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錦13篇)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錦13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曾經讀到過一篇讓我十分感動的文章,名字叫做《母愛如Q》。文章講的是不會寫字的母親,每次簽字都在上面寫個Q,“我”並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並且覺得十分丟臉,待到長大以後,到了最後“我”才明白母親的用意,“我”其實就像是Q字母裏頭的那條小小的尾巴,是母親永遠放不下的那頭。

其實細細想來,很多時候你也會發現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實是擔心,父母的嚴厲指責其實是關愛,父母的高標準其實是放不下。因爲他們認爲我們做的不是還不夠好,而是還不夠優秀,不能自我、自覺的學習。其實最最放不下心、最最爲我們驕傲、最最心疼我們的正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其實,不只是母愛如Q,父愛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書》當中的那位嚴厲而慈愛的父親一樣,不是嗎?

傅聰還年少時,就隻身到國外留學,面對着語言和學業以及風俗習慣,爲人處世等等的壓力,他的父親給了他很多意見和鼓勵,那一封封充滿着期待和愛的家書,漂洋過海,將父母的牽掛和思念送達到孩子的身邊。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在那麼多的歲月裏,這麼多封的家書難道還不能代表他們對孩子的牽掛嗎?期間有一次沒收到信就坐立不安,這難道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擔憂嗎?

信中,傅雷先生對孩子事無鉅細的的關愛表露無疑,有對孩子的.鼓勵、也有對孩子的教育、還有當孩子獲得榮譽時的那種驕傲,當然也有對孩子感情上的疏導。我想,這是每位父親,或者說是每位孩子都知曉的。不可避免的,這些家書當中也有對孩子的高標準要求,當你讀到這些的時候是否腦海裏會回想起父母那嚴肅的臉呢?現在是否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信中有一句話讓我看到就淚盈於睫,“我們做父母的人,爲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爲你們好,能夠有助於你們的,我們總儘量的給。”這句話你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其實我們的父母經常說,“只要是有關學習的,能給的我的儘量給,就算是砸鍋賣鐵都要供你讀書。”,其實你可以在《傅雷家書》裏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時又能看看作爲父母的他們是以何種心情來愛我們的。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應該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想想,嚴厲並不是錯,反倒是對我們的一種鞭策,一種促進。或許你認爲你獨立了,長大了,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糾正。

成長,是我們是一段我們必經的人生歷程,在這段路途中,我們懵懵懂懂,慢慢摸索着前進,這就需要一座爲我們指引方向的燈塔,而父母不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中的燈塔嗎?如果你還處在和父母的爭吵、糾結當中,那麼請你仔細地,帶着感情和長大的決心去閱讀《傅雷家書》,相信我,它會讓你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好詞好句:人生沒有一樁幸福不要付代價的。所學的必須牢記,這樣才能基礎紮實。貪多務得是沒用的。

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

不能充分掌握時間與區別事情的緩急先後,你的一切都會打折扣。應改的應調整的都應當立刻改,立刻調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擱。

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長大成熟,進步,瞭解的東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領域一天天的加闊,胸襟一天天的寬大,感情一天天的豐滿深刻:這不是人生最美滿的幸福是什麼?

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纔像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感悟:

這本書的語言平實質樸,表達感情從不拐彎抹角。在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父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感情。這部分的書信運用大量的感嘆句直抒胸臆。從其中傅雷引用的巴爾扎克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藝術世界。傅雷的自我反省深刻而貼切。透過書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無微不至的父親。從這裏我們可以找到父母與兒女最佳的相處方式: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這本書用了較大篇幅講藝術和哲學,要是我們受經驗和閱歷所限暫時讀不懂或者不感興趣那也沒關係。從中接受美的`洗禮也挺好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

這本書中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就是其中的人生道理和待人接物的禮儀。書中的不少內容都可以轉化成學習方法。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鍛鍊毅力、信念和意志,這對以後的人生大有幫助。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做人要言行一致,否則會吃虧。學習要做好時間規劃,及時調整。裏面還談到了學詩和閱讀的方法。裏面指導傅聰放鬆比賽前的句子,也可以成爲調劑考前焦慮的良藥。做藝術要真誠、忠實,要有感情根源。這本書也回答了“青春應如何度過”這個問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傅雷對藝術的尊敬和人才的珍惜以及他直率的性格。

這本書值得我們細心感受,慢慢體會。相信你讀完這本書後,走在人生道路上會更有力量。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國慶期間在兒子的極力推薦和要求下拜讀了《傅雷家書》。誰都說它是關於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虛傳。諄諄父愛躍然於平常的家信中,平平語言蘊涵真理。使人讀後感慨萬端,可細細想來,要做到如此卻實屬不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爲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

現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現兩種極端:一是信奉“棒頭出孝子”,二是盲目遵從“和子女做朋友”。

每個家長都急切地想看到子女的具體的成長。完全失去的傅雷先生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耐心。想想自己,我自己到底有沒高舉棒頭,有沒把兒子當作朋友,有沒給於必要的教導?

