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烏塔》讀後感(通用29篇)

本文已影響 1.46W人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讀後感(通用29篇)

《烏塔》讀後感 篇1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小女孩獨自遊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佩服烏塔,她真了不起,才十四歲就獨自一人去遊歐洲,爲了這次旅行,從三年前她就開始收集資料,而且旅費也是自己掙的,每到一處都不望給家裏報平安。

看看烏塔,想想我們,同時,讓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外國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一些,他們很早就開始培養小孩子的獨立能力,給小孩子一個空間,讓小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而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於擔心,太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可我們終歸要長大,要走向社會,讓一個沒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又怎麼去面對社會呢?

今後,我一定要向烏塔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鍊自己,磨練意志,儘量不尋求父母的幫助,把自己培養成自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後感 篇2

讀完了《烏塔》,我既感動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烏塔是一位小學生,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平時她不滿足從書本上或電視上學到的知識,她覺得那樣認識世界是不完美的,於是她決定獨自一人去周遊歐洲各國,去認識真實的世界。

她爲了這次旅遊,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去讀了很多關於這些國家的書籍。不僅如此,更了不起的是她每逢週末放棄休息玩耍,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牌;假期,到別人家裏陪兒童玩,把掙得的錢作爲遊資。雖然,遊資只能應付一半,另一半是爸爸付的,但她的這種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教育着我。

我讀到這裏不禁讚歎:“好獨立的小姑娘啊!你真棒,你這樣做,不僅減輕了父母的負擔,而且在生活中也鍛鍊了自己。”想想自己真慚愧,在學校裏整天捧了本書,連書本上的知識也沒念出什麼名堂來,更說不上主動學習課外知識。在家裏嬌生慣養,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一旦擺在外面,就經不起風雨。而烏塔呢,就像外面那傲然挺立的小草,風吹雨打全不怕。雖然我們年年也有春遊或秋遊,按理說也可以從大自然中學到很多知識,可我們沒有,我們只是走馬看花,憑興趣玩,不仔細去看,去想,只知道吃或大把大把地花父母掙的血汗錢,回來以後,老師佈置的作文,我們一竅不通,因爲我們在玩中沒有聯繫實際去欣賞去觀察風景或去思考展覽館中的成果,作文也只能文不對題地亂湊一通。烏塔呢?她是用心去觀察研究,體會各國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從中獲得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烏塔更可貴的是獨立自主能力強,她不僅到各國觀光,而且研究市場,研究如果遇到危險怎樣解救自己……這些我們跟她比科有天壤之別,相差十萬八千里啊!我真希望學校、家庭,趕快放下包袱,讓我們去闖,不要處處設卡,多加責備。

啊,烏塔,我真羨慕你,我要向你學習,改變過去裹足不前的思想,平時有意識地去磨鍊自己,去鍛鍊自己,支鍛鍊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烏塔》讀後感 篇3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課,我受益匪淺,那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是多麼自立自強,多麼勇敢,我十分敬佩她。我也爲我們中國孩子感到慚愧,爲什麼中國孩子不能像烏塔一樣去走遍中國呢?

我十分敬佩烏塔的勇敢。她竟敢獨自一人去遊歷歐洲,這對我來說,是無法想象的事。別說遊歷歐洲,我連獨自遊公園都不敢,連過個馬路都得家長跟着,哪能根烏塔比呢?有一次,媽媽讓我到街口去買點饅頭,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可真下了樓才後悔起來。我們家住的那條街不是燈紅酒綠、熱鬧非凡、人來人往的大街,而是一個僻靜的小巷子。我第一次獨自走街頭,覺得格外恐怖,本來就膽小的我嚇得魂飛魄散,連蹦帶跳的跑回了家。你說說能和那智勇雙全的小姑娘——烏塔相比嗎?

我還十分敬佩烏塔的自立、有計劃的品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閱讀了數不清的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的旅費更令人大吃一驚,烏塔不是像我們這樣理直氣壯地向大人要錢,而是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和假期中到別人家陪小孩玩這樣生活中一點一滴掙來的!我們和她存在着天壤之別。這麼大的差距,難道我們不該學習烏塔那種不依賴父母、自立自強的精神嗎?

中國孩子之所以不肯走出家門、勇闖天下,一是因爲我們自己不敢、不自立,二是因爲我們的長輩非常愛我門,怕出危險。有人會問了,愛有什麼錯?適當的愛是有益的,但過度的愛有百害而無一益。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愛,這些愛匯成了愛的海洋,我幸福地在裏面暢遊着,但有一種愛我不能接受——溺愛。春節期間,我們到奶奶家住了幾天,奶奶見了我就樂得合不攏嘴。有次吃飯時,我見有蝦,便迫不及待地下手拿,剛要剝開,奶奶就一把搶了過來對我說:“小心扎破了手,我來剝!”奶奶剝完還親自沾了沾調料放進我的嘴巴呢。我還聽說,有的大學生還不會洗衣服,因爲有父母幫他們洗!怪不得中國孩子不敢走出家門呀!

衆所周知,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中飛不出雄鷹,我們是溫室裏的花朵,出了溫室就會乾枯。烏塔是翱翔在天的雄鷹,從小就學本領、長見識。在同一個地球的人怎麼差別就那麼大呢?我們該掙脫父母的雙手,做一隻像烏塔一樣翱翔在天的雄鷹!

《烏塔》讀後感 篇4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遊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裏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的時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往下讀:”喲,這麼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恆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遊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烏塔》讀後感 篇5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的是14歲的烏塔趁暑假遊歷歐州,她已經去過很多國家了,最近她還準備去希臘,並且去之前,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週末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來掙旅遊費……我很佩服烏塔做事這麼有計劃,有條理,想得那麼周全。從中也透露出了外國人對孩子獨特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從小就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

看看烏塔,再想想自己,內心覺得慚愧無比。記得在我三歲的時候,走着走着不知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我一下子整個人摔倒在地,是您立馬跑上去,把我扶起來。從那以後,我就養成了凡事都要依靠家長的壞習慣。媽媽:您對我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可是您這樣是溺愛啊!正是因爲有您的百般呵護,才使我養成了凡事都依靠您的壞習慣,以至於都九歲的我了,幹什麼事情都要家長陪伴,自理能力特差。

今年暑假,媽媽想讓我參加夏令營。我心裏很高興,因爲又能出去玩兒了。但媽媽又說,夏令營是不讓爸媽陪同去的,是好多孩子一起去旅遊的。聽後,我蒙了。平時在家連最基本的掃地、洗衣、洗碗,都做不好,甚至懶得做,怎麼能在夏令營中自己照顧自己呢?就這樣我錯過了一次又一次開闊視野、鍛鍊自己的好機會。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湖南省華容縣的魏永康13歲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可他二十歲時因爲自理能力差,被迫退學。你看,媽媽,自理能力差再聰明也沒用,不僅影響一個人,還能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呢!

