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小手(15篇)

本文已影響 2.2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小手,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小手(15篇)

幼兒園教案:小手1

活動目標:

1、認識手帕,瞭解手帕在生活中的用處。

2、學會正確使用和保管手帕。

3、初步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4、激發了幼兒對手帕的好奇心。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條手帕。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引出活動。

(1)教師: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齊齊兜帶裏裝,講究衛生天天洗,乾乾淨淨帶身上。(引導幼兒猜出是手帕)

(2)教師:手帕有什麼用?你們在什麼時候會用到它呢?

2、翻開幼兒用書,瞭解手帕的用處。

3、學習正確使用手帕的'方法。

(1)教師:剛纔我們看到書上的小朋友在使用手帕,誰來試試,如果你需要時,該如何使用手帕?

(2)教師分別舉例說出臉上有汗或弄髒的例子,幼兒學習正確的使用手帕擦汗的方法。(手帕打開擦汗,擦完後將髒的一面折在裏面放好。)

(3)教師:誰會用手帕擦鼻子呢?

(4)教師說出要求,全體幼兒練習使用手帕。

4、引導幼兒適時並正確地使用手帕。

課外小結:

活動重點是讓幼兒瞭解手帕的用途,並學習正確使用手帕,從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活動選材十分貼近幼兒生活,教學通過謎語導入,也很好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通過他人示範和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逐步掌握了手帕的使用方法。

小百科:手帕,指手絹;禮物的代稱。

幼兒園教案:小手2

適合年齡:

4~5歲

設計意圖

天氣漸漸冷了,很多孩子都戴上了手套並互相比較,於是有了製作小手套的思路。這個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利用最常見的生活用品發展思維和觀察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兒在一物多玩的區域活動中體驗到認讀漢字和發展口語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事物的對應關係。

2.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加深對漢字的印象。

材料準備

各色手工紙、各種所需漢字及與漢字相對應的圖案。

製作方法

將各色手工紙剪成小手套的形狀,把漢字和圖案粘在手套的正反兩面。

玩法

1.請幼兒根據手套的顏色,尋找另一隻有相同顏色的手套,湊成完整的一雙。

2.請幼兒根據手套上的漢字,尋找有同樣漢字的另一隻手套。

3.請幼兒根據手套上的圖案尋找另一隻手套,湊成一雙有相同圖案的.手套。

4.請幼兒根據手套上的圖案,去尋找另一隻有相應漢字的手套(相同字的兩隻手套,背面的圖案也是一樣的)。

幼兒園教案:小手3

活動準備:

男孩子手偶、黑猩猩、小白兔、小貓、小雞的PPT、圖片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和PPT,學習認識人類的手,其他動物的前爪,認識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學會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2、提高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男孩手偶,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是誰來啦?一個小哥哥。

小朋友們一一指認不同的動物。

師:小哥哥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啊?

幼:小哥哥的手,是5個手指頭。

師:小哥哥的手,是那幾個手指頭啊?

幼:小哥哥的手,是有大拇指,還有一個小拇指。

(注)由於幼兒的分辨力還比較低,教師只要講清楚5個手指頭和大拇指、小手指就可以。

二 播放各種小動物PPT,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向小白兔、小猩猩問好!哦,這裏還有一個小花貓,還有一隻小雞。

師:好!我們看一看小猩猩的“手”有幾個指頭?

幼:有5個。

師:小猩猩的手和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小猩猩的手粗粗的,還有好多毛。

師:好!我們看一看小白兔的“手”,哦!那不叫手,是叫爪子,小白兔的爪子有幾個指頭?

幼:有4個。

師:小白兔的小爪子和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小白兔的小爪子短短的,還有好多毛。

師:好!我們看一看小花貓的小爪子,小花貓的爪子有幾個指頭?

幼:有4個。

師:哦,小花貓的`小前爪子只有4個指頭,在上面還有一個小趾頭,就是一個突起的小肉墊。

師:小花貓的小爪子和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小花貓的小爪子短短的尖尖的,還有好多毛。

師:好!我們看一看小雞的小爪子,小雞的爪子有幾個指頭?

