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0篇

本文已影響 1.9W人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0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紙漿畫的興趣。

2、初步掌握紙漿畫的製作過程。

3、體驗活動的樂趣,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點:初步掌握紙漿畫的製作過程

活動難點:製作紙漿畫的技巧與把握細節。

活動準備:已構好圖的卡紙、顏料、膠水、鑷子、牙籤、範畫。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引起興趣

(1) 出示範畫,讓幼兒觀察畫的特點與其它畫的不同之處。

(2) 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紙漿畫。

2、探究紙漿畫的做法

(1) 引導幼兒觀察桌上準備好的工具,讓幼兒自主討論,教師做相應的引導。

紙漿的做法:

1、先把衛生紙放入容器裏倒入水,將紙泡成泥狀,用時將多餘的水擠掉。

2、在紙漿裏倒入乳膠和顏料調製。

讓幼兒嘗試調製紙漿,教師幫忙總結調漿的方法。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 用鑷子把彩色紙漿泥夾到畫好的輪廓裏,右手鑷子尖左手用牙籤把紙漿泥攤開並扎均勻。

(2) 教師提示注意事項:

1、粘貼過程中紙漿不要太多、太厚。紙漿要覆蓋整個畫面。

2、粘貼的過程中不要把紙漿表面壓平,要用鑷子和牙籤扎出紙漿的特殊肌理的效果。

3、粘貼過程中各種顏色的銜接一定要嚴實,是各色紙漿相互形成一個整體。

4、粘貼過程中各色紙漿容易混色,所以每做完一種顏色一定要擦乾淨工具。

4、展示作品,幼兒欣賞、評價。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相互給予評價,以激勵幼兒一步深入學習。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製作意圖:

我製作的稻草人既可以作爲教師活動時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區角供幼兒操作,裝飾環境。

教育價值

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同時讓幼兒學會認識各種昆蟲,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選用材料:

廢舊紙盒、廢舊衛生紙卷芯、彩色卡紙、泡沫墊、塑料小棍、及時貼、昆蟲卡若干、太陽卡、花卡、塑料吸管。

製作方法:

1、講泡沫墊剪成圓形、中心掏空,作爲底託;

2、將衛生紙卷芯兩個連接在一起,用及時貼包好,插在底託中心;

3、將廢舊紙盒剪成稻草人形狀,用彩色卡紙加以裝飾,把做好的稻草人固定在衛生紙捲上;

4、製作一些昆蟲卡片和太陽卡片一張,花卡一張;

5、把塑料小棍和卡片粘在一起;

6、用塑料吸管剪成段,固定在稻草人背後,把製作好的卡片插在吸管裏;

適宜年齡和地點:適合於4-6歲幼兒使用。既可以作爲教師活動時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區角供幼兒操作。

教育功能:

主要用於幼兒語言區域活動,進行故事創遍和講述。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2、能大膽想象,嘗試在廢舊紙筒上用多種材料進行製作,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關印第安人的圖片、視頻。

2、收集各種廢舊餐巾紙筒、保鮮膜紙筒、毛線、麻繩、彩紙、邊角布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老師用故事的形式引出神祕的印第安人,講述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引起幼兒興趣。

2、播放印第安人生活和舞蹈

的視頻,初步瞭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

  二、圖形刺激

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1、師:你看到的印第安人長得什麼樣子?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特別?

2、欣賞各種印第安人的紙筒造型。

師:印第安人來作客,看看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哪個印第安人?爲什麼?

