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成長的說課稿(精選4篇)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成長的說課稿(精選4篇)

成長的說課稿(精選4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長的說課稿(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長的說課稿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成長》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成長》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以成長爲題材,寫的是不同人物在成長過程中難以忘懷的事情,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講述的事件,用心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成長》從一個意大利小孩賣報紙和買香腸的故事中,告訴人們約翰的父母從小培養他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於他的成長,這纔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懂得從小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並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是一篇記敘文,以“我”爲第一人稱使文章更親切、自然,更易使讀者產生共鳴。

二、說學情

1、學生已有知識與技能

進入中年段,學生自主分析、理解課文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上一學年運用批註的基礎上,學生能針對重點字、詞、句等方面記錄自己的感悟。在生本理念的課堂下,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升,課堂上學生樂於交流,他們願意將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展示給其他同學,且交流的形式多樣。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2、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入,思維有侷限性。也許只會關注到小男孩約翰的人物特徵,不能很好的將文本與文章主旨聯繫到一起。因此,教師的引領就很關鍵。

三、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指導學生結合重點詞句作批註,體會人物性格特徵以及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圈畫描寫人物外貌的句子,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3、通過理解課文,懂得從小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爲:指導學生結合重點詞句作批註,體會人物性格特徵以及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而本課時的難點爲: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和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與理解課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繼續運用生本的理念,結合單元訓練重點以及教學目標設計出適合學生且具有導向性的前置作業(課件)。在課堂上,將課堂最大限度的交給學生。而教師只需在課堂上起到的傾聽、點撥、引領的作用。

在學法上,學生運用批註的方式圈畫重點詞句。再結合批註完成前置作業,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悟。課堂上繼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同時要促進學生之間的朗讀指導與評價。

五、說教學過程

總述: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課文回顧、小組探究、彙報交流、教師引領以及拓展生成分述:

環節1課文回顧:我設計的導語是“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熟悉了發生在約翰身上的成長故事,有誰能爲我們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此環節的設計一是讓學生鞏固概括能力,二是帶領學生回顧文本,喚起學生對課文的記憶。

環節2小組探究

在這一環節中主要體現的是小組4人的合作與交流。學生在組內將圍繞請結合課文中描寫約翰的語句,說一說約翰的父母做出了哪些有利於約翰成長的事?”這道前置性問題與同伴交流時。過程中學生可對自己的感悟進行補充,同時小組成員在傾聽他人彙報時也可及時地質疑、補充、反駁。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巡視並參與到小組交流,對每個小組的彙報內容進行初步的瞭解。這樣也爲下一環節中教師的點撥與引領奠定基礎。

環節3彙報交流

此環節是小組學習的展示過程,同時全班學生在傾聽代表小組彙報時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

在感悟文本時,學生可能會關注以下幾處:

1、課文第8自然段“接着,一個穿着紅大衣、戴着紅帽子的男孩兒也

下了汽車。男孩兒的肩上掛着一個大挎包。他走到每家每戶的信箱前,投送着一份份報紙。投完這個居民點,汽車又往另一個居民點開去……”學生從這裏也許會感悟到約翰是個做事盡職盡責的孩子,即使下着大雪,他也會完成自己的任務。

2、課文第9自然段“是我的媽媽。”他不等我說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報……”他笑得那麼甜,胖乎乎的臉頰上露出兩個酒窩。學生會從約翰樸實的話語和表情中感受到約翰的媽媽對孩子的愛。而從約翰的話中,我們既可以看出媽媽對孩子雪天送報的擔心,所以親自陪同的本能的母愛。另一方面,更是教導孩子做事要有責任感,不能因爲雪天就耽誤工作。後者更是約翰媽媽在幫助約翰成長。如果學生不能說完善,教師要引領學生深入理解。以“既然約翰的媽媽擔心約翰的雪天送報的安全,爲什麼不自己幫約翰送或者勸約翰放棄雪天送報?”“母親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使學生逐步接近文章的主旨。