再看看,中日聯合舉行了一個夏令營,中國少年的行李都扔在了跟隨的車上,路程也走了不到一半就上了車,最後只有7個同學完全靠自己到達目的地。而人家日本少年,沒有一個坐車的,沒有一個把揹包扔在車上的,完全靠自己行走到達目的地。這不,人家都流傳着:中國孩子是羊,外國孩子是狼的說法。這樣長大了,我們遲早會被“狼”吃掉的。

爸爸媽媽,孩子得到的關愛越多,失去鍛鍊的機會就越多。請放開您的雙手,讓我們自己在廣闊的天地裏自由飛翔吧!我們不做溫室裏嬌嫩的花朵,要做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參天大樹!

《烏塔》讀後感 篇6

烏塔,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自己一個人環遊歐洲。她這一壯舉,讓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我敬佩她的細心周到。烏塔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行程,每到一地先查當地警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打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報平安。可我們中國孩子呢?做事粗心大意,丟三落四,考試時竟然能把自己的名字忘記,寫字時竟然可把“隱”寫成“穩”,和烏塔做事的有條不紊、井井有條是不 是有天壤之別?

我敬佩她的堅韌毅力。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許多關於歐洲各國的書籍,熟悉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可我們呢?做一件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 遇到一絲挫折就放棄,把困難拋給別人。我就是這樣,我曾報了一個乒乓球班,沒有幾天新鮮勁一過,我就厭倦了枯燥無味的訓練,撂挑子不幹了。和烏塔站在一 起,我真是無地自容。

我敬佩她的自主獨立。烏塔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要去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還到別人家裏照看小孩。但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呢?別說自己去掙錢 了,就連穿衣吃飯都離不開大人的照顧,天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我就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位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竟然因爲生活不能自理而被迫退 學了,這事要是讓烏塔知道了,簡直是不可思議。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的這些話想告訴我們: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爲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爲:愛孩子就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鍊的平臺,這樣纔是真正的愛孩子。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我們也許不能獨自遊歐洲,但平時幫助做做家務,多看一些圖書,和時間賽跑。生活和學習中多一份認真,少一份粗心;多一份勇敢,少一份 膽小;多一份獨立,少一份依賴;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索求······也許這一點很小很小,但收穫卻很大很大,因爲這是我們燦爛輝煌人生中燦爛輝煌的一個開始。

《烏塔》讀後感 篇7

烏塔——一個14歲的德國漢堡的小姑娘。她獨自旅遊過歐洲的許多國家: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意大利。在意大利遊玩過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終她還打算要去希臘。

應對這樣大膽獨立的小姑娘,你必須會目瞪口呆,驚訝不已吧?我——一箇中國普通的小男孩,吃着家裏現成的飯菜,洗澡要媽媽幫忙拿衣服,睡覺要大人陪伴,早上起牀得媽媽叫,起牀後洗漱完畢,媽媽早已做好熱氣騰騰的早餐。我要上學時還要媽媽開車送到學校,我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家人幫忙,從來沒有獨自出過遠門。我的身邊跟我差不多情景的同學應當還有許多吧?生活自理本事差,依靠父母,是爸爸媽媽生活的中心點,是他們心目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怎樣可能放心讓我們孩子獨自離開家呢?

自從我上四年級以後,偶爾沒人接送,需要我自我獨自上學放學,媽媽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讓我細心,上下車注意安全,有事及時跟大人聯繫。本來覺得自我已經不錯了,此刻讀了《烏塔》後,覺得好慚愧。從今日開始,我要學會更加的獨立,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烏塔說自我用三年的時間準備一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旅行地點有關的書籍;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餐館或超市打工攢錢。而我們如果要去旅行都是爸媽出錢,我們跟着他們遊山玩水的。記得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跟着大人自我組織的旅行團,去四川的九寨溝遊玩。我們的行程旅行社安排,機票車票住宿全部他們預定,我們只管按他們規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集合就能夠了。每到一個景點導遊都向我們詳細介紹,我們只管跟着他們想玩就玩想聽就聽。累了上車睡覺,餓了去飯店吃早上桌的香噴噴的美食。烏塔的旅遊方式跟我們是不是有很大的區別呢?她的旅行收穫更多的是生活的經驗,而我們呢?收穫更多的是歡樂。

我們應當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靠思想,逐步提高自我獨立生活的本事,增強自我的自主意識。要像烏塔那樣有主見而不盲目,待人接物膽大心細,做生活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

《烏塔》讀後感 篇8

今日,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我讀完了以後,深有感觸。她的能幹和她的獨立,深深地震撼了我。

課文的主要資料是這樣的:“我”在羅馬下了車,冒着暑氣趕到了青年旅館,找到了自我的房間,發現一張席夢思牀上躺着一個小姑娘。“我”匆匆洗漱完,也躺下了。午時兩點半,我剛醒來時,發現小姑娘正在收拾東西。晚上八點多,“我”回到旅館,小姑娘正愜意地躺在牀墊上,看着一本厚厚的書。她一見“我”,立即和“我”打招呼,問“我”從哪裏來。“我”說我是中國人。她一聽,告訴“我”她是德國人,名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暑假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烏塔還跟“我”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第二天,烏塔向“我”道別,說要努力掙錢,以後去中國旅行。

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烏塔是一個有自我主見的人。她獨自一人遊歐洲,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或危險時請求幫忙,再給家裏寄一張明信片,讓家人明白自我平安無事。這次旅行的旅費是烏塔自我掙來的,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傳單,假期的時候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看到烏塔能自我掙錢,可我卻不能。因爲每次買東西都是父母掏錢買的,而我卻沒有一分錢。