  三、創造表現

提出要求,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師:讓我們也來製作一個神祕、有特色的印第安人,一起參加土著舞會。

2、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在紙筒上大膽創意裝飾。

( 用毛線卷貼、麻繩繞、剪紙等方法進行頭飾創意製作。用線圈、撕貼彩紙、剪貼布料等方法進行五官的想象製作)

  四、作品賞評

幼兒拿着製作完成的印第安人圍在一起,聽音樂一起圍圈跳土著舞,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大膽畫四肢着地站立的動物。

二、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範畫一幅。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看一聽兒歌、猜一猜的圖畫,我來念兒歌,請大家猜一猜。

出示欣賞作品的局部,並念兒歌:“地上有座橋,鳥我橋上飛,小兔橋下跳,請你猜一猜,這是什麼橋。”

提問:“這是一座真的橋嗎?”(這是動物,不是真橋)

這座橋的橋面是動物的什麼部分?(橋面是動物的身體)

四條腿是橋的什麼呢?(橋墩)

那麼,它到底是誰呢?(展示全圖:原來是座小狗橋)

這是一首可以變化的兒歌:老師用換紙的方法遮住畫面頭部,引導幼兒念兒歌,唸到最後一句變出“獅子橋”、“老虎橋”、“小貓橋”。

剛纔,我們一看到動物的頭,就猜出這是什麼橋,大獅子頭的周圍有什麼?(獅子頭四周長着長長的毛)小狗的耳朵長在哪裏?(狗耳朵在頭的兩邊)貓和虎的耳朵都長在兩角上,又有什麼不同?(貓的耳朵是尖的,虎的耳朵是圓的)

2、創作要求

小動物都想變橋給大家猜,你們還會畫些什麼四條腿的動物呢?(請幼兒說說自己會畫的動物名稱)畫成橋給大家猜一猜。

3、幼兒作畫,老師指導要點。

按自己的意願畫動物

橋:把頭畫大、身體畫長、

引導思考:“誰在橋上,誰在橋下?”

選擇與動物接近的顏色塗色。

4、引導評價

看小朋友的作品念兒歌,猜猜這是什麼橋,找一找,哪些地方變掉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是我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國畫的內容一般反映了中華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國畫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是現在的孩子特別是我們農村幼兒園的孩子對這方面接觸太少。這節水墨畫螃蟹是大班上冊的一節藝術活動,在《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繪畫時,要培養孩子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繪畫,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初步感受中國畫筆墨的濃淡變化,所以我設計這節水墨畫活動。

二、分析孩子現狀

大班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逐漸將強,幼兒的繪畫水平明顯提高,能抓住並表現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

三、說活動目標

我設計的這節活動目標主要有三個:

初步瞭解水墨畫及作畫時所需要的工具,

能用正確執筆姿勢畫出螃蟹特徵

對水墨畫產生興趣,並能大膽作畫。

說活動重難點

因爲這節活動所涉及的毛筆是幼兒第一次接觸,所以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讓幼兒學會正確執筆姿勢及基本的運筆方法。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用正確姿勢通過不同的運筆及墨得濃淡表現螃蟹的特徵。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水墨畫,我準備了水墨畫,蠟筆畫的幻燈片,(舊報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調色盤,宣紙)人手一份,真螃蟹若干、小圍裙。

五、說教學法

節活動我所用的教法有:引導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互動法。幼兒通過用:討論交流法,觀察法,實際操作法來學習本節活動。

六、說活動過程

爲了幼兒更好的學習這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幻燈片圖片,引出課題。

爲了引起孩子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畫,咱們先來欣賞一下。先出示第一組蠟筆畫的幻燈片,請小朋友說出圖片上的內容,再出示國畫的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圖片的內容,然後把兩組圖片放在一起,請幼兒仔細觀察。

老師通過提問題引起幼兒思考

這幾幅畫給人的感覺一樣嗎?什麼不一樣的?這幾幅畫是用什麼畫的?請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請每組派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這種畫叫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用毛筆、墨汁畫出的。

第二個環節:出示並介紹國畫材料

出示國畫工具幻燈片,讓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些工具,請幾名幼兒說出觀察的結果,並鼓勵幼兒嘗試着說一說這些工具的名稱及用法。

再找幾個小朋友補充說明。

老師介紹工具名稱及用途(出示幻燈片)

宣紙(紙薄,吸水性強)國畫顏料(種類少,不易掉色)調色盤(將墨汁或顏料擠到裏面,方便繪畫)毛筆(介紹到毛筆時爲了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它,可以讓幼兒先觀察毛筆的特徵並鼓勵幼兒嘗試着說一說毛筆的用法,然後讓幼兒觀看圖片)。墨汁,清水及水桶(涮筆)

