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10篇

本文已影響 3.45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徵對目前小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兒的現況,爲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以及懂得助人爲樂的優秀品質,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做一個與別人友好相處的人

2.懂得助人爲樂的優秀品質。

3.培養孩子們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孩子們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講給大家聽。並體會到助人爲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2、難點:如何懂得與別人友好相處。如何尊重他們,並能爲他們給予怎樣的幫助。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錄音機,帽子,各種動物的頭像等。

活動過程

1.開場點題。拿着帽子,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的活動內容跟帽子有關。

2. 基本環節。請小朋友們說說這頂帽子,你可以把它拿來做什麼呢?(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孩子們各抒己見。老師設難。假如小熊,小狗,他們遇到困難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幫助他們呢?(可以在小組內討論)然後請小朋友們說,老師及時給予讚揚和鼓勵。

3. 結束環節。讓孩子們可以把以上所說的所見的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輕音樂聲中去認真傾聽故事並體會。

4. 延伸環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身邊同樣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如果有,你們會怎麼做呢?懂得要助人爲樂和與人相好相處。

教學反思

反通過上這堂活動課,讓孩子們在動腦的同時又動手和動口,有意識地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助人爲樂的精神,懂得如何與人友好地相處;在活動中,及時與孩子們互動,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我也感覺到有些平常不太喜歡發言的孩子也躍躍欲試,爭着舉手來說,這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在讓他們小組內發言的時候,有些小組的孩子顯得很鬆散;在聽別人上臺講故事的時候,有些孩子不太認真,所以我會很努力地在這些方面改進,爭取以後有更大的進步。

小百科: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分析:

在上一個主題網《我的生活》中,孩子們非常喜歡科學活動《燈的祕密》,對於電燈爲什麼能夠亮起來十分感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我借用了手電筒這個孩子們常見的生活用品,幫助孩子們通過操作探究和試驗論證瞭解手電筒的結構和安裝方法。瞭解手電筒的簡單結構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運用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採用情景法、提問法、操作法、探究法進行突破。活動的難點是認識電池的正、負極,通過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觀察、科學探究、操作論證等方法,同時配以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們突破難點。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手電筒的結構及其安裝方法,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手電筒人手一個、小筐五個、多媒體課件一個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誰可以給我們帶來亮光?”

2、操作探究:“手電筒裏都有什麼?”

這是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得出結論。

3、設置疑問:“手電筒爲什麼能夠發出亮光來?”

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積極的討論。

4、操作驗證:

(1)觀察電池,認識電池的正、負極。

(2)通過觀察,學習兩節電池的安裝方法。

5、知識擴展:初步瞭解多種高科技的手電筒和電池。

6、活動延伸:“是兩節電池連在一起亮還是三節電池連在一起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遊戲適用範圍:

這種遊戲適用於每課的複習、階段性複習和期中、期末複習。適用的內容以認讀爲主,可以是拼音字母、音節、漢字的筆畫、偏旁、生字、詞語……遊戲時可以讓學生拿着自己寫的生字卡,在教室裏自由活動,遇到誰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麼字,同時讀讀對方同學手裏字卡上的字;也可以由教師先指定一半學生坐在位置上做考生,等另一半小老師來考試,然後相互交換角色。“考考你”的遊戲操作簡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識字效率高,而且將默寫生字的內容有效地融入了遊戲之中。

遊戲目標:

1、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2、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遊戲準備:

學生每人自制卡片若干張。

遊戲操作過程:

師:小老師們,昨天我們學習了第8課《陽光》,現在請你在卡片上寫出自己已經學會的生字和想要考考別人的生字。寫完後,可以拿着你的生字卡片去找個小夥伴考一考。

小百科:考,從毛從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對物體在斜面滾動的現象感興趣,初步感受物體移動的速度與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關。

2、能大膽地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成細緻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1、各種圓柱體積木若干,長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圓柱體積木及長方形木板,要求幼兒說出其名稱。(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

(2)告訴幼兒今天小圓柱和長方形要在一起做遊戲,小圓柱想請長方形幫忙,讓它活動活動,這時長方形有點兒發愁了,不知怎麼辦纔好,小朋友你有辦法嗎?

2、幼兒初次操作

3、操作後提問

(1)你剛纔是用什麼辦法讓小圓柱動起來的?