幼:有4個。

師:小雞的小爪子和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小雞的小爪子長長尖尖的,還有好長的指甲。

活動評論:

師:小朋友們都看到了,小動物的“手”和我們小朋友的手多麼不一樣啊!請我們小朋友都把我們的小手舉起來……

學習歌謠:(教師在前面示範動作)

小手小手真漂亮,舉起來、拍一拍。(教師舉手在兩側,拍拍手。)

小手小手真靈巧,抓一抓、轉一轉。(教師舉手在兩側,雙手握拳,雙手轉動腕關節。)

小手小手真可愛,插一插、握一握。(教師舉手在兩側,十指交叉,雙手互握。)

小手小手真有用,生活勞動都靠它。(教師舉高兩手在頭頂上方搖擺。)

教學小結:

小朋友們,我們有一雙多麼靈巧的手啊,我們要多多用我們的手,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多幹活,多用手,我們的小手就會更靈巧。

幼兒園教案:小手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較合拍地做律動《小手爬》。

2、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習仿編歌詞和動作。

3、能較積極地參與仿編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合拍做動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 複習律動《拍手點頭》

1、集體複習,教師與幼兒隨着音樂做動作。

2、仿編,“拍拍小手點點頭很快樂,我們拍拍小手還可以幹什麼呢?”(教師可請仿編出新內容的幼兒當小老師,帶大家做新動作。)

二、 教師示範。

1、教師以較慢的速度邊唱邊示範。

2、幼兒說說小手先爬到哪裏?後來又爬到哪裏?

三、幼兒學做律動。

1、和着教師的歌聲,一拍一下地拍手。

2、跟着教師邊唱歌邊拍手。

4、教師與幼兒以較慢的速度邊唱邊做動作。

四 幼兒仿編律動。

“小手向上爬,還能爬到什麼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麼地方?”

1、教師與幼兒一起做幼兒仿編的`新動作。

2、幼兒做小老師帶大家做仿編的新動作。

五、 複習活動。

“喵!小花貓發現小老鼠了,我們都來做可愛的小花貓吧!“邊唱歌邊表演《咪咪小花貓》然後走出教室。

幼兒園教案:小手5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手,用描畫的方法畫出手的輪廓。

2、創造性地描畫不同的手形,體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遊戲,豐富相關經驗,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2頁,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小手變魔術。

1、我們有一雙能幹的手,你的小手會幹什麼呢?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邊念兒歌,邊用雙手造形: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變呀變呀變,變成……

2、引導幼兒觀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變成了什麼,像什麼。(山、樹枝、仙人掌、花等)

3、師幼共同遊戲,體會用手造形的多種可能。

二、畫一畫小手的魔術。

1、引導幼兒討論:怎麼樣把小手變的魔術畫下來?

2、教師示範描畫的方法:把左手放在紙上,右手拿起蠟筆靠在手的邊緣。從手腕開始畫,沿着手掌到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再沿着手掌另一邊畫到手腕。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沿手的邊緣描畫,描畫時放在紙上的手不能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小手變換出不同的造形。

4、引導能力強的幼兒進行添畫,增加趣味性和情景性,鼓勵動作快的幼兒進行塗色。

三、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做一做自己的小手魔術,引導其他幼兒進行模仿。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抓住了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的形式,形象的語言,牢牢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課堂上孩子們是快樂的。如果我在課前能更加仔細地考慮到一些問題,操作中的很多問題就可以避免。

幼兒園教案:小手6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手,手不僅可以做許多事、還可以感知出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教育與幼兒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並能注意保護小手。

二、準備:

1、紙、筆、筷子、彈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個、裏面裝有熱、冷、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三、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師:“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長短不同,是什麼?”

幼:“手。”

2、遊戲:印指紋。(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

師:“每個人的手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你發現紙上有什麼?”

幼1:“每個人的手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幼2:“紙上有我的手印。”

3、幼兒操作,認識手的功能。

(1)誘餌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剝花生、夾彈子、紐鈕釦、繪畫等。

師:“你是用什麼做事情的?怎樣用手做事情的?”

幼1:“小手來做事情。”

幼2:“手的'手指頭在動。”

(2)實驗:光用大拇指解鈕釦,用左手拿剪刀剪紙。

師:“做實驗時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麼?”