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我十分盼望能獨自一人回家,可爸爸媽媽寸步不讓,死活不願意,但看我又哭又鬧又是信誓旦旦的樣貌,只好讓步了。晚上,我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了有一個人正在跟着我,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正當我走進一條小巷時,天空中突然劃過一道閃電,緊之後響起了一聲聲雷,小雨點兒從天而降,把我全身都淋溼了,我冷得打起了哆嗦。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又出現了,我定睛一看,原先剛纔跟着我的人是爸爸。我立刻感到了懊惱:看來爸爸媽媽還是不信任我。我已經長大了,絕對有這種獨立自主的本事,只要放開你們溺愛的雙手,我才能成長。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我去走,才能越走越寬。”我想對每一個人的家長說:“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自我能管好自我。請你們放開溺愛的雙手,讓我們自我獨自撐起一片屬於我們自我的藍天,這樣才能讓我們展翅飛翔。”

《烏塔》讀後感 篇9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文章主要寫14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爲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於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裏怕丟了,含在嘴裏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纔有這麼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裏,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已經9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麼時候呢?現在我幹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裏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後,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着吃着,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對我說:怎麼,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爲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着同學們個個抿着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鑽進去。

家長們爲什麼這麼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看望我的奶奶,誰知還沒到奶奶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羣無頭蒼蠅一般,最後,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裏並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遊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爲溫室裏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長們,請你們放開鳥籠,讓您的兒女們也像海燕一樣迎着風浪展翅飛翔吧!

《烏塔》讀後感 篇10

前不久,我學習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讀了課文知道烏塔是個自強、自信、獨立生活的人。烏塔14歲了,竟能獨立生活,居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真讓人不敢相信啊!我深受感動。

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從小就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要光是從書本上學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是烏塔說的話。我想是啊,父母愛孩子,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單獨出門鍛鍊,鍛鍊他們自立的本領,不要只是單方面的呵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愛孩子,不要束縛孩子的思想和行動。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爸爸媽媽疼愛。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出去鍛鍊,只是認爲在家裏學習成績好就行,什麼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們做,現在不是有許多同學不會做家務事嗎?有的家長還擔心孩子,上學放學都來接孩子。這樣不僅不能養成孩子自立,還容易養成依賴性。

我很佩服烏塔獨立掙錢的精神,烏塔她既能獨立掙錢,而且還獨立生活呢!我要是能像烏塔那樣,能獨立生活,那該多好。讀了課文,我能猜想到烏塔小時肯定打好了“基礎”,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那麼好得“結果”。我記得有一次,我表姐她一個人在家,開始她是有點害怕,後來她想:這麼大個了,都快16歲了,自己在家,竟還害怕,是不是一個大姐姐呀?經過這一想,她便不害怕了。其實我這個表姐很勤勞,不管在什麼時候,她都會將家務事都做好。而且她還是個有計劃的人,有一天,她便想了一個計劃是:現在是9:00,我30分鐘掃地和拖地,就到了9:30。用30分鐘把家裏的髒的地方擦乾淨,就到了10:00。用30分鐘把家裏全部整理好,就搞定了。那麼剩下的時間就做完作業。她擬好計劃就行動行動起來了!。等到我們11:15回到家時,她已將房子收拾得乾乾淨淨了,簡直就像煥然一新一樣!這時表姐慢悠悠地從房間裏走出來,手裏還端着兩杯熱呼呼的水,說:“快坐下喝喝水吧。”可見表姐的自主而獨立的能力與烏塔相比哦。

最後,我們不單要學習烏塔獨立出國的膽識,還要學習烏塔自強、自信、獨立生活的習慣。

《烏塔》讀後感 篇11

《烏塔》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出國旅遊的成長故事。我跟文中的作者一樣,深深地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同時也在反思我們中國小朋友不獨立的問題。

獨立是一種行爲能力,也是一種精神狀態,它需要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

烏塔在獨自旅遊之前,查閱了很多書籍資料,設計好相關的路線,甚至自己掙旅遊的費用;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查到警察局的號碼,向家人報平安,這些都是獨立的行爲能力。但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往往有嚮往自由獨立的心,卻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經常聽到一些新聞報道,很多上了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個人出門旅遊都因缺乏獨立行爲能力,遇到困難,不能順利解決;遇到危險,不能保證自身安全。不要說獨自出門旅遊,很多孩子甚至連在熟悉的環境中,照顧自己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不但小朋友缺乏獨立行爲能力,而且我發現身邊的大人也缺乏獨立能力,最明顯的是缺乏獨立的精神狀態。他們很難做到像烏塔一樣一個人用心欣賞旅途中的美景,更是沒有辦法像魯濱孫一樣一個人在荒島生活。他們整天抱着手機,一沒有wifi,和外界失聯,就會焦躁不安,這就是不能獨處、不夠獨立的表現。

之所以中國的大人、小孩都不夠獨立,我覺得這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在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裏,除了跟學習、跟成績相關的能力需要培養外,似乎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就拿我來說吧,偶爾想幫媽媽做做家務或是學習一些做家務的技能,媽媽總說:“去去,寫作業去,這裏用不着你,讀書是首要任務。”很多本來應該我自己做的事情,媽媽也都包辦了,生怕佔用我的學習時間。另外一個原因,也是由於爸爸媽媽自身的精神狀態不夠獨立,他們過分依賴孩子,把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未來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因爲我們,爸爸媽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特別害怕我們有閃失。我想這也是導致他們過分溺愛我們,鈍化我們獨立能力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獨立能力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不僅我們要像烏塔學習,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要向烏塔的爸爸媽媽學習。

《烏塔》讀後感 篇12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出國旅遊的故事。烏塔爲了出國旅遊,作了許多的準備,如設計了旅行路線,攢旅遊費,閱讀資料和書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購紀念品。同時,課文還描寫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遊的機會。文中的烏塔認爲,父母愛孩子,就應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外去看一看等。這些,都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我認爲:烏塔有這麼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於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於挑戰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願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自立能力。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裏怕化了,放在手裏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願意放手,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着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其實,我也有一次獨自外出的經歷。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去參加夏令營。事前,我參觀了學校和宿舍,覺得很喜歡。但到了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後這21天就住在這裏,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下來。可是,爸爸媽媽堅持要我留下來,鼓勵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我被他們逼得無可奈何,只能強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課,老師說要選一位班長。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決定讓我來當班長。在那次夏令營中,我認識了50多個新朋友,學習了不少英語知識,學會了國畫的技巧,老師還獎勵了我許多的“美元”,我用這些“美元”換到了許多獎品。

