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合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合集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重點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 通過兒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已長

高、長大。

2、 願意與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

3、 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發現自己已有的變化。

難點:大膽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活動中的發現。

活動準備 1、 幼兒成長冊、小時侯的照片整理成套。

2、 收集幼兒去年穿過的鞋、襪等、小孩、公雞、青蛙的對照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孩、公雞、青蛙小時侯是怎樣的.,比較一下他們小時侯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兩三人結伴,”

教師:“一人一句輪換着想想說說:我們小時侯和現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過的鞋襪、戴過的手套和帽子,試着穿戴一下,談論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長高了

討論:“小猴到底長高了沒有,小猴子該在哪裏測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兩人比高矮——身體站直背對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着,身體站直背對背。

3、一組小朋友排排隊比高矮——議論:我們一組誰最高?誰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

學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隨着音樂節奏做動作模仿。

活動延伸:我們會長高

將長條紙一折四,在第一格畫臉,第四格畫腳,畫好後拉開,畫手和身體,

按此方法,選擇不同長度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地排一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說出不同動物叫聲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象聲詞:嘰、呷、咩、喵。

2、指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嘰、呷、咩、喵”四個漢字的相同之處,知道它們都是從嘴裏發出的叫聲,都與“口”有關,初步瞭解漢字構成的規律。

3、通過遊戲的形式,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嘰、呷、咩、喵”漢字卡片各一張,“口”字卡片1張。

2、小雞、小鴨、小羊、小貓的圖片各兩張。

3、其它動物小狗、馬、牛、青蛙、豬的圖片各一張,“汪、嘶、哞、呱、嚕”漢字卡片各一張。

4、《在農場裏》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農場裏的動物朋友邀請我們到農場去做客,小朋友你們願意嗎?

二、出示小動物卡片,激發興趣。

1、出示農場背景圖及小動物圖片。

師:在農場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叫的?要求幼兒能完整地回答問題。

(先採用出示圖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地點和人物,即農場和農場裏的小動物,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看圖講述農場裏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叫聲,從而爲下面的幼兒閱讀活動奠定基礎。)

2、遊戲:小雞小雞在哪裏?

——教師做動作並問:小雞小雞在哪裏?幼兒回答:嘰嘰嘰嘰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嘰嘰嘰嘰”。

——教師:又是誰來了呢?教師做動作並問:小鴨小鴨在哪裏?幼兒回答:呷呷呷呷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呷呷呷呷”。

——教師:教師做動作並問:小羊小羊在哪裏?幼兒回答:咩咩咩咩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咩咩咩咩”。

4、教師:這回是哪位小動物了呢?教師做動作並問:小貓小貓在哪裏?幼兒回答:喵喵喵喵在這裏。師出示字條“喵喵喵喵”。

三、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漢字,啓發幼兒讀一讀動物叫聲的漢字。

提問:這個畫面上除了農場和小動物還有什麼?漢字寶寶。

教師:孩子們你們願意和老師一起來認識這些漢字寶寶嗎?

1、我們先來看看小雞旁邊的漢字吧!這裏有幾個漢字?這些漢字一樣嗎?你能猜出這個漢字念什麼嗎?

2、那小鴨旁邊的漢字呢?

3、誰來說說小羊旁邊的漢字?

4、我們一起來說說小貓旁邊的漢字吧!

教師:我們一起完整地說說這些漢字吧!這些漢字你們都記住了嗎?

四、玩找漢字遊戲“在哪裏”,採用遊戲形式認識漢字:嘰、呷、咩、喵。

1、教師: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遊戲,請把藏在你椅子下面的卡片拿出來,看看卡片上的字寶寶是什麼?

教師:孩子們把你的卡片藏在手裏好嗎?請你們看到什麼動物就拿出什麼動物叫聲的字寶寶,能做到嗎?

2、教師請幼兒將字寶寶送到相應的小動物身邊。(粘在牆上)

3、教師:送對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吧!

五、教師帶領孩子仔細觀察嘰、呷、咩、喵漢字,找一找這些漢字的相同之處。

1、教師:咦,孩子們你們發現這些漢字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嗎?

2、教師出示“口”字,提問:爲什麼旁邊都有一個“口”字?