讓幼兒摸一摸自己的繪畫工具,嘗試着練習毛筆的執筆姿勢,老師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的執筆姿勢。

第三個環節:出示螃蟹,教師範畫

爲了更好的調動孩子學習國畫的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

小朋友,剛纔我們認識了這些繪畫工具,現在老師來示範一下這些工具的用法,來爲小朋友畫一幅畫,老師還請來了一個小夥伴呢。現在咱們先來認識一下咱們可愛的小夥伴吧。

出示螃蟹,先讓幼兒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徵,請幾名幼兒來說一說螃蟹的特徵,再找另外的小朋友來補充或糾正,最後老師進行小結:螃蟹有一個硬硬的殼,八隻爪,兩隻螯,還有兩隻小眼睛。

老師與幼兒模仿螃蟹的走路姿勢,橫着走。

教師邊講解便範畫。

小朋友,咱們剛纔認識了我們的小夥伴,螃蟹,現在老師來畫一畫。

首先在桌子上鋪一張舊報紙,把宣紙放在報紙上(防止墨汁滲透弄髒桌子)將少量墨汁倒入調色盤中(提醒幼兒要小心,不要將墨汁濺出),拿起毛筆,用筆尖蘸少量墨汁(提醒幼兒正確的執筆姿勢,蘸墨汁時不要蘸太多,蘸完後再調色盤上抹一抹,防止墨太多,弄髒宣紙)然後在宣紙上畫出螃蟹的身體(提醒幼兒注意把握螃蟹的特徵及身體比例)。爲了讓孩子更明顯的觀察墨得濃淡變化,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老師已經畫好了螃蟹的.身體,現在要畫螃蟹的大螯還有眼睛,可是老師覺得這墨太濃了畫出來不好看,你們能不能幫老師像個辦法,讓墨變得淡一些?通過幼兒討論說出使墨變淡的方法,並請幼兒實踐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後老師邊總結邊示範,將水滴入墨中。(提醒幼兒水要適量,仔細觀察滴入水後墨的變化)再請幾名幼兒試一試。調好淡墨後用淡墨畫出螃蟹的螯,用濃墨畫出螃蟹的眼睛和爪尖(提醒幼兒注意觀察螃蟹畫的濃、淡墨的變化)

老師畫好後,將畫放在一邊晾乾(提醒幼兒要小心,墨汁還沒有幹,紙還很溼,一定要輕拿)

第四個環節:幼兒自由作畫

小朋友,剛纔看了老師作畫,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們肯定會比老師畫的好

1.請一名幼兒總結老師剛纔作畫的步驟及畫畫時注意的事項。

2.先請一名幼兒進行試畫,讓其他幼兒注意觀看這名幼兒在作畫時存在什麼問題並提醒自己畫的時候也要注意。幼兒畫完以後,老師就幼兒繪畫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

3.讓幼兒先在舊報紙上練練筆,體會墨的濃淡變化,筆尖,側鋒,中鋒畫出的效果。

4.幼兒在宣紙上自由作畫,要提醒幼兒在作畫前先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徵。在幼兒作畫過程中,老師可巡迴觀看並給予孩子們知道。提醒幼兒應注意的事項,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筆鋒和墨的濃淡來表現螃蟹的特徵,對幼兒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5.鼓勵幼兒大膽創新的添畫其它景物小朋友,咱們已經畫好了螃蟹,可是剛纔螃蟹和我說,他自己一個人很孤單而且他的家不漂亮,那咱們怎麼來幫助他引導幼兒討論螃蟹的生活環境及其好朋友,鼓勵幼兒嘗試用國畫顏料來添畫其它景物。