3、課文13、14段約翰的報酬與他花的2元錢形成對比,這也許是約翰的父母教育孩子不亂花錢,學會自己安排使用自己的勞動報酬。在13自然段中出現了“漫不經心”這個成語,可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並加入朗讀練習,使約翰的形象更加鮮明。同樣的感悟還會出現在3、4、5段中。從“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這句話中學生會體會到雖然約翰是個孩子,但花錢很有節制。

4、最後學生可能還會捕捉到第2段約翰每次來麪包房,總是親暱地拖長聲音,衝着我說:“您好——”這句話,從中推斷出約翰的父母教導他做個有禮貌的孩子。雖然這與文章主要表達的思想聯繫不大,但這也是父母在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教導。

整個小組彙報環節都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追問,將學生髮言的中心緊緊地圍繞課文的主旨。

環節4教師引領:

在學生彙報交流過程中,教師的點撥與引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發言也許只會圍繞“約翰的父母教導約翰做個有責任心,堅持不懈,學會合理使用金錢的孩子”這些雖然都是約翰身上具有的優點,但還不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如果學生在彙報時沒提到或是沒說透,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將問題引向深入,直入主題。“這樣更有利於他成長”中的“這樣”指的是什麼?爲什麼“這樣會更有利於他成長”。以這樣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甚至如果有必要,在課堂上還可以進行二次討論。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寫出來,這樣既是對本節課難點問題的解決,同時也會在課堂上形成文本的生成。

另外,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歸納。以“請你找找文章在描寫約翰時,分別從哪幾方面寫的?”這個問題爲切入點,逐步讓學生理清寫作方法。必要時,可讓學生運用其中一種試着說一說。這部分內容將會以“課後練筆:運用本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片段即可)”課後作業的形式進行習作練習

環節5拓展生成

這一環節,結合前置作業中“請用三五句話寫一寫你的父母做出過哪些有利於你成長的事。” 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抓住本課的核心問題,“父母從小培養他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於他的成長,這纔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由課本拓展到課外,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六、說板書設計

生本理念下的課堂倡導“以學生爲中心”,不僅課堂講授交給學生,同時也鼓勵學生圍繞文本以及前置作業內容自主設計板書。學生的板書也許會呈現這樣的效果(板書)。只要學生的板書能緊緊圍繞本課時內容,突出主題即可。同時,板書介紹過後,全班可對板書進行交流。這樣做意再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的。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成長的說課稿2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畢業之歌》第一課《成長的腳步》。我準備從四個方面展開說明,一說教材分析,二說學情分析,三說教法學法,四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成長的腳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人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畢業之歌》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內容是對六年小學學習生活的回顧和總結,從學科角度而言,是對六年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歸納與提升。本單元設計了《成長的'腳步》《我們的祝福”》《明天會更好》三篇課文,從回顧成長開始,到面向中學的引領,總體上形成了“總結成長收穫——感激關懷自己的人——確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這樣一個學習的邏輯。在本課教學中,學生通過全面回顧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瞭解自己成長的過程,即在成長過程中作出的成績及存在的不足;積累成功的經驗;爲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爲第二課組織學生對幫助自己成長的同學、老師、學校等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作好鋪墊。可見,本課在本單元乃至整冊課本的教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據以上的教學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回顧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學會客觀、全面地瞭解和評價自己。

2、能力目標:學習自我總結、歸納、反思的一些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成長中的快樂,感悟成長中也會有失敗和挫折,初步懂得成長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勝不驕,特別是抗挫折的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認識自己成長的優點和不足,善於總結經驗教訓。難點是讓學生知道成長的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

二、說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六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有許多奇特的想法和創造力,愛發表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

1、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實物展示臺、成長記錄袋範例。

2、教學手段: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爲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回憶展示”、“講故事”、“討論法”等幾項活動進行教學。

爲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進行活動學習的:

1、課前,佈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

2、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學生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

3、在組織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時,我設計活動,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感受同學間的真誠幫助。

四、說教學過程。

活動一:一年級與六年級對對碰

步驟1:通過一年級老師的回憶、查閱學生檔案、學生自己回憶、家長的回憶等方法,收集學生在一年級的故事;