教師小結:它們旁邊都有一個“口”字,我們把它叫做口字旁,“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因爲動物的叫聲都是從嘴巴里發出來的,所以它們都有一個口字旁。

六、採用提問的方式,啓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農場還會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麼叫的?幼兒回答後,教師快速地將相應動物的圖片及相應的漢字出示在黑板上,並帶領幼兒認讀漢字,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漢字,瞭解漢字的構成規律

1、教師:農場裏除了小雞、小鴨、小羊、小貓,還有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教師:這些動物是怎麼叫的?它們的叫聲也會有口字旁嗎?

2、孩子學一學動物的叫聲、做一做動作,集體念一念漢字。

七、音樂遊戲:《在農場》

教師帶領幼兒採用接唱的形式,仿編歌曲《在農場》。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後半句的叫聲。如教師說:“豬兒在農場……,,幼兒說:“嚕嚕”;教師說:“鴨子在農場……”幼兒說:“呷呷”……最後,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中班語言——樹媽媽的信

語言——樹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徵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徵——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薰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纔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裏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爲什麼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麼天氣裏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麼樣了?

(3)信寫好後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並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裏?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複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麼?爲什麼?

5、延伸活動:樹葉畫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知散文優美、寧靜的意境美,感受小筍娃的活潑、稚拙美。

2、喜歡用身體動作來表現散文內容,感受小筍娃和竹子媽媽的對話的親切、可愛的情感。

3、豐富詞“誘人”。

活動準備:

1、課件。

2、竹子頭飾2-3個,小筍娃頭飾1個,小筍娃掛飾若干個。

2、認識筍和竹子。

活動過程:

(一)、老師朗誦散文,幼兒欣賞。

1、老師結合身體動作朗誦散文。

2、提問:

1)這首好聽的散文叫什麼名字

2)你喜歡哪些好聽的話呢?

(二)看課件,熟悉散文中的對話,豐富詞“誘人”。

1、看課件,進一步熟悉散文中的內容。

教師導語:散文中還有哪些好聽的話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2、提問:幫助幼兒瞭解散文內容。

1)春雨帶着帶着春天的問候來到了大地上,喚醒了誰?他們怎麼樣?(他們使勁用尖尖的腦袋頂着頭頂上的泥土)

2)誰第一個鑽出了地面,是怎樣鑽出來的呢?(那個長得細細長長的小個子鑽得最快)

請幼兒學一學小筍娃鑽出地面的樣子。

3)小筍娃鑽出地面後看到了什麼美景呢?(大片誘人的草地像一塊塊綠色的地毯鋪在小山坡上,星星點點的紅、黃、藍綴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剛開的小花)

a、豐富詞“誘人”,誘人就是很吸引人。

b、請幼兒用“誘人”說一句話。

4)好多的小筍娃鑽出地面後他們說了什麼呢?(“媽媽,媽媽,你在哪裏?”)竹子媽媽又是怎樣說的?(“好孩子,媽媽在這兒呢。”)

幼兒分角色表演筍娃和竹子媽媽的對話。

5)小筍娃們看到竹子媽媽後,心裏是怎麼想的?(難道那穿着綠衣裳、個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媽媽?她怎麼和我們一點也不像呢?)

幼兒一起復述一遍。

6)媽媽是怎麼對小筍娃說的?(“好孩子,別奇怪,過不了多久,你們就會和媽媽長得一樣了。”)

7)聽了竹子媽媽的話,小筍娃是怎麼說的?(“是嗎,那要過多久呢?我們好想快快長大,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好看見更遠的地方。”)小筍娃爲什麼想快快長大?(好看見更遠的地方。”)

幼兒分角色表演筍娃和竹子媽媽的對話。

8)你們想長大嗎?爲什麼?

9)筍娃們在慢慢地長大,終於有一天,當筍娃們能拉到媽媽的手臂了的時候,他們高興地怎麼樣啊?(高興地叫了起來:“哦,我們長大囉,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囉。”)