6.幼兒作品完成後,先讓幼兒討論畫完畫後應該做些什麼,然後指導幼兒將桌面收拾乾淨,把工具擺放整齊,將畫小心的晾乾

第五個環節:活動結束,欣賞交流

1.將幼兒作品貼於展板,讓幼兒互相欣賞,相互交流畫完畫後的感受,請幾名幼兒講評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2.老師進行小結: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咱們不僅瞭解了水墨畫,知道了水墨畫的繪畫工具,而且還用這些工具畫出了這麼棒的一副螃蟹圖,真是了不起,以後經過小朋友的練習,肯定會畫的越來越好。

第六個環節: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讓家長欣賞,並請家長幫忙蒐集關於國畫的其它資料和圖片。

我說課的內容就這些,我設計的這節大班水墨畫螃蟹的活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觀察的技巧,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2、多種方式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大膽想象和動手能力。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形狀的卡通杯若干、蠟筆圖畫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激趣。

小朋友們,平時老師經常有提醒你們要多喝水,尤其是天氣乾燥的時候,特別要注意,是不是?--是。

那用什麼裝水喝呢?--杯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杯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展示若干杯子。老師拿一隻杯子讓幼兒仔細的觀察後,提問:

老師:這兩個杯子有什麼區別嗎?--玻璃和紙老師:杯子除了喝水還能做些什麼呢?--裝東西,刷牙等。

那你們見過這樣的杯子嗎?ppt,介紹杯子。有手柄和無手柄,有杯蓋無杯蓋。

三、展示ppt,介紹熱轉印杯子的製作過程。

四、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杯子,並給幼兒說一說喜歡這個杯子的原因。

五、幼兒自由設計杯子畫在畫紙上。

分發畫紙,準備彩色筆、蠟筆要求:展開幼兒的聯想,畫出自己想要的杯子。形狀、大小、顏色,杯上的圖案自由創作。

六、作品展示。

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獨一無二的杯子。讓幼兒自由表達,盡力讓幼兒把一句話說完整。並讓幼兒說說說自己設計杯子的意圖,有什麼特點,爲什麼選這種裝飾物,打算把杯子送給誰……

七、課後延伸

可以讓這個小朋友們把自己設計好的杯子帶回去送給他最愛的人或者是好朋友。

活動反思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經驗、興趣和需要,只有將幼兒生成的內容與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起來,並在動態中不斷地調整,才能使活動更引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充分鍛鍊了孩子的動手炒作能力和想象力,大膽自由表現,設計出各自的杯子。教師在活動中作了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者無疑增添了友誼,培養了互相幫忙的美德。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徵,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學習紙漿的基本按壓方法,並學習用筷子來點紙漿。

活動準備:

畫有手指形狀Kt板,各色紙漿。

活動過程:

一、瞭解自己的小手

通過觀察,說說自己的手的什麼樣的,瞭解各部位的名稱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如:10個手指、關節、手掌、手背,還可以讓幼兒說說各手指的名稱。

二、我的小手真能幹

1.和幼兒一起討論我們的小手能幹什麼?

2.討論完後組織幼兒玩手指遊戲。

我們的小手真能幹,那我們就用紙漿來做我們的小時吧。

三、教師示範

1.取一塊kt板,用紙漿把手指印鋪滿,(鋪的時候紙漿要薄一點,不要太厚)

2.用筷子的一頭輕輕地按一按,使它出現凹凸不平的質感。

四、幼兒操作

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不要把紙漿鋪到線的外面,紙漿鋪好後再用筷子搓。操作完以後把桌面整理乾淨。

五、組織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池塘中的荷花

【活動目標】

1,在繪畫荷花的基礎上,學會找畫面上是黨的地方添畫蜻蜓。(重點)

2,大膽嘗試用水暈染池塘中的河水,體驗水溶性蠟筆帶來的美感。(難點)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畫紙、水溶性蠟筆蠟筆、水、排筆。

認知準備:日常生活中認識荷花、荷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池塘中的荷花(幼兒作品觀察)

1、這是在什麼地方?(池塘)夏天池塘裏有什麼花開了?

2、你最喜歡那幅畫?爲什麼?

