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5篇【推薦】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5篇【推薦】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

遊戲活動是孩子們的最愛,自從區域遊戲活動開展以來,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在遊戲中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和教育目標爲幼兒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在投放材料上遵循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操作材料,進行自由自主的學習,幫助幼兒在遊戲中獲得或擴展相關經驗。通過遊戲認識並體驗人與人的關係,在上一學期的遊戲活動實踐中,孩子們找到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幼兒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明顯的有所提高。因此,在本學期開學前,針對各個區域活動合理的制定目標開展實施,並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現一些遊戲情節,能夠與同伴合作進行遊戲,解決一些簡單的小問題。讓孩子們學會互相謙讓、用禮貌用語交往,感受遊戲的快樂。同時,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印象,根據本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情況,具體目標如下:制定本學期遊戲。

一、班況分析:我班現在有幼兒31名,其中男生20人,女生11人。經過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生活動的知識。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我們將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幼兒開設各種各樣的區角活動,讓幼兒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

二、創設區域活動

根據中班幼兒健康、社會、認知、語言、藝術等方面發展的需要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我們爲孩子創設了“體育角”、“自然角”、“農家小院”、“圖書角”“美工區”“建構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爲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三、區角設置

(一)體育角:

爲了得到更多豐富的戶外活動,根據中班孩子年齡特點,我們利用廢棄的物品,動員了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自己製作了體育器械,沙包、飛碟、梅花樁等,這樣的.體育器械我們不僅只是爲了玩,我們還要玩出多樣化,讓更多的器械進入到我們孩子的生活,讓我們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因爲每個班級的空間都是有限的,爲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空間進行遊戲,我們選擇了把這個區角設置在走廊,這樣既不佔用班級裏面的空間,而且還能讓孩子們的玩的更盡興。在走廊裏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擺放梅花樁,然後自由的在上面行走,還有我們的小高蹺,孩子們在剛開始時也可以扶着牆練習。套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看孩子們玩的都多開心。因爲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我們的體育角的很多器材都沒有展開,比如沙包、飛碟、棉棒等,但是孩子們其實都玩得非常的棒。

(二)農家小院

我們農村操作材料少,但是我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於是我們設計的‘農家小院’,讓幼兒及家長大量收集農作物,如:各種豆類、玉米等,還有絲瓜、葫蘆等各種農產品,還有各種柳編、草編制品等,孩子們雖然身在農村,但是對於各種種子等的瞭解非常的少,甚至分不清楚,在這裏,他們可以通過觀察、觸摸等認識各種各樣的種子以及瞭解他們各自的用處。每當區角活動時,孩子們都喜歡在裏面打草柵,編辮子等,打草柵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很簡單就是讓家長收集的麥稈,我們還請了會用這些材料製作玩具的家長來幫助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製作玩具,孩子們都非常的感興趣,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動手能力,而且引起了孩子們用我們周圍的材料自己製作玩具的興趣。通過區域活動,讓幼兒更好的瞭解了我們農村。

(三)圖書角

爲了豐富孩子課外知識、開闊視野,我們知道小孩子最喜歡的書是繪本,今年我們買了很多的書,孩子們可喜歡了,每次看書特別多的認真,還不是的給自己的同伴將自己看得到故事,通過閱讀各種各樣的書,使孩子們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並且在活動時孩子們還能講出許多的故事,孩子們們從中受益匪淺。在讀書的同時,孩子們還養成了愛惜圖書,看完了圖書要放回原來位置等良好習慣。

(四)建構區

中班幼兒在區角遊戲活動中合作能力較差,我們給他們準備了大型的積木,可以合作搭建,在遊戲中他們可以合作完成,我們每一次都會把準備的材料有所變動,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不斷的完善,構建區主要在於培養每位孩子的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五)美工區

中班的孩子動手能力發展較快,他們喜歡剪剪、折折,畫畫等,在區域中爲幼兒準備了大量的活動材料,爲了保護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工區需要爲幼兒提供一些低結構材料,半成品的材料較多,我們還請家長爲我們帶來了所需的材料,讓幼兒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享受創造活動的快樂。

