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本文已影響 2.0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往往都擁有較多玩具,如何真正發揮玩具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小班孩子尤其依戀玩具,玩具往往被他們視爲有生命的玩伴。爲此,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活動。

目標:

1.認識幾種玩具,知道它們的玩法,並嘗試用簡短的語句表達。

2.嘗試通過玩具結交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

1.每桌一籃玩具,幼兒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教師準備小熊、小汽車玩具。

3.背景音樂。

過程:

一、瞭解兩種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師:今天有客人朋友來我們班,是誰呢?(出示小熊)原來是小熊,是我們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3.說說小熊的玩法。

師:小熊要和我們做好朋友。我們和小熊在一起可以怎麼玩呀?(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轉個圈……)

(二)小汽車

1.出示小汽車玩具。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一個玩具朋友,它是誰呢?嘟嘟……嘟嘟……汽車汽車在哪裏?快來讓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車汽車在這裏(出示汽車)。

2.說說汽車的玩法。(汽車汽車開開,汽車汽車停停……)

[析:教師用擬人化的方式引出了幼兒比較熟悉的兩種玩具,並通過語言示範引導幼兒瞭解玩具的玩法,這樣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另一方面爲後面的交往活動提供了語言示範]。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兒拿自己的玩具玩。

師:你們把什麼玩具朋友帶到幼兒園來了?讓我們去找一找吧。(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和教師一起說“××××在哪裏?快讓我來找一找”,邊拿出自己的玩具。)

師:帶着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兒說說玩具的玩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用簡短完整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鳥小鳥飛飛,小兔小兔跳跳。)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讓幼兒找一找、玩一玩、說一說幾個步驟,引導幼兒玩自己的玩具,體驗其中的樂趣,並嘗試表達自己的玩法。]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師:咦,我好像聽到誰在說話。噢,原來是小兔在說“我想找個玩具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兔)原來玩具小兔也喜歡找朋友啊。誰來幫幫小兔?

2.幼兒兩兩結伴玩玩具。

師:你們的玩具寶寶看到小兔玩具找到朋友一起玩時的高興勁兒,好羨慕啊,也想找個朋友玩玩。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現在請你幫自己的玩具寶寶找個朋友一起玩玩。

3.幼兒介紹玩法。

師:大家玩得真好。現在請你們讓玩具好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吧。請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玩具寶寶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嘗試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兔小貓跳個舞,小雞小鴨唱唱歌。)

4.幼兒嘗試兩個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師:玩具寶寶說跟朋友在一起玩很開心,朋友再多一些一定更開心。讓我們多找幾個朋友一起玩吧。玩的時侯可要注意安全噢。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玩具寶寶想要找朋友、想找更多的朋友),引導幼兒走出自我,關注同伴,嘗試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師:玩具寶寶說,出來玩了很久了,應該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想一想你的玩具寶寶的家在哪裏,想好了再把它送回去。

[析:只玩不收幾乎是幼兒的通病,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過程中這些細節不容忽視。教師結合幼兒平時出門玩累了要回家的經驗,要求幼兒把玩具寶寶送回家,這樣一方面可讓活動有個圓滿的結局,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意識到做事要有始有終。]

延伸活動:

遊戲活動時幼兒結伴分享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是一所農村園所,農村有多處可見小溪、小河,還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園的附近。幼兒喜歡在水中嬉戲、遊玩,每天有多次接觸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發現幼兒對水的認識是膚淺的,並不知道它的變化與性質,沒有節約用水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此活動,並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麼?

(2)你手髒的時候怎麼辦?

(3)你見過什麼地方有水?

2、實驗、示範:

(1)小瓶裏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裏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嚐一下。

(3)盆子裏的水倒入杯子裏。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

(2)水是沒有顏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無味的

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師:水分淡水、鹹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並告訴你周圍的人節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髒水,髒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裏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裏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遊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瞭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着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瞭解,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xx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2)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3)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幼兒園多美麗。

(4)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等好習慣。

(5)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愛和美好的世界裏。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誰知道,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

2.知道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一認園名

參觀幼兒園大門,告訴幼兒門旁牆上金光閃閃的字是我們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x幼兒園”。

3.參觀幼兒園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1)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2)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提問:我們的幼兒園漂亮嗎?你最喜歡什麼地方?

