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童年》有感(彙總15篇)

本文已影響 8.73K人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童年》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童年》有感(彙總15篇)

讀《童年》有感1

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中,童年往往是最美好的.對於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可是高爾基的童年,是一段悲慘遭遇,一段不公平的人生!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據我瞭解,《童年》是高爾基用自傳體寫的小說三步曲的第一部(第二、第三部《在人間》和《我的大學》),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覺得我是幸運的,我比他幸福,我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疼我愛我的爸爸媽媽,還有關心我的同學,老師......可是在作者3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外公卻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僱工,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小小年紀的阿廖沙真可憐,和我們一般大,卻要遭受我們承擔不起的痛苦,老天爲什麼這麼不公平!難道十九世紀的俄國社會就這麼黑暗嗎?當我一次又一次讀到阿廖沙所受痛苦時的情節都歷歷在目,這時我的心也在痛.恨不得馬上就進入他們的時代,找到阿廖沙,再把他解救出來.帶到我們21世紀,帶到我們家,和他一起生活,使他也成爲我爸爸媽媽的孩子,讓他也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一起上學放學,在校園裏認真學習知識.然後我們一起吃美味可口的飯菜,一起看有趣的電視,一起過多姿多彩的生活.也成爲一個有父母疼愛,有老師,同學關心的孩子.

我真希望我的夢能實現,讓19世紀的俄國社會不再黑暗,永遠光明!讓更多的孤兒也能得到多一點的關愛!

從中我也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與阿廖沙相比,真的是一個在天堂,一個 在地獄般的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呀!

書中還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讀《童年》有感2

歲末寒冬,圖書館裏卻怡然。我在這裏靜靜地閱讀着高爾基的著作——《童年》,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今的兒童擁有真正的童年嗎?他們的童年究竟在哪裏?

是的,每個人都曾擁有屬於自己的別樣童年。童年的歲月裏,他們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則悲痛欲絕;他們有的無憂無慮、五彩繽紛,有的則憂慮重重、黯然失色;他們有的充滿對生活的喜愛,對願望的盡情放飛,有的則充滿對生活的憎惡,對理想的不屑一顧……在每個人的心目中,童年的意義各不相同,有悲也有歡,有痛亦有樂,豐富多姿利於成長。然而時過境遷,這些對於當今的孩子們漸行漸遠,在他們眼中,似乎只有隨心所欲、任我逍遙,才叫做童年。

不是嗎?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稍不順心又哭又鬧;在學校,學習似乎是爲了父母和老師,鬆懈散漫,非要被人逼着誘着;大街上,隨處可見小孩向父母恣意撒嬌,非要買這買那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爲所欲爲、暴戾張揚、怯懦自私充溢着孩子原本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難道不是一種令人震驚的退步嗎?我是一個經過這一切的過來人,對於眼前的一切,我只能抱之以長嘆:“_這就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所應擁有的童年嗎?”

所幸,《童年》一書爲我們深刻而細緻地描寫了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引起了我們深刻的反省與思索。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裏展開。阿遼沙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他被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小市民家庭裏恃強凌弱是人們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當其衝。這裏的人幾乎每晚都要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侮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阿遼沙的倆舅母,也先後被兩個舅舅摧殘致死。他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爲給阿遼沙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也使他逐漸變得同大人們大相徑庭。

在這其間,他也受到過外祖母的疼愛與薰陶,讓他倍感溫暖。此時,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十一歲,阿遼沙的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產,他只得外出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夥計、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裏,他都擔負着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勞動,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到勞苦大衆的非人生活,開始模糊認識到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進一步瞭解並更加痛恨市儈生活。同時,他也發現了勞動人民身上具備純樸善良、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此時,書籍打開了他的眼界,爲他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新世界,誘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對他的成長起着深遠而重大的作用……

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邊的黑暗、血腥的殘暴、白色的恐怖,更有着難以形容的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就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真正的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裏,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裏,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裏,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地生活……但正是因爲如此,高爾基纔看到了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纔會成長爲前蘇聯最爲偉大的文學家!

