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鑑賞大綱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

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鑑賞

這學期,老師一共放了9部電影,列舉如下:《猜火車》、《天生殺人狂》、《飛越瘋人院》、《搏擊俱樂部》、《謀殺綠腳趾》、《破碎之花》、《精神病患者》、《駭客帝國》、《盲井》,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其中有些片我已經看過,而且不止一遍,有些事第一次看,但不關怎麼樣,在看完影片後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穫。可以說在以上9部電影中,每一部都有其特別之處,就好像葫蘆娃個個有神通,也這裏是電影個包含了自己的主題和立足於個子的立場。

《猜火車》講的是主人公從吸毒到重新生活的一個蛻變,影片中一些虛幻畫面的運用很好的描繪了吸毒後人所經歷的那種快感和釋然,而在主人公戒毒過程中,其被關在房子裏毒癮發作時的瘋狂的,又極其脆弱的一面讓人不寒而立,導演此處描寫也極具誇張的將主人公腦中四溢的幻想展現給觀衆。有些讓人收不了,但如果不這樣來處理情節畫面,我想也不可能有深刻的印象。在影片的最後主人公自首去報案,算是給觀衆一個可接受的交代,也就是再罪惡的東西,總是有盡頭,似乎也在說明,人是有智慧的,好壞在分辯清楚後,還是得回到正常的生活。另外還可以看到,父母在片中對主人公給予了最大的容忍和關懷,而社會的力量對主人公的影響,感覺上是戒毒所和正常工作的成就感以及穩定感(如果當時有現在所謂的戒毒者聯誼會,我想應該會對吸毒的反覆的現象有一定的幫助)。

《天生殺人狂》是一部很瘋狂的片子,每一個情節都透露着人的本性,和無繮的自由。片中也不止一個鏡頭的放出野馬等動物,簡單的說就是說明片子是在講殺人是人的天性這一簡單的道理。另外影片還很深刻的揭露了媒體和政權的這兩者密佈可分的關係。可以說,政權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了媒體,而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更是如此。媒體爲政權服務,於是羣衆中一些立場不穩的容易被新聞所歪曲,思想也就被控制。輿論的壓力對於政府是很巨大的,於是控制輿論是政府能力好壞的標準,而這一點法國政府有些失敗。影片最後帶着打到政權,打到媒體,暴露本性的態度,將監獄弄了個底朝天,而在獄中採訪,兇手的那一段獨白也是精髓所在。看完全片後人會有一種不舒適的感覺,一方面原因是影片畫面的快節奏和血腥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對一些社會黑暗現象的反思。作爲年輕一代,我想一味的去抵制這些罪惡已不是可行的了,更應該的是怎麼樣從平民的角度去看這些問題,理想的看待,如果再進一步,就是如何來解決這樣的矛盾。

《飛越瘋人院》這也是人不自由,社會歪曲了,然後在某時某地出現一個英雄,帶領人們反抗,但最後失敗了。片中的主人公很具有理想元素。首先他很有理想,有幻想;其次他爲自己目標去奮鬥,並感染周圍的人;再次是富有愛心,有責任感。這樣的一個人在壓抑的環境中,在集權的制度中是被打壓的主要目標,到最後也就是他被做腦部手術,而另一個因他被激起自由慾望的男人衝出了圍牆的束縛。對於影片中的一些細節我就不詳細說了,要說的是我對這樣一個影片所出生的時代的猜想,1975年就有這樣的片子,並且被社會廣度的認可,是不是有些暗示對社會主義的粉刺,畢竟在西方人眼裏社會主義都是壓迫人自由的。而這樣的英雄影片也是很符合美國的英雄主義主導世界的理論。

《搏擊俱樂部》。這部影片我已經看了好多遍,並且買了碟(總共只買過兩張碟)。可以說影片中的演員有一位是我最愛的,就是EN--Edward Norton。他優良的個人形象和精湛的演技確確實實贏得了很多像我這樣影迷的讚賞和追崇。撇開片子的明星效應,《搏擊》所要帶給人們的也就是個人原始慾望的覺醒。無非是說,在物慾的直接,情慾都已經阻擋不了這越來越沒個性的世界。人們都是金錢的努力,而那些所謂的興趣愛好都是無聊的自己我鑑賞。社會所需要的是一羣人一起實施的解放,於是醞釀了最後的大爆炸,瞬時打垮了數幢大樓,就好像打斷這個社會的經濟的支柱一樣,人都會到原始,找回丟失的野性。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沒有影片中所描述的`那麼極端,我覺得個人應該在客觀世界種實現價值,並且同時保留底線的純真和原則。可以很不世俗,但關鍵是必須要很世俗後不世俗的超然才行,最反感無責任,無壓力,無邊際的三無主義瞎扯。

