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精選10篇)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敲門方法。

2.幫組幼兒理解故事,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教具:大門、圖片一套(城堡背景圖,不同動態的人物四個)、禮儀的音樂。

2.學具:郵遞冒、有低包、信。

活動過程

1.舞蹈“禮儀主題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用禮儀的方式與幼兒打招呼,問早。

(2)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禮儀舞蹈。

2.出示門,請幼兒表演他們是怎樣敲門的。(3---5個幼兒)這樣的敲門方式對不對呢?(引起幼兒的思考和討論)

3.出示圖片,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並提問。

(1)故事中有幾個人去敲了神奇的門?

(1)大兒子是怎樣敲的?他敲開了嗎?

(2)二兒子是怎樣敲的?他敲開了嗎?

(3)誰敲開了神奇的門?她是怎麼敲的?學學看。

4.出示禮儀《敲門》的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敲門方式。敲門時身微傾用食指輕擊聲一二三有節奏立門側靜等候5.學會了正確的敲門,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是送信郵遞員”

(1)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的玩法:一幼兒當郵遞員,一幼兒當主人,郵遞員敲門,主人問:誰呀、“我是送信的郵遞員,”主人開門,兩人遞接物品。

(2)帶領幼兒玩遊戲,鞏固正確的敲門姿勢。

活動反思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教育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啓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禮儀教育特色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於禮儀教育,我們一直沒有系統的'教學模式,只有在平時活動中零散的教育。最近,爲了更好的辦出特色,園長在網上購買了關於禮儀教育的一套教材。一共六冊,內容非常系統全面,而且都是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遊戲的形式,引導孩子學習禮儀。這麼好的教材,我準備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把禮儀文化貫穿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進行教育。

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是長期的培養過程,教師的說教雖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並隨時關注幼兒,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我會和家長共同攜手、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從小受到良好的禮儀教育。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認讀漢字“遊、跳、爬、鑽”,並通過身體動作感知動物出洞姿態。

2、鼓勵幼兒嘗試仿編動物出洞姿態的句子。

3、能在集體中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動物出洞的樣子。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及頭飾:雷公公、太陽、青蛙、水蛇、小熊、蚯蚓。

2、雷聲的錄音,漢字卡。

活動過程:

1、複習詩歌《春天》,引出“春雷”。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念一念詩歌《春天》好嗎?小朋友聽到詩歌裏都有什麼聲音呢?”

(2)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再聽一段錄音(老師放打雷的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呢?”

(3)教師:“轟隆隆,轟隆隆,雷公公來了,我們平時聽到雷聲會怎樣啊?你們猜小動物們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兒歌《雷公公敲門》。

2、學習兒歌《雷公公敲門》

(1)教師:“轟隆隆,轟隆隆,雷公公在幹什麼?它是怎麼敲門的呢?它說了什麼?”

(2)教師:“聽到雷公公的話,哪些小動物出洞了?(青蛙聽見是怎樣出洞的?水蛇聽見是怎麼出洞的?小熊聽見是怎樣出洞的?蚯蚓聽見是怎樣出洞的?)春天的太陽是怎樣的?曬得大地怎麼樣?”請幼兒用動作表演動物出洞的姿態,幼兒邊學邊隨老師念兒歌。

(3)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並排成一列。

(4)教師:“這首兒歌叫什麼名字

(5)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6)教師:“兒歌裏爲什麼說天上跑着雷公公?雷公公爲什麼要叫醒這些小動物呢?”

3、初步感知動詞“跳”、“遊”、“鑽”、“爬”。

(1)教師在青蛙的旁邊出示漢字卡片“跳”,並提示幼兒這個字表示青蛙出洞的動作。教師請幼兒猜一猜這是什麼字,引導幼兒看青蛙圖片的“跳”字,念句子“青蛙聽見跳出洞”並做相應的動作。

(2)採用同樣的方法,啓發幼兒學習感知其他三個動詞:“遊”、“鑽”、“爬”。

4、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動詞,瞭解漢字組成的.基本規律。

(1)教師指着漢字“跳”左邊的“足”字旁,告訴幼兒偏旁的名稱,鼓勵幼兒想一想:“足”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跳”字有一個足字旁?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遊”、“爬”和“鑽”。(方法基本同上,使幼兒知道,“遊”是在水裏遊,因此有三點水旁;“爬”要用手或爪子,因此有爪字旁等。)

5、猜字遊戲。

6、猜字遊戲《捉迷藏》

教師帶領幼兒採用對話的方式進行猜動物和猜漢字遊戲。

(1)、教師先請幼兒閉上眼睛,然後拿走藏起來,再請幼兒睜開眼睛。

教師藏起一張小熊卡片:捉迷藏,捉迷藏,哪個動物藏起來?幼兒:我來猜,我來猜,小熊藏起來。教師:對、對、對,小熊藏起來。(教師拿起圖片放回原處)

結束部分:兒歌表演《雷公公敲門》。

(2)、師扮演雷公公,小朋友們扮演雷公公的孩子們,你們願意嗎?

