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七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七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愛心毯的來歷和意義。

2.與同伴合作制**心毯,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碎布若干,“愛心”紙板,膠水。

2.幼兒用書第5冊第20~24頁。

3.《美工》第25頁。

4.掛圖(《花布旅行記》)。

5.語言CD(《花布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花布旅行記

1.出示花布,引出故事

有一塊花布,看見過她的人都說她很漂亮。她有一個美好的心願,要要成爲一條漂亮的花裙子。她的心願能實現嗎,讓我們來聽一故事吧!

2.出示掛圖,邊看掛圖邊故事。

(講故事至“我成了一塊沒人要的小碎布”)小花布的心願實現了嗎?爲什麼沒有實現?她被剪去做成什麼了?小花襖、布娃娃分別送給了誰?小花布越剪越小,還能做成花裙子嗎?她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是小花布,願意被老奶奶、阿姨剪走嗎?

如果是你,你會用剩下的小碎布做什麼?

3.講完故事

小花布最終被做成了什麼?她喜歡現在的樣子嗎?爲什麼?

4.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翻到幼兒用書第20頁。一起講故事。

爲什麼大家稱它爲“愛心毯”?你喜歡這個名字嗎?

二、我們的愛心毯。

1.介紹制**心毯的材料。

我們也收集了很多小碎布,請每個小組進行合作,大家一起把碎布拼起來,做成一張美麗的愛心毯。

2.幼兒分組,制**心毯。

3.請每名幼兒說一句表達自己愛心的話,教師收集整理,記錄在愛心毯的下方,幼兒之間也可相互交流。

活動延伸:

請幼兒完成《美工》中“愛心毯”的操作,剪剪、貼貼制**心毯:沿輪廓線分別剪下愛心和碎布方塊;將碎布方塊撕成小片,隨意粘貼在愛心中。引導幼兒將愛心毯的輪廓剪的細緻些,碎布撕得小一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海綿柔軟、彈性、吸水的特性。

2.對海綿的特性感到好奇,並大膽猜想並實驗。

3.喜歡和海綿做遊戲,並有探索的慾望

重點難點

重點:本次重點在於讓幼兒瞭解海綿的特徵及海綿在生活中的運用,知道海綿質地、表面粗糙、易變形等特性。

難點:活動中也會有一些困難的地方,對於幼兒來說,小豬海綿軟軟的很討他們喜歡幼兒會把注意力放在小豬海綿上,所以,讓幼兒正常進行科學探究存在一些困難。

活動準備

海綿(小豬造型)若干、密封瓶、水、透明塑料盒三個、手帕若干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探究的興趣

—、“寶貝們,今天有個小動物它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我們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嗨嘍!小朋友好,我是一隻可愛的小豬,今天呀,我想邀請小朋友來和我一起玩遊戲, 你們想和我玩?在玩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它一下,好嗎?”引出小豬。

●認識海綿,感知海綿的柔軟通過感知,認識海綿

我們來認識小豬,摸一摸小豬是什麼感覺?(軟軟的)小豬身上有什麼?(很多小孔) 小豬從很遠的地走來跟我們一起玩遊戲很累了,我們來給它按摩吧。(這是一隻軟軟的、 會變形的小豬)

小結:這是一隻身上有很多小孔、軟軟的、還會變形的小豬。

“你們知道這隻小豬是什麼做的?”(海綿)引出海綿

二、遊戲,感知海綿的彈性

●單人遊戲:住進房間

過渡:海綿小豬困了,它想到房間裏去睡覺,你們看它的房子這麼小,海綿小豬這麼大,你們猜它能住進去嗎?(幼兒猜想)

幼兒想辦法讓海綿小豬住進房子裏。

小結:海綿小豬軟軟的,變形就住進去了。

過渡:你們看又來了一羣小豬,它們也想進玻璃房子裏去看看,你們猜它們都能住進去嗎?

●出示多隻小豬,幼兒再次嘗試住進房子裏。觀察住進房子裏的小豬。

小結:通過用力擠壓,小豬變型了。

我們來看一看,住進去的海綿小豬還是原來的樣子嗎?(不是,被擠的變形了)你們猜猜海綿小豬能變回胖嘟嘟的樣子嗎?

