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一系列的圖片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感。

2. 鍛鍊孩子們的握力。

3. 培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活動準備

“我是秀拉”的圖畫, 各種顏色的圓點粘貼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

1. 講解關於欣賞名畫的知識

-你想要欣賞名畫嗎?

-欣賞名畫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展開]

2. 欣賞“我是秀拉”。

-這幅畫畫了什麼?

-看過這幅圖畫後你有什麼感覺呢?

① 欣賞過圖畫後談談這幅畫有什麼特徵以及你對畫家的感想。

-“我是秀拉”這幅畫的代表作是出自於一名法國的畫家, 他把圓點形象地聚集在一起完成了這部著作。* 喬治·秀拉 : 他是新印象派的重要人物,畫作風格相當與衆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代表作品有《阿尼埃爾的浴場》,《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等等。

-把色點聚在一起完成的畫稱爲點描畫。

② 老師講解一下點描畫的含義

-“我是秀拉”這幅畫怎麼樣?大家看出來它是用一個一個小點兒畫出來的嗎?

-點描畫是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的方式完成的作品。

*點描畫 : 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構成視覺上的混色效果。

③ 談一談看過點描畫你有什麼感想?

④ 討論一下有沒有和點描畫差不多的畫畫方式,是什麼呢?.

3.研究一下活動紙

① 研究一下活動紙

- 蘋果是什麼顏色?

- 應該怎麼塗色呢?

4.效仿點描畫的方式把圓點粘貼粘在蘋果上

-我們也一起像點描畫畫家那樣作畫呀?

① 談論一下用彩色粉筆和用圓點粘貼爲蘋果上色有什麼不同?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組品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出示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地球的基本知識。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真正的做到從“我”做起來。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幼兒熱愛地球,保護地球的願望,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知道地球上的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

1.地球在宇宙中的圖片。

2.地球美麗的風光圖(如美麗的山,清澈的水,各種植物,動物,人等等)。

3.地球災難的圖片(如被污染的河流,亂砍亂伐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追捕殘殺中奔跑的小動物,工廠,汽車排出的大量廢氣等等)

物質準備:地球儀一個。幼兒的繪畫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實物導入)

教師出示地球儀提問: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你都在什麼地方看見過它?

二. 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地球在宇宙中的圖片。初步瞭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活動規律。讓幼兒知道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很小很小的星體。

2.播放課件——地球美麗的風光圖。

(1)請幼兒觀看圖片提問:地球上都有什麼?地球上的風光是什麼樣的?美不美麗?

(2)教師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上面有着清澈的湖水,碧綠的山脈,生長着鮮豔的花朵,各種各樣的植物,還居住着我們人類和形形色色的動物。地球上的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3)人們本應和平共處,互相關心幫助,誰也離不開誰。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原本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應爲人類的貪婪與不注意保護被破壞了!

3.播放課件——地球災難的圖片。

(1)分小組討論觀看此圖片後的想法。把所有幼兒平均分成四組,每組討論一個問題。第1組:大地怎麼不綠了?這樣下去會有怎麼樣的結果?第2組:天空怎麼不藍了?大量的排放廢氣會對天空,氣候帶來什麼影響?第3組:河水怎麼不清了?這樣浪費水資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第4組:小動物們怎麼都掉眼淚了?人們如此兇狠的對待它們,它們還會願意和我們最朋友嗎?

(2)教師小結討論結果:1植物對人和環境來說十分的重要,亂砍亂伐會造成土地沙漠化,長此以往,將會引來沙塵暴等災難,人們,動物和植物都將無法生存。2大量廢氣的排出不僅污染着空氣,還使氣候反常。時間久了將導致氣溫上升,暴雨成災等。3大量的水污染不僅引起魚蝦變形中毒,還是水資源短缺。在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動植物等都會因爲缺乏水而慢慢死去。4人們大量的捕殺動物,造成了生物鏈的失調。如捕鳥造成蟲災等。更使得我們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護動物。

4.分組討論:要讓大地綠起來,要讓天空藍起來,要讓江河清起來,要讓動物笑起來,要想環境好起來我們應該怎麼做那?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發言。說出自己保護地球的行動!如:不摘花,不踐踏草坪,愛護小鳥,不浪費一滴水等等。

5.幼兒作畫

(1)以“愛護地球”爲題畫一幅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只有每個人都去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地球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去美化它,建設它。今天,請小朋友們將自己想怎麼保護地球的行爲畫出來,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使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年輕,漂亮。

(2)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做哪些事情會使地球媽媽更加的美麗年輕那?