師:今天呀!我想請小朋友們來我家做客,我給大家都帶來了一件禮物(頭飾)(幼兒從椅子下面拿出動物頭飾)爲了感謝我,你們呀都要把它帶上,然後我們一起去雷公公家。但是我們怎麼去雷公公家呢?我爲你們準備了小火車,但雷公公說了一節車廂裏要坐着相同的小夥伴。(拿到青蛙頭飾的小朋友,站成一排,邊做動作邊走。)(水蛇、小熊、蚯蚓頭飾同下)

活動反思:

《雷公公敲門》這首兒歌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天性,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很感興趣。我提供了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在欣賞畫面的時候感受兒歌的意境。爲了瞭解幼兒是否能理解兒歌的內容、掌握其中的漢字規律,我特別把“跳、遊、爬、鑽”幾個漢字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來,這樣幼兒在後面的遊戲環節時就很好地表現出不同動物的動作特徵。整個活動氣氛活躍,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

2、初步學唱歌曲,會用自然聲演唱歌曲。

3、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

活動準備: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 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麼聲音來爲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一敲敲到了誰的家?一隻一隻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麼做?怎麼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遊戲“小貓敲門”。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裏喊“救命”並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遊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遊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裏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活動反思:

總之,本節活動中,執教者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駕馭課堂能力強,對幼兒有親和力。面對當前幼兒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如何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讓傳統的諸如貓抓老鼠的遊戲富有時代氣息及教育意義,讓幼兒在遊戲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實踐的重大教育課題之一。我們必須不斷加壓緊逼,邊學習邊教研,邊實踐邊探究,促使自身迅速向科研型、研究型轉變,以角色轉變推進科學保教的工作進程。其實,教師及幼兒園的專業成長如同花兒一樣需要營養,遊戲活動的全面改革就是我們的陽光雨露。我們要不斷汲取着遊戲教學改革的豐富營養,和花兒一同綻放,與幼兒園一起成長!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聽覺數數的方法進行遊戲。

2、通過聽故事《小兔乖乖》,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傾聽習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小兔乖乖》的課件、響板一個、數點卡。

活動重點:能正確數出聽到的敲門聲

活動難點:能說出總數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觀看動畫並提出傾聽要求:

導入語:兔媽媽要出門了,她和小兔乖乖們有個特別的約定,悄悄地告訴小兔她回來時敲門的次數。

關鍵提問1:聽一聽兔媽媽約定敲了幾下門?

關鍵提問2:看一看兔媽媽出門後,小兔在家裏幹了些什麼?(小兔翻啦幾個跟頭?跳了幾次?)目標指向:幼兒瞭解故事情節,感知故事中的數教法學法:欣賞法

2、回憶兔媽媽和小兔的約定關鍵提問:兔媽媽回來時會敲幾下門?

目標指向:引導幼兒用數數、數字來表示兔媽媽的敲門聲

3、老師敲響板,請幼兒聽一聽響板模仿的敲門聲。

4、讓幼兒接着觀看動畫:兔媽媽回來了,按約定的'敲門次數敲門,小兔把門打開。

二、鞏固數數

你們說學好數數的本領重要嗎?如果數錯了,就要把壞人放到家裏來了對嗎。現在要老師也要來考考你們啦。

1、請幼兒按老師出示的數點卡拍手。

關鍵提問:我的卡片上有幾點?拍幾下小手?

目標指向:感知拍手數與點子的對應教法學法:集體數數。

2、共同確定兔媽媽敲門的次數。

關鍵提問:我們商量一下,兔媽媽回家時,敲幾下,小兔纔開門?

