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29W人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1

傍晚,男孩手裏捏着1美元,正挨家挨戶的詢問商店店主,有沒有上帝買。店主不將他攆出門外,就是說他故意搗蛋。在天黑前,一家店主熱情的款待了他,並問他爲何要買“上帝”。在瞭解原因後,店主熱淚盈眶,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飲料給他。這個店主是一家跨國公司的董事長,退休後,就來此地寄居。瞭解男孩的情況後,幫助了他。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

原來,這個男孩叫邦迪,他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由叔叔撫養長大。叔叔一次不小心受了傷,醫生說只有上帝能救他。於是邦迪就想“上帝”一定是非常奇妙的東西,買回來讓叔叔吃了,病就會好了。以報答叔叔的養育之恩。

讀了這篇文章,我有感而發。邦迪爲了讓他叔叔好起來,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買“藥”。這是多麼有孝心!邦迪真幸運啊,他碰到了一個樂於助人的董事長。董事長花重金請人來治好邦迪叔叔的病,當邦迪與叔叔要來謝恩時董事長卻不求回報。

愛心可以讓死神望而卻步。愛心可以體現在小事上:幼小的孩子見了人們隨意踐踏在青草上,心中不免痛惜,用標語的方式來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愛心也可以體現在大事上: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大地震。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久,各地區舉行了捐款活動,讓災區人們重建美好家園,幫助他們走出親人離去的陰影。地震無情,人有情。這就是愛心所在地,世界處處充滿愛心,愛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2

今天,我讀完了《購買上帝的男孩》這篇課文後,被文中那濃濃的愛所打動,我的心裏此起彼伏,禁不住沉思起來,我的眼睛溼潤了。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名叫邦迪的小男孩,他從小父母雙亡,是由叔叔撫養大的。叔叔是位建築工人,有一天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傷勢很重,昏迷不醒。醫生告訴他,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叔叔。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了,叔叔就能醒了。於是,邦迪拿着僅有的1美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的詢問,想購買上帝。他受盡了冷遇和嘲諷,但他並沒有放棄,終於第29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他。店主是位60多歲的老人,笑眯眯地問邦迪:“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嗎?”邦迪流着眼淚告訴老人購買上帝的目的,老人聽後眼圈都溼潤了,並問邦迪:“你有多少錢?”我有“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飲料給了邦迪,並告訴邦迪,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邦迪喜出望外,拿着飲料一路叫嚷道:“我買到上帝了,叔叔很快會好起來了!”幾天後,一個世界頂尖的醫療小組來到醫院,採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治好了他叔叔的傷。出院時,他叔叔得知天文數字的醫療費是位老人支付的,心裏又驚又喜,激動不已。於是拉着邦迪立即去感謝那位老人,可老人已經賣掉商店出國旅遊去了。後來叔叔收到一封信,是那位老人寫來的,信中說:不要謝我,要謝你侄兒。他拿着僅有的1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感謝上帝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讀完這篇課文,我不由地想起一首歌《愛的奉獻》。其中有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世上每個人都能像邦迪一樣獻出一份愛心,那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更和諧。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3

暑假的一天,我讀了《購買上帝的男孩》這篇文章,文中敘述在美國有一位從小父母雙亡名叫邦迪的小男孩,他由叔叔帕特魯普撫養長大,可是叔叔是個貧苦的建築工人,一次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下來昏迷不醒,醫生斷言:“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其實是很含蓄地告訴邦迪——叔叔已經沒有救了!可是善良天真的小邦迪卻真的相信了這句話,他手裏攥着家裏僅有的一美元,開始在繁華大街的各個店鋪裏,一家挨一家地購買起“上帝”來,直到有一個店主被他的誠意所感動,賣給他了一瓶叫做“上帝之吻”的飲料,邦迪興沖沖地趕回去讓叔叔喝下去,隨後店主又悄悄地負擔了叔叔的手術費,使邦迪的叔叔恢復了健康,當叔叔痊癒出院後和邦迪去感謝那位救命恩人時,才知道他其實是一位隱姓埋名的億萬富翁,已經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遊去了。億萬富翁後來給帕特魯普的信中這樣說:“真正的上帝,其實是人們的愛心!”

在當今這個物慾日益“盛行”的時代,不少人認爲愛心所佔的分量越來越輕了,面對我們自己的“帕特魯普”時,我們會怎麼辦呢?我們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對生活充滿愛的憧憬和信心,抱着美好的願望手攥一美元在全城購買“上帝”嗎?這種真摯的情感,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買不到的。小男孩爲了自己的帕特魯普,在前二十八家店中受了挫折,但他沒有氣餒,繼續尋找。這是小男孩心中多麼樸素而真摯的愛啊!正是這種愛促使他敲開了第二十九家店的門,並在那裏成功購買到了“上帝”——挽救叔叔生命的“愛心”。其實拯救帕特魯普的不是上帝,而是小男孩與老人心中的真愛。只有在愛的感召下,纔會誕生奇蹟。就好比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許多已經無望的癌症患者,在自己家人的`真情感召下,原本醫生斷言的只能活幾年,而有些患者至今還健在,甚至已完全康復,真正的愛使他們體內的癌細胞也遁形!由此可見,真愛是多麼偉大啊!

