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5篇)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頭腦特工隊》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5篇)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1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爲何會遺忘,甚至包括爲什麼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裏摩擦摩擦。

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讚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着“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爲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衆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亙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製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伴冒險,然而後來卻發現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麼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並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於是最後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着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着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爲父母的觀衆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爲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祕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製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爲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爲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爲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爲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着,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揹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鬆。

從單純走向複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頭腦特工隊觀後心得4

一本好書可以喚醒人性的共鳴,一部好電影同樣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動畫。

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接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膠捲,在人需要它的時候由管道輸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記憶毫無疑問就是啓動這一切的關鍵。多麼奇妙的想象!

記憶伴隨我們的一生,當然,我們的大腦不可能記住所有,因此記憶球也會被定時清除。但最重要的記憶卻會長久存在,成爲滋養生命的養料。如果失去這些,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喚醒走上錯路的人們。正是這些關於愛,關於友誼,關於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記憶球讓我們可以充滿希望地活着,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也是作爲高等動物的一個標誌。

或許,我們會老,當我們忘記曾經很多事情的時候,核心記憶卻依舊存在,試問,誰會忘記刻骨銘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告訴我們如何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2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萊莉(Riley)的小女孩跟着父母跨越大半個國家從明尼蘇達搬到了舊金山,面對着新環境的全面挑戰,然而這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存在於她的大腦內:在頭腦的“司令部”裏住着五位情緒小人,樂樂(Joy)、怕怕(Fear)、怒怒(Anger)、厭厭(Disgust)、憂憂( Sadness)。這五個小傢伙住在女主角萊利的大腦中控制着一臺控制機器。五個人合作來爲萊利的生活出謀劃策。記憶在本片中是被存儲在水晶球裏,擺放在記憶庫中的。其中金色的是快樂的記憶,藍色的是憂鬱的,而核心記憶則聯繫着女孩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比如親情、友情和興趣愛好。而在“控制中心”內的五個小傢伙:“歡樂”、“憂傷”、“憤怒”、“恐懼”和“反感”與女主人公萊莉一起成長,控制着她的情緒與記憶。

慢慢地,隨着大腦的發育,情緒小人一個一個蹦出來了。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看到新奇事物的時候,樂樂蹦蹦跳跳地出現了,於是我們感受到了快樂,快樂可以爲我們帶來積極的想法,使我們更具創造性。當面臨危險的時候,怕怕打了個冷戰走來了,於是我們會害怕,害怕使我們迴避可能的危險。吃到難吃的東西的時候,厭厭帶着嫌惡的表情現身,於是我們會感到討厭,厭惡使我們原理對我們有威脅的的東西。被爲難的時候,怒怒也不甘示弱地跑出來,讓對方知道我們不喜歡這樣。這些情緒們在樂樂的主導下,反映了茉莉以及我們的生活,並將生活的點點滴滴變成代表記憶的玻璃球,儲藏在我們腦海裏。慢慢地,我們的人格山谷也隨着記憶逐漸形成了。我們便成爲了童年時期活蹦亂跳小孩子。

憂憂其實也是情緒小人中很重要的一員。但當代表憂傷的憂憂第一次瑟縮着出現的時候,樂樂並不清楚憂傷的意義在哪裏,很排斥憂憂。這正像我們很多人覺得消極的情緒是沒有意義並且不應該出現的一樣。樂樂還企圖壓抑它,把它限制在一個小圈子裏面不讓它出現,正像我們企圖壓抑自己的感情,讓自己永遠不悲傷一樣。

