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快樂的我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快樂的我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快樂的我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快樂的我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設計意圖:

開心、生氣、緊張、難過、好奇、害怕等各種情緒,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現。幼兒的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也不會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幼兒性格內向,不願向人訴說;有的幼兒遇事又過於急躁,喜歡大聲哭鬧發脾氣……此活動意在讓幼兒懂得良好的情緒有利於健康,並初步學會一些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做個快樂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1.開放本班娃娃家、建構區等活動區。

2.用各種表情臉譜佈置環境。

3.佈置一面牆,讓幼兒畫自己的情緒(表情)。

活動過程:

一、自由活動

教師提出遊戲規則,並重點提醒幼兒注意遊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遊戲,並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遊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遊戲活動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儘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遊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三、表達:心情故事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並與小朋友們分享。

活動延伸:

1.音樂活動:表情歌。(幼兒在歌舞中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遊戲的快樂。)

2.開心故事會:鼓勵幼兒笑對困難。

3.美工區:幼兒用泥工、紙工、繪畫等綜合活動形式製作表情臉譜。

設計評析:

幼兒在活動中會自然地流露出開心、興奮、生氣、傷心等情緒,教師要抓住這些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適時的'引導。這個活動的設計從角色區活動人手,讓幼兒體驗自己身上發生的事。

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心情,說出自己高興和生氣的事,教師藉機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幫助他們學習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引導幼兒忘記煩惱、尋找快樂、感受快樂。

編輯評析:

這種社會性學習活動在幼兒園進行得比較少,較多的是社會性認識活動。讓幼兒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是很重要的。

這個活動強調的是積極的情緒、情感,這是一個方面。其實幼兒的生活中有許多時候是處於消極的情感中的,因此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應付消極情感可能更重要。希望能看到一些幼兒園在這類活動方面有一些探索。

快樂的我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唱唱、看看、說說、玩玩中體驗朋友多的樂趣,並樂意、大膽地和別人交朋友。

2、正確認識自己與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樣做纔對,學習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學會關心幫助同伴,增進愛同伴的情感。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組織幼兒看電視討論怎麼樣交朋友。

出示視頻實錄三段:

(1)一個小朋友玩玩具時和好朋友爭搶玩具。

(2)喝水時,一個小朋友在推擠其他小朋友,搶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難他也不去幫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問:爲什麼他找不到好朋友?怎麼樣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兒討論)

3、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爲什麼喜歡他們做你的好朋友?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交朋友的樂趣。

師:交了這麼多的朋友,你心裏感到怎麼樣?

5、師小結:朋友多了就會覺得覺得快樂,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禮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謙讓,有的`幫助別人,只有這樣我們纔會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

6、發散幼兒思維:那麼除了人類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7、聽着音樂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並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

8、師:現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還有什麼也是你們的好朋友。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願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本文擴展閱讀: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朋友之間可喻爲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爲深刻時,可稱之爲知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