不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成長。我們與高爾基的不同,就在於沒有他那飽經苦難的童年生活,沒有他那非同尋常的特殊經歷,沒有他那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但事實上,我們也有着與他所不一樣的財富,如優裕的物質生活、良好的學習條件、溫暖的親情等。只是,現在的青少年卻不明白他們的幸福童年是何等地來之不易,何等地彌足珍惜!在他們心中常常只有遊戲機、肯德基、高級品牌等,等來肆意揮霍着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光——他們所謂的童年!這一切,怎不令人扼腕嘆息呢?這一切,怎不令人幡然警醒呢?

細細品讀《童年》,讓我有着與別的同齡人所不一樣的感悟與見解。在我看來,中國的青少年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因爲他們常常不能明白自己的童年是什麼,不能明白自己該怎樣利用寶貴的童年,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真正童年……《童年》,一本厚厚的書;童年,要靠我們每個人自己書寫!

讀《童年》有感3

這個暑假,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小時候的故事。

在那個充滿黑暗和不公的時代裏,阿廖沙的外祖父認爲他父母兩個是所謂的“門不當,戶不對”,使阿廖沙過早地失去了父親,也導致了阿廖沙的母親因失去了丈夫而終日鬱鬱寡歡,所以,小小的阿廖沙便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再遇到不公時也只有找和藹的'外祖母傾訴。

隨着父母的相繼離去,小小的阿廖沙變得十分地懂事,終日小心翼翼,生怕犯一丁點兒錯,天天受着外祖父嚴厲的斥責,得不到一絲溫暖,唯一疼愛他的外祖母也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兩個舅舅也經常因爲爭奪家產而大打出手,這也給小阿廖沙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一次外祖父的染色店裏有個學徒僅僅因爲染壞了一塊布料,而被外祖父打得半死,這讓小阿廖沙對外祖父充滿了恐懼,而最終,因爲外祖父斷了他和外祖母的生活費,阿廖沙被迫和祖母以撿破爛來維持生計。困難時房客給予的幫助,使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童年》一文敘述的是以沙皇統治爲背景的故事。在那個充滿黑暗和不公的時代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在那些地主的眼裏有的只是“金錢”,在那些如同奴隸般人們眼裏有的只是“我希望能活下去”,赤裸裸的差距讓我們心驚,更讓我們膽顫,一個爲了那些虛無的金錢而無情地掠奪着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生存希望,這如同禽獸的行徑、手段讓我們覺得可恥。生命是那麼地脆弱,那樣地無助,卻被他們無情的摧殘,我覺得難過,同時又十分地無奈,一絲蒼涼感默然涌上心頭,不僅爲那些生活在最低端的人民感到難過,也同時爲那些爲了爭逐名利而喪失人性的人感到悲哀。

《童年》中的外祖母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外祖父的無情也更讓我感受到人性的冷漠。像外祖父這樣的人,即使是在當今的社會裏依然存在。有一些願意爲了金錢而拋棄了自己人格的人,如地溝油、染色饅頭、蘇丹紅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讓我們目睹了人性的醜陋和自私,也給這個社會造成危害與信任危機,衆人皆知的“小悅悅事件”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足以讓我們深深地反思,“扶不扶”也拷問着我們的心靈。

一本《童年》揭示了人性的醜陋和自私也展示了人性的偉大。也讓我們明白凡事都要樂觀向上,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童年》有感4

感恩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不變的基調,它如陽光溫暖了人灰冷的面頰,如雨露滋潤了人乾涸的眼儉,它的主題曲永遠不帶雜音地響在每個人的心谷裏。《童年》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故事的薰陶,這些瑣事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祖母給阿廖沙講故事,在困難之時,收留阿廖沙,時時爲阿廖沙祈禱,替他捱罵。

