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4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4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一、目的:

1、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幫助幼兒回憶、整理十字路口的主要特徵,爲幼兒的美術表現準備豐富的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十字路口不同方向的汽車、行人、建築物等。

二、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豐富幼兒關於十字路口的生活經驗,瞭解相關的交通規則,並帶幼兒實地觀察各種各樣的十字路口。

密密麻麻的標誌線體現了小作者獨特的視角與觀察能力。

2、有關十字路口的碟片,記號筆、繪畫紙若干。

三、過程:

1、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引導幼兒回憶十字路口的情景,說說十字路口有些什麼特點,需要遵守哪些交通規則。

2、啓發幼兒想像:如果坐在飛機上看,城市的交通是怎樣的?十字路口看上去像什麼?

3、通過觀看碟片,瞭解各種各樣的十字路口,進一步加深對十字路口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引導幼兒特別關注十字路口的形狀、紅綠燈、交通警察以及各種汽車、騎車人、斑馬線、街景等。

4、教師示範十字路口的繪畫方法,講解車輛行駛的方向規則以及紅綠燈的位置。

5、幼兒繪畫,引導幼兒大膽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十字路口的相關景物,啓發幼兒想像十字路口可能出現的情景,如交通堵塞、車禍等,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獨特的畫面,對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小作者把表現的重點放在了坐車上班的人上,儘管人物動態變化不多,但不乏童趣。

6、展示幼兒作品,重點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四、評析:

這則美術活動設計較好地體現了幼兒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們強調孩子生活經驗的積累,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及相應的.年齡特點。我們知道,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對周圍事物理解越深刻,美術表現的情感、素材就越豐富,進行美術活動的動力也就越充足。從這個意義上講,從幼兒生活中尋找具有豐富視覺、情感經驗的題材是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情感、審美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

從活動《我看到的十字路口》可以看出,教師十分重視挖掘、積累孩子關於十字路口的視覺及情感經驗。除藉助錄像、圖片等資料外,教師還要求家長帶領孩子觀察十字路口。在此基礎上,孩子對十字路口的討論就顯得比較充分。另外,教師只爲孩子提供十字路口基本型的示範,而不提供完整的範畫,這樣就爲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表現的空間,促使他們敢於將所知道的、所想到的自然地、富有個性地表現出來。小作者表現了十字路口繁忙的景象,其中各種行進的汽車、騎車人、拍電視的記者、車站等,均體現了小作者豐富的生活經驗和表現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

目標通過觀察、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係,並能嘗試用水粉表現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經驗,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重點:表現陽光下的樹林

難點:理解近的物體清晰,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

 準備:

1.各種樹模板(清晰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過程:

一.觀察: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係。

師:你們看見了哪些樹?它們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係。

1.實物擺放BR P/P(1)師:這裏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後面,爲什麼?

(2)幼兒分組擺放,教案《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後面。

2.皺紙表現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麼多顏色呀,那麼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後?還有些什麼?

這些樹可以用什麼筆觸來畫?

四.欣賞交流

師:誰的樹林最美?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要求:

1、培養敏銳細緻的觀察力。

2、根據觀察的細節畫出同伴。

活動準備:

海報紙、彩色筆。

觀察與指導:

1、集體合作爲教師畫像。

孩子們能有機會在黑板上用粉筆爲老師畫像,十分高興。爲了調動更多的孩子,我讓他們一人畫一個小部分,這樣既爲更多的孩子創設了機會,又適當降低了難度。我發現連平時很內向的孩子也樂意地舉起手,爲我作畫。

集體創作的結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腦袋、小圓眼、長披髮、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師的模樣,實在談不上一點相似。呵呵,小傢伙們可不顧這許多,美滋滋地欣賞着自己的作品——寫真畫。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謝謝大家,我很喜歡。”

點評:這個環節是提醒幼兒重視觀察,細心捕捉被畫人身上的顯著特徵,然後再進行創作。當然,孩子的寫生能力

是有限的,我們不能注重創作的結果,而在於過程,是否具有寫生的興趣與發展潛能。

2、兩人一組仔細觀察對方畫下彼此模樣。

接下來是小朋友爲同伴創作了。有了剛纔的經驗,大家大膽多了(老師都說我們畫得很好)。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誰爲誰畫。餘晏跑來說:“我和她都畫黃馨蝶”。三個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還沒有這個概念,我告訴他們A—B—C,每個人都能畫別人,也都能被別人畫到,孩子們很樂意接受這個方法。希望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能夠有相應的經驗。

鄭凱騰和王葉輝兩人互相繪畫,他們仔細地觀察對方,敏銳捕捉對方的特徵,凱騰的畫面上葉輝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掛着胸卡,上面還很認真地寫“組長”兩個字。他解釋說:“我是按照葉輝身上組長牌的樣子學寫下來的。”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們倆的畫沒有色彩,全是線條勾勒,已十分接近寫生作品了。

昕宜、樂樂等幾個對色彩感興趣的孩子作品絢麗多彩;幾個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們自己滿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幾個好朋友爲他寫生,真是人緣好也……

最後,他們要求我在畫面上幫着寫下“我的好朋友XXX”。看見他們快樂的樣子,我祝福他們永遠快樂成長。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給人帶來得視覺效果。

2、嘗試用不同色彩來表現“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現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夏冬兩季的色彩畫兩幅(圖一、圖二)

2、“我的夢”色彩畫兩幅(圖三、圖四)

3、圖畫紙、畫好畫面沒畫背景的圖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話題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圖一、圖二,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冷暖。

師小結:紅、黃、橙、綠……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熱很暖,所以咱們叫他們暖色;紫、藍、白……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圖三圖四,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明暗。

師小結:淡黃、淺綠、天藍、粉紅……,這些顏色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明亮、寧靜、柔和;深藍、大紅、褐色……這些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暗,很恐怖。

三、鞏固色彩的明暗、冷暖請幼兒在自己的油畫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顏色明亮,那些顏色灰暗?

四、嘗試用色彩來表現“心情”或“感受”

1、講述自己的經歷以及感受。

2、師提出要求,幼兒創作;嘗試用色彩來畫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畫具體的事物,畫好後,可讓別人猜猜你遇到了什麼事?幼兒自由選擇話紙進行創作,教師循壞觀察、指導、並通過交談了解幼兒想法,鼓勵其大膽常試,肯定其創作,即時給予適當評價。

五、集體欣賞幼兒創作,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用的是什麼顏色?表達了什麼樣的心情或感受?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繪畫基礎知識和練習課,是爲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而設置的。這節課主要培養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的冷暖,能辨別冷色調、暖色調並感受其美感,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主要使學生從對色彩的冷暖的認識到掌握並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知識這一過程,是一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個難點。如果單憑教師空洞地去講解、簡單的操作演示,是很難讓學生明白的,說不定還會越來越糊塗,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爲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準備了大量的色彩圖片和冷暖色對比圖案,充分利用課件及書中的圖片、作品等。通過對比,使學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畫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覺,而且還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並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顏色來聯想不同的物體,辨別是冷色還是暖色,這樣比起理論上的講解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在輕鬆愉快地學習環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讓學生邊感覺邊動手操作,並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讓學生自己舉例談感覺談體會,並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現冷暖色的規律,從色輪中找出暖色和冷色。最後,我給了學生兩幅一模一樣的沒有色彩的風景圖案,請大家幫我分別用冷色調和暖色調來填色,使它們變成秋天和春天的景色。學生體現出了非常大的積極性。這樣也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發展開闊了他們的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