(六)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部分,是科學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充實的利用空間,把孩子和家長種植的各種植物吊掛在走廊的欄杆上,這樣既節省空間還美化了欄杆,一舉兩得,我們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植物,每一次澆水孩子們特別高興,他們有時還談論誰的植物長得好看,誰的長得高,自然角成了和孩子們關注關注的焦點,幼兒隨時觀看隨時澆水,學會管理自己的事情,鍛鍊了幼兒的責任心和愛心。

本學期我班將從區域活動實際出發,根據主題和課題的變化,開展區域活動。在區域活動中,積極發動家長、幼兒參與到自制活動材料之中,從而豐富區角活動材料,我們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真正做到讓他們自由、自主、自發的遊戲。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油和水傾倒、攪拌後分離的現象。

2、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3、喜歡動手實驗,有積極的探索興趣,體驗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水,食用油,醋,透明一次性杯子,筷子,幼兒個人記錄表,記號筆,大的記錄表一張。

2、幼兒經驗準備:先認識油和水,感知其特性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入:小朋友,你們看杯子裏有什麼呀?(出示水和醋)

如果把水和醋倒在一起,會怎樣呢?

1、幼兒自由猜想並表述。

2、教師實驗,幼兒觀察現象。

3、集體交流各自的發現:水和醋混合在了一起。

二、第一次操作:感知油和水相互傾倒後的分離現象

1、出示油和水,讓幼兒自由猜想:如果把油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油中會怎樣呢?教師記錄幼兒猜想結果。

2、幼兒動手操作,並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3、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及自己的記錄:你把什麼倒入什麼?發現了什麼?

4、教師小結、記錄幼兒操作結果:無論是油倒在水裏還是水倒在油裏,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們是分離的,不會混合的。

三、第二次操作:感知油和水攪拌後分離的現象。

1、出示筷子,讓幼兒猜測攪拌後油和水會怎樣

2、幼兒動手操作,觀察攪拌靜止後的現象,並記錄在記錄表上。

3、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用筷子用力的攪拌,油和水還是分離的,不會混合。

教師總結:無論是先倒油還是先倒水,不論用筷子怎麼攪,最後結果都是分成兩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油和水是分離的,是不會混在一起的。

四、幼兒嘗試“油水分離畫”,想一想爲什麼顏料水不會和油畫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離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3

中班科學活動:自由自在的電線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折電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電線站起來。

3、培養幼兒大膽嘗試、勇於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膠皮電線若干

2、透明膠帶、橡皮泥、積木、瓶蓋、米土豆、泡沫、黃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你們猜猜裏面裝了什麼呢?

2、小朋友猜了這麼多,口袋裏到底是什麼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3、請幼兒從口袋裏摸出電線,提問:這是什麼?像什麼?電線有什麼用?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

1、電線會傳電,有了電線可以使燈亮起來,可是今天吳老師要用電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一、二、三”

2、教師將電線彎曲成“o”形,問:看看它變成了什麼形狀?像什麼?

3、電線真好玩,可以根據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你們想不想來變魔術呢?你們想變成什麼呢?

三、玩一玩,鼓勵創造表現

1、師:今天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既安全又好玩的電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電線來變魔術。

2、幼兒自由結伴彎曲電線,教師觀察指導。

3、師:你把電線變成了什麼?

四、做一做,啓發思考探索

1、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把電線彎一彎、繞一繞,做出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可電線悄悄地告訴我,它除了想躺着擺出各種姿勢外,還想站起來擺出各種姿勢呢!你能想出什麼辦法讓它站起來呢?