這些平凡的小事感動着阿廖沙,他努力賺錢爲外祖母分擔辛勞,他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外祖母。外祖母的偉大,不僅僅在於凝結了阿廖沙的血肉,更在於塑造了阿廖沙的靈魂,外祖母的一生,是一次愛的旅行。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關天感恩的故事,在美國感恩節中,當人們歡慶它時,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卻是以絕望的心情迎接它的到來,因他們太窮了,想都不敢想那節日的“大餐”。看着心遭透的父大吵起來,兒子只能無助地站旁邊,正在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男孩看到門外站着一個滿面笑容的男人,手裏還提着一個大籃子,裏頭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過節用的東西。那人籃子擱在男孩的臂彎裏就轉身離開了。臨走時還留下一句溫暖的話語“祝感恩節快樂!”感恩之心在男孩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發誓:日後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幫助別人。18歲那年,男孩在這年的感恩節買了不少的食物,裝作一個送貨員來到了一個很窮的家庭。

他把這些食物從破車上取了下來,走進這個破落的房子,孩子們看見這些食物高興地歡呼起來。臨走時男孩也說了一句:“祝你們節日快樂!”感恩這心就是在被別人幫助中油然而生的`。感恩不需要理由,因爲有愛才會感恩。感恩是什麼?一千俱有一千種答案。

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不感情的人說出來感恩究意是爲什麼。因爲感因是不用嘴說出來的,是用心去品出來的。感恩,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純淨而又寬敞。

感恩,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平和。人啊,每天都被許許多的事感動着,或許有時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恩,是因爲他生活愛之中。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碌矇住我們的眼睛而不懷一顆感恩的心呢?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感恩是表達內心的一種方式,它不在於物質的多少,而在於態度。替父母洗腳是感恩;幫老人過馬路是感恩;愛護花草樹木亦是感恩。當這個世上已無感恩的足跡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拔出來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恩吧!

讀《童年》有感5

今年夏天,我看到了高爾基的書籍《童年》,它描繪了作者的童年生活,這讓我將作者的童年與我的童年進行了比較。

小說講述的是阿克列謝在四歲時失去了父親,跟隨悲傷的母親和慈祥的祖母來到脾氣暴躁的祖父家裏,在這裏他遇到了許多親戚,包括兩個毫不知足的叔叔和兩個名叫薩拉的堂兄妹,以及單純的“小茨岡”,後來,阿萊莎、他的祖父和祖母搬進了一所新房子,認識了其他人。他從他們的“奇怪”行爲中認識了一些真相。高爾基的小時候是多麼的可憐啊——祖母是善良的,善良的,聰明的,有能力的,如一個燈塔,照亮了高爾基的生活。老工人格里戈裏非常正直,知識分子“好事”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一羣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從這羣人身上散發出來,讓感到溫暖,讓我感受到人性之光。雖然我仍然對高爾基的祖父和其他人的存在感到遺憾,但是因爲高爾基的祖母,阿克列謝在那時看到了黑暗環境中的光,他對這個國家感到欣慰:至少有這樣一羣可愛的人,他們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比起那些在社會上被害死的人,高爾基又是多麼的幸運啊!至少,阿克列謝度過了比較快樂的童年,他還是幸運分子中的一個。在那個時代,一個人是多麼困難。集體無意識有多可怕。支持他不要墮落的`,是祖母領導的人民的善良和正義。在書中,高爾基對她祖母的評價是這樣的:“祖母的話語似乎是特別唱的。她的話語如此溫柔,明亮,像鮮花一樣富有表現力,很容易留在我的記憶中。當她微笑的時候。她的黑櫻桃般的眼睛非常大,閃爍着難以形容的快樂光芒。通過她的眼睛,她的心從心臟輻射,永不放出,開朗,溫暖的光芒。”他說:“在她來之前,我似乎在黑暗中睡覺,當她出現時,她把我叫醒,把我帶到了光明之中。”奶奶帶走了阿克列謝,周圍的一切都連着不斷變化的線條,編織成彩色蕾絲。她以無私幫助了阿克列謝,併爲他充滿了抵抗困難生活的強大力量。