目標指向:引導幼兒用數字來表示兔媽媽的敲門聲

3、分角色扮演進行遊戲遊戲玩法:請兩三位幼兒扮作兔媽媽,其他幼兒扮作小兔。老師背對扮小兔的幼兒,向扮兔媽媽的幼兒出示數點卡。"兔媽媽"按點子數演奏響板模仿敲門。當與事先商量的敲門次數相同時,"小兔"立即開門。請判斷正確者輪換扮演兔媽媽。

活動反思:

生動形象的動畫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通過響板道具的運用再次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也能有效地鞏固加深幼兒對數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景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有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說:"媽媽要到地裏拔蘿蔔,你們要好好看家,把門關關好"。

大灰狼看見兔媽媽出門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門關的緊緊的進不去。正巧,兔媽媽回來了,大灰狼連忙躲在大樹背後。只見,兔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歌聲,連忙開門。

大灰狼躲在旁邊,偷偷的把兔媽媽的歌學會了。

第二天,兔媽媽到樹林裏採蘑菇,大灰狼來到小兔家,一邊敲門一邊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

紅眼睛,短尾巴連忙要去開門,長耳朵一聽:"呀,不對不對,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小兔子們朝門縫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開門!"大灰狼看小兔子們不開門,可着急了,它說:"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我把尾巴伸進來給你們看",說着,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伸進門縫裏。小兔子們用盡力氣把門關上,夾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媽媽也回來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腦袋,大灰狼使勁一怔,尾巴斷了,狼狽的逃跑了。

小兔子們可高興了,他們搶着給媽媽開門,兔媽媽親親孩子們,誇它們是好孩子。

2、討論

3、出示圖片

4、情景表演

5、兒歌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爲,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6

活動目標

1、 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境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難點: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做法。

活動準備

故事《小兔子乖乖》課件《別給陌生人開門》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兒興趣。

問:爲什麼小兔子們沒有被大灰狼吃掉?

引出”沒有給陌生人開門”。

2.、討論: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是小兔子會不會給大灰狼開門呢?小兔子們是怎樣知道回來的是不是自己的'媽媽呢?

3、看課件進行討論活動。教師提問,讓幼兒討論後回答。

今天我們的小明就遇到了難題了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

讓我們來幫助他好嗎?

提問讓幼兒討論後回答。

(1)來的可能是什麼人?

(2)小明能開門嗎?爲什麼?

4、展示課件,幼兒看課件回答問題。幫助小明想想該怎麼做?

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裏時,遇到陌生人敲門。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弄清楚來人是誰?

如果來的人是自己認識的叔叔,可以通過貓眼告訴叔叔等家長回來後再來;或讓叔叔在外邊等一下,然後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確認;也可讓叔叔到父母的單位去找等等。如果來的人是自己不認識的叔叔,就一定不要隨便開門。通過課件展示,讓幼兒進一步瞭解給陌生人開門時存在的安全隱患,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

陌生人強行闖入時,可到窗口、陽臺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撥打報警電話或者是父母的電話。

5、 安全兒歌:

一人在家蹲,門是保護神;

如果有人敲,先從貓眼瞧;

假如生人來,別把門兒開;

大聲打電話,歹徒最害怕;

壞蛋能嚇走,安全得保障;

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誇。

6、活動延伸:

請一個幼兒扮演大灰狼,另外幼兒一個扮演兔媽媽,其他幼兒分別扮演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等等兔孩子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幼兒很喜歡這節課,他們對故事的內容很熟悉,也很想老師再給他們講講,教室裏靜悄悄的,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部分是成功的。

在課上孩子們對有陌生人敲門時我們開不開門這個問題討論的很激烈,發言很積極。通過觀察課件幼兒認識到了給陌生人開門是件可怕的事情。在拓展延伸這一環節,通過讓孩子們扮演角色,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知道當家裏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敲門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靈機應變,與壞人鬥智鬥勇。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7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很多幼兒安全意識較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接觸的人羣多,所以安全的問題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因此要教給學生們自我保護的知識,培養他們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陌生人來敲門》。以可愛的美羊羊引入教學,引起孩子的興趣,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孩子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並指導孩子在陌生人來敲門時,指導自己應該怎麼做,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2.指導孩子在陌生人來敲門時,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面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美羊羊,引導和美羊羊打招呼。

2.討論:美羊羊一個人在家,陌生人來敲門時,怎麼辦?

3.小朋友自由表達交流。

4.全班舉手起立選擇“開門”或“不開門”。

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爲什麼美羊羊不能開門?

2.美羊羊在家裏做些什麼,把陌生人嚇跑?

