗讀有“正確、流利、有感情”三級目標的要求,四年級的學生在正確流利這方面沒有大問題,但要有感情的朗讀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讀,還運用配樂把朗讀課文變爲一種欣賞。在這充分接觸文本的基礎上,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想象、感悟、交流。

三、說學法

(一)介紹背景,激趣導入

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祕感之外,也讓學生對於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在開課時首先對兵馬俑做了簡單的介紹,爲學生接下來在閱讀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筆。

(二)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兵馬俑究竟有哪些特點,文中一句話概括的好,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讓學生通過瀏覽課文的形式再次接觸文本,直奔重點,抓出兵馬俑的三個特點: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

(三)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1912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多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7000個。”這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結合課文中的數據“50多個籃球場”、“7000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瞭解兵馬俑的多種類型,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1、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輕讀相關部分,找一找。

2、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類型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認真讀一讀那一段,然後結合自己的想象交流讀後的感受。

(五)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爲精美的藝術精品。

1、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後,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着什麼樣的神態,然後師生配合讀。通過多次對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2、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在想着什麼呢?請學生也用“有的好像”來說一說。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擴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總結談話,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1、再次看兵馬俑圖片,感受它的特點。

2、出示各國領導人瀏覽了兵馬俑後說的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說板書設計

恰當的運用板書,不僅能加強內容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本課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總起: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分述:規模宏大(列數據)

17、秦陵兵馬俑類型衆多個性鮮明(聯想)

總結:惟妙惟肖

小學語文說課稿4

1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2、認識本課“鍾、零”等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在朗讀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學生們很有興趣。在教學中創調了富有情趣的學習情境,課件演示,做遊戲,表演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

3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

2、學習課文,使學生由此想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4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我們來做個遊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閉上眼睛,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師: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剛纔我們就感覺時間很長,因爲有的同學都堅持不住了。今天我們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後,你對一分鐘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

2、找出生字,並同桌互讀;

3、讀詞:丁零零嘆氣鬧鐘遲到哈欠決定後悔

4、範讀,文中“一分鐘”指的是什麼?

三、朗讀感悟,交流體會

1、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鐘,怎麼會遲到了二十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裏,再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出來,幫元元把二十分鐘找回來,好嗎?

生:讀課文,小組討論

2、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

3、小組討論: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麼呢?

生:讀文,體會元元當時的.心情;小組彙報。

5、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6、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指生回答。

是的,很重要,就因爲元元多睡了一分鐘,所以他被紅燈攔住,還沒能追上上汽車,只好自己走着去上學,耽誤了許多時間,所以這一分鐘確實是太重要了。

7、元元爲什麼“紅着臉,低着頭”走進教室?他在想些什麼?

8、指生表演。

9、你想對元元說點什麼?

10、你想對全班同學說點什麼?

10、有感情朗讀全文,邊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的關於時間的詩句顏語。

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美)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季在於晨--------蕭繹(中)

2、你知道一分鐘能做哪些事情?

a人們駕駛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

b印刷廠的工人叔叔藉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

五、總結

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一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多睡一分鐘,只不過是放鬆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

小學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識字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的專題是“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教學本組教材,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很自然地意識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相融相依,從而使環保意識植根於學生的心靈。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的韻文識字教學課文,共十小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可以引導孩學生從活動中輕鬆地學會生字,同時體會到——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

二、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20xx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非常強烈,但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準確性不夠,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採用多種形式,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

實際和已掌握的識字方法,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在輕鬆的氛圍中夯實識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識記“孔、雀、鸝、靈、錦、鷹、叢、護、牢、嬉”10 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準確、熟練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用多重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拍手歌及學習生字的興趣。在學習中體會人與動物的互相依存,從而懂得保護動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難點是通過學習拍手歌,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願。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總時數爲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謎語導入--初讀感知--歸類識字---理解兒歌,隨文識字--指導寫字--朗讀拍手歌--遊戲鞏固識字--總結”的教學環節。

(一)謎語導入

通過猜謎語和看會意文字的方式理解“保”的意思,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認識“保護”一詞。知道要保護動物,動物也需要我

們的保護。

(二)初讀感知拍手歌

我直接點出本課是一首拍手歌,並通過範讀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把文中講到的動物用圓圈圈出來。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使學生對“保護動物”有個初步的感受。並隨即認識了的八種動物。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爲了讓學生整體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讀書時提要求,更能使學生有目的地讀書,有層次地讀書。