我認爲高爾基想要在小說中告訴我們的是堅持追求,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並始終以積極和奮鬥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如今,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但人們變得越來越懦弱。遇到困難時,他們想撤退、逃跑和走捷徑。是的,沒錯,想要快樂,你就必須要先學會吃苦。只有付出,美好的生活纔會持續。只有當你爲某事而戰時,你才能得到它。

與高爾基的小時候相比,處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我們從未體驗過被人毆打和被人們欺負的滋味。除此之外,我們的家庭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有陰謀,比如貪婪和爭取財產等激烈的事情。沒有任何殘酷的企圖將無辜的人折磨致死,這是我們每一個現代人從未想過的“事件”。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因在優越條件下漸漸玩物喪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想要撤退,逃避或採取捷徑。我們必須向阿克列謝學習,從他積極的樂觀主義中學習,從他勇往直前的學習中學習,並從他的辛勤工作中學習。這樣我們才能變得越來越自信。

讀了《童年》,我真是感悟頗多啊。我們必須珍惜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必須努力學習。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如此美好的童年,我們不努力學習,那我們就白白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

讀《童年》有感6

《童年》是高爾基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之一,主要描寫阿廖沙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阿廖沙的生活狀態。

這本書寫的主要內容是:阿廖沙因爲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對他很不好,總是對他充滿了敵意。不過,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慈祥的外祖母。在外祖母的幫助下,阿廖沙成爲了一個堅強善良、機智勇敢的人,最後他去了“人間”。

我覺得阿廖沙在這種環境下也堅強勇敢地克服種種困難,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就拿我上次自己走夜路回家來說吧,那天放學後我在校門口站着卻沒看到媽媽那熟悉的身影和慈祥的微笑。突然,我想起昨天媽媽叫我今天要自己走夜路回家。我站在原地想了一會兒,就朝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了。我走着走着,腦子就開始胡思亂想了:這裏會不會有人販子把我給拐走啊?會不會有人跟蹤我啊?會不會有殺人犯?會不會……頓時我的心裏害怕極了,於是加快了腳步,再次心想:我必須堅強勇敢起來!就這樣慢慢地走進了小區……終於到家了!我高興地撲進了媽媽那溫暖的懷抱。

這充分說明了:當遇到困難不能輕易地放棄,要堅強勇敢地面對它。

《童年》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只要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一定能成功的克服它。

讀《童年》有感7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童年》這本書。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童年》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阿廖沙

彼什科夫,在父親去世後,在他的外祖父家度過的艱苦的童年。在外祖父的家裏,沒有一點兒家庭溫暖,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爲爭奪財產而爭吵打架是這個小家庭司空見慣的事。幸運的是,阿廖沙的.外祖母――真正關心愛護他的人,她講述的優美的童話故事和民間歌謠不僅培育了阿廖沙對民間文學的熱愛,還使他產生了對正義事業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讀《童年》有感8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和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們今天是多麼的幸福啊!

高爾基出生在一個木工的家庭,五歲時,父親病故,他和媽媽就住在外祖父家裏。由於家裏貧寒,高爾基上學只好穿母親的舊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這樣一身不協調的裝束,引起同學們的嘲笑,有的同學還以此給他起外號,但高爾基卻從不在意。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穿的都是新衣服,有的還是高檔的衣服。儘管有這麼好的條件,我們很多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還常常挑三揀四,說父母沒眼光、老土。

高爾基爲了上學,只好撿破爛換錢。每逢不上學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來,揹着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一些破布頭、爛紙,賣給廢品加工廠。“如果運氣好,每個星期能有半個盧布的收入。”

相比之下,現在的我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好日子,更不用操心學費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既然是這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加倍努力學習呢?

