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教師人文素養的新修煉》有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69W人 

教師的人文素養表現爲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學生成長的關心,表現爲教師教書育人的強烈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讀《教師人文素養的新修煉》有感範文

其實,我們早就在教學中感悟到,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知識”。而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做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思想、觀念、個性、習慣,我們應該改變那種希望統一模式的管理,鼓勵學生的多向發展,不要只拿上課的表現,考試的成績來評價學生,其實,也是把我們老師自己,給解放出來。

可是,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爲一向以來,我們都認爲對孩子好,就是教給他們更多的知識,讓他們拿更多的第一,讓他們總保持進步的趨勢,而潛意識裏,我們也認爲,孩子的表現也折射出我們自己的表現,單用好強是概括不了的。就像班級比賽中,孩子們拿了第一,你也有滿足感,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孩子落在後面了,你也忍不住着急,就這樣不斷強化中,我們養成了對成績的過分關注,勢必降低了對孩子本身發展的關注。

如何解決?

人文觀念強調,孩子的成長不是集體化的,而是個性化的。在遺傳素質及後天環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氛圍,不同的人際關係)等等方面存在着差異,也就決定了孩子認知方式上、情感類型上、行爲習慣上的不同。我們在校園生活中見到,有的學生具有音樂天賦,有的學生偏偏五音不全,有的學生擅於提問,有的學生子卻不聞不問。這些不同常常是他們的個性,是他們自己獨有的特徵,不能用“好”與“壞”去評價,一張試卷更不能說明多少問題。理解了孩子的個性化成長,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會設計個性化教案,進行個性化講解,佈置個性化作業,安排個性化測試,就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閃光點。

看來,我們先得接受這些不同,才能去想出更多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好方法,好的評價方式。現在,改變,一點也不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