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5篇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來源:

春天是一個多風的季節,聰明的孩子們很快便發現了這一祕密,於是我們便生成了《風》的主題活動,在風的探密中,孩子們發現不同的風會吹動不同材質的東西,如:頭髮、衣服、國旗、黃土等,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有了表現風中事物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帶幼兒連續觀察風中人物、事物的一些變化。

2、教具:若干有頭髮、穿着衣服的娃娃;國旗;柳樹等。

3、油畫棒、畫紙、毛筆、水粉

活動目標:

1、能表現出風中人物和簡單景物的動態的一致性。

2、能用多種形式表現出風起時的天氣狀況(發黃、有塵埃)。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到操場進行戶外遊戲,並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頭髮、衣服以及周邊事物的變化。

二、回到教室,進行談話活動

1、 我們在做遊戲時你有什麼感覺?

2、 你都看見風中什麼發生了哪些變化?(土地、樹、衣服等)

三、幼兒分組擺弄教具,感受風中不同事物的變化。

1、 請各組的小朋友用手裏的這些事物擺出風中場景

2、 引導幼兒發現風中事物的一致性。

四、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1、 提示:可以用多種材料來表現當時的空中是什麼樣的。

2、 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繪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求助於同伴、老師;擺弄自己手中的教具等)

五、遊戲:大風吹

1、 選取個別幼兒作品,進行分析:風是從哪裏吹來的?吹動了哪些物體?你喜歡畫面中的哪些物體?爲什麼?

2、 選出一名幼兒做大風,其他幼兒自己來選擇畫面中的事物,音樂響起,大風吹,根據音樂的強弱幼兒自動調節風吹彎度以及風的大小。

活動評價:

1、 始終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當中。

2、 可操作的教具使幼兒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風吹時事物的變化

活動反思:

活動是嚴謹的,知識具有科學性,所以科學活動的目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材料一定要多樣性和可操作性,語言一定要簡潔性和明確性,環節一定要清晰性和明瞭性。這樣的科學活動才更有價值性。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後,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了解樹葉的奇妙以及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2、瞭解拓印的方法,樂意與同伴探索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拓印樹葉的方法,從中得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各式各樣的樹葉若干,厚薄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每桌兩盒,膠水每桌2個。

教師:事先做好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介紹各種奇妙的樹葉

教師:你們蒐集的樹葉都是什麼樣的,有誰願意和大家介紹下自己帶來的樹葉。

幼兒自由介紹個子蒐集來的樹葉,大家欣賞交流樹葉的特點。

2、欣賞教學掛圖中“奇妙的樹葉”,感受樹葉,葉脈的奇特之處。

教師:請大家欣賞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樹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老師考考小朋友,看看誰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腦袋最聰明。

“小朋友看到圖中的這些樹葉,大家想到了什麼?好像什麼?與平時我們見到的樹葉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些樹葉是什麼形狀的?中間一條一條的小線線(葉脈)誰知道是什麼,誰能告訴我”?

小結:秋天到了,小樹葉們都換上了新衣服,離開了自己的媽媽,他們都到哪去了?樹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着急麼。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它們還回回家找媽媽麼?什麼時候還會去找媽媽呢?(當春天來了小樹葉就會回來找媽媽了)

3、出示拓印畫,引發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教師:這裏有一副奇怪的畫,從這副話裏面,小朋友們能看到些什麼呢?畫裏面又藏着些什麼呢?誰能看出來?

4引導幼兒觀察拓印畫,討論怎樣進行拓印。

教師:畫裏面的樹葉是怎麼樣畫進去的?可以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引導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閱你讀幼兒用書,瞭解拓印樹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後把樹葉用膠水貼在厚紙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紙鋪在上面固定好。

3>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蠟筆均勻地塗在薄紙,進行拓印。

5幼兒動手嘗試拓印畫。

教師:

大家想用什麼樣的樹葉拓印呢?想怎麼樣拓印呢?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遊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髒了及時擦乾淨,

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拓印畫。

3>把印好的畫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拓印畫。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過程,並討論,分析成功與否的原因。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剛纔是怎麼拓印樹葉的,拓印出來了嗎?爲什麼?