撿破爛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是學校裏有錢的孩子並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爲,反而嘲笑他,說他身上有臭味。高爾基因家庭貧困,買不起衣服,又經常撿破爛,他身上可能確實有臭味。但我覺得臭不臭不能看表面,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終日無所事事,故意嘲笑別人,他們纔是真正的“臭”。高爾基把別人的嘲笑化成催促自己努力的動力,他發奮努力,刻苦讀書,終於取得了有意的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

我合書沉思,不禁思緒萬千。一次我的衣服爛了,我準備丟了,媽媽很生氣的說:“你看你,簡直是個敗家女,這衣服穿不上可以給小妹妹穿,那衣服爛了可以補一補。你倒好,隨便扔掉不可惜嗎?”聽了媽媽的教導,我明白了父母掙錢不容易啊!我們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果實,不能亂花錢。

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不愁吃穿,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不要嘲笑別人,珍惜幸福生活。一個人如果具備了堅強的意志,他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直至成功。

讀《童年》有感9

我手捧着一本高爾基的自傳體《童年》。我在想:童年過呢?這是高爾基的童年嗎?他是文學家,那麼他的童年肯定非常幸福快樂吧!於是便翻開這本書,走進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媽媽來到姥爺家,從小就因淘氣,被姥爺打罵。姥爺是個自私的人,做飯做不好的.,不肯拿銀子,沒有管我,我就在樹下打鳥,砸石子,奔跑。過了一陣子,媽媽把我送到學校學習,我每天都得拿着書念呀,沒有一點閒時間,因此成績不錯。但是我捉弄了神甫,被開除之後,姥姥和姥姥爺吵架分了家。又過了一陣子,媽媽結婚,給我生了個小弟弟,慢慢地我已長大了,已懂事了,便給小弟弟當保姆。最後,姥爺把我趕走,讓我自己謀生,讓我走進人間,讓我自己雲幹該乾的事,於是,我的童年悄然過去,我便走進人間。

通過閱讀高爾基的童年,我看出高爾基小時候也並不是什麼天才,跟我一樣貪玩,他的童年生活也並不幸福,他的媽媽很可憐,姥爺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經常欺負高爾基,高爾基從小就經歷人間的苦難,但從另個角度來看,也鍛鍊了他堅強的性格,爲以後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聯想到我的童年,和高爾基相比可以說太幸福了,我們生活在溫暖的祖國大家庭裏,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疼愛,有老師的諄諄教導,有同學們的關心幫助,我健康快樂的成長。儘管如此,有時我沒有體會到自己有多幸福,總是牢騷滿腹,怨這怨那。我現在意識到人的生活難免有些磕磕碰碰,酸甜苦辣。遇到這些情況,不要生氣,君子喻以義,不人喻以利,要做君子,不做小人。要有廣大胸懷,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報復。不要說壞話,更不要傷害自己,使自己不健康。遇到困難,不打退堂股,要向項羽一樣,破釜沉舟。要記住,打退困難,重現信心,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恆心毅心,通往成功,勇往直前。

童年像一條小溪緩緩地流淌。在童年裏可以學習知識,也可以盡情玩,但不能總是學,也不能總是玩,那怎麼辦,勞逸結合。讓童年過得有竟義,因爲它是基礎。爲了使未來美好,從今天起奮鬥吧,珍惜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讀《童年》有感10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童年》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用苦難的一生和拼搏的精神詮釋了這個道理。

苦難,在19世紀俄國人民的眼中,是家常便飯;在20世紀的中國人民眼中,是生活的味道;在21世紀我們的眼中,是遙不可及的歷史。隨着時代的變遷,苦難在人們心中已越來越遠。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翻開《童年》,體會那苦難人民的動盪生活。