2、幼兒自由講述讓電線站起來的.方法。(如藉助膠帶、插入彩泥等)

3、師: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積木……你們可以試試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讓電線站起來。

4、幼兒嘗試操作,讓電線造型站立起來。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想了許多辦法讓電線擺出了各種造型,其實除了今天小朋友變的各種造型外,還可以變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後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

教學反思:本活動我根據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藉助色彩鮮豔、可隨意造型的電線,以觀察性、開放性提問爲中介,以誘發積極思維,大膽操作,自主表達爲核心,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讓幼兒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我覺得在活動前還應讓幼兒豐富一些知識經驗,在幼兒操作的時候,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幼兒,並肯定他們的每一件作品,讓幼兒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觀摩意見和建議: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電線開展活動,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和探究慾望。活動層次清楚,過渡自然,通過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整個過程以幼兒爲主體,教師只是作爲一個支持者、引導者,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精神。

建議:在“看一看”這個環節中,教師只需要變一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在討論、聽辨水聲的過程中,鼓勵幼兒依據生活經驗進行大膽的想象、猜測。

2、進一步引發幼兒對生活中不同的“水聲”關注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文字卡片和圖片(四種水聲的:水滴、水泡、雨、海浪); 多媒體課件; 幼兒傾聽過水聲;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討論生活中的水。

1、出示“水”字,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的水。

“老師這裏有一個字,是什麼呢,看看誰認識。”(出示水字)“對,是水。”

“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天天和它見面。那麼你都見過什麼樣的水呢?”孩子應該會想到海水、礦泉水、洗手的水、洗衣粉水等等。

2、出示一瓶水,聽聽有聲音嗎?

提出質疑:水會有聲音嗎?你在哪裏聽到過嗎?怎樣讓這瓶水發出聲音呢?

小結:流動的水會發出聲音。

 二、聽聽、猜猜四種水的聲音,引發幼兒對水聲的關注。

1、播放多媒體課件(1):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引出滴嗒嘀嗒的字卡)

它們分別是小水滴、小水泡、大雨和海浪聲。

滴嗒滴嗒聲可能是什麼水發出的呢?(引出水滴圖片)

鼓勵孩子猜出小水滴的聲音並且配上相應圖片。然後,鼓勵孩子用動作來表現聽到的水聲並且積極聯想“什麼時候聽到這樣的滴嗒嘀噠、咕嚕咕嚕、嘩啦嘩啦、嘩嘩聲呢?”。

誰來試試看小水滴滴嗒嘀嗒用什麼動作來表現?

在這個過程中,始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主動驗證。相信孩子會感興趣並且非常積極。最後採用詩歌性的語言和孩子一起小結,可以是“小水滴在唱歌,滴嗒滴嗒;小水泡在唱歌,咕嚕咕嚕;大雨在唱歌,嘩啦嘩啦;大海浪在唱歌,嘩嘩;水娃娃在唱歌,真呀真快樂!”

2、依次播放多媒體課件(2)(3)(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並配對字卡和圖片,傳遍相應動作。

3、採用詩歌性的語言進行小結。

 三、遊戲:我是水娃娃。

這個環節主要是啓發孩子主動用動作表現小水滴、小水泡、大雨、海浪。孩子動起來一定會很開心,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和動力。

活動結束

提出挑戰:除了這四種水聲,還聽到過什麼水的聲音呢?

出示剛纔那瓶水,“能讓它發出不同的聲音嗎?”

試試看。回家可以繼續試驗。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知道動物由於吃的食物不一樣,所以動物分食肉動物、食素動物和雜食動物。

2.讓小朋友根據動物的食性進行分類。

重點:

知道動物的食性。

難點:

根據食性分類。

活動準備:

參觀動物園,二張掛圖(一張畫有花草樹木的圖,一張畫有肉的圖),各種動物的卡片、字卡。

活動過程:

1討論:“參觀動物園時有什麼動物”“動物都吃些什麼食物?”