我們學一學他們高興的樣子吧。

3、幼兒表演散文。

請2-3個幼兒戴着頭飾當竹子媽媽,一個幼兒戴着頭飾當鑽得最快的小筍娃,其他的幼兒當好多好多的小筍娃。

散文:筍娃

“滴答、滴答”,小雨帶着春天的問候,來到了大地上,喚醒了躲在泥土裏的筍娃們,它們使勁用尖尖的腦袋頂着頭頂上的泥土,都爭着想看看大地究竟是什麼樣的。那個長得細細長長的小個子鑽得最快,他使勁吸了一口氣,用力一頂,哇,終於鑽出了地面。小筍娃爭大眼睛,看着眼前的美景:大片誘人的草地像一塊塊綠色的地毯鋪在小山坡上,星星點點的`紅、黃、藍綴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剛開的小花。沒多久,好多好多的筍娃也鑽出了地面。“媽媽,媽媽,你在哪裏?”筍娃們大呼小叫着。“好孩子,媽媽在這兒呢。”筍娃們的頭頂上傳來了“沙沙沙”的聲音,他們擡頭一看,心想:難道那穿着綠衣裳、個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媽媽?她怎麼和我們一點也不像呢?小筍娃們看着自己黑不溜秋、頭上長着幾根綠毛的身子,再看媽媽那一節一節圓圓的、長長的身子,非常奇怪。媽媽好像知道筍娃們的心思一樣,低着頭笑咪咪地說:“好孩子,別奇怪,過不了多久,你們就會和媽媽長得一樣了。”“是嗎,那要過多久呢?我們好想快快長大,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好看見更遠的地方。”

春風輕輕地吹着,春雨輕輕地撫摩着,筍娃們慢慢地在長大,黑乎乎的外衣太小了,已經包不住他們漸漸變粗、長高的身體了。不久,細細長長的竹枝上,又長出了綠綠的小嫩芽。陽光暖暖地照着,終於有一天,當筍娃們能拉到媽媽的手臂了的時候,他們高興地叫了起來:“哦,我們長大囉,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囉。”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喇叭花電話》這個童話故事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把住在很高很高的一棵樹上和樹下的兩個很想在一起玩耍的鄰居塑造的活靈活現。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和幻想,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

活動目標:

1、 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語言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感受體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

重點: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體驗互相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cd。

2、ppt。

3、紙杯電話。

活動過程:

一、小鳥和小田鼠

1、出示ppt1,你看到了什麼?

2、小鳥和小田鼠能在一起玩嗎?爲什麼?

3、你們能幫小鳥和小田鼠想出辦法來嗎?

4、你們幫小鳥和小田鼠想出了這麼多辦法,小田鼠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麼辦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ppt2-3。

5、小田鼠在幹什麼?種了什麼?喇叭花像什麼?

6、小田鼠到底想了什麼辦法,我們一起接着往下聽。

師:通過播放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有意識地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幼:在教師引導下,大膽想象幫助小鳥和小田鼠解決困難。

二、喇叭花電話

1、出示ppt4。

2、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怎麼跟小鳥打電話呢?

3、小田鼠首先會怎麼說呢?

4、他們到底是怎麼打電話的呢,請你們接着往下聽。

5、小田鼠是怎樣問的?小鳥是怎樣回答的?他們還說了些什麼?

師: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小田鼠,以小田鼠的身份和小鳥打電話。

幼:扮演小田鼠,嘗試和小鳥打電話。

三、完整傾聽故事

1、這麼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喇叭花電話》,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聽。

四、打電話

1、有了喇叭花電話,小鳥和小田鼠可以天天打電話了,真高興。今天我也帶來了一個電話,和小朋友來打電話。

2、請你們用紙杯電話和自己的小夥伴說說悄悄話吧。

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用紙杯電話來和自己的夥伴說說悄悄話。

幼:兩兩幼兒用紙杯電話來交流。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活動目標:

1、學習一篇關於《西遊記》故事的兒歌,有節奏地朗讀。

2、通過觀察圖夾文的兒歌形式,每一句兒歌結尾與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策略記憶兒歌內容。

3、用不同的表情、動作體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活動準備:實物展示儀一臺或兒歌文字,西遊記角色圖片各2張。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語言的形式,引出主題,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朗讀兒歌,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1) 出示幼兒用書,放在實物展示儀上放大,教師邊念兒歌邊指放出來的圖文。

(2)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找出兒歌中的規律。

教師: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規律。

教師: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現了什麼?幼兒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每兩句末尾一字的發音,引導幼兒發現咚、空等字押韻的規律。

3、啓發幼兒藉助實物展示儀放出來的.圖夾文兒歌的表現形式,嘗試有表情地記憶和朗讀兒歌。啓發幼兒想一想,認一認,圖片旁的漢字讀什麼?引導幼兒看圖文念兒歌。

4、引導幼兒有節奏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可引導幼兒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

在活動中,可根據兒歌中的角色製作手偶,在學兒歌環節,可採用活動表演手偶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兒歌內容。