(三)詞語中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掌握生字,更要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和識字興趣的激發。爲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首先,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方式讀八種動物的名字。隨後依次出示八種動物的圖片和名稱。學生直觀的感受動物的形象,將圖片與生字相結合,把生活和語文學習相貫通,使得識字學習更加水到渠成。接着,分類讀詞語。將八種動物分爲鳥類和獸類,學生先發現,在朗讀詞語。在這一環節中“嬉戲”一詞較難理解,我引導學生先觀察熊貓玩耍的圖片,再總結出有玩耍和嬉戲是一個意思。讓學生再熟讀句子,效果較好。 之所以這樣設計,既是爲了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爲了夯實詞語朗讀。

(四)集中識字

出示詞語中的生字,識記生字。這一環節我分兩步走,首先,利

用形聲字認識“護 鸝 嬉”三個生字。利用形聲字的識字方法再介紹“錦”字,掌握了形聲字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自主利用形聲字的方法認識“猩、鯨、坪”三個字。緊接着講“隹zhui”這個部件表示鳥類。我們的祖先根據鳥的特點造出了隹這個字(出示課件)。“隹”的四橫表示鳥的羽毛。所以“雀”字也有“隹”這個部件(出示課件)。第二步,學生自主利用多種方式識記“叢、牢、鷹、孔”四個字,這時我會幫助同學識“牢”字,利用象形字講解。“牢”放置這裏通過字理分析來識記,在古代“牢”就是指關牲口的地方,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牢”是這樣寫的,房子裏關着一頭牛,而關牲口的地方就要建得堅固結實,用很久很久也不容易壞,所以就有了“牢固”這個詞。後來人們說一件事過了很久很久都不會忘記,這個詞就是──“牢記”。這樣設計基於兩點考慮:1、“牢”字形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解決字音的同時識記這個字。2、通過字理來識記“牢”,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牢記”一詞,不僅解疑,還回扣了課文,點明瞭主題。本環節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注重實用結合。

(五)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牢”字和“叢”字,學生先交流這兩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再出示田字格中的“牢”字和“叢”字,觀察、分析結構後,教師接着示範在田字格中寫,學生跟着書空,最後由學生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這一環節我們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六)朗讀拍手歌

首先,學生試讀教師正音。接着師範讀,邊拍手邊讀。最後,讓學生們反覆拍手打節奏朗讀,與夥伴互相拍手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們與小夥伴們拍手朗讀,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最後,我會強調“夥伴”與“朋友”,讓學生們發現這是一組近義詞,並且提升學生們的感情領悟,讓學生們知道人和動物是朋友,要保護動物。 (五)遊戲鞏固識字

遊戲一:猜謎語,鞏固識字,此環節的識字遊戲,既是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又對幾種識字方法做一個回顧,不斷滲透各種識字的技巧。遊戲二:拍手遊戲,鞏固識字,本環節通過師生和生生玩拍手遊戲讓學生再一次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並在讀書中體會“拍手歌”的兩大特點:一是押韻,二是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時充分利用這兩個特點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出節奏感來。

(六)總結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再次總結我們學到的知識,再次強調保護動物要牢記。

六、說板書

二年級孩子板書設計要以簡單明瞭的板書呈現在學生眼前。板書設計有兩個我會寫的生字並組詞。本課主要讓學生明白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設計板書的時候就寫了動物、保護、愛。

小學語文說課稿6

一、縱橫聯繫,說教材

《蒲公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取了三個有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分別的告訴學生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如何理智的看待別人,如何拿出實際行動。《蒲公英》是一則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從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這篇課文在本單元當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起着示範作用,我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的目標: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和運用詞語;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對話;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

2、情感性的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做人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也看到蒲公英種子的探索精神,但是不提倡無謂的犧牲。

3、能力性的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爲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多讀多想、讀懂課文,讀書感悟”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教學難點:深刻體會寓言的含義。

教學突破: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並且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說。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蒐集有關蒲公英傳播種子、發芽生長等方面的資料進行閱讀了解,這既爲上課做好了準備,又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創設情景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絃,由此“披情入文”,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的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太陽公公、當“小降落傘們”、當那兩顆小種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聖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課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結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蒲公英》過程中,我着力於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在小組裏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課文,說說學懂了什麼?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當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閱讀,說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讓學生觀看動畫,並通過教師的激情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2、初讀感知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就多讀幾遍,不能隨意放過。通過初讀,學生了解了課文的大概內容,在讀給大家聽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通過自己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悅。