小結:要讓自己的畫面美麗,在繪畫荷花和荷葉時,不能都畫一樣的東西。花要有大有小,又高又矮,同樣荷葉也是這樣,這樣畫出來的畫面非常自然。

二、繪畫蜻蜓(重點與難點)

1、誰知道哪種昆蟲喜歡在池塘上空飛?蜻蜓低飛是什麼現象?

小結:蜻蜓夏天喜歡在池塘上空飛來飛去,因爲這裏水氣很大。特別是當天氣悶熱時,天空要下雨時,蜻蜓要低飛,呼吸水氣。所以,當你看到蜻蜓低飛時,就會想到可能會下雨。

2,繪畫蜻蜓

觀察講述蜻蜓的外形特徵·示範繪畫蜻蜓·討論如何添畫蜻蜓

師:在自己的畫面上尋找空的地方繪畫蜻蜓,蜻蜓飛的方向就是蜻蜓頭的方向。大小也要自己看好,地方大就畫得大一點,地方小就畫的小一點。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指導並幫助幼兒暈染池塘中的水

老師示範用水暈染池塘中的水

蜻蜓畫好的就上來暈染池塘中的水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的:學習用較爲簡潔的線條畫出幾種不同的面部表情。

  活動準備: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畫紙、筆、小勺、鏡子人手一份;範畫三張。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

1、這裏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種味道的水,現在我來嘗其中的一種,請你們根據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嘗的是什麼味道的水。

2、教師嘗辣水後,提問:你們知道我嘗的是什麼味道的水嗎?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你們看到我的眉毛怎麼樣了?眼睛呢?嘴巴里什麼伸出來了?

3、你們有沒有吃過辣椒?吃辣東西時,你們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做給老師看看,好嗎?

二、 示範作畫

1、老師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可是我怎樣才能看見自己呢?

2、教師取出小鏡子邊講解,邊畫嘗辣味時的表情。

3、出示範畫。我這兒還有一張畫呢!你們看得出我嘗的是什麼味道嗎?(酸味。)你們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4、請幼兒想象吃酸葡萄時的感受,並把嘗酸味時的表情做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你們都吃過甜甜的糖,吃甜東西時,你是怎樣的表情?請你把嘗甜味時的表情做給大家看看。

三、 幼兒作畫

1、你們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種味道的水。下面請你們每個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種味道的水,嘗一嘗是什麼味道的,然後照着鏡子,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線條表現各種表情。

四、 評析作品

1、請幼兒互相觀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師選取三張畫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請幼兒猜猜這三位小朋友嘗的是什麼味道,並請作者予以證實。

3、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嘗的是什麼味道的水,畫的是什麼表情。

4、請幼兒以黑板上的三張範畫爲分類標準,按不同的表情將自己的作品貼在相應的範畫下面。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畫出各種表情或做有趣的表情面具。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籤、水粉顏料表現中秋的月亮。

2、積極創想,小組合作大膽添畫登月的不同方法。

3、體驗小組作畫的樂趣,激發登月的美好願望。

  活動準備:

幼兒5人爲一組,分成四組; 2k黑色彩紙四張、棉籤、彩色水粉顏料每組一份。

事先佈置孩子在中秋節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

中秋月亮的PPT課件一個,優美的音樂一段,電腦一臺。

  活動過程:

一、回憶“中秋賞月”情節。

師:中秋節過完了,小朋友在中秋節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了嗎?有沒有看到月亮?中秋的月亮是怎樣的?月亮上有些什麼?(幼兒回憶並自由想象講述)

幼1:我看到的月亮是圓圓的。

幼2:我看到的月亮是亮亮的,掛在天空像個大圓盤。

幼3:我看到的月亮旁邊有一塊小小的雲。

幼3:我看到月亮裏有一棵樹,媽媽告訴我那是一棵桂花樹。

幼4、我看到月亮裏有一個人的影子……。

幼5:我知道,那是嫦娥仙子,我爸爸跟我說的,她是住在月亮裏的仙女。

幼6:月亮裏還有玉兔呢。

幼7:月亮裏還有山。

……

師:哇,你們看到月亮裏有這麼多東西哪,月亮真神奇。

(點評:“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幼兒美術作品的素材離不開生活的體驗與積累。通過前期與家長一起賞月,聽家長講有關月亮的故事,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月亮是怎樣的,月亮裏有什麼,已有一定的經驗的積累。老師設計“回憶賞月情節”這一環節,意在幫助孩子已有經驗,同時也是激發孩子的想象,從而爲下面的繪畫活動做好準備。)