小結——動物有吃肉的',有吃植物的,也有既吃肉也吃植物的o

2.分類遊戲。

(1)第一組:一張畫有植物的掛圖。

要求小朋友將吃植物的動物卡片找出來,並告訴大家是什麼動物,貼在掛圖上。

(2)第二組:一張畫有肉的掛圖。

要求小朋友將吃肉的動物卡片找出來並說出它的名字,貼在這張掛圖上。

(3)第三組小朋友將既吃肉也吃植物的動物卡片找出來並說出它的名字,貼在兩張掛圖中間。

請小朋友自由討論,師生共同檢查。

3.小朋友表演遊戲。

如,小朋友:“我是森林之王——老虎,我喜歡吃——‘肉’。”跑到字卡“肉”旁邊。

小朋友:“我是小山羊,我喜歡吃——‘草’。”跑到字卡“植物”旁邊。

小朋友:“我是小狗,我喜歡吃肉也喜歡吃別的東西。”

每位小朋友依次做遊戲,衆小朋友在進行評價,老師進行鼓勵、表揚。

評量:

1.知道動物分食肉動物、食素動物和雜食動物c

2.能根據動物的名稱進行分類。

活動結束:

大部分小朋友知道常見動物的食性,少數小朋友能區分食肉、食素、雜食動物。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6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磁鐵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磁鐵,瞭解它的特徵及用途。

2.激發幼兒對磁鐵吸鐵現象的探索興趣。

 二.教學準備

1.用磁鐵製作出來的會跳舞的小人。

2.磁鐵若干,塑料板,盤子若干。

三.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從外面帶來了一位會跳舞的小人。我們用掌聲請她上來,好嗎?(好)

2.用這個會跳舞的小人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討論:小人爲什麼能跳舞?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人下面有一塊鐵片,隨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鐵移動而移動。小人就能跳舞了。

(二)、讓幼兒自由操作,瞭解其用途

1.小人會跳舞,有趣嗎?(有趣)。下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一塊磁鐵,每組一個盤子,盤子裏各放了許多東西。(鐵製品和非鐵製品)。我們小朋友也來試一試,這磁鐵還能幹些什麼?

2.讓幼兒自由操作。提問:(1)、你拿着的`磁鐵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與其他小朋友的磁鐵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從而讓幼兒瞭解它有不同的形狀。

(2)、小朋友剛纔玩過磁鐵,誰能告訴老師這盤子上的東西怎麼啦?(有些被吸上來了)。從而讓幼兒瞭解磁鐵的吸鐵性能。

(3)、那小朋友觀察觀察,有哪些東西被吸上來了,還留些什麼。

3.小結: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磁鐵有不同的形狀。還有吸鐵性能。

4.那磁鐵還能有什麼用處呢?(個別幼兒回答)

(3)、總結:老師聽了小朋友的回答。我覺得有些小朋友說的對的,可有些小朋友不太知道。我們小朋友回家去問一下爸爸媽媽,磁鐵還有什麼作用。在和爸爸媽媽做一個玩具,就象老師剛纔拿出來的一個會跳舞的小人。是用磁鐵做的。我們小朋友也去做一個漂亮的玩具好嗎?看一看誰做得最棒了。好不好?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7

【活動準備】

1、動物睡覺的課件。

2、歌曲《小豬睡覺》的音樂,輕音樂兩首。

【活動重難點】

瞭解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並用動作表現。

【活動過程】

1、以小客人做客導入活動:(播放歌曲《小豬睡覺》)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誰嗎。

(小豬)

你聽一聽它在幹什麼。它是怎樣睡覺的。(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出什麼聲音。(咕嚕嚕)

2、小豬邀請幼大家去大森林旅遊,看看別的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播放課件《動物睡覺》,讓幼兒探索不同動物睡覺的祕密。

馬——站着蝙蝠——倒掛刺蝟——蜷成球形

丹頂鶴——單腳站立魚——睜着眼睛睡覺

烏龜——縮到龜殼裏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3、遊戲:看誰說的對(出示課件,幼兒說出不同方式。)

4、遊戲:看誰學得像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出來遊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睡