3、精讀探究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各學習小組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學習,並在小組裏面進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難,在精讀過程中,讓學生採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後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4、彙報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原因,從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5、賞讀體味

在此環節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回味。我特別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於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

6、想象說話在學生學完全文之後,我設計了“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裏和湖泊裏的小種子?”“你自己想對這兩顆小種子說點什麼呢?”兩個問題,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在此,我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於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於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着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着成功的喜悅,追求着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此時的閱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成了心靈的對話。

五、自我反思,說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我本着鼓勵多元解讀,展現獨特思維的觀念,努力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我也在個性化閱讀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沒有照搬教學參考書上的正確答案灌輸學生,而是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適時讓學生“辯一辯”,讓學生在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懂得探索與幻想重要的同時,要正確處理聽從和盲從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小學語文說課稿7

《驚弓之鳥》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6冊第28課。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從中反映出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並能根據所見所聞做出正確分析。

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先講述了更羸射大雁的經過和結果,接着講述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因此可以按內容的不同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也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三段來理解。教學中爲了突出重難點,採用分兩部分的方式比較合適。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五自然段。文章首先便交代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接下來的四個自然段較爲具體地講到了事情的經過和結果。如文中所述,更羸見"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便斷言他"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這種技藝非親眼所見,誰人會信。難怪魏王會"信不過"自己的耳朵,認爲是自己聽錯了,但隨之而來的情形便足以印證了令魏王難以置信的話。"更羸並不取箭,"這句話原本毋需用一個"並"字也能講通,但通過一個"並"字,卻很好地強調了"不取箭"的事實。但聞"嘣"的一聲弦響,只見"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同樣是一個"直"字卻準確地描繪出前後兩種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寫大雁一個勁兒往高處飛,飛得急;後者是寫大雁一點兒也不能飛了,掉得快。讀文至此,我們定會拍案叫絕。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後四個自然段。這部分內容以更羸與魏王對話的形式出現,尤以更羸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爲重。

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實着實令魏王"大吃一驚",由前面的"是嗎?""你有這樣的本事?"兩個懷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問句到"啊!""真有這樣的本事!"兩個驚訝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驚歎句便很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課文並未就此點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驚歎之餘,寫到了更羸令魏王覺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話:"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爲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這裏,我們應該注意更羸話前的提示詞語"笑笑"兩字可不簡單,因爲這笑中包含着更羸對眼前事實的最清晰的認識。然而這其中的玄機卻是我們和魏王所不知道的。這話語連同這話語前不可思議的神情對剛親眼目睹完讓人不可想象的只彎弓取鳥場面的魏王來說,當然更是覺得奇上加奇了,不是嗎?"你怎麼知道的?"魏王的疑問也是我們讀到這裏的疑問,當把這些不可思議的疑問推向高潮的當口,讓更羸用諸語道破天機,應當說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筆。

小學語文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建築師萊伊恩恪守自己爲人的原則,不被外界壓力所服,堅持自己的科學設計,並想出妙計對付市政府檢驗的故事。文章第1、2節概要寫出了萊伊恩運用工程學原理設計出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市政府大樓,遭到權威人士的反對;後來他想出了一個既堅持自己的原則,有不會“惹惱”官員的辦法,在大廳裏只增加四根柱子,但不與天花板接觸。第3節敘述了三百年後,人們在修繕時,發現了這個“祕密”。最後一節寫了作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作爲一名建築師,萊伊恩並不是最出色的。但作爲一個人,他無疑是非常偉大的,他能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辦法抵達勝利。”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讀準字音:悖、恪。理解“恪守”“有悖”。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生字新詞的教學應該抓重點,而不是面面俱到。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讀準:悖、恪。“恪守”“有悖”這兩個詞語比較生僻,讓學生查字典先理解“悖、恪”,然後再理解詞語。“旨”在閱讀中理解。

目標二:能讀懂課文,知道文中“祕密”的含義;理解“固執”、“弄虛作假”在文中的含義。

“祕密”含義隱含在課文的描述中,學生通過閱讀就能知道,因此在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後,結合板書,說說文中“祕密”含義,整體感知課文;“固執”、“弄虛作假”的理解在閱讀中理解。

目標三:通過朗讀感悟課文中心,知道萊伊恩的祕密,懂得一個人,要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哪怕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設法抵達勝利。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最後一節,

