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不閱讀的中國人》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讀《不閱讀的中國人》有感1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讀了《不閱讀的中國人》後,引起了我的深思。

讀《不閱讀的中國人》有感

這篇文章是印度工程師孟莎寫的。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在乘坐德國飛往上海的飛機時,發現晚上不睡覺,玩ipad的基本都是中國人,而大多數德國人在法蘭克福機場上都是一杯咖啡、一份報紙、一本書。這讓作者感到非常納悶。

作者說得沒錯,我身邊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愛閱讀。在學校裏,我們只要一下課,就把閱讀拋到九霄雲外,奔出教室瘋玩,或做課堂練習,午休時也不例外,很少有同學能靜下心來閱讀的;假期中,我們也是在電子產品和家庭作業中度過,能真正做到安心閱讀的不多。就說我吧,一頭都離不開電腦,但是書可以不看。

如果一個國家不會閱讀,那就將會走向失敗。據統計猶太人每年平均閱讀69。3本書,而中國人年平均讀書僅4本,真是天壤之別,我深深地感到羞愧。

真正的閱讀是指,你忘記周圍的世界,與作者一起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快樂、悲傷、憤怒、和平……它是一段段無可替代的完整生命體驗,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訊息和誇張的視頻可以取代的。

我們需要”關機“時間,讓自己只與自己相處,閱讀、寫作、發呆、狂想……把靈魂解放出來,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裏。讓正在的閱讀撫慰我們的心靈

讀《不閱讀的中國人》有感2

通過網絡我瞭解到這篇文章的作者孟莎美是一名印度工程師,我想正因爲她一個外國人,所以才能以自己的視角對中國人“不閱讀”的行爲如此深思,纔會對這樣的行爲深感不解,頗有“旁觀者清”的意味。試想作者當時的心緒,是困惑不解?是失望擔憂?還是同情理解?試想熄燈的機艙內一位清醒、睿智、深刻的普通乘客輕輕地、悄悄地、靜靜地接受着眼前的景象……

生活在中國大環境下的人們大多數已經被“不閱讀”所同化,我們就是那些匆匆刷微博、玩微信、拍照、購物、甚至大聲喧譁中的一員。並且麻木到不覺得自己的行爲有何不妥。就如同在一個房間內待久了的人,便覺不出屋內空氣的混濁。但總會有從室外進來的人覺察到氣味不對,迫不及待的想要開窗通風。將中國人不閱讀的現象如此類比,實感到是把問題的嚴重性、重要性、價值性降低了,但又覺得極爲貼切。

我們爲何不開窗通風呢?因爲待在屋內的人是大多數,從屋外進來的人三三兩兩,屋內的人又大多適應甚至享受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所帶來的溫暖,屋外進來的人或許也沒感到不適,或許剛從寒風中歸來,“暖和”正是他所需的,或許是從衆心理,或許是感到勢單力孤,於是閉口不言、從了大家的“緊閉門窗”。又或許正好有人感冒了,受了風寒,直怕冷,實在不願外面的清涼之風進來,大家也就好意遷就了。

可是,有誰意識到正因爲有人感冒了才更該通風,不能把病毒圈在屋內讓更多的人受害呀!而感冒者也需要這清新之風!如此作者就與這些好意遷就的人有了相似之處。她說:“網絡侵蝕閱讀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並不只是中國纔有……或許我們對於一個經濟還在迅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不應過分苛責——過於忙碌是壓力所迫,並不是一種過錯……”這裏我深感作者的溫柔與仁慈。

但這樣的現象不止是在機場或飛機上纔看得到。比如我們身邊的圖書館裏情侶們打情罵俏,“公務繁忙”的同學電話不斷,並且沒設置靜音模式,同學們學習間隙的放鬆不是遠眺放空,而是對着手機抓緊時間刷屏。公交車上有人用手機公放着時下流行的“神曲”,有人塞着耳機看着美劇,有人用手指漫無目的的在觸摸屏上滑來滑去,一時間覺得人們如此的相似。

面無表情的上車,低頭看手機,偶爾懶懶地擡一下眼皮,最後是面無表情的下車……通過網絡,我們的虛擬世界是變的寬闊了,但我們的實際生活和人際交往卻越來越狹窄。是Q、微信的提示音,是短信、電話的鈴聲熱鬧了這個世界,而喧囂過後的遺留的靜,是人們內心的寂寞靈魂的空虛,而不是內心的平靜靈魂的寧靜。