覺,睡覺時必須安靜,不要大聲喧譁。

(2)教師組織遊戲,播放音樂。

5、教師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和父母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動作,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

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於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

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祕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運用各種工具玩沙,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2.通過了解沙的基本用途,引發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3.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1.沙漠、沙灘、各種顏色的沙、沙漏、沙畫等的圖片。有關沙塵暴和製作沙畫的視頻。

2.裝沙的盆子(沙裏藏有篩子、管子、模具等玩具)

3.一次性透明杯子每組三個、糖、鹽、小棍、水若干。

幼兒準備:有過玩沙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引出“沙”的主題。

1.提問:你們剛纔看到了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沙灘上有沙,沙漠裏有沙,沙有紅色,白色、黃色、黑色等顏色)

2.提問: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沙嗎?是什麼樣的?(瞭解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二、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1.遊戲:沙中尋寶後,分組玩沙,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將小玩具等物藏在沙盆中,請幼兒找出來,並用這些玩具玩沙,從中發現沙的“祕密”。

2.集中討論:剛纔大家玩過沙,我們一起說說沙是什麼樣的呀?

(1)篩沙:(引導幼兒觀察沙的顆粒狀,有的大有的小)

(2)捏一捏、摸一摸(感知沙德柔軟與疏鬆)

(3)用吸管吹一吹(體驗幹沙很輕的特點)

(4)裝沙在管子裏(觀察說出沙有流動性的'特點)

三、比較感知沙不容於水的特性:小實驗“沙會不見嗎?”

操作:將糖、鹽、沙少許分別放在一次性杯中,對比觀察得出結論:沙子不能溶於水的特性。

四、播放圖片和視頻瞭解沙的用途。

談話討論:

1.交流關於沙的用途:做房子、沙漏、淨化水、炒花生、做沙畫。(欣賞沙畫表演)

2.討論沙的害處:沙塵暴、沙漠。(觀看沙塵暴、沙漠片段)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材料製作人工雨。

2.創造下雨的情景,感受想象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提供一些讓幼兒製作與的材料,可樂瓶、有孔的瓶蓋、吸管、樹葉、海綿等,分類放在材料筐裏。

準備清水數盆。

 活動過程:

一、 雨從哪裏來

——今天請大家來當一回“降雨師”,看看能用這些材料把水變成雨嗎?

——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灌水,擰上有孔的.瓶蓋,向地面噴雨。

2. 吸管小魚:用吸管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

3.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灑水

4.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嘍!

5: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手水淋下來是大雨。

——請幼兒分享自己是怎麼樣人工降雨的,並進行演示。

二、 給花草樹木下雨

——花草和大樹渴了,請爲他們下場雨吧!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降雨,給花草樹木下場雨。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樹有常綠樹和落葉樹,觀察、比較它們的不同。

2、認識幾種常綠樹和落葉樹,知道它們的名稱。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

2、瞭解一些常綠樹與落葉樹的知識和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觀察幼兒在家帶來的樹葉。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請你們在家的時候都收集了一些樹葉帶過來,那現在請你們來觀察觀察,你們帶來的樹葉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

2、集體交流觀察結果。

教師:冬天到了,樹葉有什麼變化?你們在收集這些樹葉的時候大樹又變成了什麼樣的?樹上的葉子都掉了嗎?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集體討論。

(1)教師:爲什麼有些樹上的樹葉掉得很多?有些樹上的葉子掉得很少甚至不掉呢?

(幼兒回答)

(2)教師小結。

教師:有的樹是常綠樹,一年四季的樹葉都是綠的。有的樹是落葉樹,每年秋天樹葉就會開始變黃,漸漸掉下,到了春天才會長出新的樹葉。

2、瞭解幾種常綠樹和落葉樹,知道它們的名稱。

(1)出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圖片,從樹葉的形狀、顏色等方面比較幾種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教師:老師這裏有幾張圖片,分別是常綠樹和落葉樹,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是常綠樹?哪些是落葉樹?