幼1:“一隻手指頭不好弄。”

幼2:“要用兩隻手一起做的。”

小結:“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協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靈活。”

(3)提問:“你的手還會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遊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用手感知物體的不同屬性,出示口袋,請幼兒用手伸入口袋觸摸,說出感覺,並拿出讓其他幼兒觸摸。

小結:“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手,手能感知物體屬性。”

(5)手勢遊戲:

幼兒和老師一起用手勢表達意思,讓幼兒瞭解交警、聾啞人用手勢指揮、交流意思。

4、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小手。

(1)假設沒有手怎樣?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手?

5、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幼兒進行自我服務小競賽。

幼兒園教案:小手7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遊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麼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麼?(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麼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麼背景畫就儘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穫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麼?

幼兒園教案:小手8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手語動作,知道它們的含義。

2、瞭解聾啞人使用手語與外界的溝通,培養對聾啞人的關愛和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一段啞語新聞的錄像、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啞語新聞錄像,進入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新聞報道的影片,這段新聞報道和一般的新聞報道不太一樣,你們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呢?

2、幼兒觀看錄像後回答。(錄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劃,有人在打啞語)。

二、引導幼兒瞭解聾啞人,並體驗他們的感受,培養幼兒對聾啞人的關愛之情。

1、教師:啞語新聞是播放給什麼人看的呢?(聾啞人)

2、教師:因爲聾啞人聽不見,所以他們也學不會說話,只能能夠用手和別人交流。

3、引導幼兒體驗聾啞人的感受。

教師:請大家帶上耳塞,體驗一下聾啞人無聲的世界吧。

幼兒帶上耳塞。教師彈奏鋼琴等,讓幼兒聽一聽,說說帶上耳塞之後的感受。

教師:請找一個小夥伴,試着用手語和他說一句話,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幼兒找小夥伴遊戲。

4、教師小結:聾啞人既不能聽,也不能說。在社會上,他們總是處於弱勢地位,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更加關愛、幫助和尊重他們。

三、學習簡單的手語,知道幾種簡單手語的意思。

1、教師:請大家翻開書,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手勢,你們也來學一學吧!

2、幼兒翻看幼兒用書並模仿各種的手勢。

3、教師:大家知道剛纔學的.這些手語表達是什麼意思嗎?請聽老師講,並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豎起大拇指——好,等等。

4、幼兒跟着教師一邊做,一邊瞭解這些手勢的意思。最後教師將所有動作連起來做一遍,邊做邊指導幼兒進行連貫的說和做。

5、請幼兒找一個小夥伴練習剛纔所學習的手語。可以多次交換小夥伴進行練習。

幼兒園教案:小手9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瞭解洗手的好處。

2、養成用肥皂洗手的'習慣。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學會《洗手歌》;

2、太盆六隻,肥皂若干,擦手毛巾每人一條。

活動過程:

一、《洗手歌》導入,激發興趣。

師幼邊說兒歌,邊作動作。

二、瞭解洗手的好處。

1、師:我們說要經常洗手,那麼,爲什麼要經常洗手呢?

2、幼兒討論交流回答;

3、師小結補充:除髒,除菌,預防疾病等。

三、探索洗手的正確方法。

1、師:怎樣洗手才正確呢?

2、幼兒自己洗手,互相觀察、體會。

3、針對問題,討論交流洗手的方法。

4、小結正確的洗手方法

先把袖子捲起來,把手淋溼,手心手背各擦一次肥皂,再手心手背各搓兩下,然後用水邊衝邊搓,最後甩三下,用毛巾擦乾淨。

四、比賽:誰洗得最乾淨。

1、幼兒分小組到盥洗室去洗手,注意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師對洗得正確乾淨的幼兒給予表揚,及時發現並糾正一些幼兒不正確的洗法。

幼兒園教案:小手10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樂曲歌詞、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2、學習歌曲《小手拍拍》,並嘗試模仿歌曲創編歌詞。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臉部各個器官的帖絨。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及歌詞。

1、聽音樂拍手(2/4拍)2、在動作中熟悉歌詞二、學習歌曲。

1、觀看歌曲VCD師:剛纔小朋友說了很多,我們現在一起來聽聽電視裏的'小朋友都唱個哪些?

