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本文已影響 2.4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情節,體驗故事情感。

2.認識樂器小提琴,感受故事的溫馨、柔美的情境。

3.嘗試用舒緩、輕柔的語言及肢體動作表現柔緩、祥和的意境。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梨子、小提琴、綵帶(幼兒每人一條)、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出示梨子(果盤、刀)。

——你們看這是什麼水果?(梨子)

——你們想知道梨子的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嗎?

——那我們來切看看。看,它的樣子像什麼?(教師將梨子縱剖面,及時給於孩子們肯定的回答)

——有隻小松鼠它也撿到半個梨子,它把半個梨子當成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觀看故事課件,分段觀察理解故事內容。

——欣賞第一段,提問:小松鼠把半個梨子當作什麼?

——提問:森林裏有了小提琴之後會變得怎麼樣了呢?我們繼續來看一看(欣賞第二段)。

——小松鼠用半個梨子做成小提琴後,小狐狸怎麼做啊?它對小雞說了什麼?小獅子對小兔子說了什麼?小動物們聽到琴聲,都跑到哪裏去了啊?拉呀,拉呀,天上誰也來聽了啊?森林裏發生了什麼事?(教師完整地說:“拉呀,拉呀,星星來聽,月亮也來聽,森林裏又美好又安靜” )。

——正當大家都聽得很高興的時候,突然,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你們猜猜掉下來什麼東西啊?(幼兒自由猜)

——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我們一起來看看。(繼續欣賞第三、四段)。

——欣賞後提問:小提琴上掉下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引導:種子在泥土裏很快長成了什麼?(長成大樹)。大樹上結出了許多許多的······梨子,這些梨子被小動物做成了什麼?

——森林裏有了這麼多的小提琴,會變得怎樣呢?(越來越快樂,到處是音樂)

3.配樂完整地欣賞故事。

(1)聽小提琴曲

——噓,聽什麼聲音響了?(小提琴手慢慢拉着小提琴出場)

(2)小提琴手出場介紹,認識小提琴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點。

——這麼好聽的音樂是什麼樂器發出的?(小提琴)

——簡單介紹小提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提琴長什麼樣子?(這是小提琴的弓,用來拉的,教師做動作;這上一小提琴的弦,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提琴上一共有幾根弦。 四根)。

——聽了小提琴演奏的音樂你們心裏有什麼感覺啊?

——小提琴演奏的音樂是怎麼樣的啊?(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是慢慢的,很悠揚的,很緩慢的)

(3)教師配上音樂完整地將故事講一遍。

——現在許老師跟小提琴合作,小朋友們跟着好聽的音樂再把故事聽一遍。

——我的故事配上好聽的音樂是不是更好聽了啊?

(4)教師帶領幼兒用夢幻般的朗誦:“拉呀,拉呀······星星也來聽,月亮也來聽,森林裏又美好又安靜。”

——我要來學拉小提琴。我把中指變成琴弓來拉呀拉。(教師邊拉邊念“拉呀,拉呀······星星也來聽,月亮也來聽,森林裏又美麗又安靜。” )語氣抒情。

——你們和許老師一起拉拉小提琴吧。我們一起邊拉邊說

——我的故事配上音樂是不是更好聽了呢?

4.遷移提問 :如果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把音樂送給誰?

——請幾個幼兒詳細回答你想把音樂送給誰?爲什麼?再請幾個幼兒簡單回答想把音樂送給誰。

——如果沒有小朋友舉手回答,教師可先示範:我要把小提琴送給***,因爲***。

5.聽音樂律動。幼兒手拿絲巾,教師引導其聽着音樂做柔美的動作。

——你們今天表現這麼好,老師也帶來了禮物送給你們。(助教分發絲巾,伴有音樂)。

——我們一起聽着小提琴演奏出來的好聽的音樂,拿着漂亮的絲巾來跳舞吧!(教師及時表揚幼兒自己窗邊出來的動作,教師也及時自己示範:我有一個漂亮的動作,你們看)