(一一出示圖片)

(2)教師小結圖片中的樹。

(3)遷移幼兒生活經驗,說說還知道有哪些常綠樹或落葉樹。

教師:好的,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樹,知道了哪些叫常綠樹,哪些叫做落葉樹,那除了老師這裏的圖片,你們還知道有其他的這些樹嗎?

(幼兒回答)

(4)教師小結。

三、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樹,請你們在家的時候看見了大樹小腦袋裏也想想這是屬於綠葉樹和落葉樹。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交流有關西瓜的經驗和疑惑,對西瓜產生探索的慾望。

2.通過實地觀察和詢問,瞭解西瓜的一些生長習性,豐富有關西瓜的經驗。

3.感受發現的樂趣,養成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手一張(分爲疑問、答案、新發現三部分),筆,與西瓜種植基地進行參觀前的聯繫。

活動過程

1.互相交流,喚起已有經驗。

師:西瓜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瓜果,那我想問問,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西瓜?你知道哪些西瓜的祕密呢?

幼兒發言,教師適當總結。

2.提出問題,激發探索慾望。

師:原來我們知道西瓜的這麼多事啊!那麼,有關西瓜,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呢?

(幼兒的回答多種多樣,如:西瓜有沒有根?西瓜爲什麼長在泥土裏,不是樹上?爲什麼西瓜裏面有的子是白的,有的子是黑的?西瓜是怎麼長出來的?……)

教師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用簡單的圖像、符號把自己的問題記錄在“疑問”一欄中。

3.參觀西瓜地,觀察詢問,豐富有關西瓜的經驗。

教師事先與西瓜種植基地的.工作人員溝通好,到達之後,對方有專人帶領幼兒參觀,並進行集體介紹,然後請幼兒自由觀察瓜農的勞動,邊觀察邊提問。

幼兒人手一張記錄表,一邊參觀,一邊完成記錄表的另外兩欄:“答案”和“新發現”中班科學教案西瓜中班科學教案西瓜。

(大棚裏面的自由觀察環節是幼兒最投入、最喜歡的,他們目睹了瓜農剪枝、摘瓜、授粉的過程,提出了很多問題,也在瓜農伯伯、阿姨們和藹、耐心的示範和講解下,獲得很多新知識。在採摘、裝箱的地方,幼兒又學會了辨別西瓜成熟的方法。最後,他們親自彈瓜聽聲,每人採摘了一個西瓜,高興、圓滿地結束了這次參觀活動。)

4.互動交流,分享各自探索發現的結果。

展示參觀時拍攝的照片,和幼兒一起回憶經歷,幫助幼兒梳理獲得的經驗。

利用記錄表進行分組討論交流。

說明

問題是科學活動的起點。活動一開始,在喚起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我請幼兒自己提出問題,就是爲了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動機和積極性。把幼兒帶到西瓜種植基地去觀察、發現、詢問,有利於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提高他們探索的興趣。同時,帶着問題、帶着記錄紙去參觀,使活動更具有目的性。這是一種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遠比簡單的“教師講、幼兒聽”“集體看視頻”等方式更有效。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2

一、主題選擇的緣由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日益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對人類的重要性,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僅僅擁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對科學知識的主動學習和自覺追求的精神,具備對科學的獨特理解和運用科學知識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水,是我們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須品,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也是他們所喜歡的。幼兒喜歡水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機會,有時間,他們就會嬉戲玩鬧,甚至有的兒童能在自家的衛生間玩一下午的水,不難看出幼兒時多麼得喜歡水。但是這些行爲往往受到家長或者教師的制止,而不能盡興。

在以往的科學課程中較多的注重是書面知識的傳授,而對動手能力操作則重視不多。爲了滿足他們對水的好奇心,爲了讓他們瞭解對水更多的知識,我選擇了本次科學活動-《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動中,注重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使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爲主動學習者、探究者,從而萌發愛科學、喜歡探索身邊事物的'情感。

