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電影《手機》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電影《手機》在我看來,它更傾向於倫理劇,並且是一部帶點沉重壓抑的倫理劇,手機與傳播學 。在經典的“馮氏調侃”背後,是隱私,謊言,懷疑,不忠……而一部手機,貫穿着這一切。手機,這一現代社會科技與文明的產物,現在幾乎是人手一部,在這裏,我們可以把它作爲所有現代通訊工具的代表,它們快捷,方便,及時……在這一層面上,它們顯示了時代的優越性,如此快速便捷的傳播方式,是雞犬相聞的農業文明時期無法企及的。然而通訊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記得影片反覆播出了中國移動的廣告語“溝通從心開始”,在我看來,這個情節極其諷刺。在看到主人公一次次刪掉小情人短信然後若無其事地對妻子女友撒謊之後,我們只能汗顏,這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近了,還是遠了?故事的結局毫無意外是:分離。在這裏,不難看出手機扮演的角色是隱私的載體。

電影《手機》觀後感

“隱私”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裏的解釋是:“不願告人的或不願公開的個人的事。”隱私可以是生活中具體的行爲,也可以是個人的思想狀況等等。隱私權是公民以個人生活自由爲內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個人隱私卻屢屢遭遇到尷尬場景。儘管片中主人公的所謂個人隱私應該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但不可否認,那仍然是隱私,仍然帶有“隱私權”所具有的對抗性——一方要隱私,另一方卻想方設法地窺私——正是因爲這種對抗,纔出現了一幕幕婚姻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手機又扮演了揭露者的角色。“與所有手機持有者共免”,影片《手機》電影海報的宣傳用語由此而來,只有當你看完整部影片時才知道那個“免”字並不是一個錯別字。其實我們應該知道,這一系列的悲劇,是人的原因,是人在隱瞞,在背叛,跟作爲傳播媒介的手機本質上沒有關係。然而手機真的無罪嗎,我想不是。

一方面,或許正因爲有了手機這個先進的載體,人才會學着撒謊隱瞞,並且在一次次的成功之後,謊言會肆無忌憚地張口就來,漸漸地沒有一絲道德上的譴責……從令一個方面來看,手機互聯網等傳播媒介,讓我們輕易地和遠在千里之外的人交流,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思維方式衝擊我們的大腦,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同化,被改變,我們很容易對現實的`人和事產生厭倦,進而去追求未知。看過一個故事,丈夫和網友相戀,於是和妻子提出離婚並且和網友結婚,在新婚宴上他告訴前妻,之所以選擇現在的妻子,是因爲她的品貌學識是他認識的女子中最優秀的,他以前根本不知道會有這樣有才情的女子。前妻冷靜地問他:“如果你在網上認識了更優秀的,你準備怎麼辦,再離婚一次?”他頓時啞然。原來在通訊逐漸發達的今天,隨之而來的,是快餐文化,是廉價的感情,是浮躁的內心。

影片中出現過這樣一段原生態的唱詞: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婦叫呂桂花,呂桂花叫問一問,最近你還回家嗎。這段唱詞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出現了一次,在影片結束的時候出現了一次。唱詞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可以說是在交待嚴守一的前史,但當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是嚴守一的一個心理輪迴了,這告訴我們:原來,在人類社會裏,科技的進步不一定帶來人性的發展。那我們該怎麼辦,當然不能像馮導說的那樣“與所有手機持有者共免”,因爲這類傳播媒介確實符合現代生活規則,我們也絕不可能回到男耕女織鴻雁傳書的時代,在這裏我們不討論時代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這類深奧的問題,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努力把自己從浮躁的靈魂中解救出來,在經歷了傳播氾濫的,層應該層疊疊的快餐文化文化泡沫之後,不丟掉真實的自己。至於應該怎麼做,那又是另一個深奧的問題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