三、說教學設計

1、引發閱讀期待,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慾望。

“閱讀期待”,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探究的慾望,它是體驗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課開始,通過老師的敘述,引出“大廳裏隱藏着什麼祕密?”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慾望。

2、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創設質疑、解疑的空間,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

“學貴有疑”,問題是思維的搖籃,問題是創造的基礎。課文的最後一節寫了作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對萊伊恩的評價,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試圖從學生的問題着手,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出發,共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3、立足主體,選準切入點,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感悟文本。

選擇瞭解決文章理解難點的切入點在學習理解課文最後一節時,我着重抓住“固執、弄虛作假”這兩個詞語作爲切入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文本。

在理解過程中,設置情境,促進學生角色遷移,體驗人物內心活動。如:“在建築行業裏最有威望、地位的權威人士說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要求萊伊恩再多加幾根柱子。他們和萊伊恩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面對來自權威人士和市政官員的阻力,萊伊恩非常苦惱。”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感悟人物當時心理,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4、發揮想象

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在動態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範,感受、體驗優秀作品的語言魅力。語言實踐:當一回解說員,向前來參觀這個大廳的人們,講講萊伊恩的“祕密”,既對課文內容又一次進行回顧,又讓學生多了一次動腦動筆的機會。

小學語文說課稿9

今日我說課的資料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啓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本事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本事。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經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爲經,語言文字訓練爲緯,開發全腦爲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到達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閱讀教學開始時,教師經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教師就問:你們明白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裏面藏着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小學生是經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僅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資料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

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並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瞭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先讓學生以自我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應當怎樣改。最終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經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並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說說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纔是創新型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所以,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當是課外閱讀的開始。佈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的祕密》寫片段。

小學語文說課稿10

小學語文江南說課稿

一、說教材

《江南》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的學習古詩。本課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爲優秀的小詩。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的熱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生字,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遊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設計理念

1、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

2、說設計理念

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而一年級學生學習更在於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片輔助教學,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呈現形象直觀的教學。其中也安排了遊戲學習及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來貫穿於整堂課的學習。使課堂形式豐富有趣,也盡力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創設和小夥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爲兩課時,這裏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江南美景圖片

一年級學生又是剛入學不久,可能會產生緊張的心理。爲消除其緊張心理,特意安排學生欣賞美麗的江南圖片,讓學生放鬆,同時營造優美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讚美江南,過渡新課

(在觀看了圖片後,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

(二) 趣味識字

1、遊戲——摘荷葉

出示貼滿荷葉、荷花的小黑板,讓學生上臺來採摘自己喜歡的荷葉,荷葉背面有本課的生字,該生讀對了生字才能摘下荷葉。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生字,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2、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荷葉圖,荷葉上有生字,請學生依次讀生字,課件發出掌聲表示鼓勵。本環節也是讓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三) 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性)。

(2)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3)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4)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奏

(1)教師範讀(教師有效的範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

(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

(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奏)

3、師生對讀、賽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1)A、教師與學生對讀;B、男、女生對讀(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古詩)

(2)快慢賽讀

(教師與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

(3)輕重賽讀

(通過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

(4)快樂讀

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

(1) 試背古詩

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裏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

(2) 貼背

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

(3) 讀背

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昇華。

五、拓展、結課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遊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 學生學着魚兒游出教室

再次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充當魚兒游出教室,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

小學語文說課稿11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要求。

1.學習目標:(1)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與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相適應,關注學生的差異。(2)學習目標明確、恰當。

2.教學內容:(1)教師能深刻理解、正確把握教材,注意引領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2)積極開發和運用語文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3)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在教學中的作用。

3.教學方法。(1)能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教學策略和方法靈活多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3)如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適時、適度,講求實效。(4)及時採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

4.教師素質。(1)教師的語言準確,有激勵性和啓發性。(2)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有的放矢的指導。(3)有較強的組織、調控及應變能力。

5.教學效果。(1)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訓練紮實有效,各層次學生學有所得。(2)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二、要注意的問題。

(一)識字

1.改革識字的教學方法,打好識字的基礎,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讓學生藉助拼音、部件、熟字、工具書來獨立識字。

2.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1)在一節課的不同環節複習和鞏固生字;(2)複習前面課文中學過的生字;(3)複習、鞏固生字的形式多樣、活動有趣。