(3)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景物、房舍前坐坐、玩玩、談談、說說。

(4)念兒歌(小結):我們幼兒園,又大又漂亮;我們小朋友,人人都喜歡。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一、區角自由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

分散活動後集中談話:小朋友,你們剛纔是怎麼玩的,玩後是怎麼整理的? (教師有意識地請活動中喜歡奔跑、大聲喊叫以及玩具很重地扔進玩具箱的孩子來說說。)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大家聽一聽他們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二、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

小羊出場:我叫輕輕,玩具玩過了,輕輕放回去。

小兔們出場:我們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做遊戲。

小朋友出場:我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三、討論

1.剛纔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麼名字?

2.他們爲什麼都叫輕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玩具,輕輕敲門好不好?爲什麼?

四、行爲練習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角色表演“我叫輕輕”。

2.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教師扮老貓,幼兒扮小老鼠。老貓背對着小老鼠睡覺,小老鼠們自由活動,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有的看書、有的畫畫,有的整理玩具。如果發出較大聲音,老貓轉身去抓小老鼠。

五、結束

在“輕輕”的歌曲聲中邊做動作邊離開活動室。

【延伸活動】

“我叫輕輕”的磁帶、錄音機放在音樂區,讓他們反覆欣賞,提醒幼兒動作輕、說話輕。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自控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會不由自主地起鬨,再加上孩子間的互相模仿,導致活動室裏充滿了噪聲。通過此活動,有意識地滲透環境經驗,讓幼兒懂得要保持環境的`安靜,併產生對安靜環境的喜愛。活動通過幼兒自由玩――看錶演――討論――自由表演的過程,使幼兒比較出嘈雜環境和安靜環境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從心底裏產生對噪聲的厭惡和安靜環境的喜愛。

二、效果分析

幼兒活動的內容是幼兒親身經歷的,幼兒很容易接受,並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從一開始的活動到最後環節的活動相比較,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開始的自由活動是鬧鬧的、亂亂的,最後的活動安安靜靜、有秩序的,從這次活動中感受到讓幼兒親自參與活動和發現問題,遠比教師單一說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由於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對畫面主要內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圖連貫講述存在困難。於是開展了此次活動《藏在哪裏了》,通過觀察畫面,運用新的講述方法學習完整連貫地講述,以促進幼兒語言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實現幼兒自主性和教師引導性有效結合。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的顯著特徵找出相應的動物。

2.大膽、清楚地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3.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玩過石頭、剪刀、布的遊戲。

2.《藏在哪裏了》繪本PPT課件、 捉迷藏音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觀察畫面根據動物特徵找到動物。

活動難點:

用句子“……藏在……(後面/裏面)”描述動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遊戲規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師幼談話。

你們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嗎?是怎麼玩的?

2.導讀封面。

封面上有誰呀?那誰會和它們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讀圖畫書。

1.觀察PPT畫面2-7頁,感知故事開始部分。

2. 自主閱讀圖書卡片,能根據動物的顯著特徵找出相應的動物。

3. 結合PPT畫面8-12頁,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誰?它藏在哪裏? 可是“長着美麗的角的小鹿藏到哪裏去了呢?”小朋友你們發現了嗎?

(三)講述圖畫書。

1.教師引導語。

小動物們捉迷藏的遊戲好玩嗎?那我們一起把這件好玩的事講出來吧!

2. 師幼隨PPT完整講述故事。

(四)師幼遊戲。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誰來藏、誰來找呢?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感知更多小動物的顯著特徵。

2.組織幼兒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

活動反思:

《藏在哪裏了》這個色彩鮮豔、富有童趣的繪本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們最熟悉和喜愛的遊戲之一,整個活動以 “藏”爲線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興趣很高。

在遊戲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顯著的外形特徵,並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提醒孩子們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藏在什麼的後面或裏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在幫助小狐狸尋找朋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着相關的知識經驗。

不足之處:

在與孩子互動中,親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會更深刻,更情緒化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嘗試根據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徵進行分類。

2、體會製作 “餅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小熊餅乾屋)

2、幼兒操作材料(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餅乾”,不同口味的“夾心”。)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森林裏的小熊開了一家“餅乾商店”,今天它邀請我們寶貝去參觀,你們想不想去呀?那我們坐着火車出發吧!(教師帶着幼兒開着“火車”入座)

二、觀察餅乾

1、 師:小熊的餅乾商店到了,寶貝們你們猜一猜餅乾商店會有什

麼樣口味的餅乾呢?

