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秀教案――有用的垃圾

本文已影響 3.19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優秀教案――有用的垃圾,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秀教案――有用的垃圾

  活動目標:

1.有廢物利用的意識,對回收垃圾、給垃圾分類有興趣。

2.養成回收垃圾的習慣,增強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變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認知準備:幼兒對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認識,看見過垃圾場、垃圾堆。

2.材料準備:

(1)垃圾場圖片,玻璃從回收到再生的圖片一套。

(2)幾個大籃子。

(3)每個幼兒從家裏帶來報紙、易拉罐、紙盒子、玻璃瓶等廢舊物品(裝在大籃子裏)。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話題。師:什麼是垃圾?(不要的東西、沒有用的東西就是垃圾。)

二、觀察垃圾場圖片,瞭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壞處。

1.瞭解垃圾的處理方法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害處。

師: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來越多。這麼多的垃圾都到哪裏去了呢?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處理垃圾有什麼缺點?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害處?

掩埋法:佔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蒼蠅、病菌;

焚燒法:容易產生煙塵污染;積肥法:農業生產幾乎都不用積肥了。

2.啓發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垃圾?

三、引導幼兒爲垃圾分類。

1.出示幼兒帶來的各種廢舊物品,請幼兒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垃圾真的就沒有用了嗎?

(1)觀察“玻璃瓶從回收到再生”的圖片,悅一說廢舊玻璃瓶是如何變成嶄新的玻璃製品的。

(2)討論:廢紙怎樣變成新紙?舊的易拉罐怎樣變成新的易拉罐?

小結:垃圾並不是非丟不可,很多垃圾還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專門把廢舊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導幼兒給垃圾分類。

師:爲了方便回收,我們應當把垃圾分類整理。看一看,哪些廢品可以分爲一類呢?允許幼兒互相討論,可提示幼兒,把質地相同的東西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並探索用圖案標誌來標明種類。

一般來說,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爲四類:

(1)金屬:如鐵罐、鋁罐、錫等,回收後送往工廠,可以再冶煉成各種金屬製品。

(2)紙張:利用舊紙做原料,製成再生紙。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經過清洗、消毒後可以再重複使用或重新加工製成新的玻璃製品。

3.提出要求:以後小朋友把家裏的廢舊物品拿到幼兒園來,並分類放好,再賣給收廢品的人。願小朋友都爭當小小環保尖兵,讓好多廢品又變成新的有用的東西,爲地球減少垃圾,節約能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