3.識字融入閱讀教學中,在語言環境中加深印象和理解,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寫字指導。 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2課《雨點兒》。本課要會認的字有:點、數、清、彩、飄、落、空、問、回、答、方。教師在教學生認字的同時,還出示生詞卡片認識了相關的生詞,其中有:雨點、數不清、雲彩、飄落。這時,教師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前幾個生字比較集中的句子讀一讀(個體讀、小組讀、全班齊讀):“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這樣,就將識字融入到句子中,融入到課文中,融入到閱讀教學中,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認、讀這些生字、詞語,發音準確,印象深刻。

4.相互交流課外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習慣和能力。

5.根據學生年齡不同,識字指導的重點應不同,有所側重。加強範寫,抓重點: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字,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6.重視寫字的講評,以表揚和鼓勵爲主。

(二)閱讀

1.重視朗讀的指導:(1)要體現朗讀的層次性。讀幾遍,每遍要達到的朗讀目的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太隨意。(2)朗讀形式要多樣,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3)發揮範讀的作用。不主張全篇範讀,要抓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長句子、難理解的句子、生字集中的句子。

2.引導學生質疑,相互問答,適當講解和點撥。引導學生說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激發學生自己的獨到的內心體驗。

3.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有思考價值,激發學生的思維。

4.注意積累語言:課內外好的詞語、句子、段篇。

三、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一)整體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發揮漢語拼音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工具作用,加強識字指導和訓練,培養朗讀能力。

4.注意糾正不良的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5.根據學生年齡特徵,選擇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可以藉助動作、表情理解詞義,可以藉助課件理解句子的意義。

6.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給予鼓勵、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識字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創新識字方法,探索識字規律。

2.運用多種手段創設識字情境,搭設字詞和事物之間圖文結合的橋樑,使生字和事物建立緊密的生活聯繫。

3.多種途徑、多種方法識字,體現識字的層次性,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採取的形式和環節有:在課文中藉助拼音讀一讀、離開課文藉助拼音讀一讀、去掉拼音讀一讀、通過猜謎等遊戲活動記一記、回到課文中讀一讀。

4.重視課堂教學的書寫指導,教師示範要規範。給學生當堂書寫的時間,培養書寫習慣和審美能力。課堂識字和寫字做到動靜結合、疏密有致。

(三)閱讀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閱讀教學目標,實現低段閱讀教學認認、讀讀、說說、背背、寫寫、畫畫的教學策略,進行人文教育。

2.閱讀教學一定要熟讀文本,可以要求學生讀的淺一點、少一點、遲一點。

3.以讀爲主,把講放在難理解的地方,切忌把精力放在分析理解上。

4.朗讀形式多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感。學生語言積累豐富,思維敏捷。

5.積極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邊讀邊畫,促進知識向技能轉變。

四、實施建議

1.課堂教學符合低段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和特點:姓語、姓低、姓小、姓細。

2.倡簡:簡簡單單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求真:識字、寫字的指導、書寫訓練紮實,朗讀面向大多數學生,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個人的認識、體會,哪怕是殘缺的、不完整的。務實:完成和實現識字及閱讀教學目標。

3.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儘可能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在閱讀過程中識字、記字。

4.教學設計要儘快轉變“線性”的單一設計,改爲“塊狀”的開放設計。基於本校和自己班級的實際,從常態課的教學中反思、總結、提高。

5.課件要少而精,應後置於文本的閱讀理解基礎上。課件文本儘量用楷體字或宋體字,且爲黑色。課件色彩不宜絢麗,過多的畫面會造成學生思維的缺憾。

6.寫字練習必須在課上當堂完成,與學生課下的減負緊密聯繫。

7.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識字教學中知道哪些是會認的字,哪些是要求學會的字。

8.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分清輕重緩急,不要平均用力。

9.關注文本,提供足夠的朗讀時間,讓學生看着課本讀。

10.學會傾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和存在的問題。

11. 充分發揮單元導讀、自學提示、課本插圖插語、課後思考練習題和語文園地習題的教材編排導向作用

12.課堂評價多提供展示學生識字和閱讀成果的平臺,評價語言適時、適度,恰到好處。

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的建議

1.要有目的地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使他們樂於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與大家交流分享。

2.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品讀好詞佳句。注重課內外聯繫,多做擴詞造句,積累運用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句子概念。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從一句話中的逗號、句號到問號、感嘆號,要在不斷練習中提高運用的能力。

