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3.45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黑木耳的營養價值與烹調方法,體驗親手調製食物的樂趣。

2.品嚐木耳,嘗試接受平時不愛吃的食物。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洗淨的黑木耳,調味品(鹽、醬油、胡椒粉、咖喱粉、洗淨切斷的香菜、碾成顆粒的熟花生等)。

2.電飯煲等炊具,幼兒用的碗勺等。

活動過程

一、知道黑木耳的食用價值。

1、自由交談。

--教師:誰知道吃黑木耳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嗎?(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

2、介紹黑木耳的食用價值。

--教師: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爲"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它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多吃黑木耳可以讓人少生病,讓我們的身體長的棒棒的。平時我們應該多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在潮溼、腐爛的樹木上能長出這麼有用的東西,大自然真是神奇呀!

二、討論木耳的吃法。

--教師:黑木耳可真是個好東西呀!你吃過黑木耳嗎?你覺得味道如何?

--教師:你喜歡吃黑木耳嗎?是怎麼燒製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三、嘗試涼拌黑木耳,品嚐點心。

1、教師煮黑木耳。

--教師: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份木耳的點心吧!木耳要先在開水裏煮一下。水是燙的,我要輕輕地放進去。(教師用電飯煲燙煮黑木耳。)

2、瞭解各種調料。

--教師:我們來看看,桌上有些什麼調料?是什麼味道的?(幼兒辨別,也可請個別幼兒品嚐辨別。)--教師:你喜歡在黑木耳裏放些什麼調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合理選擇調味品。)

3、嘗試涼拌黑木耳。

--教師:請你來試一試,爲自己涼拌一份好吃的黑木耳吧!(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注意不同口味的同伴的需要。)--教師:誰來說說自己這份涼拌黑木耳的味道如何,放了哪些調料?(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與品嚐。)

三、討論白木耳的吃法。

--教師:說到黑木耳,我們就常常會想起白木耳。白木耳可以這麼吃呢?(引導幼兒交流經驗和大膽猜測。)--教師:請你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然後和好朋友說說,你們家是怎麼做白木耳點心的?味道怎樣?吃白木耳有什麼好處?

活動反思

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考慮到趣味性對小班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就以遊戲的形式來貫穿始終,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踊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用品(木耳)入手;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的。

在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活動的第一環節我把握的不到位,小結和過度的語言沒有說,導致幼兒在後面的環節中,不太會模仿小木耳硬硬小小的特點。而在體驗遊戲中,幼兒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了我的服飾和道具上,對我的新角色表示很好奇,沒能投入到體驗遊戲中,可以事先和幼兒熟悉這個遊戲,將體驗融入到娃娃家的遊戲中。

小百科:木耳(英文:agaric),又叫雲耳、桑耳,是我國重要的食用菌,有廣泛的自然分佈和人工栽培。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願意幫助別人。

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小小幫手》動畫視頻、“人人幫我”圖片。

材料準備:

豆莢若干、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小小幫手》,引導幼兒討論視頻內容,激發興趣。

——視頻裏企鵝小福幫爸爸做了哪些事情?

——小福幫爸爸做完這些事情心情怎麼樣?

——你覺得小福的媽媽回到家,看到小福和爸爸做的事情,心情會怎樣?

小結:小福幫助爸爸收東西、拿食物、擦桌子、疊襪子、擺餐具,做完這些小福開心地笑了,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曾經幫助別人做過哪些事。

——你在家裏有幫助過爸爸媽媽嗎?說說你幫助他們做過什麼事?

——你在幼兒園有幫助過小朋友或老師嗎?說說你幫助他們做過什麼事?

——你幫助別人後心情怎麼樣?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是棒棒的小小幫手,當我們幫助別人之後,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

出示圖片“人人幫我”,引導幼兒瞭解他人是怎麼幫助小朋友的,知道我們的美好生活需要互相幫助。

——圖片上是誰?

——他/她在幫助小朋友做什麼?

小結:我們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我們,互相幫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出示材料“豆莢”、“玩具”,請幼兒分組幫助廚房阿姨剝豆莢,幫助生活教師清洗玩具。

——小朋友們也來當小幫手,幫助廚房阿姨和生活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傳遞了溫暖、平和、友好、真誠等情感,是情緒表達、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此活動以故事《微笑》爲主果道,引導幼兒理解只要有愛心總會有辦法傳播快樂的道理。

在《微笑》這個溫情甜蜜的兒童故事裏,小蝸牛幾經波折,終於找到了給大家帶來快樂並讓自己也快樂起來的方法。故事角色多且個性鮮明,如有學問的大力大象、性急的歌唱家小鳥、自信的清潔工刺、熱心的消息速遞員小白兔勤勞的雨天預報員小螞蟻、羞澀的微笑小使者小蝸牛等。其中,大象、小鳥、小白兔、小螞蟻傳播快樂的方法外顯,幼兒容易理解、表現,而小蝸牛傳播快樂的方法內隱,幼兒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微笑牆、公益廣告“微笑”等形式,幫助幼兒直觀感受微笑的力量。