那次夏令營我過得比想象中愉快。於是,我明白:爸爸媽媽帶我到這裏來是鍛鍊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戰能力。不過,和課文中的烏塔比起來,我還是差遠了。下一次,我要爭取自己主動報名參加夏令營,還要到外地去旅遊。

《烏塔》讀後感 篇13

前不久,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我對文中十四歲的德國姑娘烏塔佩服不已。

這篇文章主要講烏塔在父母的支持下,用自己掙來的錢,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反映了外國孩子有禮貌、富有生活經驗、熱愛生活的特點。一個十四歲的姑娘竟然那麼勇敢——在暑假獨自一人瀏覽了歐洲的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希臘五個國家;她竟然有那麼大的毅力——爲了這次旅遊,用了三年時間來準備,閱讀了大量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更難能可貴的是所需的旅遊費用,完全是她自己三年來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爲別人家陪小孩賺回來的。她的這種勇敢與毅力不僅令我們刮目相看,更令我們無地自容。與她相比,我們相差甚遠。我們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家,父母長輩百般呵護;在校,老師耐心教育細心照顧;出門,有家長陪同或專人看護。不說單獨出門旅遊,就是單獨上校的機會都難得一次。我們就像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雨與磨練,我們的獨立自理能力幾近退化,真的是我們不行嗎?是我們比別人差嗎?不是,是我們沒有機會,是因爲我們的父母長輩過分的寵愛甚至溺愛而造成的,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對“我”的反問,正好問得“我”一時語塞。的確是呀,爲什麼就不能讓我們單獨出門?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磨礪怎能成長?我們現在需要機會,親愛的父母長輩們,放心吧,請鬆開您溺愛的雙手,讓我們自由地翱翔。因爲“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裏,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烏塔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我們的真理。我也要向烏塔學習她的精神,善於觀察,善於發現,膽大心細,聰明勇敢,以後也遇到困難要獨立思考,獨自解決,培養我的獨立能力。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烏塔》讀後感 篇14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一個年僅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烏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掙生活費,如果換成是我,肯定會喊哭喊累,賴着不做。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因爲科技發達,所以每個人都有着依賴思想,每天放學要麼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麼就是自己搭車回家,而烏塔卻一個人遊歷歐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國家都是獨自一個人走着回家的。

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

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每天早起早睡,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說擦窗戶、掃地、拖地。

除了這些,我還要提出倡議: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向烏塔學習!

烏塔是一個小女孩,她十四歲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使作者大吃一驚,她問作者: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旅遊的?作者頓時語塞,後來有所領悟,中國的孩子不會自立。

烏塔使我想到了電影《暖春》中的小女孩,她給家人做飯,自己去上學,她堅韌自制,勤勞勇敢,我卻連自己一個人去少年宮也不敢,而烏塔自己一個人可以去米蘭和佛羅倫薩,和她相比,我簡直就是白天鵝中的一隻醜小鴨。

烏塔不是一個成年人,卻擁有成年人的想法。她用了三年,三年,多麼少的天數,她居然就準備好了。她不向父母伸手要錢,自己掙錢,去了許多地方,無人依靠的她很快活,這是中國孩子很少、幾乎沒有的做法。我們是膽小嗎?不是;是無能嗎?不是,是因爲我們缺乏自立!

讀了《烏塔》之後,我要自己學着做家務了,比如:自理:自己鋪牀,自己疊被,校園內的事情儘量自己解決。家務:學着做飯,現在我就會做西紅柿炒雞蛋,還會做黃瓜湯。學着拖地,掃地,我現在會拖地了,學着自己洗衣服,學着自己獨立睡覺。

朋友們,期待着我的好表現吧,你們將爲我喝彩!

《烏塔》讀後感 篇15

學了課文《烏塔》,我不禁爲主人公烏塔深深感動了。烏塔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女孩,她利用暑假的時間,一個人遊歷了歐洲。沒出發之前,她早已經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示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告平安。她的自理能力和時間觀念都那麼強。她計劃周全,自我保護意識和獨立生活意識也很強,我非常敬佩她。

在我們周圍,像她這樣年齡的孩子可是家中的小皇帝,不要說一個人出遠門了,就連逛街散步都是爸你媽媽拉着手的。我們班上好多同學都還不敢一個人睡一個房間呢,不要說自己洗衣做飯了。有些同學的爺爺奶奶傍晚來接時還幫助他們掃地呢!

我也已經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了,比烏塔只小了3歲,可上學、放學的十分鐘路程都是爸爸媽媽接送的。今年暑假結束開學時,媽媽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讓我一個人試着走回家,也好不容易說服了爸爸。可杭州的阿姨回來聽說此事,一個勁地反對,當然不要說是爺爺奶奶了,我們都是瞞着他們的。所以沒辦法,到今天也還是爸爸媽媽送我上學、接我回家。

昨天,我終於有了一次自己回家的機會了。下午,我在秀洲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完了劍橋英語興趣班。放學了,可沒找到來接我的媽媽,就緊張起來了,不停地往馬路上張望着。過了一會兒,一同上課的同學都走光了,可媽媽還沒來。我想,我帶着鑰匙和門牌,不如自己走回家吧。於是,我一個人開始往回走。

走在馬路上,我的心呯呯直跳,這可是我第一次一個人走馬路呀。要穿中山路了,我等到了綠燈,又看看左右沒有車子開過來,我就趕緊從人行橫道上跑了過去。真好,所有的車子都停着,似乎在讓着我,給我這個第一次一個人過馬路的小女孩壯膽。穿過了中山路,這下可安全多了,我終於平安地回到了家。

我剛回到家,媽媽也回來了,看見我一個人回家了,連聲誇獎道:我們的沁兒長大了!我聽了,心裏也喜滋滋的。因爲我終於跨出了自己回家的第一步。我想,以後我還要多鍛鍊鍛鍊。

《烏塔》讀後感 篇16

《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講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事實證明,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養成勇於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從“鬧鐘驚醒了我”可以體會到烏塔的時間觀念很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用鬧鐘控制好自己的起居,該休息時休息,該遊覽時遊覽。

從她“愜意”地趴在牀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都可以看出她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如果生病了,可以馬上就醫,或者請人幫助。

烏塔遊歷了歐洲,從家鄉德國漢堡出發,到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此時正身處羅馬,最後還要去希臘。

烏塔做事很有條理,考慮周到。因爲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備遭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爸爸媽媽就不會擔心她了。