(3)教師小結:人類友好的和動物們做朋友,不捕殺它們。小草也有生命也會疼,我們不去踐踏它們。花兒美麗,但是是給大家看的我們不摘。節約用水,保護環境,保護空氣等等。

(4)引導幼兒畫出自己想爲地球做的事。幼兒畫畫,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將幼兒的畫貼在展示牆上,請隔壁班的小朋友們來觀看。引起大家的共鳴,真正的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來,共同保護熱愛我們的家園——地球。

四.活動延伸

美工課《我給小鳥建個家》

活動反思: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然而,長期掠奪資源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類要進一步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瞭解關於自然和人類活動引起災害性全球變化,以及有關的物理化學機制方面的的詳細資料。我們正處在人類歷史上一個轉折點上,要得到更深入的認識並要利用這種認識來塑造人類今後千年的命運。通過向幼兒進行這方面教育,幼兒都有了一個要保護我們地球的願望,他們紛紛表示要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爲保護環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回家後都要向爸爸、媽媽進行宣傳,讓他們一起來保護地球,他們還設計出了各種愛護環境的標誌,來提醒大家愛護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相信有了這些環保小衛士,我們的地球在今後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2.運用多種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內數的含義,培養幼兒概括數的能力。

3.通過各種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及相互協作的能力,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1.數字卡片1—8,六種遊戲的標識

2.數字卡片1—8、實物卡片1—8、點子卡片、一次性碗、筷、泡沫球、小積木、拼數字卡片、內裝物體的小口袋等若干

3.數物朋友、分類計數遊戲的作業單若干,鉛筆若干

4.六種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今天我們要到“數的王國”去玩,國王要先看看你們認不認識它的孩子們。(出示1—8數字卡片)你們用動作學學它們的樣子吧。(指數字8)這個數字你們認識嗎?8像什麼?我們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寫個8。

二、介紹遊戲內容及規則教師邊介紹遊戲內容邊出示遊戲標識。

·按數夾物根據數字或點子卡片夾相應的物體放入碗中。

·數物朋友天上或劃掉物體,使物體的數目和數字一樣多。

·拼數字8

·數物拼板根據物體的個數找相應的數字拼起來。

·聽音摸物 一個幼兒拍手,另一個幼兒按拍手的次數摸出相應的物體。

·分類計數 這個遊戲是以前沒有玩過的,要你數數三角形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把數字分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師:你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遊戲? 國王說,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誰最聰明。你們看這是什麼?這是國王送給你們的獎品,每一組的獎品都不一樣,你們玩完一組遊戲後,請旁邊的小朋友檢查,對了就可以拿一個獎品。我們看誰玩的又對又快,得的獎品的種類最多,誰就最聰明.提問:怎樣才能得到最多的獎品呢?(幼兒討論)你認爲那些遊戲比較難?當你玩遊戲遇到困難時應該怎麼辦?能幹的小朋友玩完六個遊戲後應該怎麼做?請小朋友和數字娃娃玩遊戲去吧!

三、幼兒分組操作,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遊戲,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對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重點觀察:幾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跟蹤觀察。觀察幼兒玩“分類計數”遊戲的各種方法.

四、集體交流、討論:

1、誰能告訴大家你玩了幾組遊戲?(數自己的獎品,告訴大家)誰的獎品最多?(對其他幼兒要給予鼓勵)

2、哪些小朋友玩了“聽數摸物”的遊戲?玩這個遊戲要注意什麼?你是怎麼摸對的?(出示一張“分類計數”作業單)上面有幾個三角形?你是用什麼方法數出來的?用什麼方法可以數的又對又快呢?(給每一位幼兒發一張“分類計數”的作業單)你們現在用最快的速度再來玩一次,可以用我們剛纔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出不同的方法。(鼓勵幼兒尋找多種不同的方法。)請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兒介紹自己計數的方法。

3、爲了感謝數字娃娃,我們拍8次手、蹲4次、轉2圈。(運動覺感知)。國王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禮物(每人一個口袋)現在我們自己去摸摸你得到了幾個禮物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磁鐵,通過探索引導幼兒發現磁鐵能吸住鐵的東西。

2、學習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盤操作材料:內有磁鐵、鐵絲圖形針、螺絲帽、鑰匙、硬幣、木塊、布條、紙條、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

2、每人一個紙杯,內裝回形針兩個。

3、畫有磁鐵的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讓幼兒發現磁鐵,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師:小朋友,請你看一看,你面前的盤子裏有些什麼?