故事中,主要角色小蝸牛的情結變化較大,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對小蝸牛動作、情緒的描述,如“低着頭,紅着臉,很不好意思”、“高興”、“難爲情”等,挖據小解牛情結變化的原因,瞭解小蝸牛的內心活動,從而理解“只要有愛心就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動物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方法。理解詞語“孤單”、“了不起”的含義

2.能用表情、動作、語言表現小動物爲他人帶去快樂的急切願望。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班級幼兒笑臉照片組成的自制課件“微笑牆”,《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15,班級幼兒給他人帶來快樂的視頻片段,公益廣告“微笑”,《幼兒素質發展課程·語言》CD。

2.幼兒有給朋友帶來快樂的經驗。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觀看課件“微笑牆”,感知微笑的力量。

教師出示課件“微笑牆”,請幼兒找找自己在哪裏、朋友在哪裏,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微笑的力量。

提問:看到大家的笑臉,你心裏有什麼感受? 小結:微笑能讓人感到快樂、溫暖和幸福。

2.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小動物給同伴帶來快樂的方法。

(1)講述故事第1、2段,引導幼兒通過角色對話和動作感受小動物的情結。

提問:小動物用什麼方法給朋友們帶來了快樂?它們的心情怎樣?聽了大家的話,小蝸牛是怎麼想的?它的心情怎樣?

(2)講述故事第3、4段,引導幼兒瞭解小蝸牛的心情變化及其緣由。

提問:小蝸牛爲什麼要給大家寫信?把快樂帶給朋友,小蝸牛的心情怎樣?

3.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並觀看課件《微笑》,理解“只要有愛心就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提問:信上說了什麼?什麼時候會孤單?爲什麼要在孤單不快樂的時候記住小蝸牛? 小蝸牛什麼本領也沒有,爲什麼大家會誇它了不起?

小結:微笑是能給大家帶來力量和快樂的,只要有愛心,就可以給別人帶來

4.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動物們想給他人帶去快樂的急切心情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它說了什麼?它的心裏會怎麼想?

啓發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動物的.特點和心理活動

5.請幼兒觀看視頻片段,感受給他人帶去快樂的良好體驗。

(1)組織幼兒交流,瞭解多種給他人帶去快樂的方法。提問:怎麼做才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2)觀看視頻,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小結:快樂是可以分享的,把快樂送給別人,自己更快樂。

(3)播放公益廣告《微笑)》,引導幼兒感受微笑的傳遞與溫暖,激發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傳遞微笑。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家人、同伴是怎樣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將自已的發現與大家分享。

微笑

在樹林裏,住着一羣大大小小的動物,它們是大象、兔子、刺、媽蟻、蝸牛等等。這些動物無論是大還是小,大夥兒同樣相親相愛。

大象是這羣動物中個兒最大的,長得也是最高,而且大夥兒都覺得它挺有學

,因此都很樂意聽它的話。有一天,大象召集大夥兒來開會,討論怎樣把快樂帶給夥伴。大夥兒覺得這個主意挺好,於是各自開動腦,想着自己該怎樣才能把快樂帶給朋友們。小鳥最性急,呢嘰喳喳地先發言:“只要我醒着,我願意爲期友們唱好聽的歌!”大象接着說:

“可可!只要我着,誰有千不動的活,我意幫助它!”刺的個ル雖然小,但它也提是購昂起了頭:“只要我着哪兒有垃圾,我願意爲朋友們清掃道路。”小白兔也忙說:“只要我醒着,我願意爲朋友們送信傳消息。”小媽蟻呢,它也說:“只要我醒着,下大雨前我願意趕緊提醒朋友們快回家。”大家說得正熱,可誰也沒注意到這時小牛的心裏可着急了。是何!它除了整天揹着個沉重的,在地上慢慢地爬以外,的什麼也千不了。它低着頭、紅着臉,很不好意思,輕輕地爬走了。

一天,一羣小螞蟻正在搬東西,它們從小蝸牛的身邊走過時,小蝸牛友好地向它們微笑,小螞蟻也連忙微笑着向小牛打招呼。一隻小螞蟻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小蝸牛聽了高興極了,心想:“對呀,我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可以對友們微笑呀,讓大家感到快樂!”然後又一想,也不對呀:“朋友們各自有各自的事,都忙着呢,總不能讓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專門跑來看我微笑吧!”這事可真讓小牛爲難了一陣。它想啊想,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它慢慢地往家