一個人出遊雖然有危險,但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就可以把危險降到最低。烏塔出發前爲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書籍資料,自己打工掙旅費,既減輕了父母的負擔,又能鍛鍊自己的實際生活能力。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的這些話想告訴我們: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爲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爲:愛孩子就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鍊的平臺,這樣纔是真正的愛孩子。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我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從中明白一個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懂得了從日常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要學會自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麼事、什麼問題都依賴父母和老師,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烏塔的這種持之以恆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我不僅要學習烏塔待人熱情,很有禮貌,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更要學習烏塔爲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孩子。

《烏塔》讀後感 篇17

學了《烏塔》這一課,一個德國14歲的小姑娘烏塔很讓我震驚,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最讓我敬佩的是她沒有向自己父母要錢,而是利用節假日掙來的旅遊費,她還非常細心,在家提前閱讀好了各地的書籍和旅行路線,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請求幫助,讀到這裏,我不由得臉紅起來,羞愧不已。

從小到大,我就是家裏的“小公主”,爸爸、媽媽對我十分疼愛,“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裝在包裏怕丟了。”別說一個人出去旅遊了,就是串門在別人家玩,也得再三叮囑,生活上,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幫媽媽做做家務的時候,他們也總告訴我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幹活有爸爸媽媽呢,你只要認真學習就行了。還記得那次我和我的好幾個好朋友去外面玩,走之前,媽媽叮囑一遍又一遍“跟好別人,別走丟了”,一看就是一萬個不放心。爲了我的安全,媽媽特給我買了一部手機讓我隨時能和她聯繫,於是,我便出了門,剛和朋友坐上車,“叮鈴鈴、叮鈴鈴”電話聲從口袋裏傳來,原來是媽媽,我一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媽媽“坐到了車上沒有,一定要跟好隊”。從手機鈴聲一開始就有別的同學對我含褒帶諷地說:“你媽媽還很關心你呢!”我對她們笑了笑,“那是媽媽愛我”。可接下來每過5分鐘媽媽就打來一次電話問我,這下真的遭到同學的笑話,一個同學對我說:“都幾歲了,你媽媽怎麼還這樣關心你啊!哈哈!”我也是個長大了的孩子了,同學們都獨立自主了,而我還永遠是媽媽眼中的那個長不大的小不點呢!我也想獨立,自己除了寫作業外自己能幹點什麼事情,可是我的爸爸媽媽卻總是對我太過“愛護”了。聽到他們的冷嘲熱諷,我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可現實就是現實,我告訴他們我已經長大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着我,對於他們給我的“過剩的愛”,我沒辦法,只能接受着。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心裏也覺得有點孤獨和落寞。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整天把孩子呵護的像溫室的花朵,就會失去自強自立的本領。如果讓孩子自己克服困難,那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烏塔》讀後感 篇18

當讀到烏塔這個題目時,它令我驚愕,令我想不通。一開始,我以爲這是介紹一座名塔,可是這能和我們這單元的主題:成長,有什麼聯繫呢?讀了這篇課文,我才知道原來烏塔是擁有自立精神、熱愛生活的德國小姑娘。

這篇課文主要寫“我”在羅馬認識了年僅14歲的小朋友烏塔,在“我”與她的攀談中,“我”瞭解到他今年暑假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

當讀到“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到陪小孩。”我的心中溢滿敬佩。她一個人爲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3年,3年!

她爲這次旅行做了精心準備。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像烏塔一樣,在家裏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更不會去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指南和書籍,自己打工賺錢,而是叫爸爸媽媽替我打點好一切,再一個人毫無顧慮的旅行。當我讀到“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張席夢牀,上面躺着一個金髮小姑娘,睡得正香……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時,我不禁羨慕起這個小姑娘。她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她知道現在要幹什麼,等會兒要幹什麼,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一絲不苟。當我又讀到“烏塔對我的這番解釋很不滿意……你的話不合邏輯。”時,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段話是說烏塔認爲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去玩不存在因果關係。她敢於反駁大人,並沒有一種大人說什麼就是,我不用去反駁的想法。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裏清晰、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並能切中要害,這充分體現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基礎是她在思想、精神上的獨立。

烏塔,她讓我感受到她的獨立,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要像烏塔一樣,接受風雨的洗禮,雷電的磨鍊,在這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開闢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烏塔》讀後感 篇19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當我讀時,有點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遊歷歐洲,那沒有別的說法,只能說明這個孩子獨立性超強!

們,我相信當一個孩子對大人說:“哎喲!求你了,就讓我一個人去玩吧!”而大人總有那麼一大堆理由告訴你:“你找死啊!現在外面那麼多壞蛋,咱們家就你一個寶貝,把你弄丟了怎麼辦?我告訴你,你去哪我們都會跟着你的,不然我們不放心,還有……”而這句話傳入耳中時,同學總是用手摸着他的頭懷疑:“他是不是精神質疾病呀?他不怕壞人嗎?”其實這在國外是屢見不鮮的。

外國小孩自己能旅行,而中國孩子卻做不到,甚至有一些從小就是在大家閨秀的人已經成年了做完了一件事,還得問一下:“媽,我這樣對不對?”這說明西方教育與東方教育截然不同。

在西方,父母把孩子教會走路就不管了,即使孩子摔了一跤,得到的也只是一句簡單的安慰。最終,孩子必須自己爬起來。到了吃飯的時候,父母就讓孩子抓飯吃,不會用叉子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東西,就算孩子掉的滿身都是飯,父母也決不喂孩子吃。這標準是“”式的愛。

而到了中國就大不一樣了。父母就像老一樣,把孩子護在翅下,不讓一陣風吹在孩子身上,不讓一滴雨在孩子身上。鞋帶要家長系、飯要喂、衣服要父母幫忙穿……簡直與老沒啥區別。

不過在我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由父母來教我們做事。現在長大了,就用不着了。因爲我們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如果你不能獨立,那就別提爲社會做貢獻了。

父母按照自己“母雞”式的愛爲孩子設計了將來的路程,並以爲手把手的教孩子,不厭其煩地陪孩子就夠了。其實家長們忽略了獨立。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考上了一所名牌,幾個月後,又回家了。爲什麼呢?就因爲他不會剝雞蛋。”

要知道,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時,不能陪孩子一世,早日放手纔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孩子必需要兩條腿走,不要以爲學習好就夠了,你還缺一第獨立的腿。