2、出示教具,邊貼邊唱。

根據小朋友說的臉部器官一個一個長出來,最後老師指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唱。

3、跟着VCD學唱三、拓展創編師: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還有什麼啊?(肩膀、小腳等等)請幼兒把這些放進歌詞裏唱一唱。

反饋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詞也比較省電,孩子們一聽就很容易上口,這次的活動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學會這首歌曲,通過身體動作能夠正確的表達這首歌曲的歌詞。我們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過動作的形式,引導孩子們進行活動。

教學反思:

在孩子們熟悉了兒歌和節奏後,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來,我先唱了一遍,問問孩子們是否喜歡?孩子們的回答是肯定的,於是,我讓全班全體起立,圍繞着我,我在中間唱,讓孩子們邊學着唱邊用小手拍出來,和孩子們一起集體互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的身體部位,孩子們很高興,從他們的每個人的小臉上就能看出來,我邊唱邊做邊從心裏感謝這些小天使們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一節《小手拍拍》的公開課就在歌聲中愉快的結束了!

幼兒園教案:小手11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語流節奏和韻腳的重複,體驗兒歌的節奏美。

2、通過想想、試試,說說,學習兒歌,利用詩句的重複仿編兒歌。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瞭解兒歌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幼兒玩過手的動作變化,手形的各種圖片(兔子、剪刀、螃蟹、小花)

2、手影圖片若干,展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與幼兒打招呼

1、伸出一隻手與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好!)老師用幾隻手與你們打招呼?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頭?(5個)

2、嗨,大家好!我現在用幾隻手與你們打招呼?(兩隻手)兩隻手我們還可以說一雙手,(出示一雙手的圖片)。

3、你們也有一雙手,數數看一雙手有幾個手指頭?(10個)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教師邊帶領幼兒做手的動作邊學習語句: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

(評析:教師親切的用手與小朋友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在與小朋友問好的互動中自然地將主題轉向手,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在說說、數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滲透了數學)

二、引導幼兒創造性的表現手的變化。

1、小手它還會變魔術呢!你們看伸出一個手指頭,變成什麼了?(蟲子)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示範語句:變成小蟲爬爬爬。

2、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說一說。讓幼兒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

(評析:幼兒對“小蟲”非常感興趣,紛紛模仿起來,情緒馬上被提升了)

3、那你的小手會變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變一變,然後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幼兒創造性的表現手的變化。)

(評析:讓幼兒的小手試一試,變一變,使他們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玩玩、想想、講講,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幼兒邊想邊說的過程,也是自己構思詩歌的過程。)

4、提問:你是怎麼變的?變成了什麼?

幼1:我是這樣變的,(做動作)

師:變成了什麼?(小兔子)教師及時出示小兔子的圖片。變成小兔怎麼樣?

幼:跳跳跳。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變成小兔跳跳跳)

你又是怎麼變的?變成了什麼?(請2——3個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有意識的將詩歌中有的圖片螃蟹貼出來,並及時的加以引導,變成螃蟹怎麼樣了?再引導他們一起來學一學)

(評析: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與衆不同的想法,給幼兒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也使幼兒體驗到變手遊戲的快樂,而且爲後面的學習詩歌做了鋪墊,幼兒的情緒更加高漲 )

5、教師邊做動作邊示範念兒歌第一段。(結合剛纔貼出的圖片)

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變成小兔跳跳跳,變成螃蟹爬爬爬

6、我有一雙小小手,(貼出小手圖片)那它還會變成什麼呢?用好聽的話該怎麼說(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話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兒歌中相應的圖片:變成剪刀剪剪剪,變成小花轉轉轉。

(評析:在這裏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在對第一段詩歌的理解下,教師適當的將要求提高,讓幼兒嘗試用詩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手的變化,有效的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感受兒歌的語流節奏和韻腳的重複,體驗兒歌的節奏美)

三、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小朋友的小手變了很多魔術,變成了小兔、螃蟹、剪刀、小花,我們一起來看着圖片把變的魔術說一說吧

2、教師帶領幼兒結合圖片念兒歌,即: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變成小兔跳跳跳,變成螃蟹爬爬爬,我有一雙小小手,我有十個手指頭,變成剪刀剪剪剪,變成小花轉轉轉。

(評析:生動形象的圖片,調動了幼兒的視覺體驗,也爲幼兒學習詩歌提供了方便,孩子們大膽的用動作和語言盡情的表現着)