步驟2:師生共同分享一年級學習生活的故事,可以是一年級老師的現場或錄音錄像說明,學生自己的回憶展示等方法;

步驟3:展示六年級的“我”,對比成長的變化,感受長大真好。

教學活動中,以健康身心、素質教育爲導向,從合理飲食、科學鍛鍊、健康心理,積極情緒等方面加以引導。

活動二:“難忘第一次”

步驟1:指導學生回憶整理在學習、生活、勞動、成功、失敗、表演等方面第一次的經歷和感受;

步驟2:引領學生體會勇敢嘗試,克服膽怯和困難的價值與快樂;

步驟3:引入名人、偉人“第一次”的故事;

步驟4: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勇敢挑戰更多有益的“第一次”,培養創新和探索精神。

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拓展學生遇到的煩惱的領域,並指導學生正確對待這些成長中的煩惱,懂得成長總是困難與煩惱相伴隨的人生道理。

活動三:成長之最大比拼

步驟1:指導學生用圖片、文字等方式整理自己的成長之最;

步驟2:組織全班同學交流自己的成長之最;

步驟3:引領學生認識成長之最是自己人生髮展的階段性標誌,學會總結成長之最的經驗和教訓。

在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打開思路,引導學生感受在品德發展、學習進步、能力形成,意志鍛鍊等方面得到師長關愛幫助的事例,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的諄諄教誨和悉心指導。

總之,本節課努力貫徹“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作爲學生的引導者”這一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讓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希望各位評委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謝謝!

  成長的說課稿3

一、說課標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活用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特點

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是七年級語文第二冊(人教版)第一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人與自然單元。本單元的課文是以“成長”爲主題,或記錄作者成長的足跡,或展示他人成長的歷程,多給我們以啓示。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學習,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的煩惱,積極面對生活。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煩惱,知道生活本是豐富的、是多彩的這一道理,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2、活動目標

1、知識: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應用及各種描寫方法的應用;學習多角度選材、思考的方法,正確對待煩惱;

2、能力:說真話,抒真情;說得清楚、明白、連貫、完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調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並體驗成功的喜悅。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述說自己的煩惱,瞭解他人煩惱中受到啓發,促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4、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通過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綜合聯繫能力、自評互評能力。

3、活動重點、難點

A、重點:說得清楚、明白、連貫、完整;引導學生多角度選材,應用多種表達方式,尤其是多種描寫方法的合理應用;

B、 難點:敞開心扉,說真話,抒真情。

4、學情分析

剛剛步入少年之旅的中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青春意識在一天一天覺醒,他們常常是幼稚與成熟並存,自尊與煩惱共增,一旦受了一點委屈,往往是憂鬱的感傷就籠罩了他們的心頭,生活也隨之失去了意義、光彩。再則,現在的中學生多爲獨生子女,他們顯得更爲孤獨,更爲敏感, 更爲封閉。因此,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煩惱,互爲彼此解決煩惱就很重要。

三、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說話的情境中去,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2、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學法是爲了實現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

學法具體如下:

彙集信息,討論交流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播放歌曲《小小少年》目的是創設一種氛圍,引學生入境。)

先朗誦辛棄疾的《醜奴兒》,然後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來說學生從小到大所受到的關愛和教育,進而說明學生在大人眼裏是沒有煩惱的。目的是激起說話的興趣。

【設計說明】

此環節作爲新課導入部分,以直觀的聽覺、視覺效果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爲此而心動,產生述說的慾望。這一環節需要老師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二)訴說“我的煩惱”。

1、從煩惱出現的次數、煩惱的來源及煩惱的解決辦法三個角度完成調查,目的是瞭解學生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2、提出說話要求:

(1)說真話,抒真情。

(2)說得清楚明白、連貫。

3、同桌兩人一組互訴煩惱。在班級交流並評價。

教師小結:選材範圍:

A、煩惱來自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

B、可以寫自己的煩惱

4、展示自己的日記,學生四人一組給展示日記的同學出主意,幫助他。

教師小結:

(1)寫作要求:

A、敞開心扉;

B、張揚個性;

C、注重描寫

(2)、解決問題的方法:

A、積極樂觀,熱愛生活;

B、多角度換位思考;

C、主動獲得他人幫助。

【設計說明】

《新課標》“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裏話。”“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通過生生、師生互動讓學生自由述說煩惱、自主解決煩惱,提高學生針對信息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嘗試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的快樂。

(三)拓展延伸,說說父母的煩惱。

教師小結:可以寫朋友、同學的煩惱,還可以寫父母、老師甚至自己仰慕的名人的煩惱。

【設計說明】

學生的探究學習應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的,它不應該停留在一個層面上或一個小的範圍之內的。瞭解他人的煩惱尤其是父母的煩惱,它是需要與父母進行交流的,通過交流彼此瞭解易使學生理解父母珍惜現在,正確對待自己的煩惱熱愛生活。把對話深入到生活,這也是大語文觀的要求。

(四)結合實際,談體會:

你是怎樣看待這些煩惱的?

【設計說明】

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的煩惱,其實它也是一種快樂。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各種體驗都是人生財富他有利於我們正確把握人生,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五)佈置作業:寫《成長的煩惱》

【設計說明】

語文學習應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不應只停留在課內,還要延伸到課外。通過寫作,使學生“書面與口語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達成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的融通,讓學生吸取生活的真知,接受生活的淬練,感受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

時間安排:激情導入 4分鐘

訴說真情 20分鐘

拓展延伸 15分鐘

提升總結 4分鐘

佈置作業 2分鐘

【教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本着“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落腳點”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本節課的特色如下。

1、運用多媒體。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寓教於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2、主體性教學。該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過程性和創造性。在這個過程中,煩惱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煩惱由學生解決。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善於學習,學會學習。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我更關注的是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比如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體驗,承認學生在學習內容、途徑和方法上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教學生活化。本課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三個層面的活動,真正做到了“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加強了師生的互動。

  成長的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成長的腳印》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以往的小學數學幾何圖形面積計算的內容,僅侷限於計算規則圖形的面積,但實際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算問題,如何估計出這類圖形的面積,是本課的學習內容。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問題,難以直接運用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加以解決,需要有一種新思路、新方法。在此之前,學生經歷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組合圖形的面積探索過程,並能利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規則圖形的面積,這些都將成爲估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基礎。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根據課標的“四基”目標,我確定了以下幾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能用數方格的方法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會用轉化成基本圖形再用面積公式計算的方法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3、在估計的過程中,豐富估計的策略和方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教學目標爲導向,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利用轉化的方法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教學難點:如何合理的進行轉化。

二、 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爲此本節課主要採用自主探究與人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引導總結歸納的方式來探究新知,真正的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給予學生適時的引導,更好地迎合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這一課程理念。

三、說教學流程

在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法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五個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活動1,估計淘氣出生時的腳印面積。這是爲了讓學生體驗估計不規則圖形面積的兩種方法,數方格和轉化,並將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學生感知到用轉化成近似基本圖形的方法更快捷,爲後續教學做鋪墊。

活動2,估計淘氣兩歲時腳印的面積。重在訓練學生用轉化成近似基本圖形的方法估面積,並對方法的正確性進行評估,明確轉化要以新圖形與原圖形的面積接近爲基礎。

活動3,估老虎頭和楓葉的面積。圖1是進一步鞏固轉化的方法;圖二是靈活變式。學生體驗到在實際生活中不只可以將不規則圖形轉化成一個基本圖形,也可轉化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面積。學生的思想層次得到提升。

活動4,估計三個圓的面積。旨在體會面積單位越小,估計的面積越接近精確值。爲學生今後會學習到的“密鋪”知識打下基礎。

活動5,小組合作估手掌的面積。這個活動是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如何估最簡便?從畫手掌輪廓到選擇合適的方法估計,綜合訓練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五個活動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逐步體會到用轉化成基本圖形的方法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的優越性,並能選擇合適的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