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我對新水滸傳“打虎英雄武松”的看法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武松的經典故事都已播完,景陽岡打虎、武松殺嫂、怒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因爲喜歡武松,一直不想拿武松來嚼舌頭根子。但總覺得看了《新水滸傳》,不說說武松,反倒是一種遺憾,還是絮叨絮叨吧。

我對新水滸傳“打虎英雄武松”的看法觀後感

新版的武松,說心裏話,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多了一份柔情,少了一份硬朗;多了一些心裏活動的外在贅述,少了一些英雄行爲的必要塑造;多了一種爲朋友兩肋插刀的哥們義氣,少了一種除暴安良,充滿正義感的英雄豪氣。也許是編導爲了將英雄還原爲普通人的故意之作,也許是演員本人對武松角色的自我理解,也許是其他角色的畫蛇添足沖淡了武松的形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切皆無可厚非。

景陽岡打虎之前的“三碗不過岡”酒店,武松連飲十八碗,本是借酒烘托英雄的豪爽與直性,但酒店小二的搶戲,讓武松的形象大打折扣,感覺像是個不聽人勸的酒鬼。店小二自稱“小三”,也用唱表白了一番,可以說是“與時俱進”,除了增加了一些《新水滸傳》的談資以外,對武松形象的'塑造沒有任何好處。

武氏兄弟團聚,潘金蓮出場,這一節,武松顯得太過曖昧,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因爲叔嫂身份,難越鴻溝,給英雄形象減了分。再加上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人物造型太過正派,怎麼看都不像壞人,反倒像一對追求真愛的癡心男女,實在無法爲塑造武松的英雄形象提供應有的襯托。這節不多說了。

武松殺嫂一節,正如之前所說,也許是爲了給潘金蓮翻案,重新塑造一個敢愛敢恨的潘金蓮,所以這節戲相比原著修改的太多,第一,在武松準備爲哥報仇而專門安排的場合下,潘金蓮本應做賊心虛,驚恐萬分,但新版裏卻表現的鎮定自若,一副被封建舊社會婚姻制度壓迫的婦女形象,追求愛情而不顧生死的貞女形象;第二,首先交待犯罪事實的,原著裏是潘金蓮,新版裏卻是王乾孃,減輕了潘金蓮的反面人物塑造,增加了被逼無奈、讓人可憐的形象刻畫;第三,最不可接受的改變是,潘金蓮根本不是被嫉惡如仇的英雄武松殺的,竟然是自殺的。殺嫂一節,可以說是塑造武松形象的最大敗筆。這也是新版水滸爲潘金蓮翻案所作一切的必然結果,爲了給潘金蓮翻案,篡改的所有情節都可以說是順利成章,只是虧待了好漢武松。

之後就是怒殺西門慶了,武松的功夫,實在無法和英雄聯想到一起,到像是死纏爛打的潑皮。看看原著裏是怎麼寫的: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卻用手略按一按,托地已跳在桌子上,把些盞兒碟兒都踢下來。兩個唱的行院驚得走不動。那個財主官人慌了腳手,也倒了。西門慶見來得兇,便把手虛指一指,早飛起右腳來。武松只顧奔入去,見他腳起,略閃一閃,恰好那一腳正踢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將起來,直落下街心裏去了。

西門慶見踢去了刀,心裏便不怕他,右手虛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窩裏打來;卻被武松略躲個過,就勢裏從脅下鑽入來,左手帶住頭,連肩胛只一提,右手早猝住西門慶左腳,叫聲“下去”,那西門慶,一者冤魂纏定,二乃天理難容,三來怎當武松神力,只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街心裏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街上兩邊人都吃了一驚。

武松伸手下凳子邊提了的頭,也鑽出窗子外,涌身望下只一跳,跳在當街上;先搶了那口刀在手裏,看這西門慶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只把眼來動。武松按住,只一刀,割下西門慶的頭來;把兩顆頭相結在一處,提在手裏;把着那口刀,一直奔回紫石街來;叫土兵開了門,將兩顆人頭供養在靈前;把那碗冷酒澆奠了,有灑淚道:“哥哥靈魂不遠,早昇天界!兄弟與你報仇,殺了姦夫和,今日就行燒化。”便叫土兵樓上請高鄰下來,把那婆子押在前面。】

再之後是十字坡,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孃出場那一節,新版裏交待,當武松看到孫二孃時,對兩個公人笑着說,“這娘子倒有幾分姿色”,這種情節的鋪排,真是畫蛇添足,詆譭武松。原著裏是武松見到婦人覬覦他們沉重的行李,不懷好意,方纔尋思着要耍耍她。新版裏沒有交待出武松不懼惡人,敢於鬥惡的形象。

再之後是醉打蔣門神,飛雲浦,這一節基本上與原著無異,武松拳頭專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之人。加之武鬥功夫明顯比殺西門慶時要好看很多。自此,英雄迴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