回想兒子的成長史,他雖然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初中學習任務,在爲人處事方面也有較大進步,但我總覺得在他身上少些什麼。

我採取的是朋友加棒頭的辦法。平時,我喜歡和兒子說說話,喜歡聽他說同學間的閒聞趣事,聽他說對家長的要求,我也喜歡抓住生活中的小事例及時給於解釋,每個事例也總是能聯繫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問題給於教導。如果他在學習生活中偏離軌道,我會及時警告,必要是就會動用棒頭了,暴風驟雨後再和他談,使他能領悟棒頭的作用。從初中學習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同時,我也比較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總是督促他多學習課外知識、多參加課外活動,多和別人交流,但在這方面,他卻不如人意。

升入高中後,我感覺這個方法有點行不通了,孩子對你的教導明顯有牴觸情緒,對家長的話有些不屑一顧了。他感覺自己已經是高中生了,已經能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了,或者感覺家長的看法及方法已經落伍了,可他們哪能體會家長的良苦用心呢?如果說,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是單向性的.,那麼到了高中階段,家長、老師和孩子間必須進行雙向性的交流。

每個老師、家長都願意做孩子的朋友,都希望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只有真正瞭解孩子要什麼,孩子想做什麼後纔會成爲真正的朋友。

其次,作爲孩子也有必要看看,用心體會。因爲它可以感染孩子,讓孩子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孩子懂得藝術的欣賞,生活中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積極和老師、家長配合,在老師、家長的教導下,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爲省錫中的驕傲。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爲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也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而又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齊!”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做父親的以他自我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家書中有一句話是“赤子便是不明白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堅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爲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爲兒子蒐集資料,一齊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活力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爲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我。

在那段父子離別的日子裏,父親用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續了一段遠隔重洋的父子情,讓遠在他鄉的兒子不再孤獨。是那一封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另一面,讀懂了父親那份熱烈卻又深沉的愛。傅雷對兒子的愛,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是那麼震撼人心,更不是那麼耀眼,但它很溫暖,慢慢地流入心裏,滋潤着整個靈魂。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一封家書表孝心”,一封小小的家書,蘊藏着多少子女對父母的愛與爲他們盡孝的決心。是啊,我們都懂得父母希望我們成才的願望,但我們是否也誤解過他們,讓他們失望了呢?其實,我們無論過得好與不好,父母也常常牽掛着我們,所以父母們對我們的愛護不止你所看到的。我們常常印務課業繁忙,學習負擔重沒有與父母進行過多的交流,但正因爲如此,我們更需要一封家書來表達我們自己的心聲,讓無聲的交流避開一些無謂的爭吵,讓跳躍的筆尖代我們向父母說聲對不起,讓所有的不開心都化作小小的家書。

衆所周知,《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他兒子的家書,其中我們看到的是傅雷先生對他兒子無聲的'教育和純純的父愛,這樣一位父親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我們也應該有一封寫給親人的家書,不在於多少,而在於我們的孝心。有了家書,我們不用擔心沒有地方訴說煩忙;有了家書,我們不用擔心出門在外沒有依靠……這就是一封家書的力量,小小家書,真摯的愛。

既然不能常回家看看,爲何不用家書這種古老卻溫暖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問候與孝心。父母希望我們在外過得好,卻又希望我們可以多回家,卻怕耽誤了子女,只好日夜無間的等待,他們思念在心頭不敢放下,他們逐漸老去,只有對我們的愛從不老去,這種無私的情感我們要給予回報,我們要用孝心去守護那份愛,讓那份愛也守護着父母。

一封家書可以是簡單幾句的問候,可以是一些煩惱的傾訴,可以是我們的擔心,可以是一張回家的時間表,可以是分享的一洗開心的事……一封家書,哪怕是小小的,都會讓父母感受到的隔着紙的那份愛和那份孝心,家書也讓他們放心。也許父母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身影會更加開心,那就寫封家書你回家的時間的家書,並附上你們的孩子會如期而至,給他們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好好盡孝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的期限只有短短的一天,但相信機會永遠不止一個,因爲沒有什麼比父母還要重要。