《童年》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位叫做阿廖沙的`男孩在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個專橫暴躁的人。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爲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在這個家庭裏,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瀰漫着仇恨之霧,連小孩也被這種氣氛所毒害。

但在這個污濁的環境裏,當然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裏有樂觀、純樸茨岡人,正直的老工人格利高裏,有爲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的外祖母。

阿廖沙的母親再婚後,阿廖沙跟隨母親生活,但他在家中感受不到一絲溫暖,在學校也受盡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漸漸被一切的恨所代替。由於和繼父不和,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爲了餬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撿破爛賣。此時,他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

然而,雖然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但是種種原因導致他永遠地離開了學校,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不久,阿廖沙的母親又逝世了,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便踏入了自己謀生的旅途。

要知道,謀生旅途中,阿廖沙受盡了人間的折磨。可是,再苦再累,他都挺過來了。他該有多大的勇氣和毅力才能堅持啊!我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看看他,再想想我自己,簡直風牛馬不相及。生活中,只要有一點點困難和挫折,我都會想着退縮,經不起一點點風浪。要是像阿廖沙那樣煎熬,我可能想死的心都有。阿廖沙,你是我生活中的標杆,我今後一定會以你爲動力,絕不被困難嚇到。

主人公阿廖沙最愛的人便是他的外祖母了。同時,外祖母也是對阿廖沙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外祖母是一個心地善良、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的人,是他讓阿廖沙在這個家庭中感受到了唯一的愛。也是外祖母教會了阿廖沙堅強。

讀完此書,我覺得現在的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有爸爸媽媽寵着,有寬敞明亮的教室上課,有大肉大魚吃。如果有誰敢欺負咱們,肯定會有好朋友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可是,可憐的阿廖沙的童年卻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侮辱他,欺負他,捉弄他,根本沒人管他。那樣的日子何時纔有個頭啊!兩相對比,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美滿的生活。

《童年》,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童年,應該是快樂幸福的,無憂無慮的,而不是在痛苦中消磨的;童年時光應該是美好的,而不是悲慘的。可阿廖沙的童年恰恰與我們相反,既痛苦又悲慘,又不快樂。雖然阿廖沙童年時光很黑暗,邪惡,但他追求光明和抗爭黑暗的勇氣,他面對苦難人生充滿堅強的意志,又是令我敬佩的。

親愛的朋友,你若在黑暗中迷茫,在困難中徘徊,那麼,讀讀《童年》吧!它會告訴你,人可以在苦難中演繹偉大!

讀《童年》有感11

《童年》是高爾基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之一,主要描寫阿廖沙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阿廖沙的生活狀態。

這本書寫的主要內容是:阿廖沙因爲很早就去世了,他隨寄居在外祖父,外祖父對他很不好,總是對他充滿了敵意。不過,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慈祥的外祖母。在外祖母的幫助下,阿廖沙成爲了一個、機智的人,最後他去了人間。

我覺得阿廖沙在這種下也堅強勇敢地克服種種困難,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就拿我上次自己走夜路回家來說吧,那天放學後我在校門口站着卻沒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和慈祥的。突然,我想起昨天媽媽叫我要自己走夜路回家。我站在原地想了一會兒,就朝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了。我走着走着,腦子就開始胡思亂想了:這裏會不會有人販子把我給拐走啊?會不會有人跟蹤我啊?會不會有殺人犯?會不會頓時我的心裏害怕極了,於是加快了腳步,再次心想:我必須堅強勇敢起來!就這樣慢慢地走進了小區終於到家了!我地撲進了媽媽那的懷抱。

這充分說明了:當不能輕易地,要堅強勇敢地面對它。

《童年》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只要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一定能的克服它。

讀《童年》有感1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說的。最近,我正在讀他寫的《童年》,讀過之後,感受頗深。

高爾基,1868年出生,1936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是無產階級文學創始人之一,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原名阿列科謝·馬克西姆維奈·彼什科夫。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飽嘗了人間疾苦。正是這些苦難,讓他磨鍊了一身好本領,更讓他創作出了《童年》這本書。