小結: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只有畫面產生凹凸不平時才能拓印的,樹葉可以拓印出來,拓印的時候,要把上下兩張紙固定好。

7、幼兒根據剛纔的發現,再次進行拓印畫的嘗試。

8、展覽、欣賞各自拓印畫的作品,分享、嘗試探索拓印畫帶來的快樂。

延伸活動

下節課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顏料、油畫棒、鉛筆、水筆等)和不同紙質的紙張。引導幼兒探索什麼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選擇樹皮、輪胎、布條、不同粗糙程度的牆面等一些其他有紋路便於拓印的東西。由拓印引發幼兒對不同物質的表面機理的關注興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拓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製作出了各種形態與顏色的樹葉拓印,而且能積極的與教師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在中班幼兒開展的“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談到爸爸時,幼兒出現了一些片面的看法,有的說“我爸爸很懶,總睡覺”,有的說“爸爸愛看報紙,不幹活”,有的說“爸爸的腳臭極了”,還有的說“爸爸要抽菸,我們就把他趕到陽臺上去”……

爲了引導幼兒瞭解爸爸、親近爸爸,萌發愛爸爸、尊敬爸爸的'情感,我們及時與家長進行―了交流,開展了“我愛爸爸”這一系列活動。在家長(尤其是媽媽)的支持下,我們組織了“調查爸爸”、“說說爸爸”、“和爸爸一起照鏡子”、“家園共育誇爸爸”等活動,使幼兒對爸爸有了更多的瞭解,使父子(女)之間的情感更加親密,也使家園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繪畫活動“爸爸的本領”是其中之一。

活動目標

聯繫已有繪畫經驗,表現爸爸的各種特徵,進一步激發愛爸爸的情感。

已開展的活動

1.和家長一起觀察和談論爸爸的本領,製作“爸爸調查表(年齡、屬相、愛好、本領)”,並帶到幼兒園來展示和介紹。

2.互相介紹爸爸的本領,如會修電燈、騎摩托車、開汽車、打電腦,爸爸力氣大、膽子大……(在以上活動中,幼兒對爸爸的瞭解變得具體而清晰,尤其是與家人共同製作“爸爸調查表”,爲家庭成員之間、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家長之間甚至班級之間創設了積極的互動空間。我們時常聽到家長和孩子在一起談論表格上的內容,引發出許多出人意料的話題。例如,在交流爸爸的本領時,許多幼兒在表格上都畫着爸爸會打電腦、開汽車,有一張表格上卻畫着爸爸會拖地板。於是,孩子們爭論起來,究竟怎樣的本領算大呢?經過討論,孩子們認識到,雖然每個爸爸都會拖地板,可是願意拖地板、經常在家幹家務的爸爸才了不起。)

3.和爸爸一起照鏡子,比較爸爸和自己有什麼不同。

(畫爸爸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有一定困難。於是,教師組織了這個活動,啓發幼兒與爸爸再一次親密接觸,將幼兒平時的無意觀察變爲有意觀察,而且爲幼兒提供了和爸爸一起活動的具體方法。幼兒回家後,都興致勃勃地和爸爸一起玩,有的還和媽媽一起在衣櫃裏挑選爸爸喜愛的衣服。)

有以上活動的經驗之後,我們才組織了繪畫活動“爸爸的本領”。

  活動過程

1.每人用一句話介紹爸爸的本領,體會每個小朋友的爸爸都很了不起。

(再一次激發愛爸爸的情感,使畫爸爸的動機更爲清晰,成爲幼兒自身表現的需要。)

2.比較已畫過的寶寶和爺爺,共同尋找爸爸的特徵。討論要點:

●寶寶和爸爸比誰的臉圓(方)、頭髮多(少)、眉毛濃(淡)、鼻樑高(低)?

●爸爸有沒有鬍子?