4.要巧用課文插圖,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表達,使我們的教材能活學活用。

5.選擇典型句段,進行模仿練習時,要注意學生的層次差異性,不能侷限學生的思維,多鼓勵學生有不同表述。

6.抓住課文中的留白處,補充延續,發揮學生的想象,發展思維和語言能力。形式要多樣,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7.多做看圖寫話的練習,從單幅圖起步,到二年級學會寫多幅圖,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或時間順序,寫清圖意,表達清楚,有條理。

8.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生活。積極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的閱歷,主動獲取寫話素材。

9.提高課堂寫話的有效性,及時交流反饋。注重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交流意見,幫助學生樹立寫話的信心,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小學語文說課稿12

《白鵝》說課稿。

《白鵝》是編排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本文主要是向我們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形象特點,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於白鵝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共可以分爲4個大段:第一段(1—2)主要描寫了白鵝高傲的姿態;第二段(3)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叫聲;第三段(4)主要描寫了白鵝的步態;第四段(5---7)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吃飯。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條理清晰,一目瞭然。主要是圍繞着“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句話來統領全文的。全文就是細緻刻畫白鵝的三大方面重點來描寫了它的性格特點,這句話起着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這篇文章的語言活潑、詼諧、準確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面對這份文本,我估計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具備了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向抽象的思維轉變,學生對於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品味。作爲教者的我們只有幫助學生建構這樣的感性的語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語言的精妙之處。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學價值是訓練學生去領會語言的獨特與精妙之處,初步掌握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把事物的特點寫具體細緻。

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特點的分析、解讀,基於學生學習水平的估計,基於編者意圖的領會,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認讀8字,會正確書寫12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器,引吭大叫、侷促不安、步調從容、大模大樣、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倘若、從容不迫、窺伺、不勝其煩”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等朗讀課文;

目標二,在過程與方法方面:瞭解白鵝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目標三,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對於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白鵝高傲的特點寫出來的。教學難點: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學理念

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力圖體現:1、彰顯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我認爲語文是由語言與文字組成的,學語習文應該成爲終極目標,唯有立足於語言習得表達,才能體現學科的本位。在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處處以語言爲珍珠,用文字來串線,形成語文課堂的本質特徵。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在自足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合作者,夥伴者,促進者。

四:說教學流程;

我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爲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力求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地上好語文課,真實展開我的我的教學流程。我的教學流程有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初始,談話引入:同學們,一說起鵝,你們會想到什麼?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入,學生可能會說,想起鵝的樣子。也可能會說想起《詠鵝》這首詩,如果有學生提到這首詩,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接下來,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在他筆下,這隻白鵝什麼樣子呢?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豐子愷先生吧。”由課題又引出對豐子愷先生的介紹。

小學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雨後的森林》是一年級實驗班教材第4課,在語文課本的60。61頁,雨後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雨後的森林是一首清涼精美的兒歌。

二、說教學目標

我制定了4個教學目標:

①會認本課生字

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③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

①瞭解雨後森林的樣子

②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四、說教法:

因爲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難集中,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多種遊戲形式,寓教於樂;因爲低年級的學生應多訓練他們的朗讀能力,低年級的課堂應是一個書聲琅琅的課堂,因此,在講解課文是,我採取了講爲輔,讀爲主的形式。

五、說教學過程:

爲了達到本課的教學要求,我是這樣實施我的教學的:

首先,激發興趣,引入新課:親愛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到樂園一樣的學校中游覽了一番,這節課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自然去採摘知識的果實吧!只有認識這些漢字寶寶,我們才能到達,然後出示蘋果形狀的的字卡,採取了開火車讀,指名讀,男女生互讀的形式複習鞏固上節課的生字,採得了知識的果實,我們就去大森林吧!

接着,我範讀了課文,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瞭解內容,標畫生字,在這一環節中,我把書上要求會認的字寫在花朵形狀的卡紙上,它們的拼音寫在綠草形狀的卡紙上,不僅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也給黑板上整體圖案增添了幾分色彩。

然後,理解課文,課文的前兩句我指導學生體會雨後的心情如何,從而引導他們用愉快輕鬆的語氣來朗讀這兩句,緊接着組織討論:

①想想雨後的森林有什麼?

②作者是指名介紹它們的?