因爲這個兒歌念起來很有節奏,所以教師可爲幼兒提供圓舞板、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一邊有節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愉快地念兒歌。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課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我嘗試通過多媒體,放映《西遊記》,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有關畫面,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念兒歌。在活動中,我將唸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幼兒,我只是引導者,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談們各自那了什麼武器?”“那麼,誰是大徒弟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兒,欣賞他們具有個性的想象講述。在活動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我想這與 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1.胖胖豬的手偶一個。

2.課件PPT。

3.小動物匹配圖卡。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理解故事的內涵: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教師來了一位可愛的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他呢?(教師出示手偶,模仿胖胖豬的語氣向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胖胖豬,很高興和你們見面。今天老師要講一個關於胖胖豬的故事,小朋友要認真聽哦!

(評析:

(二)播放課件PPT

1.教師:(圖)看,胖胖豬他怎麼了呀?(感冒了)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呢?(流鼻涕、掛水、藥片)

2.教師:原來前幾天胖胖豬感冒了,你們感冒過嗎?感冒時會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覺?身體會有哪些和平時不一樣的症狀?

教師小結:感冒後會咳嗽、流鼻涕、發熱。(邊講邊出示這些症狀圖)

3.教師:當你們感冒的時候感冒後心裏會覺得怎麼樣啊?會需要哪些東西呢?胖胖豬也需要朋友的關心和幫助。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幫胖胖豬呢?(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幫助胖胖豬的辦法:吃藥、掛水、睡覺休息……)教師小結:雖然生病很難受,但有了你們的關心,爲胖胖豬想了那麼多好辦法,他心裏舒服多了。這不,胖胖豬的好朋友也知道他生病了,瞧瞧,誰來了呀?(出示小松鼠、小鳥、蝴蝶圖片)原來是松鼠豆豆、小鳥菲菲、蝴蝶麗麗啊!他們來找胖胖豬玩,看見胖胖豬感冒了,心裏很難過,於是決定爲胖胖豬做一些事情,他們會怎樣幫助胖胖豬呢?老師在你們身後的小桌子上放了一些圖片,你們分別從小松鼠、蝴蝶、小鳥中找一個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猜猜看,它們會幫胖胖豬做哪一件事情呢?然後把你覺得他們會做的事情的圖片貼在小動物的後面。

(三)幼兒操作教師: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的想法?你覺得松鼠豆豆是怎麼幫助胖胖豬的?小鳥菲菲爲胖胖豬做了件什麼事情?蝴蝶麗麗又是怎樣幫助胖胖豬的呢?

(四)繼續講述故事

教師:故事裏的小松鼠、蝴蝶、小鳥是怎樣幫助胖胖豬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繼續講述故事)

教師:松鼠豆豆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家裏灰濛濛、亂糟糟的,豆豆心裏很難受。豆豆跳進屋裏,揮起大尾巴撣落桌上的灰塵,又洗乾淨飯碗和菜碗。請選小松鼠的小朋友帶上你們的卡片站到前面來,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猜對了嗎?看着乾乾淨淨的家,胖胖豬感覺怎麼樣呢?(心裏舒服了一些)

教師:小鳥菲菲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心裏真難受,她爲胖胖豬唱起了歌。請選小松鼠的小朋友帶上你們的卡片站到前面來,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答案和故事裏的一樣嗎?菲菲的歌聲多好聽呀!胖胖豬這次感覺又怎麼樣了?(心裏又覺得舒服了一些)

教師:蝴蝶麗麗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心裏好難受。它和夥伴們飛到花園裏,把各種各樣的花香收進一隻大大的信封裏,然後和同伴們擡着往胖胖豬家飛。信封裏會裝着什麼寶貝呢?我們來聽聽蝴蝶麗麗是怎麼說的(出示蝴蝶圖片模仿蝴蝶)"我們要把各種各樣的花香送給胖胖豬,讓胖胖豬家變得香香的,這樣它的病就會好了。"請選蝴蝶的小朋友帶上你們的圖卡站到前面來,大家一起來檢查下,他們做對了嗎?現在家裏到處都是花的香味,這次胖胖豬又是什麼感覺呢?

教師小結:真的謝謝松鼠豆豆、小鳥菲菲、蝴蝶麗麗,他們的辦法真棒!現在胖胖豬心裏舒服多了,也變得更精神了!