——請小朋友們跟我一樣,我們一起來拉拉小提琴,把音樂送給這些老師們吧。(音樂起)

活動反思:

設計分析:

這是一堂選自《建構式幼兒園課程》中的一堂以語言爲主的整合課程。《梨子小提琴》是趙冰波先生的一篇優秀的美文,我們的課堂設計沒按原來語言課的基本程序,而是加進了音樂律動的環節,讓幼兒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充分的互動起來。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是感受舒緩、溫馨、柔美的意境,整個課堂氣氛上下來覺得很輕鬆,比較活潑,與孩子們的互動較好!原本爲了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加深幼兒對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們設計了課堂中真人表演的環節,但由於表演者受傷而取消。

策略分析:

1.如何幫助幼兒進入柔美、溫馨的故事情境。

我選擇海頓的《小夜曲》,一首小提琴曲來進一步幫助幼兒體味祥和、安靜的情景。小提琴的聲音比較悠揚,這首音樂烘托了整堂課的氣氛。在表演故事時,整個故事的處理與表達都選擇了優美、安靜的氣氛以及較慢的速度來表述。

2.如何提升幼兒情緒感受。

故事完整欣賞後的遷移提問:“你最想把音樂送給誰?”讓幼兒們體驗到了分享與友愛的氣氛以及加深這種美好的情緒感受。包括講故事時,每個環節的神態和不同的語言狀態,都是爲了引領幼兒體驗不一樣的情感。

自我總結:

在設計環節及備課時有個矛盾的地方,即第一個環節——出示半個梨子。這是一個引導的過程,只是整堂課的一個引子,不應花太多的時間在上面。可這有個發散性思維的提問:“它(半個梨子)像什麼?”孩子們的回答出乎意料的多:象門,湯匙、琴、船、愛心、鍋等。開課時我匆匆結束這個話題的討論,當時主要是爲了不讓第一個環節影響本堂可主要內容的及時開展以及目標的完成,我停止了孩子們漫天自由的想象。這種行爲不知道可不可取。

通過這次“一課多研”公開棵的觀摩活動,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備課很重要。備課時是要把每個環節都詳細的記錄在案,每句話包括提問都精心設計,並且要熟記每句課上想要表達的話,以及你的教態和每個動作都要經過不斷地練習。在試教中,我暴露的缺點多多,出現了很多細節問題,都是我平時一上課時沒有意識到的,如:環節過渡時口頭禪太多,講故事時與幼兒的眼神交流,臉上表情要豐富,學會用語言吸引幼兒,以及提問的內容範圍太大等等。經過黃老師等許多老師對我認真細緻的指導以及對個別環節的修改,我才變得自信許多。想上好一堂課需要不斷地集衆人的力量探討、修改以及自己認真的備課才行。這堂課讓我獲取了許多課堂經驗,也端正了備課的態度:我認爲只有認真詳細的準備,才能上出質量!

小百科:小提琴是一種絃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小提琴琴身(共鳴箱)長約35.5釐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美,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能正確運用“高”、 “矮”、 “粗”、“細”來描述物體的差異,知道高矮、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難點: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高矮、粗細的初步概念

物質準備:學具:小紅旗、小綠旗若干。場地:附近樹木較集中的公園

活動過程

一、遊戲:親親小樹

1.看一看,認一認,公園裏都有哪些樹?

2.幼兒集體遊戲。如: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楊樹跑回來;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桃樹蹲下來。

二、比較高矮

1.老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目測兩棵樹的高矮,在高的樹下插上紅旗,在矮的樹下插上綠旗。

2.請幼兒比一比這兩棵樹是不是周圍最高的樹或最矮的樹,如果不是,請幼兒把紅旗插到最高的樹下,把綠旗插在最矮的樹下。

三、比較粗細

1.教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討論:怎樣比較他們的粗細。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想出來的方法(如抱一抱、比一比)來感覺樹的粗細。

3.請幼兒找找周圍的樹,哪棵最粗,哪棵最細。

4.組織幼兒遊戲:請幼兒按教師指令行動,如:摸摸最細的樹幹跑回來,親親最粗的樹幹蹲下來。

四、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1.組織幼兒討論:爲什麼比較的結果會改變?