在講解這個環節中,以貼圖畫的形式展示這四句話,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並加以有趣生動的動作,幫助學生記憶課文;接下來,拓展思考:雨後的森林裏或草地上還有什麼?要相信孩子,因爲孩子的眼睛折射出的畫面,比詩更豐富,更美麗更多彩;最後,理解課文最後兩句話,重點強調要讀出自豪與讚美的語氣。

在講解課文結束後,讓學生試背課文,男女生比賽背。

小學語文說課稿14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寒食》。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寒食》選自部編版六年級下第三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篇,本文是一篇詩歌,詩人韓翃運用諷刺的手法,通過寒食節百姓家家不能點燈,而皇宮及外戚可以生火點燈,外戚可以享受皇家的恩賞這一現象,對當時所存在的腐敗現象進行了委婉的揭露和諷刺,含蓄地表達了自身的觀點。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本節課所面對的學生具有以下特點: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具有直觀性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思維也在快速地增長,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總結與歸納能力,在對於詩歌的情感表達和手法分析方面可以提升對詩歌的總結歸納的能力。本文是一首詩歌,因而重心在朗讀上,通過朗讀來品讀詩歌情感的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結合學生的情況,適當的結合朗讀的形式從而理解詩文內容。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生字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瞭解作者的基本情況,理解詩文主要內容。

2.通過朗讀感悟、小組討論,學生能夠理解諷刺在詩文中的運用。

3.學生能夠體會到詩人韓翃對當時腐敗現象的諷刺之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理解諷刺在詩文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能夠體會到詩人韓翃對當時腐敗現象的諷刺之感。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的教學方法爲朗讀感悟法;合作討論法;談話法。

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爲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四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運用了談話法這一教學方法進行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節日。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大家都知道什麼節日呢?在這些節日我們都會做些什麼呢?本節課我們就走進一個大家比較生疏的節日,看看在古代這個節日,人們都是怎麼度過的?”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並且板書課題:寒食。採用這樣的導入形式,既可以引導學生最快速地感知文本內容,同時形成較強的閱讀期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對於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習慣,整體感知的教學環節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所以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標註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意思的字詞。接着我會進行示範性朗讀,同時請學生標註讀音,並且結合學生的自讀情況,講解“春城、寒食、御柳、漢宮、傳蠟燭、五侯”的含義,並且與學生一起翻譯本篇詩文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全文內容,爲後文的初步分析和深入分析奠定基礎。

接着,我會播放本篇課文的朗讀音頻,讓學生跟着音頻一起讀課文,同時學習輕重音、語音語調、停頓位置等朗讀技巧,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最後,引導學生大聲讀課文,同時思考本篇詩文中主要描述了什麼內容?學生通過對全文內容的翻譯以及多次的閱讀,可以得出本篇詩文中主要描述了在寒食節這天的白天和夜晚的景象。

通過這樣的設計形式,幫助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初步感知本篇詩歌的基本內容,爲了學生深入品讀文本打下了基礎,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本文。

(三)深入研讀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本文的深入研讀環節,我是這樣來設計的:

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並且思考:“春城無處不飛花”中的“飛”換成“開”好不好,爲什麼?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對於動詞的對比分析後,可以得出:“開花”和“飛花”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和自然景物的結合,“開花”只是表示自然界中最自然的狀態,而“飛花”更能表現出強烈的動態感,最大限度的體現出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寫出了在春天裏落花隨風起舞的美麗景象。我會同時板書“飛”這一內容,旨在加強學生對於詩歌中意象的品析。

其次,我會請學生默讀詩文,並且思考:在“寒食東風御柳斜”這一句中你都讀出了什麼呢?這一問題,通過上一題的品讀字的學習形式進行再次學習,從而得出:通過“斜”字可以看出將無形的“東風”化爲有形,這東風既紛飛了柳絮,也將柳枝吹的飄浮起來,描摹了這樣一個暮春時節的白日景象。同時板書“斜”,旨在提高學生對於煉字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同時加強對於本篇詩文的理解。同時板書:斜。

再次,我會講解寒食的節日習俗,並且引導學生思考“寒食節的夜晚王公貴族是如何度過的?”這一問題,學生通過詩文的理解可以得出“到了夜晚,皇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他們都可以點燈來度過這一天”這一內容。

接着,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同時思考“從哪裏可以看出權貴豪門也可以這樣過寒食節的?看到這樣景象百姓心裏會有什麼想法?”這一有關情感主旨的問題,學生可以明確:通過“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一句可以看出,權貴豪門可以和皇宮中的天子一樣,不必黑暗度日,而城中的百姓們只能吃冷食、禁用火來過寒食節。我會同時板書“權貴豪門”這一內容。