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裏展開。阿廖沙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到外祖父家生活,可那裏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裏去。在那裏恃強凌弱是人們的癖好;兩個舅舅爲家產爭得死去活來;面對外祖父的毒打,孩子們習以爲常。小茨岡被雅可夫舅舅算計致死,阿廖沙的母親也在他11歲時去世。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了,只得到社會上去獨自闖蕩……

讀過後,我不僅爲阿廖沙童年的悲慘而流淚。與他的童年相比,我可以說是超級幸福了!我有爸爸、媽媽、哥哥、姥姥、奶奶的疼愛與呵護,家人們都愛我、都讓着我,把我當小公主寵着,真是太幸福了!而且我的生活條件也比阿廖沙好的太多了!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愁吃不愁穿的。

再比一比我們所遇到的困難,和阿廖沙遇到的困難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我們遇到的簡直都是芝麻粒大的小事,如果我連這芝麻粒大的.困難都克服不了,要是生活在那個動盪的社會,恐怕早就命喪黃泉了吧!

唉!現在的孩子們都太矯情了吧!遇到一點小事就哭哭啼啼,哭爸喊媽的,當然我也是。但是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就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不再是大家眼裏那個哭哭啼啼的嬌嬌女了!遇到一些困難也都能勇敢地獨自挺過去了!

我愛這本書,更愛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悟!今後,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微笑面對挫折,不斷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實現人生價值!

讀《童年》有感13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小年紀的阿廖沙失去了爸爸後,又不幸地失去了弟弟,後跟母親一起到了姥姥家,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在姥姥家認識了一羣親人,同時,他也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爲爭奪家產爭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在這本書裏可以藉着閱讀,瞭解到世界各民族的風情人俗,生活方式;更可以發現,跟民族幾乎都有想似的善惡觀念,而且會爲相似的事情而感動,感化。

童年,本是我們無憂無慮,可以盡情玩耍,是我們美好的回憶。而在阿廖沙上,童年確是不堪回首的地獄一般,家裏的人只有殘忍和自私,沒有一絲絲的溫暖,生活在這個家中,讓人感到窒息。但幸運的是,還有外祖母,和像外祖母一樣的人去愛護他,保護他,又讓他得到了溫暖。

我不禁爲阿廖沙的童年感到惋惜,原本快樂的童年,卻是這樣。不過,我相信,阿廖沙是一個堅強的'人,他一定會好好地努力,擺脫這樣的生活,畢竟,向他這樣的童年誰都不願意去過,他真是一個可憐的人啊。

這本書也告訴了我一個道理:人活着就要向善,就要誠實,正直,就要勤勞,勇敢,要永遠追求美好的事物,去好好度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童年。

讀《童年》有感14

暑假期間,媽媽和我去書店買書,書店裏的書真是玲琅滿目、樣樣俱全啊!關於什麼樣的書都有……我邊走邊看,看見很多和我一樣大的同學手裏都拿了同一本書叫《童年》,看到這種情景我義無反顧的從千萬本書中選中了它!

剛到家,我立刻打開書,進入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裏,那時他才三歲,父親就死了,母親把他放在外祖父家,他一直跟着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因爲母親的回來,兩個舅舅以爲母親要嫁妝,所以,鬧着要分家。因爲父親的死,母親也住了進來,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增加了份不小的負擔。在家裏外祖父的脾氣非常不好,外祖母因爲一句話曾遭到外祖父的`*打,我趁機想報復外祖父,把他心愛的聖像剪了,因爲聖像是外祖父的另一天命。母親因爲家庭的負擔不久就改嫁了,和馬克西莫夫結了婚,離開了他。經過幾年的艱苦生活,糧食的急缺,外公把外婆趕出了家,也讓他去人間要飯……