讀完這篇文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唯有真愛永遠無敵!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4

我讀過一個《購買上帝的男孩》的故事,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的叔叔病危了,當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叔叔時,小男孩不惜一切地爲重病的叔叔購買“上帝”,他的行爲感動了與他素不相識的億萬富翁,億萬富翁花巨資治好了男孩叔叔的病。

文中的小男孩和小男孩叔叔知恩圖報的美德令我十分感動,也十分值得我學習。

知恩圖報就會有善良,有美德,就像文中的男孩報答叔叔的養育之恩一樣。

小男孩懂得知恩圖報;所以當他叔叔受重傷時,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時,小男孩爲了報答叔叔也爲了救活叔叔,他四處奔波購買“上帝”。小男孩走了很多的商店,雖然遭受了老闆的白眼,嘲笑,但是小男孩不放棄,不退縮。仍然堅持不棄。小男孩善良、同情、懂得感恩的心感動了一位與他素不相識的億萬富翁,億萬富翁知道了他的遭遇後爲他聚巨資挽救了他叔叔垂危的生命。

小男孩的叔叔也是和小男孩一樣也是一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當他知道那位陌生人給予了他第二次生命時,他那知恩圖報的美德與我、而從心靈深處冒了出來,他拖着虛弱的身子去雜貨店尋找那個救了他一命的富翁。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他們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去援助別人或者繼承幫助過他的恩人的精神去幫助更多的人。我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剛做完手術,病情十分不穩定,當一位值晚班的護士看見這位老人如此受驚病痛的折磨是,心一下子就痛了,護士整晚都守在老人的病房裏,細心地照顧着他,不久後老人出院了。以後的每一年的聖誕節時,老人都會帶着他的老伴爲那位護士送上小小的祝福。

知恩圖報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素質高、有教養的表現,所以,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並且對恩人也應心存感激。

就像小男孩一樣,叔叔在自己無依無靠的時候收留了自己,撫養了自己。他自己也知道這一切的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他更加珍惜與於叔叔在一起的日子,無時無刻都感激叔叔。所以當叔叔病危時,男孩隨遭受盡“白眼”和“嘲笑”,但是他不怕挫折,依然堅強爲叔叔購買“上帝”。只有一個人心存感激,纔會有跟男孩一樣的行動。

我們也可以想象,如果當一個人做了好事卻反倒被別人冤枉,那還有誰出來做好事呢?

我就知道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老太太,在趕公交車時不小心摔倒了,一個好心的男子將她扶起,去醫院檢查。可老太太因支付不起高額的醫藥費,不但不知恩圖報,還將那男子告上法庭,讓他支付醫藥費。男子沒辦法辯護就賠償了四萬元。看了這樣一個例子,就會讓那些做好事的人,對做善事敬而遠之。

懂得感恩也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簡單的說,就是受了恩,一直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地想要報答別人,所以纔不斷的要求自己,不斷努力,好讓自己有能力回報給予她幫助的恩人。

我知道一個故事—《爲了他的尊嚴》。講述了一個乞丐想讓一位婦人施捨他錢。可婦人不但不給,反而叫他搬磚。當乞丐搬完磚後,得到了應有的報償。這讓他懂得了:只有勞動,才能獲得自己的幸福。從此,他苦幹十多年後,終於成爲了老闆,他送給了老婦人一套房子,因爲是老婦人鞭策了他。

知恩圖報就會產生善良,同情,就能使受恩的人懂得珍惜,成爲自己的精神支柱。如果人人都這樣,社會就會太平,安寧,沒有一點使人悲傷的事情。所以我們要銘記這樣一個古訓:受恩慎勿忘,施恩慎勿念。

這使我感受到—知恩圖報,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讀購買上帝的男孩有感5

一位小男孩手拿着一美元到處去商店詢問“上帝”只有第29家60多歲的店主接待了他。原來他叫邦迪,他的叔叔受傷了,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得了他。老人是一個億萬富翁,他被男孩的愛心感動了。所以他花重金聘來世界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爲男孩的叔叔治療,終於治好了男孩叔叔的傷。

我的心靈被男孩的愛心有所觸動了,無意間這使我想到了這首愛的奉獻?“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地人間……”是啊,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得多麼的美好啊!

也使我懂得了心中要有愛,有愛才有美,有美世界纔會好。我們平常捐款的五元,十元,對於我們來說是不重要的,但是對於別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啊!所以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是沒有間隔的,人與人都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

要是每個人都像文中的男孩與店主一樣那該都好啊。這個世界裏總有人是需要幫助的角色,也總有人是幫助他人的角色。這些就是我的讀後感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