請你玩一玩盤子裏的東西,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師:是哪一塊東西能粘住別的東西?把它找出來。這塊能吸住別的東西的鐵塊,它的名字叫磁鐵。

(2)讓幼兒操作盤內的材料,探索哪些東西是磁鐵的好朋友,幼兒嘗試分類把磁鐵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盤子裏,教師個別指導。

3、小結磁鐵有哪些好朋友,教師做記錄,並引導幼兒發現磁鐵的好朋友都是鐵做的,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4、講述故事《小磁鐵去旅行》,初步瞭解磁鐵對人們生活的幫助。

5、遊戲:紙杯裏取回形針。

引導幼兒運用磁鐵解決問題。

規則:不能將磁鐵從杯口伸入,也不能用手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精心呵護和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經歷探究和發現過程獲得相關經驗,讓幼兒樂於探索,勤於發現。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小工具,能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是幼兒喜歡擺弄的物品。爲了讓幼兒瞭解工具的作用,本着創設良好教學情景,激發幼兒探究慾望,鼓勵幼兒積極探索,讓幼兒體驗探索快樂的教育理念,我設計了工具用處大這一科學活動。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發現問題,大膽猜想――操作體驗,驗證猜想――依據記錄,交流分享――操作體驗,驗證猜想等活動過程,讓幼兒在主動快樂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身邊的科學,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同時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嚮往。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工具,體驗和初步認識工具能給人們的生活和活動帶來方便。

2.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常見的工具,用時注意安全。

3.養成實驗後記錄的習慣,並樂於將記錄的內容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一籃黃、綠混合的豆子,一籃米,四個裝着棉球的小口瓶子,四個掉了螺絲的玩具。

2.鑷子、起子、篩子、漏斗等工具。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一個用透明膠帶密封的.大紙箱,神祕地告訴幼兒:聽說某某班的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大箱的東西想請你們幫幫忙。都是些什麼呢?

(2)在幼兒期待中,教師努力想徒手打開箱子,但未成功。教師向幼兒尋求幫助:誰有好辦法能幫老師打開箱子?引導幼兒回憶相關生活經驗。

(可以用小刀、剪子)

(3)教師使用小刀打開了箱子,幼兒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活動一開始,教師努力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兒科學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2.發現問題,大膽猜想。

(1)教師從箱子裏取出一系列材料,請幼兒幫忙完成四個任務:在三分鐘的時間裏把黃豆和綠豆分開,把棉球從瓶子中取出,把米裝進瓶子,把玩具修好。

(播放一段三分鐘的音樂計時。)

(材料:一籃混合着黃豆、綠豆的豆子,幾個裝有棉球的小口瓶子,掉了螺絲的幾個小玩具以及脫落下來的小部件,小螺絲,一盆大米和一些飲料瓶。)

(2)幼兒分小組自由選擇一項任務,徒手操作。

(活動結束,沒有一組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3)教師提出問題:爲什麼我們沒能完成任務?

(4)鼓勵幼兒大膽猜想: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能比較容易地完成這些任務呢?

(幼兒在徒手操作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問題和疑惑,教師適時引導幼兒分析面臨的問題,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是否敢於大膽猜想和假設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活動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3.操作體驗,驗證猜想。

(1)教師逐一出示並介紹:漏斗、篩子、鑷子、起子、塑料小簍子等小工具。

這些工具中哪一件可以幫助你完成任務?

(2)幼兒分組討論,選擇工具。

(3)幼兒使用工具操作,記時音樂和上次相同。

(通過兩次相同時間內所完成的任務量的不同,幼兒真切地體驗到工具的作用。此環節的設計打破以往傳統科學活動中幼兒只是以聽和看爲主的教學模式.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探究解決問題,並懂得尊重事實是最起碼的科學態度。)

4.依據記錄,交流分享。

(1)請幼兒用記錄表記錄、交流使用工具的情況。

(2)教師和幼兒討論兩次操作的體會和認識。

教師:爲什麼在同樣的時間內,我們第一次不能完成任務,而第二次能順利完成任務?

