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9.24K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認識清潔用品,並能正確使用。

2. 通過談話、老師示範、講解,幼兒練習學習清潔技巧。

3. 樂意參加幼兒園的集體勞動活動,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

4.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掃帚 拖把 抹布 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討論:我會做哪些事情?

師:孩子們,你們的小手在哪裏?我們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你的小手會做哪些事情呢?誰來說一說?

孩子們,你們講的真好,我們的小手會做好多好多事情,那今天啊,我們也來做一次清潔小衛士,我們齊心協力來把教室打掃乾淨。

二、學習一些清潔技巧。

1.認識清潔用品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一一出示抹布、掃把、水桶、簸箕讓幼兒認識。)

2.學習幾項清潔技巧。

師:這些清潔用品應該怎麼用呢?誰來試一試?他這樣用對嗎?應該怎麼用?怎麼拿?

3.教師示範使用清潔用品。

如:掃地、擦地板、擰抹布、擦桌子、收拾物品

4.請部分幼兒試一試。

三、大家一起動起來

師幼共同分配清潔區域,鼓勵大家一起動起來。

活動反思:

幼兒生活衛生習慣地培養,主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小朋友都積極主動參與,並從中明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知道人人都要愛清潔,講衛生。懂得使用清潔用品,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的教學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瞭解自己的成長變化。

能嘗試按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排列照片。

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成長”圖片;“小時候與現在”圖片。

材料準備:幼兒自己準備1-2歲時候的照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成長”,引導幼兒將圖片中的小朋友按年齡順序從小到大排列。

——四張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可是現在這些照片順序被打亂了。

——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爲這些照片排個隊,將照片整理清楚。

——爲什麼是這樣排呢?

小結: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這是他在不同年齡階段拍攝的照片,所以小朋友的樣子發生了變化。從小嬰兒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他正在慢慢的成長。

出示圖片“小時候和現在”,引導幼兒發現小時候與現在相比發生的變化。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左邊的小朋友與右邊的小朋友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爲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呢?

小結: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爲我們長大了,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幹了。

請幼兒出示自己準備好的照片,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1.請個別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照片裏的你和現在上小班的你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2.幼兒兩兩爲一組,根據照片內容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小結:小時候和現在相比,我們長大了,我們的手和腳都更有力氣了,我們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家長利用幼兒各個時期的照片按照其成長曆程製作成“幼兒成長相冊”,投放到班級的語言區,供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有興趣看看、說說、嚐嚐不同的糖果,瞭解各種糖果的名稱和特徵。

2、引導幼兒嘗試按某一特徵將糖果分類,培養幼兒的判斷、分析能力。

3、讓幼兒懂得多吃甜食容易蛀牙,要從小保護牙齒。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孩子們參觀過超市的糖果櫃。

幼兒分四組,每個幼兒一個小籃子:

第一組:不同顏色的糖 第二組:不同形狀的糖

第三組:軟硬不同的糖 第四組:不同形狀、顏色的糖

幻燈片(不同的糖果)

課件:《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活動重點:瞭解不同糖果的名稱和特徵,懂得多吃甜食會蛀牙。

活動難點:按糖果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交流回憶〉--〈給糖果寶寶分家〉--〈撕、剝糖果〉--〈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一、交流回憶

1、師:前幾天我們一起去了超市,你們有沒有看到糖果寶寶?多不多?它們一樣嗎?

2、你們看到了哪些糖果寶寶?

3、觀看幻燈片,瞭解不同的糖果。(根據幼兒講的常見的糖果)

二、給糖果寶寶分家

1、讓幼兒看看說說自己籃子裏的糖果。

師:現在請你們看看籃子裏有哪些糖果寶寶?它們長的怎麼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軟硬來表述)

2、現在我們和糖果寶寶玩個遊戲,給它們分分家,想想看可以怎麼分?(讓幼兒自由交流)

a)老師提醒幼兒按照某一種特徵進行分類:比如可根據顏色、形狀等。

b)讓幼兒嘗試按糖果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教師巡迴觀察,對幼兒提出建議)。

c)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分類方法。

三、幼兒自己嘗試撕剝糖果

1、請幼兒討論糖果怎麼吃。(讓個別幼兒示範)

2、幼兒自己撕剝糖果(包裝紙邊緣爲齒形的糖果)

四、延伸活動:觀看課件

1、請出蛀牙的小朋友讓大家看。

師:他的牙齒怎麼了?爲什麼會蛀牙?我們應該怎樣做?