3、小朋友說的真好,現在我們再一起來邊說邊做吧。(幼兒站起來自由做。)

(評析:在第一遍學習詩歌的基礎上,我進行了第二遍詩歌教學,雖然還是學習詩歌,但在這裏,活動氛圍更寬鬆了,有的三五成羣的與好朋友邊說邊做,有的與老師邊說邊用動作表現,他們自由的邊走邊說,使學習不枯燥,充分發揮每一遍唸詩歌的效益,真正做到了在玩樂中學習。)

四、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教師做兩個手的變化動作。小手變成了什麼?

幼1:小狗

幼2:青蛙

師:誰能用兒歌裏的話說一說。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做動作,用自己的動作仿編兒歌。

3、小朋友真能幹。你們看小手變變變,都變到我們的教室裏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學着變一變,然後想一想用兒歌裏的話怎麼說?(幼兒分成3組自由觀看,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用“變成某某怎麼樣”的句式說)

4、提問:告訴我你看到的小手變成了什麼?(幼兒用“變成某某怎麼樣”的句式回答,仿編兒歌)

我們一起來跟着他說一說。 另外兩組的教學方法同上。

5、那我們把自己編的兒歌一起來說一說吧!(教師帶領幼兒看看、走走、說說、變變)

6、現在我們一起來跟着老師把這些圖片說一說。

(評析:利用手影圖片,給予了幼兒視覺上的衝擊,,幫助了幼兒調動了生活經驗,也爲創編詩歌提供了便利。同時孩子分三組,更是讓幼兒的創編更具針對性,使他們充分運用多種感官,看看、說說、做做,人人動手動腦動嘴,有效的完成了教學目標2。小朋友們邊走邊看邊說,就像在看動畫片一樣,他們創編的很輕鬆和愉快。)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小手在太陽底下變魔術,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那我們一起到太陽底下去玩一玩,變一變吧!

(評析:承上啓下,將問題直拋幼兒,使活動自然地過度到延伸環節,也激發了的探索能力,讓他們一起來獲得關於“手”快樂又新奇的體驗!)

活動反思:

《會變的小手》這首兒歌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容易理解。整個活動循序漸進,層次清晰,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提高了他們的動作表現力。在教學中,我大膽的放手,讓孩子們盡情的用動作表現手的變化,並及時的加以引導,使他們在相對自由、寬鬆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詩歌,在玩樂中學習詩歌。孩子們人人蔘與,特別是在看手影圖片進行創編活動時,孩子們更是情緒高漲,大膽的模仿手影的動作,到活動結束他們還意猶未盡。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爲鏡像。

幼兒園教案:小手12

一、 主題引發

“老師,你看我會洗手了。”“老師,你的手好大,我媽媽的手也大”“老師,小手可以穿衣服”……。

託班孩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生活,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進而對自己和周圍的事物產生了興趣,。在日常的生活與活動中,孩子們對自己的小手產生了興趣,發現了許多小手的奧祕,從而引發了這一主題——“能幹的小手”。

&nb

sp;

二、 主題網絡

欣賞小手 手工餅

認識手指 我愛小手 小手餵飯 寶寶洗手

認識小手 小手真能幹

&nbs

p;

能幹的小手

小手遊戲 小手變變

遊戲:捉蝴蝶 遊戲:天晴、下雨 小手變樹葉 兩隻手

遊戲:小手指一指 拉個圓圈走

哦託班:能幹的小手

三、 活動設計

撕紙《天線寶寶吃西瓜》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活動的快樂,感受不同質地的紙。

2、樂意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天線寶寶的玩偶一個;各種質地的紙做的西瓜。

2、若干個用硬紙殼做的天線寶寶造型,並在天線寶寶嘴上貼一個大小適宜的紙盒。

活動過程:

1、在快樂的音樂中,孩子們與天線寶寶共同起舞。

2、告訴幼兒:“天線寶寶累了,肚子餓了,他想吃大西瓜,我們一起給他送西瓜吧。”激

發幼兒參與到遊戲之中。

3、教師與幼兒一起玩遊戲。提醒幼兒要把大西瓜撕成一塊一塊的,喂到天線寶寶的嘴裏。(引導幼兒任意撕,體驗紙質的不同;並將撕好的碎紙放入紙盒)