(大家一致認爲在工具的幫助下完成任務更爲容易。)

(由於有了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幼兒樂於表達和交流。以記錄爲基礎的交流能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客觀描述和對事實的尊重,使結論和論點建立在事實之上。漸漸地幼兒會懂得科學活動的一條基本法則――說理要有事實依據。)

5.拓展延伸,提升經驗。

播放一段有關助老機器人――智能輪椅的錄像。這種輪椅可以自動運行,並根據語言指令轉彎,它爲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外出帶來很大的方便。幫助幼兒體驗和積累高科技的工具比一般的工具更爲便利的經驗。

(引導幼兒關注和發現生活中的科技成果及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感受和體驗科技的神奇力量,有利於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探究科學的慾望以及對科學的嚮往和熱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前半部分提供的線索及各種動物的特徵,編出多種合理的情節來結束故事。

2.安靜鑽心地傾聽他人講述,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3.懂得在危急的時候,不僅需要他人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設法自救,才能獲得平安。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班29號掛圖

活動流程:

簡短談話---提問---幼兒討論、講述(小組、個別、兩兩)

活動過程:

1.提出故事題目,進行簡短的談話,激發幼兒續編故事的興趣。

故事小老鼠旅遊,講的是小老鼠和朋友們一起去旅遊,在路上突然發生了危急的事,怎麼辦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故事的前半段,然後動腦筋想辦法把故事編完。

2.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突出詞語:機靈。

講述後提問: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小老鼠的?小老鼠自己有辦法救自己嗎?用什麼辦法?

3.幼兒小組討論,幫助歸納出各種合理情節結果。

4.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續編的部分。

5.幼兒兩兩結伴講述故事後半段。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爲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爲,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

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

難點:能夠利用遊覽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活動準備】

動物園遊覽圖、彩色打印圖每組一張;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我們今天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園、你們想去嗎?爲了方便我們參觀動物園、管理員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動物園的景點遊覽圖、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二、出示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

(一)先整體感知、然後分區觀察。

1、這張遊覽圖你們能看懂嗎?上面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區觀察:動物管理員悄悄告訴我、爲了方便大家參觀、他們把動物們進行了歸類分區、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一共分爲哪幾個區?

3、這裏除了有許許多的動物、你還發現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二)我說你猜:進一步熟悉動物場館在導遊圖中的方位。

1、教師通過不同場館的方位提示描述動物館的位置、請幼兒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按照剛纔教師師範的方法描述動物場館的位置、其他幼兒猜。

三、實踐活動:

(一)找一找:老師指定某個動物場館、讓幼兒嘗試尋找到達的路線、比一比誰找的路線短、爲之後分組選擇路線打下基礎。

(二)畫一畫:按要求畫出指定遊覽路線。

1、提出畫路線圖要求:參觀動物園有許多條路線可以走、到底選哪條呢?爲了增加遊戲的難度、要求每組的路線必須滿足所有組員的願望、而有線路不能重複走、還必須要經過兩個洗手間。

2、請小朋友六人一組進行自由結伴分組、並學會協商、誰負責拿筆記錄、誰適合作介紹。

(三)介紹各組的路線。

請每組選出的代表說出自己組走的路線、經過了哪些動物館。

四、延伸活動:

(一)你還在哪裏見過類似的平面圖?這些圖可以爲我們提供哪些幫助?

(二)教師小結:生活中的平面圖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熟悉陌生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地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動內容選自《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大班主題活動《去旅行》。《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跟隨成人外出的機會增多、景區遊覽圖、場館佈局圖、安全逃生圖、小區路線圖等平面示意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幼兒能夠初步看懂這些平面示意圖既符合幼兒的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並有利於培養幼兒解決現實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意圖:活動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努力爲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體地參與學習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幼兒與同伴的協商、合作能力是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因此本次活動還着重引導幼兒在遊戲化的學習使用動物園遊覽圖的同時、提供給幼兒嘗試協商、討論確定遊覽路線的實踐機會、提高幼兒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三點目標: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由於幼兒對此類知識少有經驗、因此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難點是能夠利用導遊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情境體驗法、設疑置趣法、多元整合法。

1.首先是情境體驗法。逼真的遊戲情境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活動開始就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說出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活動內容、孩子的已有經驗對這一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非常感興趣、這就首先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並且整個活動將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始終沉浸在“參觀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中。

