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本文已影響 2.33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家庭的不同房間、設施及用途。

2、能大膽地愛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喜愛的房間幾設施。

3、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自己家的照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或設施拍照。

2、積木每組一筐,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喜歡你的家嗎?你喜歡家裏的什麼地方?爲什麼?

二、展示家的照片,幼兒介紹自己的家。

1、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家的照片,下面就先請你喝桌上的小朋友互相介紹一下你的家。

2、幼兒小組互相介紹,師巡迴指導。

三、集體欣賞:舒適的家,明確各個房間的名稱及房間中的設施。

1、觀察客廳提問:

——這是哪裏?(客廳)客廳裏有什麼呀?(沙發、電視機、桌子、椅子……)

——客廳有什麼用呀?(客廳是招待客人的)客人來了我們幹什麼?(請客人坐、喝茶)

2、觀察臥室

——瞧,我們又來到了臥室,裏面有什麼呀?(牀、大櫥、電視機……)

——臥室是幹什麼的呀?(睡覺的)

3、觀察衛生間

——有馬桶的地方叫什麼?(衛生間),衛生間幹嗎的?(衛生間裏洗澡,上廁所)。

4、觀察廚房

——這個地方叫什麼?廚房有什麼用?(爸爸媽媽在廚房裏燒飯、炒菜)

四、完成幼兒用書上的“連線”,幫助幼兒鞏固對房間設施的認識。

1、師:東東家有些東西放錯了房間,想請小朋友幫忙去把東西放回到本來的地方,你願意嗎?好,請你翻開書,看一看,東東家有哪些房間?還有哪些東西,想一想這些東西應該在哪個房間,然後用線連一連。

2、幼兒操作,師作巡迴指導。

五、欣賞兒歌《我的家》體會家的溫馨。

1、師: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適的房間和有用的東西,還有什麼人呢?

2、師:我們來欣賞兒歌《我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六、活動延伸。

建構區引導幼兒用積木等構建“舒適的家”,並在各房間內擺設上相應的設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來源】

衆所周知,水果是幼兒經常接觸的一種食物。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裏,水果隨處可見,它們種類繁多,幾乎每個孩子都能說出幾種來。如:常見的蘋果、香蕉、橘子、葡萄、梨等。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水果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設計蘋果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水果多彩的世界裏。又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紅、綠顏色對蘋果進行分類。(重難點)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採蘋果和分蘋果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果園佈置,蘋果(大小不等,合計60多個,有紅色和綠色)

2、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個蘋果,放在椅子底下。

3、刺蝟頭飾、紅、綠顏色的籃子各一。

【活動過程】

一、摘蘋果。

教師做刺蝟媽媽,小朋友做刺蝟寶寶。

“孩子們,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媽媽帶你們摘果子去。”走進果園。

“果子長在那麼高的樹上,我們怎樣才能摘到呢?”“對,用力向上跳,孩子們跳跳看。”

摘好一個蘋果後請小刺蝟回家。

二、區別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寶寶們,看一看,你們摘到了什麼顏色的蘋果?”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寶寶,你的蘋果是什麼顏色的?”(綠色的蘋果寶寶)那我們和綠蘋果寶寶問個好吧。“綠蘋果寶寶在哪裏?綠蘋果寶寶在哪裏?請把綠蘋果寶寶舉起來。”

你摘到什麼顏色的蘋果寶寶?(紅蘋果寶寶,方法同上)

重複幾次。

三、給蘋果寶寶分籃——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寶寶們摘到了許多的蘋果,媽媽想把這些蘋果來分一分,你們願意幫助媽媽嗎?(出示顏色標記——綠籃子和紅籃子)

2、把綠蘋果寶寶放到綠籃子,紅蘋果寶寶放到紅籃子。(分批擺放蘋果)

3、小結:寶寶們真能幹,幫媽媽分好了蘋果,媽媽真開心。綠蘋果寶寶放在綠籃子裏,紅蘋果寶寶放到紅籃子裏,真好。

四、幫助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媽媽這裏還有許多的蘋果,請寶寶們幫忙,給蘋果寶寶按綠色、紅色分一分。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裏面放2—4片蘋果。

