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7W人 

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下面爲大家整理的是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

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

  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1】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優良的傳統。”以前父母都是夾菜給我吃,我卻連一聲謝謝都不說,雖然看見父母臉上掛着笑容,其實心裏是有一點點傷感,我們應該主動夾菜給生我養我們的父母吃,而不是等着他們給我們夾,這樣的話他們會覺得我們還沒長大,還不懂事,會使他們傷心,如果給他們夾菜的話,父母會很開心,還感覺我們真的長大了,每天父母下班的時候他們都很累,不能讓他們再費心思了,我以前每次看見父母回家,就讓他們急急忙忙的做飯,盛飯,在吃飯的時候還說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咋地,讓父母傷心。到現在才明白父母工作是繁忙的,回到家中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很辛苦。所以我放學後要在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父母減輕負擔,讓他們輕鬆一下。

“破萬卷書,如走萬里路。”在以前我都不怎麼愛看書,要不就看一些和學習無關的書,比如,漫畫書,遊戲書等等。父母總是勸我讀一些關於學習的書,如作文書,輔導書……

我幾乎不聽他們的話,而且把他們的話當做耳旁風,就是給我買回書來,我也不讀,原地不動地放在桌子上。但是,如今我通過於丹老師的開導,懂得了讀一本好書就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從此我再也不過多的看漫畫遊戲書了。一有空就坐在書桌旁,拿起課外輔導書,津津有味的讀起來,還會在書上點點畫畫做一些讀書的記號,以後我再看的時候就知道哪裏是重點,那裏是難點,更好的.複習,掌握知識。通過於丹老師的講解,使我懂得了爲什麼要讀書,一定讀好書的緣由。

“送人黃金,不如送人一金手指,”這一部分于丹老師講得很仔細,講了一個小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很有錢,可是他的生命已進入尾聲。就把兩個兒子叫到面前說:“我快不行了,有些話和你們說,你們兩人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拿我的錢來生活。第二是用上自己雙手去勞動”。他們兩個想了一會,大哥說:“我要你的錢來生活。”老二說:“我什麼也不要,只想用雙手去養家餬口。”二十年過去了,老大還是過着平平淡淡的生活,錢卻越來越少。老二牢記父親的遺訓用勤勞的雙手建起了許多商鋪,過了不久在當地便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富翁,大慈善家。

聽完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啓發,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去辛勤的勞動,定能有很大收穫,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

于丹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它像一盞明燈引領着我學習生活的方向。

  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2】

昨天早上7點05分,我準時看了少兒頻道播出的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演講,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裏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

通過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只是學習,首先要學會“做人”,在學習,做事。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從小養成樹立正確的觀念,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要有愛心,學會交往分享。有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觀後感【3】

陪孩子觀看了于丹老師的教育講座,受益非淺。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于丹老師講的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個孩子從小天天與大樹玩耍,大樹爲了滿足孩子的願望,先是讓孩子摘了自己所有的果子去賣,用以換各式各樣的玩具,接着是截下樹枝,用於蓋新房,娶媳婦,最後是砍下樹幹,做成獨木舟供孩子去周遊世界……這個故事裏的大樹就是父母,而這個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孩子要什麼,我們做父母的就給什麼,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不懂得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自己所需,認爲父母所做的這些都是理所應當,不懂得珍惜和回報。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數都比較自私 ,不懂得感恩。我們做家長的,不要嬌慣孩子,不要事事替孩子代辦,要讓孩子親自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應該讓他(她)自己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指導他(她)自己疊被子等等,不要怕累着他(她),其實做這些事情,並不會累壞孩子,相反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孩子各方面的發展,並能讓孩子在自己動手中獲得樂趣,在勞動中體會勞動成果獲得的不易,從使孩子在享受父母、親人給予的愛時能懷有感恩的心,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擁有健康的人格。這樣的孩子,無論在社會生活中,都會擁有一個成功的位置。這纔是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爲孩子做的。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懂得了很多,做爲家長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兒子已經九歲了,卻像個小皇帝,在家裏除了學習就是看電視、玩遊戲,連被子都不會疊,每天起牀都得大人叫,更別說幫大人做什麼了,簡直是個生活的“低能兒”!唉,作爲母親,我真的很失敗!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以後,我要從我自身作起,改變爲孩子事事代辦的做法,努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努力縮短被同齡孩子拉下的距離,培養孩子成爲一個自強自立、懂得感恩、擁有健康人格的社會接班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