多寫家書,給父母當作紀念,給自己一個寬慰。讓小小的家書,守住你不在的家,守護你的家人,讓所有真摯的愛流露在字裏行間,讓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不要錯過一些機會,也不要錯過父母的愛。

小小的家書,真摯的情感,如期而至的孝心,請收下。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這個寒假我又重讀了《傅雷家書》,感觸頗多。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他們時刻關懷着我們,在身邊教導着我們。作爲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着我們,打動着我們。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

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父親。父親是個嚴肅而又幽默的人,小時候,記憶中的他總是喜歡輕輕撫着我的小腦袋,給我講歷史故事、唐詩宋詞。而現在,隨着我的開銷越來越大,父親也外出賺錢,許久纔回來一次。而他卻沒有像傅雷一樣,不知疲倦地給我寫信。但是我知道,父親仍是很愛我的。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候在我們身旁。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

其實我們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愛心讓他的子女健康快來的成長。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聞此書名,初,竟覺得得不過如此,甚至感覺無聊。《傅雷家書》這個名字一聽,便知是家信編成,而別人的家信又有什麼好看的呢?無非家長裏短,信筆閒談,再言便是其中的寫作技法,寫信的人,是要談事情的。不會似散文家雕段琢詞,不會如小說家咬文嚼字,這種簡單的文章,豈不是浪費時間?

明顯,我當初不知道的是“傅雷”這個名字背後多麼深厚的含義與重量,我更不理解這一封封家書所含的情,所示的意,所藏的識。萬里筆墨,觸處皆至心,傅雷做爲偉大的一名學者,翻譯家,爲自己的兒子創造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成長環境,再把兒子送去遠洋留學後的這一封封家信來往,淋漓盡致地表達他對兒子的關心與期待。字裏行間,親情的味道是處處可尋的,讀《傅雷家書》,光用理智去看是不行的,更多要用心去品。

首先從看完全書的感受談起,從整本書的篇幅就能看出,傅雷的家書還真不少,一頁頁紙,一段段話,都是間斷的信件內容,是用字句藉以時間堆成的大山。山裏的岩石多種多樣,有關切的噓寒問暖,有耐心的教誨訓誡,有細緻的'提醒鼓勵。有人說文字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時代的痕跡,那麼傅雷家信裏字字句句,都濃濃醞釀父子情深,這給人的感受是尤爲深刻的。

再來說說內容,傅雷的兒子傅聰是一位在國際上十分有名的鋼琴家,他與朗朗一樣,也是從小練鋼琴。從本書序言瞭解到,傅聰從小練琴也是由父親極爲嚴厲地在監督和教導,而從信件中可以看到的是,各種如“我愛你”“相信你”“希望你”……毫不吝嗇表達愛意的話,絲毫不見各種嚴責苛打的話。在我看來,正像是傅老先生打小就培養的植株,終於一日參天,那種欣慰與喜悅無以言表。傅雷是深愛着他那孩子的,所以纔會爲他的成長處處擔心。一片海,一塊洋,隔着千里萬里,絲絲情脈靠筆墨傳遞。傅雷自然,欣然放了手,從此他的信裏,不會再說“鋼琴某某音不要總彈錯”,而是講“要天天堅持練”。他沒再多去過問兒子音樂的手法,而是一筆一劃寫下他所覺得重要的做人道理。他相信他的兒子,他把他與兒子的地位端平,誠懇地爲兒子出謀劃策,讓其自己做着選擇,而不至於淪落的像大多空有學識而無主見的人一般,正如他說的,他相信啊。而且,也正是這種教育,才讓傅聰黑白健上跳動的指尖如此成功。

從全書帶給人的啓發,就是我們每個人,在平凡的生活裏前行,註定有幾個人對我們的生活不平凡,可能是父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我們不僅要珍惜他們,更要儘自己所能而努力,以求不辜負,以求相伴無悔。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人總是很難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彷彿有種彆扭的情緒,死死地纏住人的大腦,哪怕是面對最親近的人,也亦是如此。 古人喜歡用書信來傳遞情感,含義一層一層的,倒也沒有現代人那麼含蓄。 現在已經很少見人用書信來交流了,看到有人能夠寫下這樣長篇長篇的像散文一樣的信,也實在是令人驚奇的。