●爸爸喜歡穿什麼樣的服裝?(由於幼兒有了直接觀察的經驗,教師又及時提供了豐富的教具,如不同的人物圖像、不同的服裝等,所以討論變得有聲有色。)

例一

師:(出示一個人物頭像)爸爸有沒有鬍子呢?幼:爸爸有鬍子,就是看不見,他每天都要刮鬍子。

幼:我親爸爸的時候,他的臉很扎人,癢癢的,這就是鬍子。

師:哦,想畫爸爸鬍子的小朋友,就畫一點吧。

幼:我的爸爸腿上也有許多毛……

幼:我的爸爸也有。

師:如果想畫爸爸腿上的毛,得給爸爸穿一條什麼樣的褲子呢?幼:穿短褲。

例二

師:(出示一件黑色的西裝)爸爸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呢?

幼:爸爸喜歡穿紅西裝。

幼:爸爸喜歡穿格子外套,不喜歡這件。

師:好啊!我看這件西裝好像有點舊了,給爸爸再挑一件吧。

3.畫自己的爸爸長什麼樣子,最會千什麼。

4.幼兒作畫過程中可以互相交流:畫上的爸爸能不能看清,哪些地方像大人,給爸爸挑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能不能看清爸爸會做的事情。

(教師出示的人物圖像和服裝,只是給幼兒提供討論的材料。繪畫過程中適時適度的交流,給幼兒創設了同伴之間互動的機會,引發了更多的自我表現。由此,我們體會到,在幼兒繪畫創作中,同伴之間的互動比單純的師生互動對幼兒的影響更大。)

5.將幼兒作品中的爸爸形象和表現爸爸本領的相關物品剪下,和“爸爸調查表”貼在一起。

(這次美術活動的作用遠不是讓孩子學會了畫爸爸。就美術而言,幼兒學會了將已有的畫寶寶、爺爺的經驗和新的觀察對象加以比較,從而學會了表現新的形象――爸爸。就“我愛爸爸”這一主題而言,畫爸爸給了幼兒又一次充分表現愛爸爸情感的機會,爲他們進一步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表現小雞、小鴨的外形特徵,感受它們在一起遊戲的快樂。

一、觀察比較(觀察比較圖片,發現小雞小鴨不同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看看是誰來到了草地上?

2、小雞和小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原來小雞和小鴨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地方,它們的嘴巴、腳爪……不一樣,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和會做的事情也不一樣。

二、操作嘗試(瞭解表現小雞小鴨外形特徵的方法,感受它們一起遊戲的快樂。)

(一)幼兒嘗試表現小雞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小雞的嘴巴是什麼形狀的?

提升:小雞的嘴巴是尖尖的三角形。

2、小雞的腳爪是什麼樣的?

提升:小雞的腳爪就像手指一樣是分開的。

(二)師幼共同表現小鴨的外形特徵。

重點提問:

1、小鴨的嘴巴是怎樣的?

提升:小鴨的嘴巴是扁扁圓圓的,上面一片,下面一片,它要用好聽的聲音和大家打招呼。

2、小鴨和小雞的腳一樣嗎?是怎樣的?

提升:它們的腳爪不一樣,小鴨的腳爪是扁扁的,上面有蹼,往裏彎一下,往裏彎兩下,腳蹼連起來,可以出門玩了。

三、操作表現(嘗試表現小雞小鴨一起快樂遊戲的情景)

(一)作畫要求:

1、想想你要請幾隻小雞、小鴨?

2、它們在哪裏玩?做什麼事情呢?

(二)過程性指導:

1、關注幼兒對小雞小鴨嘴和腳的表現。

2、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展示。

3、對遇到問題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四、分享交流(感受小雞小鴨一起遊戲的快樂)

1、我們來找找哪隻是小雞?哪隻是小鴨?