三、情境表演,再現生活

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演《陌生人來敲門》

四、欣賞兒歌,提升意識

1.欣賞《小兔子乖乖》,感受小兔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大家拍手唱《小兔子乖乖》。

活動小結

不僅僅是家裏,還有路上或者其他時間、地點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跟陌生人走。

延伸生活

1、在教室中建立“安全日記”,鼓勵孩子將自己發現的保護自己的安全的方法以日記的形式加以記錄。

2、開展“小鬼當家”系列活動,如:鼓勵購物,自己上學等,幫助幼兒逐步積累獨立自信面對問題的積極體驗和具體方法。

活動反思:

對於孩子來說,安全教育很重要。現在家裏就一個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經常留一個孩子在家,對於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活動的難點是來敲門的陌生人的情況是錯綜複雜的,只有在具體的情景中才能瞭解。尋找應對陌生人的方法使得大班孩子需要綜合分析複雜的情況並做出判斷,需要提升勇氣和自信來面對狀況,這些品質的培養對大班末期的孩子非常有益。

方法的獲得還只是幼兒嘗試獨立的開始,結合活動可向家長建議利用家庭中的突發事件來和孩子討論,鼓勵孩子自己做分析、判斷和決定,以逐步增強孩子的.應變能力和積累處理方法。這一方法也適合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失時機地運用。

不足:

思維侷限於教材,活動的設計內容大都來自於課本,沒有尋找更貼近學生的例子;在實施過程中,沒有更多關注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在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對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沒有進行適當的調整。在今後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將着重考慮如何創設更適合學生的活動,通過教學活動去解決問題,更好的引導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後在生活中更加機智、勇敢地保護自己,將所掌握的辦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防止受騙。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8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2、能關注生活細節中滲融的惦念、關愛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3、領會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寶寶,家裏有誰啊?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家裏有些誰。

2、師:孩子們,你們現在最想念誰?

3、師:看來我們心裏都有惦念的人,被你們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兒歌內容。

(一)媽媽來敲門。

1、出示PPT圖一,師:這是誰和誰在家裏?

2、幼兒有節奏的學說:我和爸爸在家裏。

3、師:我和爸爸在家裏,你們總想誰來敲門啊?

4、有節奏地念:總想媽媽來敲門。我們來敲門咯!邊做動作邊念兒歌:“丁冬、丁冬”。

5、出示媽媽,師:是誰回來了?看到媽媽回來了,你和爸爸心裏怎麼樣?讓我們一起拍拍手說。按節奏念“媽媽回來了。”

6、師:媽媽回來了你會怎麼做?看來,媽媽是我和爸爸最親密的人。

7、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一首兒歌:我和爸爸在家裏,總想媽媽來敲門,丁冬、丁冬,媽媽回來了。

8、師: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吧!帶領幼兒按節奏說說。

(二)爸爸來敲門。

1、出示PPT圖二,師:現在誰在家裏?媽媽和寶寶在家裏,寶寶和媽媽在家裏最想的誰?總想誰來敲門?

2、兒歌總結:我和媽媽在一起,總想爸爸來敲門。

3、師:“丁冬、丁冬”門鈴又響了,誰回來了?打開門一看,真的是爸爸。這時,寶寶和媽媽心裏怎麼樣?看來,爸爸也是寶寶和媽媽最親密的人。

(三)全家在一起。

1、出示圖三,師:我們全家都在一起,心裏怎麼樣?全家在一起,很開心、很高興還可以說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2、誰也想來和我親親熱熱的`?

3、學說最後一部分。

三、完整念兒歌,並學習分角色進行表演。

1、完整學習講述兒歌。

2、分角色進行表演。引導幼兒主要表現出惦念、激動等情感。

四、還會有誰來敲門。

1、師:我們全家在家裏了,叮咚、叮咚。還想誰來敲門?

2、幼兒猜測、講述:奶奶、爺爺……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感受語言的豐富和意境美,並用多種方式讓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兒歌《敲門》是一首非常簡短而又充滿濃濃親情的作品,它來源與幼兒的生活,是幼兒經常經歷並感受的一個場景,兒歌藉助敲門這一生活中的細節,讓幼兒感受家人之間互相惦念的濃濃親情。活動中我通過創設情境,讓幼兒在聽聽、看看、說說中,進一步理解兒歌,感受兒歌的美好意境,從而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培養幼兒愛家人的情感。但整個活動執教下來總感覺孩子們學的不是很投入,心始終沒有靜下來,導致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有點做不住的現象。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9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培養幼兒隨機應變能力,加強他們的警惕意識。

3、交給孩子自護常識,嘗試鎮定、有條理的面對陌生人來敲門。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設想情境,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難點:憎惡壞人,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想出多種應付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紅帽圖片、故事、兒歌。教師編排生活中哄騙小孩的對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講故事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可愛的小朋友,猜猜他是誰呀?”