只是有一天意外發生,樂樂和憂憂意外的脫離了控制中心,在返回大腦控制中心的路上,她們遇到了萊莉幼時的幻想玩伴,一頭粉紅色的大象——冰棒。萊莉十幾歲了,已經很多年沒有和冰棒玩了。講到這裏,樂觀的冰棒哭了出來。他的心裏還有一個夢,用屬於他們的火箭船帶着萊莉去月球。可是火箭船和他們自己都跌入了深淵,面臨着被風化侵蝕的命運。而此時的萊莉情緒越來越煩躁,在她腦海裏友誼、誠實、親情的小島也在一個接一個地轟塌,她正在計劃離家出走,回到她心心念唸的故鄉明尼蘇達,去締造新的快樂的記憶。與此同時,樂樂和冰棒唱着能使船隻發動的歌曲想要駕駛它離開深谷。但兩個人太重了,在最後關頭,冰棒縱身一躍,跳入谷底,目送着樂樂登上平地。他的身體正慢慢被風吹散,還喃喃自語,“樂樂,你替我帶她去月球好嗎?”冰棒真是一個煽情的大象讓人感動。最後樂樂找到憂憂回到了大腦控制中心。

後來,樂樂終於發現,悲傷和快樂其實是分不開的,我們以爲強行壓抑悲傷就能變得快樂和幸福,但是事實上可能會因爲自責讓悲傷更強烈,甚至會出現抑鬱(depression)。如果再極端一點,我們終於通過強行壓抑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悲傷,但是我們也會感受不到快樂了。剩下的害怕,厭惡和憤怒在一起,就是焦慮,我們就會體驗到焦慮障礙(anxiety disorder)。所以壓抑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反而沒有那麼有幸福感。消極情緒也有它的作用的,就像在樂樂想進去危險的抽象思維空間的`時候,憂憂提醒過樂樂那離很危險,但是由於樂樂太積極不夠謹慎,所以遇到了危險;還有就是,故事的最後,憂憂讓茉莉把她的傷心事清晰地傾訴了出去,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並最終和解了。我們經常說我們應該積極,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有消極情緒,只是讓積極佔主導而已。我們要知道,消極的情緒並不是只能毀滅東西的定時炸彈,是一個很正常的東西。我們應該像樂樂最後接受憂憂,並讓茉莉傾訴苦悶一樣,接受偶爾的消極情緒,並儘量找信任的人傾訴。

故事的最後,茉莉的核心記憶變成了漂亮的彩色的,不再像小孩子一樣是單調的黃色了,而是充滿了豐富的喜怒哀樂。我想當我們慢慢學會感知、面對、處理和接受多種複雜的情緒,使之成爲我們的一個整體的時候,或許就是我們慢慢成長了。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3

這是皮克斯爲我們帶來的又一部將會永載史冊的動畫電影。它的原創性是無與倫比的。它值得我們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發自肺腑的喝彩。

即使在《玩具總動員》之前,把玩具活化這個做法也並不少見,只不過很少有人拿“如果玩具知道自己是玩具的話,會怎麼樣”這個妙意來做梗罷了。但在《頭腦特攻隊》之前,沒有人想到把人的情緒本身卡通化,你只能在一個個卡通人物身上體會各種情緒,但是你從未看到一個卡通形象化的高興或者憂傷。而且歡樂(樂樂)、憂傷(憂憂)、害怕(怕怕)、討厭(厭厭)和憤怒(怒怒)這五種情緒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頭腦特工隊》再一次拓展了動畫無限可能性的外延,給我們帶來想象力的那種專屬型享受。

如果僅僅是把情緒卡通化,影片是很難推動的。它更加不可思議的創新在於,構造了一個人們思想與意識的卡通化世界觀。它把人每個記憶片段都濃縮成一個記憶球;把形成人們主要態度和價值觀的記憶定義爲核心記憶球,並且爲每個核心記憶球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島世界;它恰如其分地區分了短期記憶區、長期記憶區、潛意識區,並且形象化了如何調用記憶、如何產生夢境這些心理過程;它讓思想變作一輛火車,在不同的記憶區中穿梭。這些把我們司空見慣卻從未仔細考慮過的意識過程巧妙可視化呈現的想象性世界觀,真是看得人如癡如醉。沒錯,就是這種我們明知頭腦裏不是這樣卻寧願信其爲真的心情,是動畫給人帶來享受的最高境界。