大家經常看見一位家長,帶着一個孩子玩時,家長說:“別摸髒東西!別走遠……”。然後孩子絆了一跤,但並沒有哭,而家長卻又拍又哄:“可惡的地!讓寶寶摔了一跤。”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只要孩子離開自己的祖母就想出可怕的事:什麼孩子被撞了,孩子游泳嗆水了……世上沒有怕孩子摔跟頭而不讓離子學走路的媽媽,但有的父母就給孩子設了禁區。

陪伴孩子成長不是不行,而是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前面的路很長,但要自己走。

《烏塔》讀後感 篇20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一個年僅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烏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掙生活費,如果換成是我,肯定會喊哭喊累,賴着不做。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因爲科技發達,所以每個人都有着依賴思想,每天放學要麼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麼就是自己搭車回家,而烏塔卻一個人遊歷歐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國家都是獨自一個人走着回家的。

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

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每天早起早睡,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說擦窗戶、掃地、拖地。

除了這些,我還要提出倡議: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向烏塔學習!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感觸。

課文講述的的是一個叫烏塔的14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裏認識了旺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對旺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地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

我們看看烏塔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麼小的孩子獨自出門旅行,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吧。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自己一點一點咱的。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子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的孩子,我聽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爲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被迫輟學。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們說:請爲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請讓愛更完美,請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 篇21

最近,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感觸很深。這篇課文介紹的是一個名叫烏塔的德國女孩,她才14歲,卻能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而十歲的我呢,出去買東西要媽媽帶,上興趣班要媽媽送,更別說獨自出去旅行了。

烏塔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而我呢,做事太欠計劃性。我喜歡看書,但經常把看書放到做作業的前面,因此導致我很晚才能睡覺。我一天別說寫份日程了,就連起碼的規劃都沒有,整天都急急忙忙的,像趕飛機似的。

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她旅行用的所有的錢都是她自己掙的。爲了掙取旅遊的費用,每個週末去餐館和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耍掙錢。而我呢,洗碗有時都把碗摔得稀爛,更別說去餐館掙錢了。離開了媽媽,髒衣服沒人洗,臭襪子堆得跟小山一樣高,並且臭氣熏天。

烏塔旅行前閱讀了大量跟這次旅行有關的書籍和資料。而我呢,每次都是跟着爸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根本沒好好閱讀要去地方的書籍和資料就直接去了,結果跟沒去一個樣。

爲什麼我跟烏塔的差距那麼大呢?仔細想來,還是爸媽對我太過溺愛。平日,我想自己削個水果,爸媽怕我劃到手幫我削了,類似的事還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到了溫室的花朵,雖然得到了溫暖,但沒經歷風雨的洗禮,生命力並不頑強。

學了《烏塔》之後,我決定要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力的人。我向爸媽推薦《烏塔》這篇課文,並告訴他們我的想法。首先,學習自理能力。從小事做起,每天自己整理書包、房間,自己獨立上下學;再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洗碗筷,打掃房間,洗自己的襪子和衣服。其次,學習做事規劃性。先制定並執行簡單的日計劃,合理安排好學習和休息時間,不再整天風風火火的;再製定並執行周計劃,安排好鍛鍊、閱讀、社會實踐時間;最後跟爸媽一起制定年度計劃,利用寒暑假回老家探訪親友,有準備的出去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爸媽很支持的我想法,並欣慰地說我長大了。於是,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獨自過馬路、第一次自己洗襪子、第一次賣報紙……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自信,爸媽也越來越欣慰。

我要跟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好孩子。離開爸媽建立的“溫室”,多一點磨鍊,即使有烏雲,努力後也有燦爛的陽光。

《烏塔》讀後感 篇22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爲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裏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裏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爲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着一場心靈的洗禮。

看看烏塔,想想我們,同時,讓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外國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一些,他們很早就開始培養小孩子的獨立能力,給小孩子一個空間,讓小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而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於擔心,太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可我們終歸要長大,要走向社會,讓一個沒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又怎麼去面對社會呢?

今後,我一定要向烏塔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鍊自己,磨練意志,儘量不尋求父母的幫助,把自己培養成自立、自強的人。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家院子裏有一個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因爲在家裏,她不整理房間,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家務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媽媽只讓她學習,星期六、星期天她媽媽也不讓她幹家務,只讓她上補習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書呆子。她去上大學,不會自己洗碗,不會自己疊被子,但別人都會,她就有了別人什麼都會,而我卻什麼都不會的心理,她自己因爲承愛不住壓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我要告訴和我同齡每一個人的家長,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那麼,中國的孩子也能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力自強。

《烏塔》讀後感 篇23

在我的語文課本里,有一篇文章是《烏塔》,它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多感動,但更多的是震撼: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呢?讀着這篇文章,我眼前浮現出了這樣的畫面:在飛馳的火車上,一個小女孩欣賞着窗外的美景;在旅館裏,她趴在牀上一邊看書一邊吃糖;在超市裏,她向來去的顧客分發着廣告…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腦海裏出現了很多小問號:她是怎麼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嬰兒變成這麼獨立堅強的小姑娘呢?她爲什麼要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呢?她又是怎麼做到的呢?在遊歷歐洲的過程中,她的父母難道就不擔心嗎?我仔細深入地想了想,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一定受到了很多鍛鍊:獨自乘車出去玩、分發廣告掙錢…慢慢地,她就能夠自己處理很多難題了,再後來,她就可以自己乘火車去遊德國了,最後,她就可以獨立遊歷歐洲了,她以後說不定還可以遊歷世界呢。烏塔說了,光從書本和電視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她就親自來到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她。這也是她遊歷歐洲的原因。她花了三年之久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讀書、掙旅費,等等,最後才實現了這個偉大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她的父母不可能不擔心,但是他們尊重孩子的意見,願意多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而且知道烏塔有這個能力,才同意她出去旅遊。

在中國,也有這樣的孩子,有一個男孩叫馬鵬飛,他七歲時父母雙亡,奶奶雙目失明,他就擔負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給奶奶做飯、打針、按摩,還有上學,他和烏塔一樣,也是一個自立、自強、自主的孩子。但是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小皇帝",他們嬌生慣養,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別說獨立遊歷歐洲了,就連出門買瓶醬油都害怕,當然,這不僅僅是孩子的錯,也是因爲父母太嬌慣孩子、不給孩子機會去鍛鍊。我的爸爸媽媽也是不放心我獨自出去辦事,所以我的獨立能力也不強,沒有烏塔從三年前就做準備的那種計劃性,也沒有吃苦耐勞的品質,經常是隻幹一點活兒就喊累,這些方面比起烏塔來,我真是差着一大截呢。我想,烏塔能做到的,我爲什麼就做不到呢?我是一名小男子漢,以後也要多爭取鍛鍊機會,增強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烏塔》這篇文章給我了感動,更給我了力量,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我一定會趕上去的!