3、操作後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繼續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紅、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水果寶寶。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每當聽到孩子推開教室與盥洗室的門很響的時候,我都要提醒孩子要“輕輕地”;聽到孩子放小椅“轟”的時候,也要提醒孩子要“輕輕地”……當看到新聞報道我國遊客在外旅遊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時,更意識到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習慣的重要性。如果每個人都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來學習禮儀,實踐禮儀,我們的整體文明禮儀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因此設計本次活動,擬藉助吟誦《弟子規》活動,不斷提醒幼兒要學會“輕輕地”。相信從幼兒開啓禮儀教育,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人文環境就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保持安靜並喜愛安靜的環境,學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做事

2、學習並理解《弟子規》“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勿觸棱”。

  活動準備:

1、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我叫輕輕”的情境表演,磁帶、錄音機

2、弟子規內容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

小羊出場:我叫輕輕,玩具玩過了,輕輕放回去。

小兔們出場:我們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做遊戲。

小朋友出場:我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二、討論

1.剛纔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麼名字?

2.他們爲什麼都叫輕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玩具,輕輕敲門好不好?爲什麼?

師生共同小結:我們做事要輕輕的,這樣纔不影響別人。我們要和“輕輕地”交朋友。

4、我們應該怎樣和“輕輕”交朋友呢?

三、學習《弟子規》

1、出示《弟子規》內容

我們小朋友和“輕輕地”交了好朋友,古人他們也和“輕輕”交了朋友,在《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勿觸棱”。我們也來學一學。

2、師生集體吟誦2-3遍。

四、行爲練習: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教師扮老貓,幼兒扮小老鼠。老貓背對着小老鼠睡覺,小老鼠們自由活動,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有的看書、有的畫畫,有的整理玩具。如果發出較大聲音,老貓轉身去抓小老鼠。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不斷提醒孩子要和“輕輕”交朋友。

2、發放《做事輕輕評價表》禮儀評價表

  活動反思:

陶行知曾說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孩子的行爲需要反覆訓練,在每一次把小椅子從桌子上放下、輕輕地坐到桌子旁、輕輕地把椅子翻扣在桌子上,我們都進行不斷提醒,孩子在學習吟誦“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之後,更加知道“輕輕”的重要性,輕輕能幫助孩子養成不影響他人活動的好習慣,也是現代人必備的現代文明禮儀。有了這樣的禮儀啓蒙教育,一定會幫助我們的孩子形成“規範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文明禮儀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活動中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2、結合動作總譜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注意看指揮,用不同的樂器合作進行演奏。

3、知道正確的演奏樂器。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雙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2)幼兒分三組,座位爲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打擊樂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音樂,進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2、結合圖譜,幼兒學習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結構。

(1)教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聽到這首音樂,你心裏感覺怎麼樣?張老師聽到這首音樂也感覺很快樂,我還把我的快樂畫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2)教師聽音樂結合圖譜,完整做身體動作。

教師: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現音樂,這叫圖譜。你在圖譜中發現了什麼?這些圖畫表示什麼意思?可以怎麼做動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幼兒集體看圖譜做身體動作,教師哼唱。

(4)幼兒集體隨音樂看圖譜做身體動作一遍。

(5)幼兒分三組隨音樂做身體動作。第一組跺腳,第二組拍手,第三組搖手、拍手。(重點指導第三組幼兒學習最後兩樂句的搖手、拍手。)

3、出示樂器,學習樂器演奏,進一步感知表現音樂。

(1)出示樂器:響板、碰鈴、鈴鼓。知道其名稱和演奏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小樂器也想出來玩了。看看,這是誰?它可以怎麼演奏?