2、小雞小鴨在哪裏玩?做什麼遊戲呢?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能發現不同顏色在混合後發生的變化,培養感知顏色的能力。

2、體驗紅黃藍三種顏色,在相互手拉手後變出的顏色進行作畫,並感受其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料,棉籤,調色盤,空白水果圖,PPT幻燈片,水果屋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能出現新的顏色。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示範法操作法觀察法角色演示法幻燈片展示法

用變魔術開場,用聖誕老爺爺穿插演角色。

教學過程:

一、用魔術的方法把大樹變綠,激發幼兒的樂趣,幼兒仔細觀察顏色的變化。

秋天到了,大樹的樹葉都變成了黃色(邊說邊噴上黃色),春天又來了,樹葉變成了綠色(請幼兒睜大眼睛觀看,邊說邊噴上藍色),但是結果卻變成了綠色。

1、提問:一開始大樹是什麼顏色?(黃色)

2、後來我噴的是什麼顏色,卻會變成綠色的。原來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老師這還有紅色,我們來試一試把紅色和黃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麼變化?(變成了橙色)我們再來試一試紅色和藍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麼變化?(變成了紫色)

3、教師出示PPT進行小結:

紅色+黃色=橘色

紅色+藍色=紫色

黃色+藍色=綠色

二、幼兒動手操作

1、現在小朋友的面前也放了紅黃藍三種顏料,等會你們也來試着做一回魔術師劉謙,把兩種不同的顏色放在一起,變成另外一種漂亮的顏色。

2、在幼兒操作之前,教師要強調幾點:

(1)紅黃藍三種顏料裏面各有三個棉籤,如果要取顏料,必須用各自杯子裏的棉籤,否則顏料會弄髒,變出來的顏色就不好看了。

(2)兩種顏色相互混合,取出的量一定要一樣多。

(3)量弄得不要太多,避免弄到桌子和椅子上,特別是小朋友的衣服上,因爲顏料不容易洗掉。

(4)記住自己把什麼顏料和什麼顏料放在了一起,變出了另一種什麼顏色。

3、幼兒在操作時,教師要來回的巡視,及時的指導,幼兒完成後,教師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並讓幼兒說出使用什麼顏料加什麼顏料變成的。

三、讓幼兒欣賞圖片並作畫。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橙色,紫色和綠色的水果蔬菜,觀看PPT。

橙色的有:橙子、南瓜、胡蘿蔔等

紫色的有:紫包菜、茄子、葡萄

綠色的有:黃瓜、西瓜、蘋果等

情景介入:聖誕老人要求幫忙

教師扮演聖誕老人:小朋友們你們好,聖誕節還沒有到,我閒的很無聊,最近僅開了一個水果店,可是沒有經驗,進的水果都不漂亮,賣不出去啊,請小朋友們幫幫忙,用你們調出的顏色,給我的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幼兒開始作畫,在這之前教師提要:

1、給水果圖上合適的顏色。

2、作畫時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3、注意自己的坐姿。

教師在幼兒作畫時,來回的巡視,給與相應的指導。

把幼兒的作品貼到水果屋上,展示出來。

聖誕老爺爺感謝幼兒的幫忙,說完就去賣水果了。(結束)

教學設計

一般我們上過的《顏色變變變》多數是科學課,但是這次給的課題是一節美術課,那就要以美術爲主,也要涵蓋部分的科學領域,顏色混合的祕密,對於中班的孩子還是比較新奇的,我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想,怎麼樣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最後我以魔術師變顏色爲主線,設置懸念吸引幼兒。我爲什麼選擇用魔術作爲開場白呢,近幾年的魔術比較流行,兒童的好奇心計較的強,魔術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

整個活動,我讓幼兒通過看、聽、講、操作等多種渠道,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我先示範,激起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帶着好奇心動手操作,怎麼把兩種顏色和起來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瞭解變化後的顏色,由於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所以孩子們大膽操作、思維積極,主動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着,分享着……整個活動過程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審美情趣,還激發了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同時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進和提高。使用PPT演示把剛纔知識點進一步加深,認識橙色、綠色、紫色的水果圖片,使幼兒瞭解不同水果的顏色,

最後一個環節聖誕老爺爺出場,引起幼兒的興趣,爲什麼是選聖誕老爺爺呢,因爲最近還沒有到聖誕節,聖誕老爺爺對開水果店沒有經驗,導致他的水果店進來的水果不好,所以生意很差,請幼兒用自己剛纔調成的漂亮顏色,幫忙畫出漂亮的水果,幼兒很樂意幫忙。