幼兒將海綿小豬變回原來的樣子。

總結:那麼小的玻璃房子可以住很多隻海綿小豬,海綿小豬很有彈性。 過渡:海綿小豬玩得有點髒了,我們來給它洗洗澡吧。

三、合作遊戲,感知海綿的吸水性

●幼兒分組合作幫小豬洗澡。

幼兒發現捧出來的小豬變重了,觀察洗澡水,發現洗澡水變少了。

“咦?洗澡水去哪了?”(幼兒猜想) 驗證:擠一擠小豬,水出來了。

小結:原來海綿小豬把水都吸進身體裏了,海綿小豬還會吸水 總結:海綿的本領很多,很柔軟,有彈性,還會吸水

四、結合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海綿 出示圖片,認識生活中海綿的運用。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生活中有許多的地方,海綿都能幫上忙,比如:海綿拖把,海綿洗潔布用來洗碗的等,它的作用可大可多,回家後請小朋友一起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是海綿做的,再來跟你的好朋友和老師一起分享。

活動總結

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自己作爲一個引導者,引導孩子們與海綿寶寶“玩一玩”、“變一變”,讓他們用完整的簡單句表述自己的發現,符合《綱要》中指出的

“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同時,我還爲幼兒提供觀察、操作 的機會,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地去探索並發現海綿的`特性。

活動的最後環節,通過參觀“海綿展覽館”,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還將知識真正

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遊戲意圖:

在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中,有一個最受孩子喜歡的內容,那就是進行趣味的親子游戲,因爲,在這些遊戲過程中,孩子喜歡的家長也會積極參與。

遊戲準備:

塑料小推車、紙團

遊戲過程:

1.家長和自己的寶寶組成一個小組,並且,給自己的小組選擇一個小推車。

2.遊戲準備過程中,由家長和寶寶將準備好的小紙團,均勻地佈置在地面上。

3.遊戲開始之前,家長站到場地的另一邊,讓寶寶推着小車,到場地的另一面。

4.哨聲響起,寶寶們開始推着小車撿垃圾,在撿垃圾的過程中,朝着家長所在的方向前進。

5.在規定的時間內,寶寶推着小車趕到家長的身邊,並且,將自己撿到的垃圾,讓家長清點一下。

6.撿到垃圾最多的小組獲得勝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收集、篩選夏季用品,瞭解物品的特性,把相同的物品歸在一起。

2、喜歡參與分類整理,能耐心按規則進行操作。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夏季用品(太陽鏡、草帽、擅自、短袖衫、短褲、涼鞋等)帶到幼兒園,並做好標記。

2、準備2-3個物品架,及"夏季用品展示會"的標牌。

活動過程:

一、我帶來了什麼

1、教師出示圍巾和扇子,請幼兒辨別哪個是夏季用品,哪個不是,爲什麼。

2、以小組爲單位,選出各類夏季用品。

3、幼兒依次介紹自己帶來的夏季用品。說說帶來的夏天用的東西叫什麼,有什麼用。

二、我來分一分

1、請一幼兒(帶來的物品較多)將自己的夏季用品一一展示出來。

2、其他幼兒輪流將自己帶來的物品與以展示的物品進行比對,把相同功能的物品歸放在一起。請你找一找,這裏展示的有沒有和你手裏的是一樣的,有的話就放在一起。

3、歸類之後檢查是不是所有物品都已準確歸位。如果發現不同種類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拿出來請幼兒辨別。

4、小組嘗試擺放,將同類夏季用品放在一起。

5、幼兒數一數已分類的物品,比一比哪種夏季用品比較多。

三、參觀夏季用品展示會

1、幼兒參觀自己擺放物品的展臺,教師示範講解:這是我們小一班的夏季用品展實惠,我們小朋友帶來了XX、XX……

2、請幼兒輪流做解說員,簡單介紹夏季用品。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穫也很多。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爲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驗。

2.品嚐酸、甜、苦、辣、鹹的不同味道。

3.學習相關漢字。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酸、甜、苦、辣、鹹》以及表示酸、甜、苦、辣的表情圖。

2.將檸檬水、糖水、苦瓜汁、薑茶以及鹽水的水杯佈置在五個區域,每種口味的水旁邊各放一盤切成小塊的饅頭,插上牙籤。

3.酸、甜、苦、辣、鹹漢字卡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酸、甜、苦、辣、鹹》的故事,學習相關漢字。

2.邀請幼兒當大廚,試着找一找酸、甜、苦、辣、鹹5個朋友在哪裏

(1)幼兒各自選擇一個水杯用牙籤取一塊小饅頭,蘸一蘸水杯中的水,嚐嚐是什麼味道。

(2)說說你剛纔嚐到了什麼味道?並指出相應的漢字。

3.出示表情圖,請自願的幼兒根據自己品嚐味道時的感受把漢字與相對應的表情連線。

四、延伸活動

製作特殊味道的面:在五個碗內各放入燙好的麪條,然後分別在碗內各放一勺鹽、糖、芥末粉和檸檬汁,另一碗保持原味,拌好後讓幼兒品嚐。

故事:酸甜苦辣鹹

酸酸、甜甜、苦苦、辣辣、鹹鹹是5個好朋友。他們感情好極了,白天一起玩耍,晚上一起睡覺,形影不離。他們最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有時候躲在大樹上,有時候躲在石頭後面,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酸酸突發奇想:“嗯,太無聊了,辣辣老是躲在大樹上,鹹鹹老是喜歡躲在石頭後面,一下子就找到了,太沒意思啦!我們改個玩法吧!”