2、觀看課件<<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美和多樣性。

2.大膽地說出自己喜歡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3.嘗試對鞋子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大小、顏色、形狀、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裝有各種鞋子的“神祕箱子”。

3.《幸福拍手歌》音樂;鞋子的分類標誌卡、鞋架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出示禮物——“神祕箱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鼓勵幼兒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鞋的名稱和用途。

(對於各種鞋子,幼兒有一定的經驗,教師逐一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說說高跟鞋、大頭皮鞋、旅遊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鞋子展覽會

1.引導幼兒用配對的方法將鞋子佈置成展覽會。

(幼兒在聽明白了教師的要求之後,開始用配對的方法尋找箱子裏和地板上散亂的鞋子,把它們整齊地擺在教師指定的地方,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不一會就把鞋子擺好了。在活動中幼兒能互相幫助,有一定的糾錯能力。)

2.幼兒參觀“鞋子展覽會”,通過看看、摸摸、比比、說說,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樣性。

(幼兒自由找夥伴交流,教師隨機觀察、引導,幫助幼兒注意各種鞋子的不同質地。由於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幼兒的交流很熱烈,有的幼兒還說出了自己什麼時候穿過什麼鞋子的經驗。)

三、探索交流

1.鼓勵幼兒自主尋找喜歡的鞋子,並穿一穿、試一試。

(教師一說,幼兒都很興奮,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試穿起來,有的穿着大高跟鞋歪歪扭扭地走,有的找到小小的鞋子一直穿不進去,有的穿着溜冰鞋不敢移步.有的穿爸爸的大頭皮鞋跑不動……)

2.教師隨機與幼兒交流,請幼兒談談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並組織集體交流。

(每位幼兒都挑出了自己喜歡的一雙鞋子,幼兒更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與教師說.與同伴交流較欠缺,教師就組織幼兒集體交流穿鞋感受,引導個別幼兒穿上鞋子在集體面前跳一跳,讓大家一起來觀察,幫助幼兒歸納整理已有的知識經驗。)

3.引導幼兒小結:穿鞋要合腳。小朋友穿上合腳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纔會舒服。

四、鞋子找家

請幼兒按教師提供的鞋子圖標,對鞋子進行分類。

(教師邊出示標誌.邊引導幼兒如何更好地進行歸類。幼兒在歸類的過程中出現了把高跟鞋放在一個家.把大頭皮鞋放在旅遊鞋的家的情況.可能是教師出示的皮鞋實物標記只有高跟皮鞋.讓幼兒產生誤解.下一次活動可以引導幼兒自己來設計不同款式鞋子的標記。)

五、穿上合腳的鞋到戶外遊

(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顆大樹(樹幹爲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2、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裏(老師指着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 樂意幫助他人,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2 鼓勵幼兒參與粘貼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準備:

1 貼有小動物頭飾的塑料瓶,頸上記好毛線、

2 皺紙、

3 籮筐、

4 一段運動音樂。

三、教學過程:

1、 情感感知,激發托兒產生幫助他人的願望。

(1)情景表演以哭聲,吸引幼兒的注意。指導語:“誰在哭呀?喔是小老虎,小老虎你怎麼了。” 小

老虎:“我冷。”

(2)師:“小老虎冷,我們怎麼來幫助他。”

幼兒自由發表見解提出幫助小馬看病、穿衣服等。

2、 粘貼活動:我來幫你穿衣服

(1)教師示範在小老虎身上貼粘紙,指導語:“小老虎,你別哭。我來幫你穿衣服。”

(2)請個別幼兒嘗試探索將貼紙貼在瓶上的方法。

小老虎的再三感謝,再次激發全班幼兒產生幫助他人的願望。情景中隨機學習語言:,你別哭,我來幫

你穿衣服。”

(3)全體幼兒操作,幫助小馬的朋友小鹿等小動物穿衣服。(幼兒邊操作邊安慰:小馬,你別哭。我來幫你穿衣服。”)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喝水對身體健康有益。

2.在成人提醒下,願意喝足夠量的水。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有關喝水的兒歌與歌曲。

2。小口杯若干。

3。有關喝水的ppt。

活動過程:

一、以生活活動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洗洗手、喝水嘍!