(2)請擡起木板的幼兒來示範。

(3)這樣把木板擡起來就象滑滑梯。

4、小結

把木板擡起來一點,就象小朋友所說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樣東西幫忙,把木板擡起來,然後讓小圓柱滾起來。

6、幼兒再次操作

提問

(1)剛纔,你是請誰幫忙的,怎樣幫忙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把二塊木板的一頭放得不一樣高低,然後讓它滾,讓幼兒說一說二塊木板上的小圓柱哪一塊滾得快,哪一塊滾得慢?

幼兒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麼?(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2)提問:二個坡上的小圓柱哪個滾得快,哪個滾得慢?

得出結論:高坡上滾得快,低坡上滾得慢,一樣高的坡上的小圓柱滾得一樣快。

7、怎樣讓二個小圓柱在一樣高的山坡上,滾得一個快,一個慢。

8、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訴幼兒一邊桌上有毛巾和圍巾,假如需要他們幫忙的話去請他們。

9、討論:小圓柱滾下的快慢。

10、討論後總結:

鋪上毛巾的滾得慢,木板上的小圓柱滾得快。

11、這是爲什麼?

因爲木板光滑,所以小圓柱滾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滾得慢。

12、小結:所以汽車要在光滑的馬路上開,如果在草地上開會發現什麼情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排圖講述是一種創造性的講述。大班經過幼兒園兩年的學習,幼兒積累了一定的看圖講述的有益經驗。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大部分幼兒能較認真地觀察圖片、能用較有條理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但在邏輯思維、合理想象的能力還有待提高。《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着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並通過語言獲取信息,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排圖講述,是幼兒對打亂的圖序重新排列並進行連貫講述的教學方式,由於圖序的變化,幼兒需要變換觀察與思考的角度,想象合理情節,有利於提高幼兒邏輯思維、連貫、完整講述的能力。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現有水平與學習需要,我選擇了排圖講述《洗澡》,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排圖講述。啓發幼兒在觀察理解每一幅圖意的基礎上,分析圖片內容之間的內在關係,將圖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創編故事情節和講述故事的內容,體驗排圖講述、自主閱讀的樂趣,提高幼兒邏輯思維、合理想象和連貫、完整講述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排圖講述。

2、嘗試根據他人的講述思路和畫面所提供的信息延續講述。

3、體驗同伴間互相友愛帶來的快樂。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四幅

2、與大圖一樣的小圖(每組幼兒一套)

3、大象、小兔頭飾

4、小兔跳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形式引入活動。

師與幼兒頭戴小兔頭飾伴隨"小兔跳"音樂進入教室。

二、引導幼兒完整觀察掛圖,理解畫面表現的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四幅掛圖,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四幅掛圖的畫面以及畫面之間的關係:每幅畫面上有什麼?這四幅畫講的是一件什麼事?請幾名幼兒分別講述掛圖中的故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展開講述,體驗和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

提問:

1、大象在小河中幹什麼?小兔在幹什麼?

2、大象爲什麼要幫助小兔洗澡?小兔這時會想什麼?

3、小兔在用什麼幫助大象洗澡?爲什麼要幫助大象?大象心裏會怎麼想?

四、幼兒通過遊戲的方法分組講述不同的故事

1、每組幼兒一套小圖片,用遊戲(剪刀、石頭、布)決定講述順序,講述手裏的'小圖片。

2、第一名幼兒講述自選的圖片,第二名幼兒從剩下的三張圖片中選一張接着講述,第二名幼兒從剩下的兩張圖片中接着講述,第四名幼兒講第四張圖片。

3、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要求幼兒必須打破大掛圖的順序進行講述。

五、請各組幼兒在集體中展示和介紹自己所講述的故事內容

1、每組選一名代表講述本組根據圖片編出的不同故事。

2、幼兒講述結束後,教師通過複述幫助各組整理講述思路

3、教師鼓勵各組變出不同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不同的圖片順序,可以產生不同的故事。

活動延伸:

將小圖片放到語言區,引導幼兒在活動區玩圖片接龍遊戲。也可引導幼兒自己用圖片進行排圖講述。

附:講述內容

洗澡

夏天,小河邊,大象在用自己的鼻子吸水和噴水,岸上有兩隻小兔玩得非常高興,玩得大汗淋漓。

大象用鼻子爲兩隻小兔噴水洗澡,小兔們高興極了。

大象爲小兔洗完澡後,就開始用鼻子爲自己沖澡。

小兔用找來的長把刷、水桶、爲大象洗澡。

活動反思: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洗澡時的情景,體會愛清潔,講衛生的快樂。通過洗澡這一課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動物、汽車、樓房和地球也愛清潔、愛洗澡,還有什麼也需要洗澡,把他們畫出來;利用學生熟悉的表現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能力。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幫助小朋友回憶起生活場景,抓住洗澡的特點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表現生活趣事,體驗繪畫活動的趣味性。培養了小朋友們的表現力和想象力。在本節課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形象的回憶洗澡的動態、手部和身體的細節特點。我着力安排了讓學生反覆觀察講述。先是同座間互相做動作,仔細觀察,全班討論。在教師的啓發下,逐一討論身體各部分的動作特點和麪部的細節特點。全班討論結束後,再組織學生觀察,請一位學生在集體面前表演。全班同學集體觀察,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動作形象的感知,再通過教師示範、學生的印象會更深。

爲了使學生能更好地展開想象,同時引導他們發散性思維——動物、汽車、樓房和地球也愛清潔、愛洗澡,還有什麼也需要洗澡,把他們畫出來。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爲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根的不同形態,知道植物的根生長在土裏。

2、在活動中能大膽表述,體驗探索不同植物根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樹根、黑板、籃筐。

2、園內種植園3、幼兒問卷《列舉三種根的樣子》(用圖文結合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樹根,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2、你們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

3、教師小結:原來,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兒動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們來到了種植園,那你們知道我們的種植園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們真棒,那我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找一找青菜在哪裏,它的根又在哪裏?

請你動手拔一拔,看誰的動作最快。

2、集合,提問: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在哪裏?你從哪裏找到青菜的根?

小結:原來根喜歡住在泥土裏。

三、第二次探索

1、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長得什麼樣子。

2、小結: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邊有許多小毛毛。

3、我們的種植園裏有那麼多植物,是不是每種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長的一樣呢?

想不想一起去探索發現根的祕密呢?

4、接下來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菜園裏其他植物的根。要求:

(1)自由組合,三人爲一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選好組長到老師這裏拿筐。

(2)每種植物只能拔一顆,並且拔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出示記錄紙)

(3)聽到鈴鼓聲請你們以小組爲單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記錄(從幼兒記錄的方法、形式上進行點評)

6、幼兒觀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們的根分別是怎樣的?

(每組一個代表發言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7、根據幼兒觀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徵進行分類。

小結:我們今天都發現了根的祕密,想菠菜、青菜這樣直直的根,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爺爺的鬍鬚,叫鬚根系。像蘿蔔這樣的根粗粗大大的,叫變態根。

四、結束

剛纔我們發現了根的祕密,那你們知道根有什麼用途嗎?回家查查資料,我們下次再討論。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

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科學:牢固的紙橋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知道改變紙的形狀可以使紙橋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

2、 鼓勵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感知,同樣的紙折成山形最牢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通過活動,萌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A4紙,兩個油泥盒子,一根吸管。

2、每組一盒塑料積木。

3、 摺紙扇,石棉瓦,平常的瓦片等等。

1、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你見過橋嗎?是什麼樣子的?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們見過的橋都是用水泥鋼筋或者木頭做成的,今天我們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橋,這座橋能夠放一塊積木在上面。

教師介紹材料:積木、紙、吸管。

提出要求:兩塊積木座橋墩,吸管是橋下面的流水,紙用來做橋面。

 2、幼兒製作紙橋。

1幼兒進行第一次操作,並請做好紙橋的幼兒將紙橋展示在桌子上。

提問:你成功了嗎?你是怎麼做的?

教師進一步提出要求:這次要在橋上放三塊積木,你可以把你的紙橋變一變。

2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並將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問:你用的是什麼方法?你的紙發生了什麼變化?

 3遊戲:比比誰的紙橋最牢固?

剛纔大家做出的紙喬都能夠放三塊積木,現在我請大家來比賽,看看誰做的紙橋能夠放的積木最多?

(提出要求:以個人爲單位,進行比賽,並數一數最多在橋上能夠放多少積木)

從每組選一個小朋友上來展示:比一比誰的紙橋最牢固。

討論:你做的紙橋最多能夠放幾塊積木?爲什麼你的紙橋能夠放這麼多積木?

