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開會啦詳細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會啦詳細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開會啦詳細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於20以內數減法計算中“比較意義下的減法”的學習,即學習“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這類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學習過程。

在本單元“加與減(一)”中,此課正好是在前幾節課認識“從總數中去掉部分”的減法計算後的另一種用減法解決的數量關係的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

過程和方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小組合作探究、使用各種直觀感受的方法,將學生從已經掌握的“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這種減法,過渡到今天學習的“比較兩個數的多少”也用減法計算的認識上來,同時也鞏固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會用減法解決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

突破方法是通過直觀的方法,畫一畫、擺一擺、比一比等幫助學生形象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下,達到知識的探究發現,並通過練習進行鞏固。

  二、說學情:

一(2)班學生48人。學生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

開學初前幾節課,學生對“從總體中去掉部分”的減法已基本掌握,不過運算速度和準確度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從學生髮現問題中的信息出發,圍繞如何解決問題展開小組合作及討論探究,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練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應用。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法我採用情景引導、問題引導和活動評價。學法主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時也應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引導轉化學習。同時也嘗試四人小組的形式來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我安排的是一(2)班的班幹部們要開會了,出示完情景圖後,讓學生觀察並說說圖中的數學信息。如有11位同學要開會,現在只有7把椅子。

(板書課題:開會啦)

接着出示問題:

“每人坐一把椅子,夠嗎?”

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請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髮現有11個人,才7把椅子,不夠坐。

同時還可能出現一些學過的知識內容,如數量大小的比較:11>7

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請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接着,我繼續提出問題:

“還缺幾把椅子呢?”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同時提供部分學具供學生使用,如小棒,圖形等。

待學生討論完畢後,請學生代表進行回答或上臺演示,說一說小組的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案,同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學生可能會用擺小棒或者圖形,也可能會列式計算。只要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說得合理,都給與肯定和表揚鼓勵。

在用圖形表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這個內容是在上一學期中有學習過的`,這樣既回顧了已學過的知識,也爲列式計算打下基礎。

在講列式計算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各個數量表示的是什麼,接着我會提問:這種想法是計算“從一個總體中減去一部分,求還剩下多少”的方法嗎?

繼而再讓學生討論,通過比較和圖形的對比,引導學生髮現這個列式是計算“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的減法算式,從而突破重點。

如果學生還是不夠很好的理解,那我會安排一個讓學生現場體驗的環節。請11位同學來示範,先全部起立,然後拿7把椅子請其中的的7位同學坐下,看剩下還有幾位同學是沒有椅子的。這樣就把問題轉化爲學生熟悉的“從總數中去掉部分”的數量關係,接着提問:那我們只要再添上幾把椅子就夠呢?

再讓學生說一說,學生可能會先產生“7+?=11”的概念,這時引導學生,我們現在要算的是“其中的一部分”,那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得數?(用減法)這樣學生在掌握數量關係的同時,也能更加清楚的理解這幾個量之間的聯繫,對比後發現這個減法計算是“兩個數量的多少比較”的結果,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在觀察數量時,我還會像前幾節課一樣,提問學生,11—7這個減法算式是一個怎樣的減法算式?讓學生對比被減數和減數後,能正確的說出這是一個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在發現和掌握以上新授知識後,我馬上安排兩道類似的題目進行鞏固,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同時在第2小題讓學生提一個數學問題時,我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即在小組內交流,也在班級內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緊接着用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計算比賽,給學生一定的練習時間,要求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算出得數,算完後還要和同小組的同學交流結果,看那個小組又快又對。

第5小題還讓個別學生說一說,看能不能發現一些計算中的規律,豐富學生的認識,也培養學生的觀察總結能力。

從這個學期起,我還提出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在下課前說一說的形式,向全班同學介紹這節課你的收穫,目的也爲提高課堂的學生專注度,培養學生的語言歸納總結能力。

如果時間還有,我還設計了一道拓展的題目,《知識能力訓練》上的“蝸牛爬井”的問題。這設計的目的是爲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加強學生對今天所學“比較兩個數多少”這類問題的理解與思考,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這就是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五、說教學效果預測:

對於本班的學生,在效果預測方面我當然是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並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由於學生對減法意義已經初步形成,同時對於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計算已經基本掌握,但計算的方法有個別學生還停留在掰手指算等速度較慢的現象,另外從智力開發及能力發展方面,我的教學設計也從務求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學生的發現與理解,逐步形成本節課數學計算的邏輯思維以及計算能力的養成。同時在設計上,務求做到承上啓下,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容易吸收消化的語言和方法去學習新知,達到學習的目的。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覺得還是挺成功的,時間把握和重難點解決方面,都在我的控制和設想範圍內。學生表達的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上,通過之後的練習課,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達到要求正確的完成練習。不足之處我覺得還是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上的設計和引導,因爲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對於部分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來說,課堂會顯得單調乏味,所以我想以後還是需要更加多的思考課堂的趣味性,以提高課堂效率作爲教學設計的重點來開展教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