幼: (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充分的說一說)

2、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的,咱們看看小熊餅乾商店裏的餅乾到底是什麼樣的?

3、出示幻燈片

(1)幼兒觀察,教師引導幼兒從餅乾的形狀、顏色、大小等幾方面說。

(2)教師總結:原來餅乾有許多種,有的`形狀不一樣、有的顏色、大小不一樣,還有的味道不一樣。

4、出示幻燈片,觀察夾心餅乾與普通餅乾的區別。

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我們看到的是什麼餅乾,它和剛纔看到的餅乾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這是夾心餅乾,它上下有兩塊餅乾,中間有一層好吃的夾心。上下的兩塊餅乾形狀一樣,顏色和大小也一樣,是一對好朋友,長得一模一樣。)

三、遊戲“找朋友”

1、夾心餅乾的兩塊餅乾是一對好朋友,我們也來玩一個找朋友遊戲。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不一樣的餅乾卡片,一會你找到的朋友要和你的餅乾卡片一模一樣。(教師拿卡片提示)下面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餅乾卡片(放找朋友音樂),

2、找到好朋友手牽着手站在一起。小朋友互相檢查對不對呀。兩個好朋友手拉手拿着小椅子做到桌子旁。

四、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

1、導入:剛纔我們玩了找朋友的遊戲,現在我們要一起做“好朋友夾心餅乾”

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做夾心餅乾前,我想先問問小朋友,你想做什麼樣口味的餅乾呢?

幼兒討論:(老師準備了許多夾心,小朋友喜歡什麼口味的就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夾心,放在兩塊餅乾的中間)

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餅乾。

做餅乾的時候要先做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先找到一對餅乾好朋友,他們要長得一模一樣)

2、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在幼兒製作餅乾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選擇顏色、形狀、大小相同的餅乾進行配對。

四、交流:好朋友夾心餅乾。

1、小朋友間相互交流說說自己製作的什麼樣的餅乾?

2、小朋友今天學會了製作夾心餅乾的方法,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共同製作。

3、現在請小朋友拿着自己的餅乾,到下邊去的請老師們看看我們自己製作的夾心餅乾。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圍棋一直是我園的特色課程,十多年來,我們深深體會到,黑白世界中演變出的無數有聲有色的“戰局”,開掘了幼兒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有研究表明,孩子學圍棋的最佳年齡是5歲左右,我園開展圍棋教學是從小班下學期開始,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意在讓孩子們在初入圍棋之門就感覺“棋樂融融”,萌發對圍棋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認識圍棋棋盤、棋子,知道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

2.能夠正確迅速地尋找到圍棋的交叉點。

3.在活動中不與他人碰撞,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配有圍棋兒歌的音樂。

2.大圍棋盤一塊,立體圍棋格一個。

3.圍棋子若干。

4.地面上畫有圍棋盤。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進場

1.師:“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鍛鍊鍛鍊身體吧。”

2.幼兒隨着音樂邊跳邊進場。

(評析:我採用了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健康歌》音樂,歡快鮮明的節奏、熱烈奔放的旋律風格一下子激發了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將原有歌詞改編成朗朗上口的圍棋兒歌,更加切合本次活動主題,且起到前後呼應的作用。)

二、認識棋盤和交叉點、棋子

1.認識棋盤

(1)師:“看,今天小黑和小白兩個好朋友來到了這裏,我們跟他們打聲招呼,他們的家在哪兒呢?”

總結:他們的家叫棋盤。

(2)師:“棋盤是什麼樣子的?棋盤上面有什麼呢?”

總結:棋盤是方方的,上面有許多橫線和豎線。

2.認識交叉點

(1)師:“小黑和小白要回家了,誰來送他們回家?送對了嗎?”(請兩個小朋友將小黑和小白送到棋盤上)

(2)小黑送到了橫線上,教師出示立體的圍棋格演示橫線太窄,小黑站不穩,會掉下去,所以橫線和豎線都不是他們的家。

(3)小白送到了圍棋格中,教師同樣演示圍棋格中間是個陷阱,小白會掉下去,所以圍棋格也不是他們的家。

(4)送到橫線和豎線的交叉點上對不對呢?教師出示立體的.圍棋格,演示小黑和小白站在交叉點上很穩,所以交叉點纔是他們的家。

3.認識棋子

(1)師:“小黑先回家,小白後回家,它們玩輪流回家的遊戲叫圍棋,小黑是黑棋,小白是白棋。”(教師示範操作)