苦苦最怕動腦筋了,他苦着一張臉說:“這種事情別找我。”甜甜開心的笑着說:“我有個好主意,我們找嘰哩呱啦來,然後施展我們的隱身術,讓他找不着我們。”大家一聽都說:“嗯,好主意。”嘰哩呱啦來了,他趴在牆上數着:“一、二、三,躲好了嗎?”“好了!”聲音模糊的傳來。

嘰哩呱啦找找大樹上,找找石頭後,一個也沒有,最後他發現地上有5盆水,“哦,隱身術!這招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於是他嚐嚐每盆水的味道,說:“這是酸酸,這是甜甜,這是苦苦,這是辣辣,這是鹹鹹,太好了,我一下子就抓到你們了!”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古詩的基礎上,用國畫形式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2、運用自己已有的國畫經驗,合作表現古詩意境。

3、願意與同伴分工合作,體會共同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古詩《江南》,有繪畫荷葉、魚的經驗。

2、江南美景課件,詩歌CD,金魚頭飾。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之前我們欣賞過古詩《風》,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另一首古詩《江南》。

(2)教師: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後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們瞧(播放課件),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

2、欣賞詩歌,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感受古詩意境。

通過詩歌優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江南》。

3、師幼共同討論如何以國畫的形式表現古詩。

(1)討論如何表現古詩內容“蓮葉何田田”,探索可以用什麼畫面來表現。

(2)討論表現方法,重點討論魚的畫法:用中鋒畫線條魚。

(3)教師小結:用提鬥側鋒一筆畫出蓮葉,筆尖點按出荷花;用大白雲中鋒濃墨畫葉柄;用小勾線筆濃墨勾畫蓮葉葉脈。

4、幼兒合作創怍,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合理分工,根據古詩內容大膽想象作畫。

5、將幼兒作品佈置成牆飾進行展示,並配上詩歌集體朗誦,進一步感受其中的詩情畫意。

教學材料[古詩] 江 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一、目標

1、鍛鍊幼兒的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的爬、跑、跳的能力。

二、準備 若干個廢牛奶盒、幾張課桌,塑料墊2個。場地佈置。

三、過程

1、老師帶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跳甩棒操。

2、教師通過談話激起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師:小朋友,宋老師今天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買了許多牛奶,可是宋老師一個人把牛奶搬不回幼兒園,怎麼辦呢?

幼兒答:點名幼兒根據自己的表達發言。

3、遊戲規則及安全介紹。

師:好!今天宋老師就請小朋友幫我把牛奶運回幼兒園,真的是很感謝小朋友對宋老師的幫助。不過,小朋友去運牛奶的時侯要爬過山洞,跑過草地,走過山坡,跳下坡地回到幼兒園,這其中可是會遇到許多危險的喲,勇敢的小朋友們,你們該怎麼保護好自己呢?

師點名幼兒各自發言後,老師請一小朋友範做遊戲,老師引導:讓幼兒知道爬山洞時頭要注意低一點,不要碰頭;跑時要注意不要摔倒了;走的時侯要注意山之間的縫,要走穩;跳的時侯要注意看地上的墊子,要自己保護好自己。

4、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師:哪些勇敢的能幹的小朋友願意來幫宋老師搬牛奶?他們做的好嗎?其它的小朋友可要看仔細了喲,下一次說不定宋老師就請你幫忙搬牛奶了哦。(教師指導幼兒學習玩遊戲;被請的幼兒自由玩遊戲;分組玩遊戲;比賽玩遊戲)。

5、教師結束:今天小朋友都很熱心的幫助宋老師把牛奶搬回了我們的幼兒園,而且也很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宋老師真的是非常感謝大家。宋老師也希望小朋友在平時的遊戲和玩耍中能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做大家都喜歡的小朋友。

6、課後延伸:課後我將把牛奶盒放入區角遊戲中,讓孩子們自由玩耍,在玩中探索出更多的牛奶盒的玩法,讓孩子們的大腦得到充分的開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