這個世界觀的另一個奇妙並且貼切之處是,它將決定人一切行爲的因素最終歸結爲兩個維度,一個是記憶,一個是情緒。每一個記憶球都含有它所記憶的內容和一種情緒。而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或許就是記憶球中不僅包含一種情緒的時候。它提示我們,其實人的一切態度、行爲、價值觀、能力,都是由記憶決定的,而賦予這些記憶以真正色彩的是情緒。如果說記憶是客觀的,是我們所經歷的、無法改變的東西的話,那麼如何面對這些記憶,應賦予其怎樣的情緒色彩,那就是我們自身可以決定的主觀的東西了。

我們發現,其實每一種情緒,即使是像憂傷、憤怒這樣的負面情緒,它們的行事初衷也都是爲了小女孩萊莉着想的。這種善意並且樂觀的推斷,是影片帶領我們思考自身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不僅需要正面情緒,而且需要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不是敵人,憂憂不是樂樂應該拋棄在記憶庫裏的人,樂樂的黃色記憶球也不應是憂憂絕不能碰觸的禁區。最終不正是通過憂傷情緒的發泄,才建立了萊莉新的記憶及情感體悟嘛?而且我們注意到,影片描寫了萊莉、父親、母親、路人等很多角色的五種情緒,不是所有人都是樂樂站在中間的,作爲小孩子的萊莉可能是以歡樂爲主,但父親可能就以憤怒爲主。這些細節都帶給我們思考不同人不同情緒的全新視角。

我們還要爲影片所蘊藏的那些能勾起每個人心底記憶的悲情而喝彩。這集中體現在搗蛋島的崩塌和幻想玩伴BingBong的獻身上。搗蛋島的崩塌意味着無拘無束的童年的終結,人總歸要進入一個規矩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在這種框框之下存留住童年的無拘束的搗蛋呢?就像《玩具總動員3》帶給我們對一去不復返的童年的無比留戀一樣,《頭腦特工隊》讓我們有了一個向那些曾經珍藏、卻又不得不失去的記憶再次道別的機會,雖然我們可能真的已經想不起那些道別的對象了。

我們還要爲影片中體現的家庭觀、教育觀而鼓掌。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刻,萊莉的家庭島也沒有最終崩塌,家庭一直是支持一個人生存的最強有力的港灣。來自父母的愛讓女兒憂傷的心情獲得撫慰,從而完成了對家庭島的重建。當你看到記憶中萊莉因丟失冠軍而傷心地坐在樹枝上時,她的父母過來陪伴她,使她感受到依靠,獲得溫暖,從而從悲傷中走出形成了快樂的情緒,你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家真好。當你看到父母因女兒失蹤而焦慮,而在女兒回家後的第一時間不是送上指責而是送上擁抱的時候,你也會發自內心地想要接受這種美式家庭的教育觀。

我們還要爲影片中盡一切可能的劇情挑戰而歡呼。情緒小人們的活動與萊莉自身的行動,兩條線索環環相扣緊密交織的蒙太奇本就讓人驚歎,看到長期記憶區中那個無底深淵時,我其實沒抱期望,主人公能真的掉下去。可是影片就是突破了我的這個心理防守底線,讓樂樂墜入了這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並且完成了從無論是地理還是心情上都堪稱最深谷底的一次不可思議的自救。因爲我們見過太多的淺嘗輒止,所以纔會爲這樣的絕處逢生感到震動。

影片中沒有一個敵人,但從始至終扣人心絃。從樂樂的角度看,她克服萬難完成了一個任務;而從萊莉的角度看,她實現了成長。樂樂是萊莉腦海中的一個情緒,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爲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成長的。這其實給現實中的每個人都帶來生活的信心,那就是,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應該也都有能力進行自我調節,爲了我們自己也爲了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爲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也都住着那五個爲你着想並且時刻在努力着的小人,不是嗎?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4