《謀殺綠腳趾》這是一部反應人無所謂性格的電影。也就是描繪了一類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沒有目標,沒有慾望,就那麼簡單的按自己的軌跡活着。而片中越戰退休的那一類人也很有象徵性,就是有慾望,有目標,但同時有那麼安穩的和前一類人廝混。不過我想,到老他們那年紀也無所謂要求不要求,理想不理想。能有原則就成了極端分子,沒有原則就成了社會底層殘渣。另外片中隱藏的一些人的祕密陰謀和一些新興人羣的奇怪想法也是看點。總之科恩兄弟的電影是講不出所以然的。《破碎之花》這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雖然也有些受不了很沉悶的情節,但影片給人默然的感覺很適用於這個浮躁的環境和人。我想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待這個電影所要給人的東西。首先是逝去愛情的和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相對孤獨感。

我曾看到過一篇影評是這麼描述《破碎》中對愛的理解。"…她們不管大方還是侷促、冷漠、拒絕,都比不上那個安靜的躺在地底的更容易傾訴:傾訴對於一路走來的失望,傾訴回頭後的憂傷,傾訴失去那麼多次曾經擁在懷中的美好,傾訴無法驅散的疲憊和孤清…我感到了很多,愛的流失,歲月的變遷,人事的更迭,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離,然而最讓人沉到底的是深入骨髓的孤獨。無論如何,竟然驅不走那種對生活深深的倦意,而時間,似乎永遠侵蝕一切,而你坐看無能爲力…電影取名破碎之花,源於男主人公的好友提醒他去見這些舊日情人時必須準備的粉紅色玫瑰花。爲什麼是粉紅色?相信每個經過青春和愛情的女孩子都曾經喜歡過淡淡的粉紅,一種嬌弱纖柔異常的顏色,一種最承受不起骯髒的顏色,代表所有曾經的美好…如果人生果真是一朵花,那麼優美的姿態終究會萎謝。男主人公回到家中,爐臺上粉紅色的玫瑰花瓣飄零,憔悴不堪。當他在路上去見每一箇舊時女友的時候,始終惦記着送出手中粉紅色的花束,儘管似乎並沒有人真正在乎那些花。破碎了,終於破碎了,不僅是花,還有失去的時間和愛,永恆孤獨的人生本身。"其次,也是這次看完電影后才明白的一個現象,就是當人把什麼什麼當一回事,那看什麼都成那東西了。就像影片中粉紅色的象徵意義,什麼粉紅色的東西對主人公來說都好像是種暗示,而對於男孩也是,看大街上流浪的男孩好像都是他那未重逢的孩子;最後是一種生活的反差和生活的滿足尺度。簡單的說就是片中兩隔壁的家庭狀況。一個家裏滿是小孩,但不富裕,而另一戶家中就一人,富裕。

《精神病患者》這是一部極具挑釁手法的電影。具體的就不詳細說了,愛電影愛希區柯克的人造把它分析透了。而全片中我最喜歡的幾個鏡頭就是化身上帝的我們從頭頂上看下面故事發生的進程,很具挑戰性和諷刺性,感覺上帝就是偷窺王。

《盲井》這是部反應農民階級和山西煤礦的電影。裏面通過細節刻畫了農民們的一些特性,和作爲父母的一種特性。還有封建文化在農民裏的表現,還有是良知的表現。最後結局是害人的人死了,被害的人得了錢。算是種輪迴報應。這部電影看完後確實非常壓抑,人性和社會的這般黑暗對於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所以看完後沉默了好幾天。

《駭客帝國》是一部很不錯的科幻大片。在老師的指點下看完感覺美國編劇還真是厲害,能把那麼多東西能糅合在以部電影裏,而且是科幻電影。電影中詮釋的理念有很多,如虛擬和現實,救世主和先知,命運,自由等等。我也在思考,就是人們處於一個相對自由的情況下,是不是該努力去求得全自由。這個在當下的社會很值得考慮,很容易類比。而我想出的結論是值得,但得看時候。用發展觀看問題。社會是在發展的,樂觀的說會越來越健全。而作爲不甘淪陷世俗的人來說,最理智的做法就是先淌過這渾水,然後有成就的走自己的路,這我前面也提過。而對於命運什麼的,倒真的覺得有點個人主宰的味道,什麼通關係啊,將套路啊,也都自己去着手做纔會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