3、幫助幼兒瞭解簡單原理

結論:“當紙彎曲之後能夠承受的重量變大,彎曲的次數變多,承受的重量也就變大了,而且彎曲的次數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紙橋也就越牢固。

4、擴展幼兒的經驗

日常生活當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利用彎曲後來使它便牢固的?(瓦、摺紙扇、瓦楞紙等等)

5、總結,激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

活動延伸:

請幼兒製作山形的紙橋,通過彎曲次數的變化,看看誰的紙橋最牢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季的特徵,認識秋季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種子。

2.學習用優美的詞句描繪圖片內容、概括秋季特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創編散文,體驗創編活動的成就感。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

2.秋天的花木果實的照片若干張。

3.西瓜、荷花、柳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看到周圍都有哪些變化呢?

2.尋找秋天的圖片,嘗試用一個優美的詞語形容圖片的內容。

師:你找到的是什麼?請你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圖片上的內容。

(請8-10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然後將圖片貼到黑板上。)

3.圖片分類。

師:黑板上已經有了這麼多的圖片,他們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塊兒呢。

(先將黑板上的圖片進行分類,然後請其餘的幼兒按類別將自己的圖片送到相應的地方。)

4.根據圖片的類別,嘗試用一句好聽的話概括秋天的某個特徵。

指導語:看,秋天的花兒真多呀,有白色的菊花,紅色的一串紅······秋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呢?

……

5.教師幫助幼兒將優美的詞句編成散文。

師:如果把剛纔小朋友說的話連在一起,就能變成一篇好聽的散文。

(1)教師朗誦散文。

(2)幼兒集體朗誦。

(3)爲散文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6.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觀察花生果的特徵,瞭解花生果的用途。

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計數據的方法。

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智能AB猜試題。花生類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裏面呢?打開後,裏面有什麼?學習花生仁(瞭解花生的外形特徵)二、剝花生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裏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裏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2.你們想不想剝花生呢?今天我們一邊剝花生還要一邊記錄,怎麼記呢?(出示記錄表)這裏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裏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裏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一直到剝完爲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裏。你會不會玩?你能不能一邊剝一邊吃?

好,現在開始吧!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遊戲結果。

6.統計數據。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能,請個別幼兒介紹)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裏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計一下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溫室裏的蔬菜

活動目標:

1、知道蔬菜的生長有季節性;

2、瞭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感受科學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各種蔬菜圖片;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張奶奶買菜》並提問;

2、出示圖片,瞭解什麼季節吃什麼蔬菜,知道蔬菜有季節性;

3、瞭解科學種田的概念,感受科學種田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生成與反思:

在進行“溫室裏的蔬菜”這一活動時,有許多孩子問:什麼是溫室?它是什麼樣的?由於我們的周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溫室,我只能告訴孩子們:爺爺奶奶在田裏搭的那種半圓形的,(幼兒一下子就猜到了:是尼龍棚),我就告訴孩子們,爺爺奶奶搭的尼龍棚就是科學種田的一種,尼龍棚裏很暖和,冬天可以種植夏天的蔬菜,如:番茄、蠶豆等,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對於我的這個講解,孩子都能理解,雖然“溫室”離我們很遠,但尼龍棚卻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我還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任務:讓他們回家到尼龍棚裏去一下,感受一下尼龍棚裏和尼龍棚外的不同,回幼兒園後講給小夥伴聽,有尼龍棚的孩子高興的答應了。

生成與反思: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對蔬菜有季節性有所瞭解,也體會到科學種田的好處,對無土培植也有了初步的瞭解,對農民伯伯也產生了一種敬仰之情;對溫室種菜感到非常的好奇;我就想:如果能帶孩子們真正參觀一下正規的溫室,看一下里面各種各樣的蔬菜,包括無土栽培的,那該有多好!

主題:

對於“有用的植物”這個主題,由於比較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而且隨處能捕捉到,開展起來就相對比較順手,孩子的投入也比較積極,通過帶孩子到野外去親自感受、通過孩子親自動手操作,孩子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同時也推動了幼兒探索的主動性,包括語言的表達、思維的碰撞、以及各種問題的產生,所以,離開了幼兒生活經驗的主題是枯燥乏味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