最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從這裏可以讀出詩人對當時制度什麼樣的態度?”這一問題,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指導,不斷地聆聽學生的回答,不斷地引導分析,觀察學生討論的情況,最後請小組代表總結回答內容“通過全文的學習,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封建統治的腐敗做出了含蓄、委婉的諷刺,運用諷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洶涌澎湃之情。”,我會進行板書“諷刺”,從而通過語言幫助情感提升的感知。

通過這樣由淺入深的問題設計形式,並且輔之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高度理解、概括、感受詩文中的內容與情感,同時學習詩歌學習的方法,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學習與掌握。

(四)延伸作業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那麼在感知和研讀環節瞭解了文章“寫什麼”和“怎麼寫”之後,拓展環節應該讓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所以在延伸作業環節我將這樣設計:

首先,我會配樂引導學生進行集體朗讀,同時做出要求,要求讀出感情、氣勢,注意字音正確、停頓位置等問題。

接着,再由學生進行總結,對於總結缺漏之處我會進行補充,從而共同得出:通過本篇詩文的學習,可以學習到寒食節的相關知識,還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寒食節是如何度過的,更體會到了詩人對當時貴族階級的諷刺與不滿,學習到了諷刺手法。

最後,引導學生在課下背誦本詩,並且蒐集詩人韓翃的其他詩篇,品析寫作內容的異同。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猶如提純的金,琢成的玉,能夠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我的板書就是本着這樣的原則進行設計的:xxx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

小學語文說課稿1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1課《太陽》,我將從教材理解、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大版快來闡述。

【教材理解】

本課位於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主題爲“神奇的科技世界”,學習教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因此,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爲了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1、學習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1-3段,瞭解太陽的特點。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4-8段,瞭解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爲: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說教法】

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這樣來教的:1、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2、先扶後放,教給學生學習方法;3、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的理解;4、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性評價,激勵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5、通過朗讀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說教學過程】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2、初讀課文,認讀字詞。3、集體交流深入品讀。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家程頤提出:"教育未見其趣,必不樂學。"這就是說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啓迪其智力潛能,並使之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因此,第一步,我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后羿射日》神話故事導入新課。第二步,我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讓學生了解去探索太陽的奧祕。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首先,我給學生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書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本課課文思路清晰,這樣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

第二步,學生自由讀書後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字詞教學仍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本課生詞,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最後齊讀,加深記憶。

第三步,學生默讀,我提出: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的三大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係的?

【這一環節,讓學生再次從整體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學習權利交給學生,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聚焦特點深入品讀

第一步,指名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教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第二步,瞭解太陽的特點是本文的重點,我採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請學生默讀有關段落,體會一下文章是通過哪些詞句寫出太陽的遠、大、熱的呢?並畫出有關詞句,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四、聚焦“遠”字,習得學法。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意在教會學生掌握學習列數字,作類比的說明方法。授之以漁,爲下面兩個自然段的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第一步,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詞句突出了太陽離我們遠。

1、學生談到數字,教師相機總結:大家看,文章列舉了幾個具體數字就把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再鼓勵學生談對步行和坐飛機兩個例子的體會。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說明太陽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這樣引導學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突破難點。

2、抓住“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學生自由讀後指名談談自己的體會。我會相機引導學生明白反問句更能突出太陽離我們遠。

學生通過讀書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陽離我們很遠,這裏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陶行知說:"創造力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並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峯。

第二步,指導朗讀:通過朗讀深入感受太陽“遠”的特點。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的體驗和積累,而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第三步,我小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纔我們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朗讀的方法,學習了太陽的遠,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自學太陽的“大”和“熱”。

五、聚焦“大”“熱”,自主學習。

這一環節,我意在指導學生怎樣學習,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的權利,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纔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困生進行學習,以防他們無所適從。逐步培養學困生的能力。

第一步,學生自主學習,然後集體交流。

1、先指名學生讀描寫太陽大的段落。讓學生談體會,學生談到“130萬個地球”和“一個太陽”時,師相機提問:這樣比較有什麼好處?

衆所周之,合理的語言文字練習設計和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是相統一的,我在學生理解課文中有機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步,按照先展示讀然後談體會再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太陽的熱。

【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需要,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此板書簡潔明瞭,起到引領作用。

附:板書設計

21、太陽

遠1.5億公里

特點大130萬個地球

熱6000攝氏度

【說效果】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始終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爲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積極地去探究,注意發掘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情感。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相結合,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活力與靈活性的廣闊天地,充分發揮文本啓迪人,教育人的功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