電子閱讀的隻言片語,網絡語言的稀奇古怪已讓我們離真正地閱讀越來越遠。在這樣的閱讀中,我們無法跳脫自己的世界,和素不相識的人相伴一段路,體驗途中的快樂、悲傷、憤怒、平和,我們無法進行心與心的對話,我們無法走一段獨自的夜路卻在歸來時豁然暢達……

生活中理智的人們爲了生存,忙於奔波,或許他們不是不願停下來傾聽靈魂,而是不能。有太多的.責任、壓力推着他們不敢絲毫停頓的向前走,一直走,拼命走。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我不願從國家角度、社會角度大談空談,只想貼近人們本來溫柔的靈魂,心疼的撫慰,只想真心祈望還停留在不忙碌的自由的年紀裏我們儘量多與靈魂相伴而行。因爲必將有一天時間的洪流會席捲着責任和壓力將我們吞沒,那時,我們就從現在的不願變成了不能,無可奈何又追悔莫及!

學生時代的我們還能閒適地走在人生路上,就盡力走的優美些,未來的路上要自己調整步伐,不能只圖快而亂了陣腳,甚至把自己絆倒,否則真的是離“理性”越近,而離“靈魂”越遠……

讀《不閱讀的中國人》有感3

春節之際,微信、微博上都是無盡的祝福語。這時候我們就會感慨,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多大的便利,連一聲輕輕的問候都是指尖的事情。 於是,爲了增進我們與朋友之間的感情,我們每天都忙於刷微信、微博,在車站我們要刷、吃飯時我們要刷、就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我們那麼忙,哪裏有時間看書?

當我們都在玩微信、刷微博時,是否有注意到一篇由印度工程師孟莎美所寫的文章《令人憂慮、不讀書的中國人》這篇文章可謂亮瞎了眼。作者孟莎美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驚訝地發現已熄燈的機艙裏,不睡覺玩ipad的乘客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在打遊戲或看電影,沒見有人讀書。由此作者想起了愛讀書的德國人,在飛機上他們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報紙、一本書,或者一部kindle、一臺筆記本,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國人並不是不讀——很多年輕人幾乎是每10分鐘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但是這卻讓作者擔心,它們會不會塑造出只能閱讀片段信息、只會使用網絡語言的下一代?當一個局外人都替我們擔憂時,可想而知,這確實足夠讓我們反省自己了。高爾基早就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若我們都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又何以謀求進步?我們的民族又何以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呢?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曾有過許許多多的人這樣疑惑過。殊不知,這樣的疑問同樣應該出現在刷微博、微信上,可是發出這樣疑問的人卻寥寥無幾。刷微博、微信到底有什麼用?無疑它只是爲我們空閒的時間增添一點樂趣罷了。 網絡上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地向我們席捲而來時,我們可曾想過自己的選擇權?只是被繚亂了眼睛罷了。我們總以爲在網絡上也可以獲取信息,這便也是閱讀。可殊不知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根本無法形成系統的框架。這樣一來,我們真正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作爲中國人,有多少人真正耐心閱讀過我們的四大名著?恐怕有些人連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誰都全然不知吧?有些人總是痛恨古人留下來的文言文,讓我們費解,卻從來不懂得抱着欣賞的心態去嘗試閱讀。不閱讀《西遊記》,又怎能真正體會到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險阻?不閱讀《水滸傳》,又怎麼理解這梁山好漢的情與義?不閱讀《三國演義》,又怎麼領略這三國的風雲呢?不閱讀《紅樓夢》,又怎能感受到寶黛愛情的幽怨纏綿呢?不閱讀,又如何去學習外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呢?又如何去學習借鑑甚至超越外國發達的科技文明呢?

近年來,"抄襲風"席捲着我們的周圍。許多論文、科技成果都被copy亦或是模仿。能真正踏踏實實地做自己學問的人又有多少呢?的確,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功利心理在作怪。進而,沒有多少人願意沉下心來,耐心地看一本書,做自己的學術研究,那麼研究成果也不盡人意,都是再次嚼別人嚼過的成果。這樣,我們又何以尋求進步?又如何不令人擔憂?無庸質疑,浮躁的心態在社會中大行其道,許多人往往無法靜下心來,自然無法自我沉澱,去看一本書。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摒棄浮躁的心態,爲自己的未來不懈努力,也爲民族的未來而拼搏。喧鬧的世界裏,我們應當學會沉澱自我,品茗着手中的茶,閱讀着我們心愛的書籍,這便是美好的場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