(2)出示樂器卡,貼到圖譜相應的地方。

(3)教師哼唱,帶領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點指導鈴鼓組的幼兒學習搖奏和拍奏的方法,並弄清楚什麼地方搖奏,什麼地方拍奏。

(4)教師哼唱,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點指導樂曲最後一句三種樂器的齊奏部分。

(5)發放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樂器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樂器的使用規則。

(6)幼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器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

4、幼兒有序地收拾樂器,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換組,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音樂,感知A、B段樂曲的不同。

2、能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內容。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充分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4、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A、B段樂曲的不同。

難點:能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內容。

活動準備

“跳蚤”指偶、“小猴”胸飾、自制跳蚤拍、樂曲(由《撥絃間奏曲》和《小老鼠與泡泡糖》剪輯而成的A、B段樂曲)

活動過程

1、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扮演跳蚤王國的小跳蚤進入活動室。教師誇張表演引出“跳蚤寶寶”。

(2)請幼兒學“跳蚤寶寶”跳一跳。

2、在“撓癢癢”的遊戲中,感知A段樂曲。

(1)、看見小朋友們跳,這隻調皮的“跳蚤寶寶”就想撓癢癢了(教師隨A段音樂示範,跳蚤到哪裏,哪裏就動一動)。

(2)、請幾個幼兒和教師一起隨A段樂曲表演(教師引導幼兒動肩膀、頭、腳等部位)。

3、在“捉迷藏”的遊戲中感知B段樂曲。

(1)、小跳蚤的遊戲好玩嗎?可是有一天小跳蚤爬到了一隻小猴子身上,這隻小猴子卻不喜歡,因爲它愛睡懶覺,可小跳蚤喜歡在它身上撓癢癢,癢得它實在睡不好覺,所以它就使勁拍跳蚤,那你們覺得小跳蚤該怎麼辦呢?(幼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躲”的方法)

(2)、兩位教師示範玩“捉迷藏“的遊戲。

(3)、請幾個幼兒扮演小跳蚤,一個幼兒扮演小猴子隨B段樂曲玩“捉迷藏“的遊戲(引導幼兒要躲開“跳蚤拍”)。

4、小跳蚤歷險的故事有趣嗎?現在請所有小朋友來當小跳蚤,我來當小猴子,我們一起表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師生隨A、B段樂曲進行表演)。

5、小猴子拍了這麼久,一隻跳蚤也沒有“拍”到,氣呼呼的回家了。小跳蚤又開始它的下一個歷險了(放A段樂曲,教師帶幼兒扮演小跳蚤跳着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適合小班幼兒的音樂遊戲小跳蚤歷險記。幼兒天性喜歡快樂,快樂的活動能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興趣,也能調動幼兒的內在創造潛力。小班幼兒年齡小,情緒性強。在生活中,我發現小班幼兒天生喜歡捉迷藏和撓癢癢等活動。因此我找到了《撥絃間奏曲》和《小老鼠與泡泡糖》剪輯而成的A、 B兩段音樂作爲小跳蚤撓癢癢和小猴子拍跳蚤的遊戲背景音樂。兩段音樂富有童趣,幼兒在活動中既親切有有趣,體驗了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這也是活動的主旨之一。快樂遊戲是幼兒學習、探索、嘗試的原動力,在整個活動中,我一直是幼兒快樂玩伴、支持者,引導他們感受音樂,體驗快樂,讓每個幼兒都是快樂的體驗者。

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因爲是初次上音樂活動,還有對音樂本來就不擅長的我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性。首先律動時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動作太難,還有我自己也沒找到重拍。在創編撓癢癢遊戲動作時有時也沒找到節拍,因此弄得我也有點緊張了。在小猴子拍跳蚤的遊戲活動中,因爲我提前沒給幼兒說清楚遊戲規則,在遊戲活動中幼兒很興奮和高興,因此在此環節感覺很混亂。我設計此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欣賞兩段音樂並感知兩段音樂風格的不同並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在活動中幼兒一直很快樂,這是肯定的,但大多幼兒還是沒有感知到兩段音樂的不同,所以在音樂的情感與情緒的教育中還有很多我要學習的知識。雖然幼兒在活動中一直是開心與快樂的,但活動真正帶給幼兒音樂情感與情緒上的體驗還是很不足。還有在活動中我缺乏激情,因爲整個活動我用的都是一個語調,因此感覺活動沒有重點,全是平鋪直敘的,改有激情的時候還是放不開。這些都是我以後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改正與提升的。

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百科;跳蚤爲屬於蚤目的完全變態類。俗稱革子,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在鳥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