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63W人 

《精神的三間小屋》散文,作者是女作家畢淑敏。作者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描述了精神的三間小屋,闡明人的心靈世界三個重要的元素,即愛、事業和自我。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1)

夜闌人靜之時,捧一籍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輕聲閱讀。脣齒輕啓間,心潮起伏,禪意芬芳。

畢淑敏說,人的一生需要爲自己修建三間精神的小屋。第一間,盛放我們的愛與恨;第二間,安置我們的事業;第三間,安放我們的自身。有了這三間精神的小屋,我們的心靈纔能有了真正的依靠。當柔光輕掠過“第三間小屋”時,寂寥空靈中,飄蕩着悠遠寧靜的思緒。

塵世紛擾,喧囂熙攘。多數人只盤旋在生活的表面,盲目地忙碌着。我們會苦惱於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徘徊於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被諸如此類的迷霧困擾着,漸漸迷失方向,也迷失了自我。時而快樂,時而憂傷;時而上升,時而墜落。大家在意的,往往只是世間萬物的價格,卻常常忘記了那些看不到的價值。沒有了呼吸,再盛大光耀的人生,亦不過是坍塌的高樓,徒留一地瓦礫殘垣。

光影如露,日影如飛。記得有人說過,有些事如果現在不做,就可能一輩子也做不了了。那麼,我們能否真正的爲自己活一次呢?這個奇妙的念頭,於不經意間譁然綻放。單單是指你這個個體,這個獨立的生物,抑或是對初三的我們的共勉。

合上書本,驀的,我想,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後幾個月時,我該如何度過?是絞盡腦汁的糾結於那些爾虞我詐,還是輕輕打開塵封的心靈,想想自己最渴望、最需要的是什麼?伴着綿長的回憶,我寫下一條又一條願望:去彈一次鋼琴;去海邊漫步;出國旅遊一次;登珠穆朗瑪峯;街頭唱一次歌;寫一副讓自己滿意的書法作品;學習古箏;堅持健身;爲父母洗一次腳,並對他們說一句久違的“我愛你”……

奇怪的是,平日裏那些常常糾纏於心,令我們爲之煩惱、爲之困擾的事,諸如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官場上的明爭暗鬥、房子平方米的大小、存摺上數字的多少,等等,在生命的清單上,卻是一個也沒有。滾燙的淚,被手中這張沉甸甸的白紙惹下來。

原來,我們一直爲之花費心思、花費時間的事,也沒有那麼重要啊。而我們所忽略或是耽擱的,在生命最後時刻,才如驚濤駭浪般一涌而出。萬般紛擾霎時間皆如飛塵狂墜,方使得那些迷茫的人兒啊,懸崖勒馬,如夢初醒。

微風悠閒,流雲自在。一別塵埃,菩提花開。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2)

在你走後的一個月,我讀完了你所鍾愛的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這幾天總是若有所思,終於按捺不住,給遠方的你寫信。

畢淑敏說:精神有三間小屋。第一間,盛放我們的愛和恨;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我覺得在我們心中也有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放我們的愛恨情愁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但我們仍然要相信明天,相信愛比恨更強大,畢竟決定你人生的不是八九而是那一二。“給愛留下足夠的容量,使希望永恆在眼前。”

我們的一生,經歷過的所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彷彿以木石製作的古老樂器,鋪設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當你用它們去爲需要幫助的人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時,你的第一間小屋就會散發出陽光的暖意。

即使生活是一塊苦膽泡過的黃連,長久地咀嚼,也會使它的苦澀慢慢淡下去。

無論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詐,請依然相信人的光明大於暗影。

第二間,盛放我們的夢想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我們的夢想是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是我們哭泣時最大的安慰。

還記得那個夏季的夜晚,你拉着我去天台。我們晃着腳坐在天台上,我抱怨你將我拉出來喂蚊子,你什麼都不說,只是笑着望向天空。你說你願做一顆流星,雖然轉瞬即逝,卻可以瞬間劃破黑暗,照亮整個星空。我擡頭望着你溫柔而又堅定的側顏,只記得那時你的眸子清澈明亮,似有萬千閃爍的星子墜落其中。遠航你知道嗎,我也願做一束煙花,不一定是最美的,但必須是最燦爛的。每一道放射出來的光華里,都摻雜着不爲人知的辛酸,每一個設計新穎的圖形中,都糅合着不爲人知的勞碌。

等他日兩鬢似雪時,回首前塵,知道我所綻放的小煙花曾經在人世間閃過亮麗的火花,那麼,我對自己也算是有個交代了。

遠航,遠航,爲夢啓航。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手指的力量。

我們可以不去留戀途中的星星與月亮,但我們一定要張開雙臂,擁抱終點處的太陽!