2.其次是設疑置趣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通過有效提問、會使幼兒引發思考、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你能看懂遊覽圖嗎?獅子館在什麼位置呢?走什麼路線才能到達呢?一個個問題將孩子推到了探索的前沿、讓幼兒自己主動參與活動、探究發現遊覽圖的特點和作用、並學以致用、逐步深入。

3.最後是多元整合法。任何教育都不是單領域的、在一節活動中能夠給孩子最大程度的將各領域經驗知識互相滲透。此次活動不僅僅是單純對遊覽圖的認識、還在整個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空間方位、同伴協商、分工合作等因素。

三、說學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試一試等方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學會看遊覽圖、瞭解其作用、並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鍛鍊與同伴共同協商、合作的經驗及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首先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參觀動物園、讓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興趣和參與的渴望。

其次出示動物園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使幼兒學會認真觀察圖片的每一個細節、並瞭解他們的作用。這環節重點讓幼兒知道:導遊圖中不僅有動物館的標誌、還有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場所標誌、使我們對動物園的整體佈局有了瞭解、給我們的遊玩帶來了便利。爲了熟悉不同場館在遊覽圖中的方位、教師通過示範描述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空間方位的認知。

第三、在幼兒熟悉了方位之後、讓幼兒動手進行實踐。此環節重點讓幼兒掌握:有了遊覽圖、遊客就更加清楚自己想看的動物的具體方位了、進一步理解導遊圖的功能。

第四、在延伸部分、讓孩子們對平面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生活相結合、瞭解這些平面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便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並能根據信的內容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

2、瞭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寫信需要(時間、地點、事情)三要素,並嘗試讀信。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點點和哆咪的信》

重點難點:

讀懂點點和多咪的信,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析封面,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封面)從這張圖上你能知道些什麼?

2、師:我來介紹一下。小狗叫點點,小貓叫多咪。(課件圖片)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

3、點點和哆咪是一對好朋友。(播放視頻)你們有沒有好朋友?你在想念好朋友時會怎麼做?

二、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1、理解第一封信

(1)師:你們猜猜點點和哆咪在想念對方時會怎麼做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視頻)它們是用寫信這個好辦法。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總結:我們在寫信時,開頭要跟收信人打個招呼(看着信的開頭一起打個招呼),把信寫完後還要寫上寫信人的名字,你的朋友哆咪。

(3)解釋冒號的意思(提起下文)

(4)多咪想對點點說些什麼呢?(請一名幼兒起來說,然後規範讀信的格式)

(5)讓我們一邊看看信,一邊聽聽故事,看看你們猜對沒有。(播放視頻)

(6)我們猜對了嗎?(強調信上第一幅圖和第二圖是代表時間和地點,以及箭頭代表順序。)

(7)教師總結:寫信時一定要寫上時間、地點和事情,這樣你的好朋友才能看懂。

(8)一起來念念這封信。

2、理解第二封信

(1)點點也寫了封信給多咪,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視頻)

(2)我們一起來找找時間、地點、事情。誰來念念這封信?

(3)用多種形式念信,如男女生分開念,分組念等。

(4)我們猜對了嗎?一起去看看。(播放視頻)

(5)師:點點在信裏說先吃東西然後跳舞,到了那天晚上它們決定先跳舞再吃東西了。我們在讀信時一定要按照箭頭的順序念下去。

3、理解第三封信

(1)又過了幾天,點點又寫了封信給多咪,這次它又寫了什麼呢?(播放視頻)

(2)請你來念念這封信。

(3)多咪看了信,認爲點點生病了。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會怎麼做?點點又是怎麼做的呢?(播放視頻)

(4)多咪去點點家看它,發現它不在家。你覺得它的心情怎麼樣?會怎麼做?(先猜,再看視頻)

(5)多咪很着急的出去找,我們一起學學它是怎麼找的。

(6)點點到底幹嘛去了呀?(播放視頻)

(7)原來點點沒有生病,它是做夢夢見了多咪。這封信爲什麼會鬧個誤會呢?我們來對比一下點點寫的這兩封信(課件)第2封信上缺了什麼?

(8)再次強調三要素:時間、地點、事情。

4、點點和多咪這一對好朋友真讓人羨慕,它們互相關心,有朋友真好!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遍,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跟着錄音一起講一講。

三、延伸

師:回家以後我們也可以學着點點和哆咪的樣子,寫封信給你們的好朋友,不要忘記寫上時間、地點和事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