《烏塔》讀後感 篇24

“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前不久的語文課上,當我學習完《烏塔》這篇課文以後,我對這句諺語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烏塔是一位聰明,勇敢獨立而熱愛生活的十四歲德國女孩。就是這個僅僅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去歐洲卻不害怕,反而很坦然。這一次遊歷花費了她不少心思。三年,整整三年,她堅持自己的準備資料,就連旅費都是她自己掙來的,我不禁爲烏塔的獨立自主感到震驚和讚歎!

相比起烏塔,我忽然覺得很慚愧,從小到大,都是在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下長大的,我就像家裏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我嬌生慣養,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我也習慣了什麼都依賴他們。寫完作業,檢查是媽媽的事;衣服髒了是奶奶的事;收拾文具是爸爸的事。和烏塔相比,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就像溫室裏的那顆弱不經風的花朵。

學完這篇課文,回到家我就鄭重其事地對爸爸媽媽說:“從今天起我晚上要一個人睡覺,白天要自己上學,我也要和烏塔一樣做一個獨立勇敢的孩子!”一向對我嬌生慣養的爸爸媽媽,竟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

夜幕慢慢降臨了,星星像頑皮小孩似的在天空中眨眼睛。“當、當、當……”時鐘連續敲了十下,爸爸媽媽是故意捉弄我,也早早關了燈,關上他們的房門睡覺去了。四周靜悄悄的,伸手不見五指,我心像敲着小鼓,“咚咚”地跳個不停。害怕極了。我一頭鑽進被窩,使勁閉上眼,但漆黑的環境卻讓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一會兒窗外像一幫“強盜”,正揮舞着大刀氣勢洶洶地向我逼近;一會兒黑暗中彷彿出現了一個青面獠牙的“鬼”要吞噬我;一會兒又似乎有一個狡黠的黑影在門外作案,一樁樁血案的可怕景象在我眼前晃動……我的心顫抖個不停。可一想到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勇氣,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楊奕,你是小小男子漢,可不能輸給女孩子!”頓時,緊張的心情鬆弛了許多,我用被子矇住眼睛,用手捂住耳朵,心裏不停的數着羊:“一隻、兩隻……一百五十九隻……”不知不覺我進入了夢鄉。第二天,晨雞報曉,天色微亮,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發現自己戰勝了恐懼,終於敢獨自睡覺了,我簡直太興奮。

從那以後,我獨自一人上學,一個人在家寫作業,一個人幫媽媽買菜。就像烏塔說的:“只有親身盡歷,才能體驗到事物的真正美。這纔是真的快樂!”是呀,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就讓我們在大自然中去經歷風雨,去開闢一個新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天地吧!

《烏塔》讀後感 篇25

今天我們語文課學習了一篇《烏塔》,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心裏想了很多事情,我們中國的孩子跟烏塔的區別在哪裏呢?烏塔最後想爲什麼中國孩子沒有獨立性?電視怎麼能夠叫他們快樂呢?

烏塔是一個獨立能力很強的孩子,她通過自己平時勞動爲自己出門旅遊攢了很多錢。又提前規劃好自己旅遊的路線,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獨立完成,這一點叫我很是羨慕,通過跟烏塔比較,我覺得我自己缺乏很多方面的獨立性,比如學習上、生活上。

學習上面,我們平時在學校通過老師的講課,學習了很多知識,回到家裏,總是靠父母督促學習,有時候還會耍脾氣,想想真不應該。姥爺經常跟我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我總是不能體會,總是叫父母督促,獨立能力和自我約束理不強。我想以後在學習方面儘量自己掌握好時間,對自己的學習有個計劃,學習的路很長,不能總是靠父母。

在生活上,我自己感覺還可以,有時候自己的事情懶得做,父母就替我做了,這樣也是不對的,作爲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我前些日子腳骨裂了,那幾天媽媽總是幫我弄這個弄那個,我好像也習慣她的幫忙,總叫媽媽幫我,那些日子腳很疼,我坐在沙發上,忽然想喝水,於是就叫媽媽給我倒水,媽媽說:“好,稍等一下。”當時媽媽正在收拾屋子,她走去廚房給我倒水。爸爸看見了對我說:“雖然你的腳疼,但是扶着拐還是可以去喝水的。”那時候爸爸就說自己不能因爲腳有問題了就全指望別人,自己如果能忍就忍者,自己去做。當時我還不服氣,還跟爸爸頂嘴,覺得他不夠愛我,現在想想烏塔,一個人獨立出國旅遊,困難那麼多都不害怕。還有那些殘疾人,他們是怎麼克服的呢?更何況我不過是骨裂了,今後還能走路呢!突然覺得自己做得還真不夠好。在不疼的情況下,用拐其實自己也能走,爲什麼非要麻煩媽媽去拿呢?這就是缺少了堅強和獨立。以後我想讓我的父母對我再多一點放手,中國家長總怕孩子不行,做不到,所以請家長們不要想太多,你們也要放開手,鍛鍊自己的孩子,叫他們多參加活動,鍛鍊自己,比如夏令營、出國遊學。多長見識。

通過這篇課文,結合自己的事情,我覺得我們中國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獨立能力,應該好好向烏塔學習,學習她那種獨立,遇到事情先自己動腦筋,勇敢的面對遇到的困難。

《烏塔》讀後感 篇26

這個學期,姚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一次親身經歷。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星期六,天色已昏,我剛剛在老師那裏練完一毛一筆字,又和媽媽搬了很多東西。當我和媽媽一起從辦公室走出來,我已經筋疲力盡了。老媽還要去 辦公室辦一點事,想帶我一起去,被我拒絕了。我反駁道:“老媽——,我又不是五六歲的小孩子,老是跟着你。不丟人嗎?還不如我自己回家,反正過一條馬路, 就是我們的小區。難道不行嗎?”媽媽想想也是,便同意了。我聽完後,就高高興興地走了。我走在茫茫的黑夜裏,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但汽車卻是很 多。到了馬路旁,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左看看,右瞧瞧,確定沒車,才過了馬路。到了家,還比媽媽快了5分鐘。因爲媽媽根本沒有去辦公室,一直跟在我後面,看 到我過了馬路,又急忙追上來。到了馬路對面,發現我不見了,又到處找我,到了家才恍然大悟。