(2)請小朋友送另外兩個黑棋和白棋回家,檢查是否送到交叉點上,再進行一次。

(評析: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爲了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圍棋的有關知識,我創設情境,讓幼兒送小黑和小白回家,引出他們的家到底在哪裏的問題,立體的圍棋格通過穩與不穩的區別生動地演繹了爲什麼交叉點纔是他們的家,小朋友先看再送最後評價,瞭解了棋子與交叉點的重要關係。我還通過小黑、小白的先後輪流回家,暗示了圍棋的基本規則,使幼兒對圍棋知識有了粗淺理解。)

三、玩“找交叉點”遊戲,鞏固圍棋知識

1.在地面棋盤上找交叉點

(1)師:“地板上也有一個大棋盤,請小朋友找找交叉點在哪裏,小朋友屁股底下有大棋子,等會兒請你把大棋子送回家去。”

(2)幼兒找交叉點站好,教師檢查是否正確。

2.遊戲

(1)師:“小朋友拿的棋一樣嗎?誰是黑棋寶寶?誰是白棋寶寶?等會兒請你去找個好朋友一起玩遊戲,兩個好朋友必須一個是黑棋,一個是白棋。”幼兒在音樂聲中玩“找朋友”的遊戲,教師個別指導。

(2)師:“聽,可能是大獅子來了,我們應該躲在哪裏才安全呢?等會兒聽到信號趕快躲到交叉點上去。”教師幫助個別幼兒。

(3)遊戲再完整進行一次。

(評析:小班孩子的注意力不穩定,我不斷變換教學方式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地面上的大棋盤爲幼兒創設了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幼兒通過個別尋找交叉點並正確擺放圍棋,懂得了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的道理,而且內化爲技能,在後面的遊戲中聽到獅子音樂的信號,能迅速正確地躲到交叉點上。)

四、韻律活動表演

1.師:“大獅子灰溜溜地走了,我們一起來跳個舞慶祝勝利吧。”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表演圍棋操。(評析:讓幼兒拿着圍棋表演圍棋操,一來舒緩了剛纔躲避獅子時的緊張情緒,二來讓幼兒感覺到學圍棋就像玩遊戲般快樂。)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真聰明,躲過了大獅子,老師獎勵你們黑、白顏色的糖果,回去後請你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吃,怎麼吃呢?你吃一顆黑的,我吃一顆白的,輪流吃。”

活動評析

小班孩子具有好玩、好動、愛遊戲的特點。如果採用灌輸圍棋知識的方法,會扼殺孩子對圍棋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把呵護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着力圍繞“趣”來展開。

一、滲透增“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說:“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如果純粹對幼兒進行圍棋教學,色彩的單調、方法的單一、內容的枯燥肯定會給幼兒帶來乏味的感覺。我把健康領域中的遊戲滲透到圍棋教學中,鞏固了幼兒對交叉點的認識,強化了幼兒尋找交叉點的技能。還整合了音樂《找朋友》與《獅王進行曲》,大大增加了圍棋教學的情趣。

二、情境激“趣”

皮亞傑認爲:“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就是同化和順應平衡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興趣是同化過程的一種動力。”因此,我精心創設符合小班孩子年齡特點的情境,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我將黑棋和白棋以可愛的娃娃形象出現,牢牢鎖定孩子們的注意力,棋盤比作圍棋的家調動起了孩子們溫馨的生活經驗,較好地完成了“認識棋盤、棋子”的教學目標。我再以小黑和小白要回家爲由請小朋友送它們回家,更是激發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

三、“趣”破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知道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並能找到交叉點。我採用了直觀法,利用立體的圍棋格直觀地表達了棋子要落在交叉點的道理,教學重點順利突破。還在地面上佈置了一個大棋盤,先是幾個幼兒示範找交叉點,強化大家對交叉點的認識,接着讓全體幼兒去站位,符合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幼兒在看、找、站的系列活動中,提高了觀察、判斷能力,尋找交叉點的技能得到了有效強化。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在故事中感受"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2.傾聽與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師: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①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②小弟弟碗裏的飯爲什麼撒得到處都是?③大公雞來了說什麼?然後做了什麼?④大公雞爲什麼說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⑥小弟弟爲什麼哭了?⑦奶奶對小弟弟說了什麼?⑧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總結: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4.活動延伸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和漏嘴巴》活動反思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說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公雞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並富有重複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並且開門見山說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纔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爲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採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爲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爲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採用了PPT資料,並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於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於這是一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於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麼在進餐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爲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後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爲切入,並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後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小結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活動的延伸活動則是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能主動歸還。