第三間,盛放我們自己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讀到第三間時,我忽然就想起了《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的冥想盆。我突然明白鄧不利多說的“抽出幾捋思維放入其中,有朝一日進入去思考自己”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小屋中,住着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唯獨沒有我們自己,我們把我們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下一條細細羊腸小道。我們把世界萬物保管的好好的,偏偏弄丟了開啓自己的鑰匙。在自己獨居的房屋裏,找不到自己曾經生存的證據。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完善自我,弘揚個性。

晉朝時代黑暗,朝廷腐敗,卻自有“竹林七賢”在一片亂世之中吟唱自己的生命價值觀。於是有了嵇康的竹林打鐵、廣陵絕唱,有了阮籍的“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高呼,有了劉伶抱欄而舞,把盞而歌的吟唱。

每個人都是五線譜上看似雜亂無章的音符,但都是一首成功的曲子不可缺少的元素。

精神的小屋,需要以能夠承受愛恨情愁的心靈爲柱,以夢想爲樑,最後以自我爲牆,建成窗明几淨,陽光四溢的三間小屋!

遠航,讀完《精神的小屋》,我不敢說我豁然開朗,但我知道它確實給了我很大影響。我們都愛文學,愛好閱讀,愛好寫作。遠航,千萬不要放棄你的文學夢,我們要一起努力,去建造屬於自己的精神小屋。

既然已經決定更遠地飛翔,就不要收回已張開的翅膀。

願安好!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3)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讀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精神的三間小屋》。文章中作者說到,人的一生需要爲自己修建三間精神的小屋。這三間小屋分別是:第一間,盛着我們的愛和恨。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第三間,安放我們的自身。有了這三間精神的小屋,我們的心靈纔能有了正真的依靠。

文中所說精神的三間小屋不需要我們做到“人的心靈,應該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爲博大”的名言中所說的那樣擁有雄渾的襟懷,也不需要我們做到“宰相肚裏能撐船”的那種度量。它只需要我們有一顆大心,能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可是即使是以此爲例,又有多少人能正真的爲自己修建好這三間小屋呢?

第一間小屋中盛着我們的愛和恨。它需要我們用愛來讓它變的光明而溫暖。可是現在的我們對人對事時時抱着怨恨的心情,每當看到損害自身利益時總是責怪他人,從不反省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我想只要我們對人對事都能用一顆公正、公平的心去對待,對待每件事都能用一顆盛滿愛的心去對待,那麼我們的小屋裏就會永遠光明而溫暖。

第二間小屋中盛放着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揹負着它,播種着、耕耘着、收穫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只要我們能很好的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第二間精神小屋就會堅固優雅。

第三間小屋中安放我們的自身。在這一間小屋裏我們常常會把他人的想法、言論、行爲放在這裏,把它們當成我們自己的。可是這畢竟並不是我們自己正真所想、所說、所做,只要我們把自己正真所想、所說、所做的放在第三間小屋中,第三間小屋纔會變的明亮、光鮮。所以,在這裏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行爲來裝飾它,這樣它纔會變的明亮、光鮮。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後感範文(4)

品讀了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書中的這句話讓我至今回味———“於是,宜選月冷風清竹目蕭蕭之處,爲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不禁聯想,目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了,人們對自己的居住條件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家”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身體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寬敞,可人們是不是也該想到“心靈活動”疆域,是否也需要寬闊,也需要達標呢?正始書中所說:“有一顆在心才能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是應該爲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着我們的愛與恨。複雜的感情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但是我們要謹記,假如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在遊弋,那是你的大福氣。假如愛比恨多,小屋就是陰陰慘慘,你的精神就會悲或壓抑,形銷骨立。因此,我們心中要裝滿愛,滿滿的一屋愛,將會帶來滿滿一心宣窩的溫暖。

第二間,盛着我們的事業。文中計算倘若25歲至60歲工作,我們需要工作70000小時。然而,我們相宜的工作不會像雨後的菌子那樣,俯拾即是。我們對自身的認識也是需要抽絲剝繭,水落石出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學會適應我們的工作,調整我們的心態,愛上我們的工作,用心經營好我們的事業,那樣一路將充滿歡樂,充滿收穫。

第三己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條羊腸小道。其實,我們真的要學會給自己修間小屋,寫下自己的心情,釋放自己的情懷。

讓我們都在繁忙和瑣碎的生活中,爲自己建造幾間這樣的小屋,在這裏,我們會發現生活是多麼充實而富有詩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