二、欣賞中秋月亮課件,豐富幼兒創想經驗。

師:今天周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中秋月亮的照片,我們一看。

播放PPT,師生一起欣賞中秋月亮課件。(重點觀察課件中所涉及形象的主要特徵,以及畫面色彩的搭配等)

師:月亮美不美?(美)

師:那你們願不願意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畫出來呢?(願意)

(點評:優美的課件一方面是爲了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給孩子創作借鑑,中班孩子的知識經驗還很有限,對一些複雜形象的把握還有一定的困難,比如:畫嫦娥。通過課件欣賞,幫助孩子掌握形象的主要特徵,色彩的搭配等,以便於孩子在作畫時能更好地想象和表現。)

三、觀察、嘗試新的作畫工具與材料。

出示棉籤和水粉,師:“看看今天我們的作畫工具和以前用的有什麼不同?你想來試試嗎?”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棉籤蘸色作畫。

“你覺得我們在使用新的作畫工具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自由討論)

老師並講解、示範新材料的使用方法與注意點。(幼兒觀察,再次激起作畫的慾望。)

(點評:以往作畫時孩子們一般以油畫棒、水彩筆爲主,新材料的出現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新奇感,同時也會帶來使用上的困惑。活動中老師改變了傳統介紹的方法,而是始終以孩子爲主體,通過讓孩子自己比較、自己嘗試,自己討論,自己觀看,很輕鬆地掌握了新材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四、明確作畫內容與要求。

1、出示四張2k黑色彩紙,提出小組作畫的要求。

2、以小組爲單位,引導幼兒商量準備畫什麼樣的月亮,怎樣分工。

3、老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與想象畫出與其他組不一樣的月亮,比如,可以畫圓圓的月亮,也可以畫被雲層遮住的月亮,可以在月亮裏畫上常娥,玉兔,也可以畫美麗的桂花樹……儘量畫的與其他組不一樣,內容要滿,顏色要鮮豔美麗,並儘可能把月亮畫大。

(點評:本次活動的形式是小組作畫,爲了讓孩子之間能更好地合作,作畫的規則、要求,老師事先都要明確。以小組爲單位的商討活動,不僅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而且加上老師的一些引導性語言還可以避免最後的作品出現雷同。)

五、播放優美音樂,幼兒分組作畫中秋的月亮,教師指導並鼓勵幼兒大但表現中秋的月亮。

(點評:優美的音樂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寬鬆的氛圍,寬鬆的活動氛圍則更能激起孩子創作與想象的靈感。)

六、引導幼兒進行想象添畫。

師:呀,小朋友畫的月亮真是太美了。月亮上這麼美,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玩一玩,看一看?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登上月亮呢?(幼兒自由想象:架梯子爬上去,乘飛船上去,用積木一塊塊壘上去,長翅膀飛上去……等等)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那你們敢不敢把你們想到的辦法都畫出來呢?

要求每個孩子把自己想出的辦法用棉籤蘸水粉畫出來,儘量畫得和別人不一樣,色彩要漂亮,作畫時儘量不要都擠在一個地方。

(點評:想象添畫,激起了孩子登月的美好願望,怎樣讓孩子把自己的登月願望大膽表現出來?一個“敢”字,激起孩子的創作積極性。又如何在孩子作畫過程中體現老師的指導呢?老師適時的語言激勵和技能指導顯得非常重要。)

七、作品賞析:展示各組作品,請幼兒互相欣賞,並請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作品講解:畫的是一個怎樣的月亮,準備用哪些方法登上月亮,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