第二天,小蝸牛把厚厚的一信交給了小白兔,讓它給樹林裏的每一位朋友裏爬去送去。朋友們拆開信,信的內容是一張畫。畫得是一隻正在甜甜微笑着的小蝸牛畫下面還有一行字:“當你覺得孤單或不快活的時候,請記住你的朋友小蝸牛正在對着你微笑呢!”朋友們都說:“小蝸牛真了不起!”因爲它把微笑送給了整個樹林。小蝸牛難爲情地說:“當我把快樂帶給朋友們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快樂呢

大班科學《整理小書包》公開課+課件PPT+教案+反思+音樂+小視頻幼兒園班本課程《我們的車世界》課件PPT主題故事教學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幼兒特調皮,經常到處亂跑,課外活動時,不注意就溜走了,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和大家在一起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讓幼兒體會到父母的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懶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黑貓警長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聽故事

1:教師有感情講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3:教師提問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師幼互相交流

1:說說離開大家的危害。

2:如果和大人走丟該怎麼辦?

3:父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會怎樣?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從事了十三年的小學教育,現來到幼兒園工作,在組織幼兒活動中,經驗不足,感覺這節課不是那麼滿意。

這節課的設計還是不錯,通過教學,幼兒不但知道離開大家的危害,還學會了怎樣保護自己。在活動中幼兒也能積極配合,不管是聽故事,還是交流,他們都能很快進入角色。

整個活動中,教師激情高,語言也很兒童化,但老師在有些過程中不夠耐心,引導經驗不足,活動中出現的現象不能及時合理處理。如果現在來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盡情地說,還要鼓勵他們說,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他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1. 樂意親近小動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名稱。

2. 瞭解 “ 六一 ” 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樂意參加慶祝活動,體驗過節的樂趣。

3. 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小動物,願意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樂意念兒歌。

4. 願意跟隨老師雙腳向前行進跳,練習四散跑,培養動作的靈活性。

5. 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在追 追 、跑跑、跳跳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6. 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辨別大和小。

7. 學習用棉籤在畫面上添畫橫線,樂於參加音樂節奏活動。

調整

課程單元計劃

課程單元活動安排 六一到笑哈哈 活動 一 哈哈笑 (健康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二 美麗的氣球 (藝術 浙課)

活動三 和動物寶寶拍照(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四 表演開始啦 (健康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五 開心聯歡會 (社會 語言 藝術 自編) 調整

小兔乖乖 活動 一 小兔子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二 送蘿蔔 (健康 語言 浙課)

活動三 小兔子的花衣服(藝術 浙課)

活動四 小熊請客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五 造房子 (社會 浙課)

小鴨嘎嘎 活動 一 嘎嘎 嘎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二 小鴨游泳 (藝術 科學 自編)

活動三 小小鴨子 (健康 語言 浙課)

活動四 大和小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五 老貓釣魚 (健康 浙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竈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一套。

2、一大鐵盆枯樹葉樹枝

3、多媒體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

謎語:紅彤彤一大捧,見風它就逞兇狂,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火)

2、討論:火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危害。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邊進行小結:

好處:可以用它來做飯、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災。

3、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機、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紙、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師小結: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隨便碰易燃物品。

5、讓幼兒討論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麼辦?火場又應怎樣逃生?

教師小結:如果發現火災,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從安全出口逃離現場,再求救大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

6、播放警報音樂同時點燃枯樹葉樹枝發出煙霧,引導幼兒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

活動反思:

本活動通過讓幼兒瞭解有關“火”的知識,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知道了不能隨便玩火,讓幼兒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護、自救的方法。

(單位:東營市廣饒縣稻莊鎮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火娃娃壞脾氣

(一)目標

1.樂意看看、聽聽、安全視頻,理解故事內容,增強防火意識。

2. 能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後果。

重點難點:增強防火意識,說說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後果。

(二)準備

1.“火娃”圖片,幼兒安全視頻《不留情的大火》、音樂《楊基歌》。

2. 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

(三)過程

1.身邊的火娃

教師:這是什麼?(出示“火娃”的圖片),你的身邊有火娃嗎?火娃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麼事情?

教師:對,火娃的本領真大,可以幫助我們煮熟東西、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的身邊離不開火娃,可是,你們知道嗎,如果人們沒有正確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會發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是的,大火無情,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誰來說說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是的,如果人們不正確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會發脾氣!

3.安全闖關,對和錯

教師逐個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請幼兒辨別行爲的對錯,同時出示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如果認爲是正確的就站到在笑臉前面,如果認爲是錯誤的就站到在哭臉前面。

4.遊戲:我是小小消防員

教師: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火災,我們就要撥打電話“119”請消防隊員來,我們來做一個“小小消防隊員”的遊戲吧!聽——消防隊員們集合了!

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感受穩健、有力的音樂風格,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做消防隊員模仿動作(戴上消防頭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膠靴,集合,開着消防車出發、使用水槍滅火、救援,等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