指導語:我們洗洗小手喝水嘍!

二、播放ppt圖片,引導幼兒瞭解什麼時候要喝水。

指導語:鍛鍊後、外出遊玩時、洗澡後等情況下人會想喝水,睡覺起牀時也會想喝水。口渴了不喝水會很難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時候可以自己去喝水。

三、播放有關喝水的兒歌與歌曲,組織幼兒喝水。

1、排排隊,來喝水。

指導語:用小手指勾勾小耳朵噢!今天運動你出了汗,要多和點水噢!今天你拿了紅牌子,嗓子有點紅,也要多喝點水哦!

2、坐下來,把水喝。

指導語:找個椅子坐下來,小手捧好了喝喔!

3、放杯子,插牌子。

指導語:你今天喝了幾杯水呀?

活動延伸:

家園配合,提醒幼兒口渴時喝白開水,少喝飲料,養成健康飲水習慣。

教學反思

很多孩子不曾熟悉的知識,或者說是生活中特別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通過老師的引導,幼兒就會了解到喝什麼水好的知識,明白那些那些顏色漂亮、包裝新穎的飲料不能多喝,也能幫助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注意少喝果奶、飲料,多喝白開水。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的特點,利用生活中一切滾動的物體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滾個不停的各種球、輪子、罐子、瓶子等這些運動的物體,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嘗試活動身體與滾動的物體一起玩耍。在玩中體驗滾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感受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1. 讓孩子們嘗試活動身體。

2. 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3. 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大球、小球、輪子、篩子,一切能滾動的物體,綵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一、 激發幼兒興趣,導入課題1. 幼兒和老師伴隨音樂《我會轉》一起進入活動室。

2.熱身運動:《健康歌》

二、 感受球的滾動1.出示大球,與大球媽媽抱抱、親親。

2.大球媽媽與幼兒做“親親”遊戲,幼兒感受球的滾動。

3.幼兒活動身體感受滾動。

4.玩各種球,感受滾動的快樂。

(1) 小朋友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滾球法。

(2) 教師個別指導與幼兒互動

5.集中分享交流

讓球寶寶們休息一下吧,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與球寶寶滾動的。

三、 感受其他物體的滾動1.提問幼兒還有什麼物體是滾動的,引出大輪子。

2.幼兒與大輪子爸爸和輪子寶寶一起滾動遊戲。

3.集中交流運動的感受(開心、快樂).

四、 拓展思維,發揮幼兒的想象力1.出示綵綢,引導幼兒怎樣才能讓綵綢與幼兒一起滾動。

2.啓發幼兒不同的滾動法。

五、放鬆活動《洗洗澡》、用綵帶做滾滾車回家,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爲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願意與同伴抱一抱。

2.練習在大小不同的報紙上平衡站立。

3.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歡快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初步體驗擁抱的快樂。

1.播放音樂,請幼兒聽教師口令做不同的動作“走、跑、跳”。

師:孩子們,我們學着小動物的'樣子,一起來鍛鍊身體吧!

“小雞小雞走走、小鹿小鹿跑跑、小兔小兔跳跳、小象甩着鼻子走……”

2.師:你們還會學哪些小動物的樣子呢?(如:老虎、青蛙、馬兒、小鴨等)我們再來學一學小動物的樣子鍛鍊身體吧!但老師有個要求:當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們馬上去找一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擁抱時要注意安全,可不要把小夥伴碰倒了,好嗎?

3.提問:你和誰擁抱在一起?你覺得好朋友擁抱快樂嗎?你是怎樣擁抱的?

教師小結:擁抱有很多不同的姿勢,可以摟住脖子抱,可以摟住腰抱,可以胳膊上下抱。有這麼多的辦法和好朋友擁抱,和好朋友擁抱什麼感覺?(很舒服、很快樂)

(二)組織幼兒利用廢舊報紙玩快樂擁抱的遊戲

1.探究嘗試兩人平衡站立在報紙上。

師:小朋友的小手放下來,休息一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

出示報紙。

我們今天和報紙玩一個有趣的遊戲。動物園要招開聯歡會,我們變成小動物一起來參加吧!我們把報紙變成一個神奇的寶地。(教師擺放報紙,圓圈狀)請兩個小朋友試一試,剛纔我們是在地面上擁抱的,在報紙上可以兩人擁抱嗎?請兩位小朋友試試看,小腳是不是都能踩在了報紙上呢?(請兩名幼兒嘗試)