我認爲,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一樣優秀。但是雙方的父母卻大不一樣。一個常爲自己的孩子提心吊膽,生怕出了什麼事;一個放心大膽,沒有什麼擔心。對比一下,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有點過頭了。以前媽媽總是不讓我一個人過馬路,這次我就一個人過馬路回了家。

上完《烏塔》後,姚老師讓我們回家和家長交流這篇課文。我便開門見山,把我的經歷和想法告訴了他們。

爸爸認真地聽完我的“長篇大論”後,說道:“爸爸也看了《烏塔》這篇課文,也知道你的想法了。爸爸要告訴你的是,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是一樣的棒;外國 的家長和中國的家長也是一樣的愛孩子。爲什麼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愛孩子的方式不一樣呢?因爲中國人口很多,什麼樣的人都有,外面還不是很安全。你幾次想自 己上學,我們卻不同意。這又是爲什麼呢?因爲在你去學校的路上有一個工地,裏面來來往往的大型卡車很多,人員也很複雜。我們只有一個孩子,而且生命只有一 次。所以,我們不放心,等工地建好了,我們就會讓你一個人去上學。”

爸爸說完,媽媽接着說:“爸爸講得很對。還有一點,做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纔不會失敗,這叫‘有備無患’。你看烏塔出去旅遊做了三年的準備,你要向她好好學習。一個人光有獨立的精神是不夠的,必須加上認真準備才能成功。”

我聽完後,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烏塔》讀後感 篇27

三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令我印象深刻,那篇課文叫《烏塔》。

文章講述的是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裏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我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我爲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讀完後,文章中有一句話讓我十分震撼:我一時語塞,對烏塔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他們,不會讓她們一個人單獨出遠門。”而烏塔說:“我在家裏也是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愛我,可我們興趣不同,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孩子卻少鍛鍊,中、德兩國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但爲什麼在中國的家庭裏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裏,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國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遊,叫他們在國內旅遊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爲中國的孩子從小就缺少鍛鍊;缺少勇敢;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根本沒法離開父母。而外國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門勇敢,堅強,從小就開始鍛鍊,所以他們敢一個人出門,而且父母不會很擔心。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烏塔是一個只有14歲的小女孩,竟能用自己的掙的錢遊遍歐洲,而且還是一個人,她的獨立生活能力多強啊!現在,在中國許多家庭的家長都十分關心自己的子女們,不讓他們做這做那,不讓他們單獨出門,生怕在外面受到一點傷害,這樣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暴躁,從而使他們獨單,不能融入社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願望,但爲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啊!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吧。文章裏寫過這樣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覺得她說得很對,當然從書本和電視中認識世界是不完美,我們要走出我們自己的世界,來親自體驗。但是我還要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有主見,這樣對我自己有很大的好處。

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烏塔》讀後感 篇28

文中的小女孩烏塔表現出來的勇敢、獨立。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去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爲了賺旅行費用,每個週末去飯館或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這一段時,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一個14歲的小女孩可以做這些事。烏塔用自己的勞動賺錢。而我,還天天向父母要錢,認爲找父母拿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想到這裏,我是有多麼不好意思呀!還有,烏塔旅行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查詢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並及時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報平安。而我呢!這一對比,實在我自愧不如啊!

記得有一次,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一個人睡啦。我嘴上同意了,但心裏打着鼓。等媽媽把燈關了,我都不敢把眼睛掙開。"怕'鬼'會在晚上出來吃小孩。"這種想法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我越想越怕,一個怪物。自己安慰自己不要怕,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睡着啦!"突然,有腳步聲,而且還越來越近,正準備大叫一聲"媽媽"時,咦!原來是媽媽,嚇我一跳!最後還是在媽媽的陪同下,我才睡着。如果烏塔也像我們一樣膽小,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出去旅行。現在的小孩子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們。做什麼都依賴父母,這裏能力又差,心裏又脆弱。等我們長大了,我們總會離開自己的父母。獨自生活、工作。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不能再照顧我們,而且還需要我們的照顧。

我多麼希望中國的家長們也像外國的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鍊獨立性的機會。

《烏塔》讀後感 篇29

今天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使我深有感觸。不僅使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同時,也使我聯想到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的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

作者寫本文的主要目的大概是要描述出烏塔的勇敢、熱情、友善、勤勞和有主見。可是我們在爲小烏塔的勇氣所驚歎的同時,也促使我們得好好的思索一下,我們中國的同齡孩子們呢?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像烏塔一樣,敢自己獨自去旅遊呢?

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科技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同樣我國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方式也在全面提高。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卻仍然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處。比如說,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心與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某件事、過多地注重學習成績而扼殺孩子的其它愛好與興趣、缺少對孩子動手能力的鼓勵、一味地滿足孩子對金錢的需要等現象。

相比較而言,德國的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的家長處理得更爲恰當些。中國有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擔心,有一點擔心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太過於擔心就不對了。這樣不但不能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及處事能力,而且也扼殺了孩子們的許多天性,使孩子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時間一長,孩子便會對這些事情產生恐懼與牴觸心理,同時也使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結果容易培養出低能高智商的人。在有關報道中,也時常可以看到某些高等院校的高材生們,因在校的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學或請父母幫助打理他們在校生活的案例,這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確實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或家長們的悲哀。

在用錢方面,國外的家長們比較注重孩子們自力更生能力的培養,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勞動所得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使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得到就必須得有付出這個道理。但在我國還是有一些家長只要孩子伸手要錢就給,也不管孩子是因爲什麼而需要錢,並不注重孩子自力更生意識的培養,這樣並不太好。其實德國也是個經濟比較富裕的國家,但烏塔的父母及其它長輩們並未這樣做,而是讓烏塔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使她從小就懂得勞動的重要性,自食其力的光榮。

如果我國的家長們也能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一些啓發,並由此來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能放手讓我們獨立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漸培養我們的自理能力,多給我們一些獨立處理事情的機會,我想,通過一個時期的鍛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我國也能出現衆多像烏塔一樣獨自旅遊的小旅行家。說不定哪天當烏塔來中國旅行時,她會驚訝地發現有衆多同齡的中國小夥伴們能與她結伴而行,雲遊中國的大好河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