現在的人都用短信、微信、QQ,與家人面對面交流少,就連發信息,都只有寥寥幾句。與家人感情都淡了。

傅雷一家是我見過最優秀的家庭。嚴父慈母,一個博覽古今,一個溫柔體貼。長子傅聰知書達禮,又對鋼琴藝術有着驚人的天賦和崇高的熱愛,而次子傅敏則是把自己的一腔熱血放在了教育事業上。

這是優秀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家庭深厚的感情。

父母與孩子相隔兩地,從百忙之中用寫家書的方式來補缺沒有在一起的日子的空白。有時候遇到丟失信件的意外,哪怕那封信有多麼長也會再寫一遍,爲的`是不讓家人收不到信而擔心。試問我,倒沒有這樣的耐心。更可貴的是每封信的分量都很足,做父親的傅雷總會寫一些自己的社會經驗、文學感悟,提出一些疑問,談談兒子的鋼琴技術有沒有提高或者有所欠缺,最近取得了哪些成就,和一些生活瑣事,然後再明確地表達出對兒子的思念。做兒子的傅聰認真採取父親的建議,也會解答父親的問題,然後寫一寫音樂上的見解與自己的經歷。母親呢,總是最擔心兒子的身體,恨不得自己馬上跑過去打點。一家人相互信任又互相依賴,傅聰能有如此高的成就,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更離不開從小對他嚴加管教的父親。有這樣的條件,真是幸運!

羨慕歸羨慕,倒也只能想想。我雖然沒有驚人的天賦,也沒有厲害的背景,更沒有知識淵博的父母。但也有像這樣幸福的家庭。自己人生的道路,也只能靠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努力追尋。這聽起來像是空頭大話,卻是不變的真理。然而卻很少有人會付出實際的行動。這很難,我也知道。不想付出,是怕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想白費力氣,但看到傅聰孤身一人在異地打下一片天地,我又覺得自己到底不應該這樣窩囊,就像老師經常說的,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就這樣下去,活該沒有回報。

傅雷夫婦愛兒子,也爲他驕傲。天下每個父母都愛孩子,每個孩子也希望父母能爲自己驕傲。Me too。所以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僅僅爲了自己也爲了讓父母驕傲,要爲夢想努力拼搏!Yeah!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感覺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信,可謂篇篇精美,字字珠璣,做條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或者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那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緊張印象,以及我所懂得的作者所表達的緊張思惟。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信》讓我理解了什麼是詳細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信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我很少的經驗,我感覺,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水平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互換或寫作方式。

僅有顛末這樣的方式,才氣有如此涉及普及、天然舒暢的作品降生。他不但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愛情,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隆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闡發、改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能夠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教員做人、做學問的仔細、嚴謹、認真的立場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信》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許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立場和作風。但毫不僅僅限於此,還有,傅雷老師由於自我的學識、思惟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分析出深刻但毫不晦澀的事理,從而給人以開導。

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許“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信仍不失其巨大。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啓發。此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緊張的一點,便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惟。在我看來,這便是重視和誇大“一般修養”的嚴重。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惟都有呈現,好比關於去博物館、去叢林等提議,就是期望經由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開導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其餘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該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創建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汗青諸領域都需閱讀。

因爲,人生或生活毫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同等。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天下的一個側面,要懂得我們生活的天下以及我們自我,普及閱讀是有好處的`。的確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我了。

除此之外,其他好比,關於感情(活力)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節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對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以上就是一讀《傅雷家信》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門勞績,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材。正本讀後感、讀後感之類便是技能罷了,懂得並踐行此中的事理纔是最終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隨手翻開《傅雷家書》,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一封封深情的家書裏蘊藏着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情,這一切不知不覺流入我的心間。

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跟國家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的、人格傑出的人。同時對兒子生活,傅雷也進行有利引導,對日常生活如何勞逸結合,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像良師益友提出見解倡導。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在兒子精神意志消沉的時候,傅雷張開懷抱,安慰傅聰:“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傾訴向誰訴說呢?”傅雷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兒子勇敢面對挫折,學會堅強,“戰勝苦難纔是生活的強者”。在兒子在藝術成就達到高峯的時候,身爲父親的傅雷感到驕傲自豪,喜悅之情流露信中:“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快樂,更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傅雷也不忘提醒兒子保持謙卑,勇於攀登藝術頂峯。傅雷在書信中給兒子的每一段話,我彷彿看見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強烈的.父愛。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不禁想到了父母,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很平凡,但他們給我的愛卻無私深沉,事事爲我着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自己捨不得,什麼都先僅我;他們雖然講不出深奧的道理,但平時小事中的教誨何嘗不做人的準則呢?當我不小心弄壞他人物品時,母親鼓勵我要勇於承擔責任;當我因朋友無意把墨水灑在我身上而氣憤時,母親開導我要懂得寬容大量;當我練習騎車想放棄時,父親教導我要明白凡事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當我因心情糟糕而撒氣在奶奶身上時,父親教育我要尊老······父愛似山高海深,母愛如細水綿長,給予我力量,激勵我前行。