2、出示小紅帽圖片,你們認識她嗎?今天老師除了帶她給你們認識,還帶來一個關於她的故事。”

3、老師有感情地講故事,幼兒回顧童話內容。

聽了《小紅帽》的故事,善良、可愛的小紅帽怎麼啦?你們有沒有一個人呆在家裏過?如果你們一個人在家,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你們會不會給他開門?爲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

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老師扮演敲門的陌生人,你們扮演獨自在家的小孩,看看你們會怎樣?

二、遊戲

針對陌生人的各種謊言和幼兒一起表演情景對話。

1、咚咚咚,師:“小朋友,快開門,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我來還你爸爸的工具。”

“我是查水錶的阿姨,有人嗎?快開開門吧!”

“我是你的表姨,是你媽媽的親戚呢!手裏還提着一個裝着水果的大籃子····”

2、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打算怎麼辦?讓其他小朋友判斷對錯。

3、小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要問清楚他是誰?找誰?讓他自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或者讓他等爸爸回家後再來,或者讓他再外面等一會兒,爸爸很快會回來。若來人在門外糾纏不休,就趕快給父母打電話,或者撥打報警電話110.總之,無論他說什麼都不要給他開門。老師希望你們都做聰明的小紅帽喲!

三、唱兒歌,結束新課。

再次出示小紅帽圖片,和幼兒唱兒歌《小紅帽》,結束新課。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畫的畫最漂亮了,那今天回家就把我們發現陌生人敲門時保護自己的方法畫下來,做成安全日記貼在家門上,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導入,激發了孩子們對壞人的憎惡之情,然後圍繞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敲門的陌生人”開展活動,使幼兒充分調動所有的智慧會探索、去發現、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情景表演中,給予了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幼兒積極參與,針對陌生人的各種謊言,都能應對自如。從活動的效果來看,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成了理想的效果。但本次活動不足的地方是:情景編排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和家長一起加強對幼兒的安全自護教育,多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課,提高孩子們的自護能力。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敲門》含反思 10

設計意圖: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我與幼兒的接觸中發現,孩子對陌生人缺乏自我防範的意識,在日常與幼兒的談話中問到:"陌生人來你家你會怎麼辦?"時,幼兒有的說:"我會請他進來,倒水給他喝。"還有的說:"我把門打開一小點,然後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聽了很是讓人擔憂。因此我特設計了此活動,力圖使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學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應如何應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

2、知道讓陌生人進家的危險性,並能根據來人的不同,正確應對。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學會幾種陌生人來敲門時的應對方法。

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正確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兔子布偶兩個,大灰狼布偶一個;

2、兔子頭飾,灰狼頭飾;

3、多媒體課件《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

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媽媽:今天我要到森林裏去採蘑菇,得把我的寶寶乖乖一個人留在家裏,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寶寶乖乖來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個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門鎖好,任何人來敲門都不能開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媽媽你就放心吧!

(3)兔媽媽:那好吧,媽媽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師:不好,兔媽媽剛走,大灰狼就來了。

(5)大灰狼:哈哈哈,聽說今天小兔子一個人在家,我得想個辦法讓小兔子把門打開,然後飽飽的美餐一頓。(播放一遍門鈴聲)(6)師:哎呀,大灰狼在敲門呢。這可怎麼辦呀?快快快,一起幫乖乖想個好辦法!

(7)大灰狼分別裝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氣的、媽媽的同事等,請幼兒幫乖乖想出應對的方法。

2、提問:如果你是乖乖,一個人在家,壞人來敲門,你會怎麼辦?

3、引導幼兒討論,說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4、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裏的小朋友怎樣應對有陌生人來敲門的情況?

(1)師:不僅小兔乖乖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樣應對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先分步觀看,再總體觀看。

5、組織幼兒討論:奇奇教你了些什麼好辦法應對陌生人?

6、引導幼兒根據觀看的內容說出遇到陌生人敲門時應對的方法。

7、小結: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如果你開了門,就會很危險,千萬不能開門。

8、角色遊戲:《寶寶在家》。

分組讓幼兒分別扮演寶寶和陌生人,在遊戲中運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出現的不同情況。

8、師幼共同小結: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並想辦法解決。

9、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說,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

知道當家裏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鬥智鬥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