2.能辨別不良的行爲習慣。

3.養成不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故事《別人的東西我不拿》(見資源包)。

活動過程

☆傾聽1.講述故事《別人的東西我不拿》。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小朋友認真聽聽故事裏都說了什麼?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紅紅哪兒做得不對?爲什麼?

紅紅哪兒做得對?爲什麼?

小結:紅紅能把幼兒園的小汽車還回來,所以她很誠實,是個好孩子。

☆討論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家裏的東西可以隨便拿嗎?

教師: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拿,在家裏,爸爸媽媽的東西可以拿嗎?

小結:如果家長沒同意,家裏的東西也不可以拿。所以,拿自己家裏的物品時,也要徵得家長的同意。

2.討論什麼情況下可以把玩具帶回家。

教師:如果你喜歡小朋友的玩具,怎麼辦?如果你想把小朋友的玩具帶回家,應該怎麼辦?

小結:如果徵得對方的同意是可以帶回家的。

3.討論借別人的東西要不要還。

教師:如果你借了別人的東西,應該怎麼辦?

小結:借東西后要好好保管,不能弄髒、弄壞,要及時主動歸還。

☆情境表演幼兒兩人一組,表演如何向他人有禮貌的借玩具。

教師:小朋友兩人一組,一人在玩玩具,另一人表演怎樣向他借玩具。

活動建議

本活動是有關個性與交往方面的社會活動,活動中通過傾聽故事展開一系列的討論,重點讓幼兒理解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一種不良的行爲。

活動中,教師可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創設問題的情境,討論時,也應鼓勵、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一些行爲觀念不正確的幼兒,一定要及時幫助其轉變觀念。在操作的環節,教師要帶領幼兒仔細的觀察操作單上的內容,引導幼兒進行講述,幼兒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他們理解操作單上的內容。

本活動可以延伸到日常活動和家庭活動中,當發現幼兒有不良的行爲時應及時給予糾正,並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時,要與家長溝通,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幫助幼兒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

資源包

故事別人的東西我不拿遊戲結束了,玩具要回到自己的家--玩具架裏了,可紅紅喜歡小汽車,想把它帶回家:"小汽車,跟我回家吧。"於是,紅紅帶着小汽車回家了。半夜時,小汽車看到陌生的地方哭了起來。"嗚--,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紅紅醒了,看到小汽車在哭,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紅紅把小汽車還回了幼兒園。紅紅說:"以後,我再也不拿幼兒園的東西了。"

小百科:別人的東西不能要,這是我們孩提時代接受的最初教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孩子的學習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兒學習的內容。幼兒的心理既有具體形象性又帶有情趣性。生活知識的學習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本着生活既教育的原則,同時利用“五.一”勞動節進行節日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愛動手實踐;引導幼兒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樂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因此我們生成了此次活動。此次活動也是來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引起了孩子的興趣(舉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自己洗自己的襪子,體驗洗襪子的快樂。

2、懂得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盆子、一小塊肥皂。涼衣夾。

2、書包內自備一雙乾淨襪子。

3、事先與大班幼兒聯繫,扮演兔姐姐。

4、動物舞會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動物舞會

師:“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小一班。”

兔姐姐出場:“我是來邀請小朋友參加動物舞會的”

師:“那咋們就到舞臺上參加舞會吧!”幼兒戴上動物頭飾脫了鞋子在“舞臺”上跟隨音樂跳舞。

2、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襪子變髒了。

師:“襪子這麼髒怎麼辦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兔姐姐:“現在我們都長大了,要自己洗。”邊說邊演示洗襪子

師:“兔姐姐洗得真乾淨,你們想把自己的襪子也變乾淨嗎?”

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注意事項

3、幼兒洗襪子,家長做觀察記錄

4、晾曬襪子,幼兒自由交流比比誰的襪子最乾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