昨天看了頭腦特工隊,感覺太對我胃口了!觀影過程中不斷聯想到現實生活。對心理的準確把握讓這部電影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講故事和笑話。我相信它即使是多年以後也還是大家口口相傳的經典的~以下便是我的從心理學角度的解讀。

我們還是一個小嬰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像一張等待被填滿的房間一樣充滿未知,沒有情緒小人,沒有記憶玻璃球,也沒有人格小島。那時我們的情緒還沒有出現,記憶還沒有開始產生,我們的人格也還不完善,所有的動作(包括哭)都是反射性。

慢慢地,隨着大腦的發育,情緒小人一個一個蹦出來了。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看到新奇事物的時候,樂樂蹦蹦跳跳地出現了,於是我們感受到了快樂,快樂可以爲我們帶來積極的想法,使我們更具創造性。當面臨危險的時候,怕怕打了個冷戰走來了,於是我們會害怕,害怕使我們迴避可能的危險。吃到難吃的東西的時候,厭厭帶着嫌惡的表情現身,於是我們會感到討厭,厭惡使我們原理對我們有威脅的的東西。被爲難的時候,怒怒也不甘示弱地跑出來,讓對方知道我們不喜歡這樣。這些情緒們在樂樂的主導下,反映了茉莉以及我們的生活,並將生活的點點滴滴變成代表記憶的玻璃球,儲藏在我們腦海裏。慢慢地,我們的人格山谷也隨着記憶逐漸形成了。我們便成爲了童年時期活蹦亂跳小孩子。

憂憂其實也是情緒小人中很重要的一員。但當代表憂傷的憂憂第一次瑟縮着出現的時候,樂樂並不清楚憂傷的意義在哪裏,很排斥憂憂。這正像我們很多人覺得消極的情緒是沒有意義並且不應該出現的一樣。樂樂還企圖壓抑它,把它限制在一個小圈子裏面不讓它出現,正像我們企圖壓抑自己的感情,讓自己永遠不悲傷一樣。後來樂樂發現適得其反,不僅讓憂憂自責和失控,最後還和憂憂一起被意識吸走了。悲傷和快樂其實是分不開的,我們以爲強行壓抑悲傷就能變得快樂和幸福,但是事實上可能會因爲自責讓悲傷更強烈,甚至會出現抑鬱(depression)。如果再極端一點,我們終於通過強行壓抑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悲傷,但是我們也會感受不到快樂了。剩下的害怕,厭惡和憤怒在一起,就是焦慮,我們就會體驗到焦慮障礙(anxietydisorder)。所以壓抑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反而沒有那麼有幸福感。消極情緒也有它的作用的,就像在樂樂想進去危險的抽象思維空間的時候,憂憂提醒過樂樂那離很危險,但是由於樂樂太積極不夠謹慎,所以遇到了危險;還有就是,故事的最後,憂憂讓茉莉把她的傷心事清晰地傾訴了出去,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並最終和解了。我們經常說我們應該積極,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有消極情緒,只是讓積極佔主導而已。我們要知道,消極的情緒並不是只能毀滅東西的定時炸彈,是一個很正常的東西。我們應該像樂樂最後接受憂憂,並讓茉莉傾訴苦悶一樣,接受偶爾的消極情緒,並儘量找信任的人傾訴。就像心理諮詢領域有一句很棒的話:“求助是強者的表現:)”。

故事的最後,茉莉的核心記憶變成了漂亮的彩色的,不再像小孩子一樣是單調的黃色了,而是充滿了豐富的喜怒哀樂。我想當我們慢慢學會感知、面對、處理和接受多種複雜的情緒,使之成爲我們的一個整體的時候,或許就是我們慢慢成長了:)

下面是一些其他的雜感或吐槽:

這個動畫我印象很深的是,小象犧牲自己,幫助樂樂逃離遺忘深淵。我感覺童年的美好幻想雖然有些都被我們遺忘了,但是它所帶來的快樂心情我想是一直在我們腦海中的吧。(我小時候幻想過我有數碼寶貝=w=)也讓我想起了,回憶童年趣事是喚起快樂心情的好方法。

比較有意思的是,雖然樂樂、憂憂、怕怕、厭厭、怒怒是代表人的五個基本情緒,快樂(happiness),憂傷(sadness),害怕(fear),厭惡(disgust)和憤怒(anger)。如果把它們看做人,它們各自也是以各自情緒爲主導的人。樂樂是一個非常樂觀的多血質的人,他是積極的代言人任何時候思想都很積極,但是專注度欠佳經常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憂憂則是一個很悲觀的人,思想很消極,比較像抑鬱質的人。怕怕恐懼所有陌生的事物。厭厭對事物總是抱着嫌惡的態度經常挑刺。怒怒則是膽汁質的典型,很暴躁,經常怒火中燒。我們會發現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人。他們雖然也有其他情緒,但是有一種情緒是長時間佔主導的(就像兒童時期的茉莉就是快樂佔主導)。我們會發現不同性格的人對同一個事情的看法非常不同,即使遇見同一件事,樂樂會高興,憂憂會難受。其實他們說的都不是錯的,只是他們的關注點不一樣,我們的感知其實是外界事物和我們的關注點的共同產物。

故事對抽象思維的幾個步驟的演繹挺有創意的!

雖然這個動畫片小孩看不懂,但是小孩子們看到本片對幻想樂園的描繪一定會很興奮的,所以說不定會受小孩歡迎哦。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5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爲了幫助萊莉恢復正常,重新找回快樂,樂樂想方設法從遺忘區回到大腦司令部。

這個時候萊莉的個性小島逐漸崩塌,首先是淘氣島。

我們經常會責怪孩子太淘氣,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

卻不知道,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突然變得安靜了,懂事了,那是因爲,他的世界裏構成個性最重要的一座島嶼被毀滅了。

調皮搗亂的時候,纔是他們最快樂,最本真的自己。

個性小島是我們之所以爲我們的決定因素,每個核心記憶點亮一座島嶼,映照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

溫暖的家庭生活,一起闖禍的好友,比賽得了獎——這些核心記憶組成了我們性格中的每一點。

每當失去一個核心記憶,性格中對應的那部分就會轟然消失。

這真有點讓我們這些大人細思極恐,一不留神,可能我們就毀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隨着家庭島,友誼島,誠實島。的逐漸崩塌,萊莉成了一個失去情感,離家出走的“叛逆”小孩。

隨着年齡增長,她大腦裏情緒的小人也在發生變化。

越小的時候,除了樂樂,就是怒怒最霸道,分分鐘跳出來噴火“燒死你”。

長大後,小時候不知道有什麼作用的憂憂,總是悄無聲息的出現,讓你痛哭失聲,或瞬間悲從中來。

但也是他,讓你懂得了理解與寬容。

陪孩子一起看的時候,可以引導他自己說說每個小人代表的情緒,可以很好幫助他了解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片中最驚喜的,不只五種情緒的互相作用,還有對影響性格與情感的個性之島、核心記憶、抽象思維、造夢工廠影像化的呈現。

記憶廢墟的設定太催淚,那些被遺忘的曾經和所有崩壞的島嶼,就是我們成長的代價。

本質上雖然是個兒童故事,但皮克斯的想象力讓人歎爲觀止,讓孩子看了會歡喜,成人看了會悲傷。

因爲我們腦裏也曾有無數個小島,只是早已被毀掉,也不會再修復。

那就讓我們保護好孩子的神奇世界,讓他長大以後,能有一座自己的城堡,永遠存在。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讚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着“Icanfix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爲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衆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亙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製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伴冒險,然而後來卻發現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麼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並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於是最後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着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着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爲父母的觀衆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爲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祕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