4、在活動中,教師啓發幼兒邊撕邊說“天線寶寶你吃西瓜”、“給你一個大西瓜”、“給你一片小西瓜”、“天線寶寶西瓜好吃嗎?”……

四、 教學反思

充分探索是幼兒學習的重要環節

在組織活動“天線寶寶吃西瓜”時,教師爲孩子們提供了“天線寶寶”、不同質地的紙西瓜,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際的操作掌握小手如何撕紙,孩子們都很感興趣,可是當老師叫孩子一起來說說、交流自己的心得時,有些孩子卻怎麼也叫不來,他們仍專注於遊戲之中。出現這一教育現象值得我反思。

在活動過後的思索中,我覺得雖然教師確定的活動內容有效的激發了孩子的興趣

,將孩子的興趣與自己的實踐自然的結合了起來,使孩子樂意實踐,但對於組織“交流”活動的失敗使本次活動的教育價值沒有得到體現,究其原因,發現探索與發現是孩子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只有充足的時間,孩子們纔能有充分的體驗、發現,才能對自己的實踐活動有一個總結。如果只給孩子一點點時間,難免會出現叫不回孩子的現象。我因此也體會到“充分探索”對於孩子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將指導我今後的教育。

五、 分析與預測

託班的孩子剛剛從家中來到了幼兒園,通過了一段時間的生活,對幼兒園的生活已基本適應,此時他們漸漸的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自己的身邊與周圍,而“自己的小手”則是他們想了解的。把小手作爲主題內容是與孩子的經驗相結合的,從“認識自己的小手”到“玩小手的遊戲”到探索“小手的用處”,都是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的。認識自己小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幼兒主動參與生活,主動將自己的體驗得到練習的過程。

在活動中,隨着主題的不斷的.提升,孩子們的興趣也在不斷的增加,他們漸漸的不滿足,從自身的探索與發現向周圍事物過渡,將自己的注意轉向了身邊的事、人、物,因此在活動的不斷實施中,應將幼兒的興趣做爲主題內容的主要來源。

六、 家園共育

在主題“能幹的小手”的家園共育中,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開展家園互動,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之中,於

幼兒共同遊戲。如;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家長與幼兒同唱一首歌等等。

2、請家長在家庭中開展教育活動。如:讓幼兒體會小手能幫助爸爸媽媽做的事、小手可以在家中學會的一些生活技能等等。

3、家長與幼兒園開展交流,家長將幼兒在家的一些做事的相片收集起來,老師也將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相片收集起來,共同在教室佈置“小手能幹”的牆飾,供幼兒參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幹的小手充滿自信。

幼兒園教案:小手13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歌唱是一種集語言、音樂、表演爲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也是再創造的藝術。《小手小腳》這首歌曲歌詞內容和幼兒非常貼近,適合中班幼兒接受和理解;在旋律方面,音域在1~6之間,一字配一音,通過最後一小節的歌詞創編,引導幼兒靈活地學習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創編歌詞及相應動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初步合作能力,感受音樂創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初步學唱歌曲《小手小腳》,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和合作創編歌詞和動作。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

教師:請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呂老師。

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哪裏?

幼兒: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這裏。(展示出相應的手指)

2、複習歌曲《小手小腳》,要求幼兒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

幼兒園教案:小手14

一、設計思路

小手和小腳是孩子們最親密、最好的朋友,每天他們都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所以對於本月的主題活動《小手和小腳》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感興趣。在主題中,我們通過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活動,讓小朋友們認識了小手和小腳的外部特徵、小手和小腳的功能、同時還了解了動物朋友們的手腳。我們還與小朋友做了很多關於手腳的遊戲,讓他們更加了解了這兩個朋友對我們的重要性。本次我選擇這節故事活動有三個原因:首先,它是我們整合教材中本月主題的一節語言教學活動。

第二、我們班的幼兒對故事充滿了興趣,喜歡看圖書。

第三、《小手和小腳》這個故事很新穎,圖中的人物形象很可愛。由於本班本學期加入了一半的新生,他們的語言表達、日常經驗相對要弱一些,所以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在分析教材後,對教案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動。我將書中的七幅圖融合成了兩幅圖,我重點會對書中第二幅圖、第六幅圖、第七幅圖進行觀察、講述和理解,其他的圖片我會作爲前期經驗的豐富和延伸活動。通過這些調整會更適合我班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小手和小腳合作摘到了蘋果。

2、樂於參與活動,並大膽的表達。

三、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小手和小腳紙偶

3、“比手畫腳”題目圖卡

4、DVD《小手和小腳》

四、活動過程

(一)用紙偶引出主題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吧!