二、主題目標1、讓兒童在玩玩做做中瞭解水的不同性質,感受水的不同形態。

2、探索與水有關的各種現象,例如沉浮現象,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幼兒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三、主題網絡設計圖

四、教育活動設計方案教育

活動一:

(一)活動名稱船兒水上漂(二)活動目標1、瞭解水上各種各樣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感知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的現象。

3、引導幼兒大膽動手操作,積極思考並用語言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4、培養幼兒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三)活動準備1、牛皮紙折的小船、鈕釦、泡沫、樹葉、磁鐵、回形針、盛水的盆。

2、與水有關的音響、圖片、圖書資料等。

3、抹布、記錄紙張若干。

(四)活動過程1、自由探索、發現物體的沉浮現象(1)看圖交流。

播放有關船的模型。

師:畫面上都有什麼?他們是什麼船?這些船都是做什麼用的?

(幼兒就以上問題討論後作出相應的回答)。

(2)請幼兒出示紙船,四人一組,放進水盆裏。

師: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麼我們再猜猜還有什麼東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許多東西,你們看,有些什麼呀?(幼兒回答)(4)提問: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你猜會怎麼樣呢?並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這張記錄表中。(教師出示大記錄表並講解記錄和使用方法)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並播放故事《咕咚來了》,聽木瓜落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兔子爲什麼嚇得驚慌失措。

(5)幼兒在記錄表上填寫猜測的結果。

(6)教師記錄幼兒猜測的結果。

師:我們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請你們動手試一試,並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7)幼兒嘗試,比較材料的輕重,薄厚與"沉"和"浮"的關係區別,歸納哪些材料會"沉"水中,哪些材料會"浮"水中。觀察實驗結果,並把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中。

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怎樣讓沉的東西浮上來,浮的東西沉下去?

(8)幼兒交流探索結果。(請個別幼兒上來講)(9)教師操作並記錄。

2、第二次探索,尋找改變物體沉浮狀況的東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3

設計意圖:

在幼兒收集廢舊可樂瓶的過程中,很多幼兒興致勃勃地拿着瓶子對着自己或朝着他人捏、壓,並高興的叫着:“老師,有風、有風”。根據幼兒這一興趣和關注點,滿足幼兒好奇心,因此,我決定利用可樂瓶開展一系列科學遊戲活動。通過玩會飛的小傘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探索氣流使小傘飛起來的科學現象,並進一步發現不同形狀的傘飛的高度也不一樣這一現象。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想辦法使小傘飛起來。

2、通過玩會飛的小傘,注意到形狀不同的小傘飛的高度不一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可樂瓶的經驗。

2、同種材料製作的三種不同形狀的小傘(錐形、平面形、漏斗形)、大號可樂瓶幼兒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師:這裏有和小朋友一樣的三把小傘,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觀察三把小傘顏色和形狀的不一樣。

(二)、啓發幼兒探索“怎樣使小傘飛起來”。

1、引導幼兒把小傘放在可樂瓶瓶口上,想辦法使小傘飛起來。

2、討論交流:你們的小傘飛起來了嗎?是用什麼辦法使小傘飛起來的?

師小結:要想使小傘飛起來,可以捏、拍、敲、吹等。

(三)、用同種材料製作的三種不同形狀的小傘進行比較

1、請小朋友再用用力拍的方法,輪流把三把小傘放在可樂瓶的瓶口上,看看哪把小傘飛的最高。

2、請三位幼兒各持一把形狀的傘示範表演,幼兒觀察比較。

(四)、讓幼兒拿着自己的小傘到戶外自由地玩,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投放不同材料製作的`小傘,比一比誰飛的高。

2、回到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會飛的小傘,想想爲什麼小傘會飛起來呢?