合書,閉目,腦海中浮現出那個嚴厲慈祥的傅雷——他帶着一副眼鏡坐在身前的桌子上奮筆疾書,桌上摞着一疊疊整齊的文稿與傅聰的回信,也許他正在寫着家書,也許正書寫着稿子,也許······歲月和苦難在傅雷身上留下痕跡,卻依舊阻當不了傅雷對兒子深切的愛。

一封封家書,一份份情,傳遞着傅雷對兒子的鼓勵、期望與那苦心孤詣的愛;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道理,傳遞着父母對我的教誨和那深藏不露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由於結婚時間不久,時而會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自己是個小白,身邊也沒有出類拔萃的人,討不到經驗,所以選了這本書來學習。爲什麼不選擇育兒類的書籍,我感覺那些都千篇一律,理論上的都一樣,書上都會說要教孩子善良、正直敢擔當,但沒有一本書從父母的角度,以父母的口吻來教育孩子。這也是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吧,想知道傅雷是怎樣與孩子溝通的。

因爲我只讀完了一小部分,也正因爲讀到傅雷讓兒子不要一次寫完工作小結,而是要分幾次來寫,我決定敲起鍵盤來對我的讀書做個小結。

本書是從傅聰去波蘭後開始寫的,初信表達了思念之情,後續就夾雜着許多內容,思想交流、賽前調整、賽後激動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對傅聰的思想教育,他總說傅聰是爲國家爭光,爲國家的文藝事業做貢獻。起初我會嗤之以鼻:會彈鋼琴有什麼了不起?參加國際大賽就爲國爭光?後來想想,拋去時代背景不提,一位父親能以自己的孩子爲傲,那是對孩子莫大的肯定,不像現在的父母,在家在外都覺得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各種語言抨擊孩子,孩子自然不自信,做事不會堅持,生怕一點點失敗。傅雷能夠對孩子說出如此驕傲的話,傅聰在國外也會自信滿滿吧。信中,父親也會向孩子報告家中的情況,父母身體安好,傅敏學習上遇到困難等等。

有些人認爲孩子之所以優秀,是因爲他本身就優秀,必然有人天資聰慧,但一旦用錯了地方,就會釀成大錯,如若沒能及時指導,就會泯然衆人。傅聰天資如何,我無從考證,也沒細細研究,但從父親的.信中,我發現傅聰也有青春期的通病,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雖然有回信,但不積極,也會迴避父親多次提到的問題。但父親並沒用惡劣的言辭來斥責他,而是向兒子表真情,說一說自己的心境,爲什麼要兒子回信中必須寫一些東西。

信中不乏批評之語,但絕無失望的態度。信中提到最多的還是學琴練琴的事,既想讓孩子技藝上有進步,又擔心孩子的身體,一字一句都是肯定、關心、教導與鼓舞。可見,我們要做感情充沛並且有遠見的父母,孩子是個個體,但在他思想完全成熟之前,我們還要做個舵手,爲他們保駕護航,還要有不被理解的心理準備。

到此爲止,我只看完了1956年之前的信,後續內容如何,是否有與我所總結的相悖之處,還有待於探究。我會堅持把觀後感碼出來,供自己日後學習。在此強烈推薦家長閱讀此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最近閱讀了《傅雷家書》一書,其中蘊涵的“豐厚的家訓智慧”令我印象深刻。傅雷教給兒子傅聰的不僅有音樂上的藝術追求智慧,也有與人相處的爲人處世智慧。