教師分別出示小手和小腳的紙偶,引導幼兒與他們打打招呼“你好”。

2、請幼兒說一說我們的小手、小腳有哪些本領?

3、師:今天,小手和小腳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看圖閱讀,幫助幼兒瞭解圖片內容

1、出示故事圖片指圖講述:山坡上有一棵蘋果樹,小手和小腳都想吃蘋果,於是他們來到了山坡下。

提問:

——山坡上的蘋果又紅又大,小手和小腳準備摘蘋果,可是他們遇到了困難。

——請小朋友來幫他們想個辦法,幫助他們吃到那些又紅又大的蘋果。

教師小結幼兒想出的辦法,再說出自己的辦法與幼兒分享。

2、教師將小手和小腳的紙偶重疊在一起,小手在小腳的頭上,然後它們一起爬上山坡,一起摘下了蘋果。

師:小朋友說說,它們是怎樣摘下蘋果的呢?3、觀察第二幅故事圖片說說小手和小腳合作,還可以做什麼事情?

4、教師對故事進行完整的講述,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

(三)遊戲:“比手畫腳”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一起用手腳、肢體來比畫出該圖片上的動物或動作。

(四)請幼兒欣賞DVD《小手和小腳》。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雖然是從整合教材中選擇的一節語言活動,但我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從今天的活動下來,我覺得調整後的教案符合我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的更輕鬆、更快樂。同時我也抓着了我班幼兒的特點,用親切、童趣的語言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整個活動充分的體現了遊戲性、活動性和趣味性,幼兒反應出來的也是對活動充滿了興趣,但活動中還有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地方。雖說是整合課程,它也有重點領域,在我今天的活動中沒有完全把語言的教學特點體現出來,反而好像把各領域的東西都融入到了裏面,那我下來將會把最後一個環節做一些調整。

第二就是在活動中我雖然把教育目標都記在了心裏,也有意識的在引導孩子多說,但整個活動下來還是顯得老師說的時間多了一些,給予孩子說的`機會少了一些,這是需要我加以改進的地方。再一個就是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注重面向全體,加強對個別幼兒的關注。通過這次語言研討活動對我有了很大的啓發和收穫,作爲年輕教師,對於每一次的研討課或公開課,我們都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但在活動中還是會出現一些之前沒有預設到的狀況,所以我認爲我們還需加強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多像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自己也要善於反思。相信通過幼兒園給予我們每一次鍛鍊的平臺和自己的努力,我們的教學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教案:小手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麪糰塑造刺蝟的形象,鞏固捏、拉伸、粘合等技能。

2、瞭解“膠東花餑餑”的美好寓意,體驗用麪糰塑造形象的樂趣。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花餑餑》課件。

2、操作面板、剪刀、筷子若干,教師提前準備好乾溼適宜的麪糰、黑豆、紅棗,幼兒每人一副套袖。

活動過程:

1、猜謎活動,引起幼兒對刺蝟的興趣。

眼睛圓,嘴巴尖,揹着刺兒到處鑽。(猜一個動物)

2、觀察膠東花餑餑,激發幼兒的製作慾望。

(1)觀看課件《花餑餑》,教師簡要介紹膠東花餑餑以及所表達的美好寓意。

(2)觀察課件《花餑餑》中刺蝟的外形特點,引發幼兒動手用麪糰塑造刺蝟形象的願意。

3、引導幼兒重點從造型方面進行觀察,感知刺蝟造型可愛有趣的特點。指導幼兒用剪刀整齊地剪出背上的.刺,剪完後可用紅棗進行裝飾。

4、幼兒製作,教師指導並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塑造出不同的刺蝟形象。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開展麪塑造活動,鼓勵幼兒用麪糰塑造更多的動植物或人物形象。

活動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