這節活動既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機會,又鼓勵了幼兒用不同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解和想象,尊重了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三原色,感知顏色的變化,產生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

2.能在印染畫過程中探索顏色的變化,並能說出×顏色和×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顏色。

活動重點:

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並能說出×顏色和×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顏色。

活動難點:

能發現兩種不同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且能大膽運用顏色進行印染。

教學方法與手段:

1、談話法、示範法、演示法、觀察法。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三位可愛的寶寶,他們分別是紅寶寶、黃寶寶、藍寶寶(師出示課件),他們是最好的朋友。一天,藍寶寶和黃寶寶一起到公園玩,她們在公園裏跑呀,跳呀,玩的非常開心,並且激動地抱在了一起,(出示課件)她們抱啊轉啊,結果……你們猜怎麼樣?(指明幼兒答)師:結果他們都變成了綠寶寶,你們相信嗎?

二、讓幼兒感知顏色變化。

1、今天我把黃寶寶和藍寶寶都帶來了,我們一起看看,會不會變成綠色呢?"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教師示範操作)學生觀察教師操作,感受顏色的變化,師幼小結:藍寶寶和黃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綠寶寶。(師出示課件)

2、師:就在黃寶寶和藍寶寶玩的開心的時候,紅寶寶來了,黃寶寶看見紅寶寶,連忙跑過去拉她,也激動地抱在了一起,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時紅寶寶和黃寶寶抱到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寶寶呢?(幼兒思考,猜想。)師:我把紅寶寶和黃寶寶也請來了,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變變看。(邀請一名幼兒示範操作)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師幼小結:紅寶寶和黃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橙寶寶。

3、小朋友再想一想,假如紅寶寶和藍寶寶抱到一起,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寶寶呢?(幼兒思考,自由猜想。)邀請一名幼兒操作演示,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師幼小結:紅寶寶和藍寶寶抱在一起變成了紫寶寶。

師激發興趣:小朋友們,顏色寶寶這麼神奇,你們想不想也自己動手變一變,感受一下顏色的變化呢?

三、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顏色變化。

1、師:這些顏色寶寶不僅會變顏色,還能印出許多漂亮的圖案,(師課件展示範作,幼兒欣賞)欣賞後,教師引導幼兒說說,你看到了哪些顏色,重點說出綠、橙、紫顏色是怎麼來的。

這些圖案好不好看啊?我們今天也來動手印一印吧!

2、教師示範染紙過程(任意摺疊、兩色蘸染、小心打開)。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作品,說說自己的發現。

創意設計:

中班的小朋友已經積累了許多顏色的概念,在平時的繪畫過程中,對漂亮的顏色特別感興趣。在一次的繪本閱讀《小藍和小黃》的教學中,孩子們對故事裏的"小藍"和"小黃"都很感興趣,特別是"小藍和小黃兩人抱一起後變成了綠色"這個故事情節,小朋友們都感到很好奇,甚至課後還會有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今天故事裏的小藍和小黃抱一起真能變成綠色嗎?……後來,我就在思考:孩子們雖然對各種鮮豔的顏色很感興趣,喜歡用各種顏色畫出漂亮的不同的圖形和圖案,但那些顏色都是現成的,隨手就能拿到的,孩子們對兩種不同顏色混合後的變化缺少認識和感知,特別是對三原色中兩種顏色混合後的變化還缺少經驗,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節中班美術課《顏色變變變》,想通過教師示範操作和讓幼兒自己親自操作,來感知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讓他們對顏色的變化視覺上有直接的感官,最後用幼兒生活中常見的面紙,讓幼兒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印一印",進行印染畫。因爲面紙的吸水性和滲透性較強,幼兒能很直觀地感受到兩種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幼兒通過調動自己的感官,動腦猜測,再動手實踐,一下子就記住了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的新顏色。這個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幼兒能很快掌握色彩的變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