一是藝術追求的智慧。有情感追求方面的智慧。“以音樂而論,我覺得你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羅賓斯丹那種感傷情調,你的情感都是內在的。”讓傅聰仔細體會每首協奏曲中的情感,並絕不含糊地將它們在琴曲上表達出來。有技巧追求方面的智慧。“第一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明顯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之極,touch是delicate之極,最後一張非常brilliant。”在強調外在追求的同時,傅雷也提醒兒子注重內在追求。讓他不要心急,慢慢發現毛病,慢慢改正。藝術追求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他對藝術是有熾熱的愛與不懈的追求的,他同樣希望傅聰可以在藝術上有所作爲,所以傅雷才肯讓兒子出國學習音樂。藝術追求的智慧體現在選擇。在兒子的大學時期,他自己選擇了出國留學,傅雷心裏的不捨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但他明白國外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於是,他選擇了支持。不知怎的,我竟會覺得傅雷與孟母有些相似。孟母爲了小孟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他不辭辛勞三次搬家。或許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吧正是選擇的.智慧。

二是與人相處的智慧。與妻子相處。在傅聰與彌拉結婚之後,他告訴傅聰,要對彌拉進行培養:“不是說把她培養成一個什麼專門人才,而是帶上帶她走上嚴肅、正直、坦白、愛美、愛善、愛真理的路。”還告訴他夫妻之間要和諧相處。與老師相處。在傅聰想去波蘭學習,但不知如何跟傑老師開口時,他說必須要真誠,先表達感謝,再真誠地坦白,並在最後表明,還要回去繼續向他學習,相信他一定會原諒的。與外人相處。傅雷說要懂得分寸,會拒絕,不能什麼事情都答應別人,不然他們會覺得是理所應當。與人相處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對人的尊重。他對孩子只給建議,不給決定。這樣的尊重和開明讓我想起了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鄭明勳的父母。鄭明勳的父母永遠尊重孩子們的決定,雖然培養時都是從鋼琴開始,但如果孩子們對別的樂器更加感興趣,他們也絕不會反對,而是尊重、支持。最終,鄭家三姐弟都十分優秀,登上了國際的音樂舞臺。

《傅雷家書》從傅聰自身講到傅聰對音樂、對藝術再講到傅聰對家人、對世界,程度逐漸加深,範圍不斷擴大,智慧也不斷延伸。豐厚的家訓智慧全面而有內涵,使人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我時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父母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爲什麼他們總是那麼善變,上一秒還是風平浪靜,下一秒就波濤洶涌,是不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很淡很淡呢?只要我們犯了錯誤,愛就會立馬消失破碎……這些困擾我好久的問題,在我讀完《傅雷家書》這本書後都解決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永恆地存在。傅雷對他的兒子傅聰有着深深的愛,但當傅聰年幼時,父親對他卻是非常嚴苛,近乎不近人情。當傅聰長大離開後,傅雷深切地感受到對兒子深深的牽掛,他將這份愛化爲一封封家書,藏在對兒子每一句的諄諄教導中。他時刻關注兒子的成長,用愛去鼓勵他前行。當他發現兒子的錯誤時,也會明確地指出,並耐心地教導他;在兒子遇到困難時,他更會努力地去幫助他,比如傅雷對兒子在藝術上的點撥:“《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像琵琶的聲音極切;而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幾句,等於一個長的pause;‘銀瓶……水漿迸’兩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聲勢雄壯……”在這一段中,我看出了他對兒子的深愛,其實傅雷對音樂的研究並不是那麼深刻,可是他以其淵博豐富的知識,睿智的見解對兒子予以了點撥,他能看穿詩韻和琴的聯繫,體現了他在文藝上的深厚造詣,也告訴兒子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形式彼此都是相通的。

對傅雷的夫人,傅聰的母親,我也有着極高的敬意。在傅雷對兒子極其嚴苛的時候,她在精神上也備受折磨,但她卻一直努力調和着父子之間的`關係,而在傅聰不回信時,她焦慮萬分,無一不體現了她對兒子深深的愛。她也許不如傅雷那樣擁有淵博的知識,能夠給兒子獨到的見解,但她卻是一個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兒子,對兒子永遠抱有希望,永遠以自己的兒子爲榮。

愛是什麼?愛是一抹春風,輕輕拂過你的臉龐,圍繞陪伴在你身邊,而你也許並不知道,你的涼爽舒適正是因爲清風的相伴,你的幸福安逸是有人在默默守護;愛是一把雨傘,雖然你不是每時每刻需要它,但當你真正需要幫助時,它就在那裏,隨時準備好爲你遮風擋雨;愛是一本書,它教會你很多很多,在你迷茫時爲你指明道路,在你驕傲自滿時教會你謙虛做人。

傅雷用一封封的家書表達了自己對兒子的愛,而我們的父母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正因爲父母的愛,我們才少走很多彎路,正因爲父母的愛,我們才砥礪前行,正因爲父母的愛,才成就了今天和未來的我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