在他的世界裏如此痛苦和艱難,但卻使他養成了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性格,而現在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讀《童年》有感15

“媽媽!你就知道讓我練書法!別人都可以玩,爲什麼我就不可以?!”我把毛筆重重地扔在宣紙上,墨汁隨之灑在了紙上,一滴,兩滴,三滴,大的,小的,慢慢地開出了墨花,由深到淺,由光滑到毛茸茸,美極了!可是沒人注意它的容貌。“你——,紙!”媽媽驚叫道。她萬萬沒有想到,一向溫順的我盡然會忤逆她。除了驚恐,就是悲痛,瞬間她的右手按在了左胸口上,上身不由地微微向前傾,臉頰的肌肉僵硬地抽動了幾下,眼淚刷地一下滾落下來,落在了臉上,落在了地上,更落在了我的心頭,一下子澆滅了那團火。我的心好像被狠狠地抽了一下,轉過頭,淚眼朦朧中望見媽媽微顫的身影,淚水更加肆無忌憚地滾落下來。“媽——我……”話到嘴邊卻再也說不出來。媽媽衝過來,緊緊擁抱住了我。

在媽媽的懷抱裏多麼溫暖,抱怨、憤怒、後悔、心疼……蕩然無存,心頭涌起的都是溫暖、快樂、幸福,我是一個生活在蜜罐中孩子,童年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命運是幸運的。而阿廖沙的童年與我截然不同,三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便跟着媽媽一起來到了外祖母家。外公是一個兇殘、自私的人,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兇殘、自私,甚至他們生的兒女也是這樣的可惡,阿廖沙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被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和孩子,有一次,外公就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在牀上躺了很多天。沒有人關心,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開導,有的'是不安、恐慌和痛苦。

阿廖沙有一個好朋友,他叫茨岡,每次阿廖沙捱打時,他總把胳膊伸出去幫他擋着。但茨岡的命運與阿廖沙一樣的悲慘,他的兩個舅舅強迫着他扛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墳地,中間絆倒後,被十字架壓在下面,因失血過多死掉了。阿廖沙再也沒有朋友了,孤獨寂寞又籠罩了他,他該怎麼生活下去呢!

想想阿廖沙的命運,再想想我的童年那真是天差地別。我生病了,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日日夜夜陪在身邊;我哭了,爸爸總是想方設法逗我開心;我的願望,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媽媽總是滿足我……

我擡起頭擦乾眼淚,勉強地衝媽媽笑笑,哽咽道:“媽媽,我……錯了,我繼續練字……”我想離開媽媽的懷抱,去整理書桌繼續練字。媽媽卻再次擁我入懷裏,抱得比上次更緊了,似乎要把我融入她的血液中。我就像一隻小綿羊一樣,乖乖地躺在媽媽的懷裏,頭埋進了媽媽的臂彎,享受着溫暖又無私的母愛。“媽媽,要是阿廖沙的媽媽也能像你一樣就好了……媽媽,你真好!”我把頭埋得更深了,盡情地吮吸着溫暖的氣息,“幸好,阿廖沙還有外婆——”

小茨岡死後,阿廖沙更加依戀外祖母,是外祖母給了阿廖沙正能量,使他在黑暗中還能發光。阿廖沙就像一顆小芽,外祖母就像一個太陽,外祖母一天天的用陽光照耀着阿廖沙長大,阿廖沙迎着陽光健康的成長。

阿廖沙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長大,而我的環境這麼好,我怎麼能輸給他呢?我要像他一樣堅忍不拔地學習、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後,成功一定是屬於我的。我輕輕推了推媽媽,擡起頭,不捨地說:“媽媽,我還是練字去吧!”媽媽會心一笑鬆開了手。我轉過身,回到書桌旁,換紙、提筆、蘸墨、書寫,一個個大字在紙上跳躍,但我的心情異常平靜,因爲我深切地感受到身後有一雙眼睛深情地盯着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