2.將報紙平鋪,根據鼓聲的指令做動作。

(1)師:我們現在一起學着小動物的樣子在寶地周圍遊戲吧,我們一起試一試,先找好自己的小夥伴,商量一下怎樣擁抱最舒服。你們聽着老師的鼓聲,當聽到“咚”一聲結束的時候,請馬上和好朋友找到一個寶地並且快快擁抱在一起,看哪兩個小朋友先搶到寶地。請幼兒嘗試。(走、跑動作練習)

教師小結:你們都找到寶地了嗎?怎樣才能又快又穩的搶到寶地呢?小腳必須都得站在寶地上。兩名小朋友互相照顧,互相擁抱,才能獲得勝利。

(2)將報紙平鋪,聽鼓聲的快慢,創編相應動作進行遊戲(跳、蹲走動作練習)

師:你們猜森林裏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參加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集體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如:兔子、青蛙、小鴨企鵝等)。但老師有一個新要求:小動物的腳步是和鼓聲一起的,鼓聲快,就做得快,鼓聲慢就做得慢,鼓聲結束的時候,你們可以和好朋友來搶寶地,爭搶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在一起。

3.加深難度,將報紙對摺,聽音樂遊戲(走、跑、跳、蹲走的技能)。

師:小朋友都能和好夥伴又快又穩地擁抱在一起,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把報紙對摺一下,變成剛纔的一半大。(請幼兒之間互相示範、學習)

“孩子們,現在我們的寶地發生什麼變化了?”“變小了”

“我們再來試一試,能不能在變小的報紙上和好朋友擁抱?”

請幼兒一起模仿小動物的樣子,音樂結束的時候,再來嘗試在對摺的報紙上平衡站立。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在變小的寶地上也能和好朋友擁抱,更了不起了。

4.將報紙再對摺,探討方法,聽音樂,做遊戲,練習走、跑、跳、蹲走的技能。

“孩子們,寶地再變小一點,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安全的站上去嗎?”

請幼兒和好朋友試一試。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利用情境畫畫,呈現飯後用紙巾、小毛巾擦嘴巴的方法,訃幼兒能夠學習禮儀。

2、呈現飯後的整理工作,提醒幼兒飯後要擦桌子,收拾食物殘渣及把果皮丟到垃圾筒,並記得洗手。

活動準備:

幼兒已瞭解幼兒園用餐的一些常規。

活動過程:

(一)教帥講述故事內容,說明小朋友奇奇、小狗汪汪和小貓咪咪吃完飯後,大家都記得用紙巾或小毛巾擦拭嘴巴,嘴巴就不會油油的了。

(二)教師提問:小朋友吃完飯後嘴巴會不會油油的?要怎麼處理?可以用什麼東西擦嘴巴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三)講故事:《彩虹村的禮儀大使》。

(四)說完故事,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爲什麼山羊會被選上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教師請兩位小朋友上臺示範吃飯時應注意的事項,如:

1.用餐時,要坐端正,手肘不張開。

2.吃東西不說話,也不發山聲音

3.細嚼慢嚥,不翻撿菜餚。

4.不可邊吃邊玩。

5.不揮動湯匙。

6.吃完飯後用開會溯口和擦毛巾將嘴巴擦乾淨。

教師提問:飯後要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頁面的圖意,

並說出飯後應完成的工作,如:用抹布擦桌子,把果皮丟到垃圾桶等。

《彩虹村的禮儀大使》故事內容:

“彩虹村”的獅子大王下個月過生日,“快樂村”的動物們決定派一位禮儀大使前往祝賀,於是“快樂村”的熊大土決定請村裏所有的動物一起來吃飯,順便推選禮儀大使來完成這個任務。

花豹說:“派我去好了,我跑得快,一天就可以跑到彩虹村了。”說完就狼吞虎嚥起來。

猴子說:“我去,我去!我做事機靈,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說完就把吃剩的果皮隨手一扔。

狐狸說:“我口齒伶俐,最會說好聽的話,還是派我去吧!”他一邊咬着雞腿一邊說。只有山羊什麼話也沒說,靜靜地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閉着嘴巴細細地嚼、慢慢地咽。

飯後,熊大王公開;“禮儀大使”的名甲:山羊當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