教師:(圖)看,胖胖豬爬起來了,他朝往哪裏看?(伸長脖子朝窗外看)(圖)他看到了什麼?(他看到了朋友們那一張張熟悉的笑臉)

(圖)看,這時胖胖豬的表情怎樣?那麼他的心裏一定是什麼感覺?(很開心)胖胖豬笑了,現在他覺得更舒服啦!,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他會跟好朋友說什麼?(謝謝你們)

教師:這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胖胖豬感冒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完整地聽老師講述這個充滿愛的故事吧!

教師小結:你們瞧,有了朋友細心、體貼地照顧,關懷地問候,胖胖豬的感冒竟然很神奇地慢慢好了!原來朋友們的愛,有時候也是一種治病良藥哦!

(四)談話活動,引出話題:怎樣關心生病的朋友?

1.教師:小朋友們剛剛說了,感冒的時候會很難受。哪位小朋友來說說生病時誰來關心你的呢?

如果你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了,你會怎麼做呢?(幼兒交流)(如開窗通風、多喝白開水、多吃營養食物、打針吃藥)教師小結:不管是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了,還是自己生病了,都需要我們大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變熱時要及時增減衣服;我們平時也要多喝水,飯菜都愛吃,營養均衡,才能身體棒,不生病,做個健康快樂的小朋友!好嗎?

故事:

胖胖豬感冒了,鼻涕泡噗噗噗地朝外冒。松鼠豆豆來找胖胖豬玩。

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家裏灰濛濛、亂糟糟的,豆豆心裏很難受。豆豆跳進屋裏,揮起大尾巴撣落桌上的灰塵,又洗乾淨飯碗和菜碗。

看着乾乾淨淨的家,胖胖豬的心裏舒服了一些。

小鳥菲菲來找胖胖豬玩。

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小鳥菲菲的心裏真難受,她爲胖胖豬唱起了歌,菲菲的歌聲多好聽呀!

胖胖豬的心裏又覺得舒服了一些。

蝴蝶麗麗來找胖胖豬玩,看見胖胖豬生病了,麗麗的心裏好難受。

麗麗飛到花園裏,花兒們都露出了美麗的笑臉。麗麗把各種各樣的花香收進一隻大大的信封裏,擡着往胖胖豬家飛。

這時,胖胖豬躺在牀上噗噗噗地冒着鼻涕泡哩。

忽然,胖胖豬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花香,這花香在房間裏慢慢地散開來……胖胖豬很驚奇,他爬起來,伸長脖子朝窗外看。啊,他看到了朋友們那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胖胖豬的感冒好了,胖胖豬笑了,現在他覺得舒服多啦!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爲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爲,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很多爸爸都有打呼嚕的習慣,設計本次活動是讓寶寶體驗爸爸工作的辛苦,加深對寶寶的情感。

活動準備:

鼴鼠爸爸的圖片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鼴鼠爸爸打呼嚕的原因。

2、體驗爸爸工作辛苦,有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貼有幼兒爸爸調查表的展板:介紹自己爸爸的本領

小結:爸爸的本領真大,會開車、會……;爸爸真了不起!

2、我也請來了一個爸爸,看看會是誰?(出示鼴鼠爸爸的`圖片)

二、理解故事

1、畫面一:

(1)鼴鼠爸爸和你們的爸爸一樣也有一個了不起的本領,瞧鼴鼠爸爸有什麼本領呢?

2、畫面二: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住進了鼴鼠爸爸造的房子?

3、畫面三~畫面六:

(1)鼴鼠爸爸工作了一天回到了家。猜猜鼴鼠寶寶會對鼴鼠爸爸說什麼?聽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2)怎麼傳來了震天響的呼嚕聲?

(3)這時鼴鼠寶寶們在幹什麼?鼴鼠爸爸醒了嗎?

(4)如果你是鼴鼠寶寶,看到爸爸工作了一天這麼累,你會怎麼做?

4、畫面七~畫面十一:

(1)鼴鼠寶寶們在幹什麼?

(2)鼴鼠寶寶和鼴鼠爸爸經過一天的勞動,回到了家。這會鼴鼠爸爸還會和他的寶貝們玩遊戲嗎?是啊,它們玩起了開飛機的遊戲。

(3)平時吵着和爸爸做遊戲的小鼴鼠怎麼也睡着了?

三、完整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完整地講述繪本故事。

活動延伸:

繼續完成爸爸調查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