活動反思:

取得的成果:幼兒能用可樂瓶想出辦法使小傘飛起來,活動積極性較高參與性較強,對“氣流使小傘飛起來”這一科學現象有探索興趣,大膽地表達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存在的問題:教師在製作小傘時還應考慮的不易破損,幼兒的探索和動手操作能力有待培養。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注意用眼衛生,逐步養成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論題,說說眼睛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要讓大家猜一個我們身上的器官:"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猜出是什麼了嗎?

師:對,它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有什麼作用?

師: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除了我們人身上有眼睛,動物身上也有,你看,小貓就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卻碰上了大麻煩,我們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一聽--聽故事,說說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提問:

1、小貓爲什麼會眼睛疼?

2、它後來怎麼去做的?

3、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將會怎麼樣?(變成近視眼,無法看清東西,沒有辦法看好書)

小結:眼睛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她。那麼,到底有哪些辦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預防近視呢?

三、說一說--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衛生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

小結:"二要"——看書、看電視、看電腦姿勢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將胳膊肘撐在桌上,將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點到鼻尖或額頭,即距離30釐米左右)--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腦。

——不要在過亮或過暗的地方、晃動的車廂看書、畫畫。(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線過強、過弱,不宜看書畫畫)。

總結: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看看誰看的最遠。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內容選材非常重要,它直接關係到活動的成功與失敗。本次教育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與他們的身體息息相關,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內容,卻蘊含着重要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對“眼睛”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體的器官,時時刻刻都能接觸到,陌生的是對眼睛的認識缺乏更深入的瞭解,通過這次活動,不但讓幼兒細緻地瞭解了眼睛的構造及其作用,而且糾正了幼兒用眼方面的錯誤,同時學習了用眼衛生知識。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對活動的高度興趣和關注,課堂氣氛活躍而民主,他們對眼睛的構造還是用眼衛生,都能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活動結束時,許多孩子都能說出不少保護眼睛的方法,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瞭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掌握初淺的保護骨骼的辦法。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體骨骼圖、情景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

“一位小朋友的紙飛機飛到了電風扇上,他想把他取下來,可是怎麼也拿不到,於是他搬來了一張椅子站在上面,一不小心,椅子倒了,小朋友也摔了下來,這時他想站起來,可怎麼也站不起來,疼得他哇哇大哭。”

引導幼兒認真觀看錶演。

“小朋友他怎麼了?爲什麼站不起來了?可能是什麼原因?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2)、總結幼兒的觀念————他可能是腿摔斷了。

二、瞭解人體的骨骼。幼兒討論感知人體的骨骼:

“動物有骨頭嗎?人有沒有骨頭?剛纔那位小朋友腿摔斷了說明是什麼斷了?”(骨頭)“骨頭斷了會怎樣?”“人沒有骨頭哦會怎樣?”

(1)、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自己身體各部位的骨頭,感知自己的骨骼

(2)、出示人體骨骼圖,引導幼兒觀察,人體各部位的骨骼,瞭解其名稱及其功能。

(1)幼兒自由討論。

剛纔那位小朋友骨頭受傷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給他想想辦法,怎樣來保護自己的骨骼呢?

(2)總結:我們要多鍛鍊,多曬太陽,注意營養,不玩危險遊戲,防止骨骼受傷。

活動反思:

通過一件事,骨頭受傷了,引導幼兒瞭解,骨頭具體作用,人體少了他,會變成什麼樣?再引導幼兒一起去探討保護骨頭的方法,從而讓幼兒有一種去保護自己骨骼的意識。

活動中,因爲沒有更形象的骨頭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光憑教師用嘴講的.去形容,幼兒不能理解,導致部分幼兒環節中秩序混亂。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部分幼兒有了一種保護骨骼的意識,走路原來是跑的,現在也邊慢了。第一環節,我先讓幼兒觀看情景劇,理解是什麼原因小朋友的骨頭會斷的。這樣做爲不危險第二環節,幼兒通過觀看骨骼圖,用手去摸,感知人體骨骼在這一環節中,如果有更形象的人體骨骼,我想效果會更好的。第三環節,既然我們的骨骼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幼兒們一起討論出各種不同的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