2.教師小結:隨着比較樹木的變化,比較的結果(樹的高矮、粗細)也會發生變化。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與其費時費力在室內爲孩子找一大堆教具和學具進行學習比較,不如利用周邊環境中的現有資源,讓孩子在大自然這個“活課堂”中接受形象而生動的教育。在孩子眼中,高高矮矮、粗粗細細的樹木都是有生命的。

讓孩子象對待朋友一樣,在遊戲中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顯得既直接又生動。本次活動強調的是“在環境中的教育”,目的是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在看一看、親一親、抱一抱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比較,從而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另外,是要讓幼兒在觸摸樹木的同時,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二、效果分析

高矮、粗細各異的樹木,爲孩子提供了生動而直觀的“活教具”,形態不一的樹木激發了孩子比較的興趣,孩子們興奮地與樹木遊戲、 “對話”,學習十分主動積極,他們不厭其煩地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併爲自已找到了樹林中最高、最矮、最粗、最細的樹木而歡呼不已。

在多次的觀察比較中,孩子門不僅理解了事物高矮、粗細的相對性,而且發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通過本次活動,孩子門與樹木建立了感情,與自然更加親近。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本活動以孩子的已有經驗爲基礎,將一些零散的經驗進行歸納,並讓孩子自己佈置春天的環境。既激發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又完成了教室的美化工作;既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又激發了孩子的責任心(孩子對自己的勞動總是比較愛惜的)。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的是,以孩子爲本,以每個孩子爲本,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讓每個孩子的作品都能展出。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採集資料的過程,應該讓其成爲一種主動的自主的行爲,這需要持之以恆的培養。

內容與要求:

1、收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和明顯現象,對自然現象感興趣。

2、用繪畫、摺紙的美工手段,來佈置一個純景圖。把春天搬進自己的教室。

活動準備:

1、各種紙張、各種畫筆、各種粘貼劑(漿糊、透明膠、雙面膠)。

2、孩子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春天"主題資料的收集。

過程與指導:

一、展示

老師和孩子一起把收集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佈置在板上,供孩子觀看。

孩子們邊看邊議論:

呀,這是小金啊,他後面的花好好看啊。

紅紅,你在哪兒拍的照啊?我在一個公園裏,那時候,正好是春天,這些小草都綠了。

這是一個小熊,這是什麼意思啊?

這裏還有一條蛇呢。

蝴蝶,這隻蝴蝶好美啊。

這是一個鳥窩。

(還有許多對青蛙、大雁、草莓、風箏等等的議論)

二、介紹自己的資料信息

幼兒: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這就是春天裏開的花(手指自己的照片)。

老師:春天裏,許多花兒都開了。你們知道春天裏哪些花兒來了呢?(大班的孩子應該對春天有一些感性的經驗和理性的認識)

幼兒:春天裏桃花開了……春天裏的月季花開了……春天的杜鵑花開了……春天的迎春花開了……春天裏的梅花開了……好像梅花是很冷的天才開的……是的,應老師好像說過,梅花就是因爲不怕冷,才被大家喜歡的……對!梅花是冬天開的……

老師:是的,春天是許多花兒都開放的季節。所以,我們說的"百花盛開的春天"就是這個意思。

幼兒:春天裏小草都綠了。

老師:還有什麼也變綠了?

幼兒:很多。樹變綠了。花的葉子也變綠了。莊稼也變綠了。

植物都變綠了。

老師:你知道哪些樹變綠了?幼兒:我知道馬蘭草變綠了。楊柳樹變綠了……梧桐樹變綠了……松樹變綠了……

幼兒:反對,松樹一年四季都是綠的……它是不掉葉子的,是常綠樹。

幼兒:許多鳥飛回來了,它們從寒冷的北方飛回來,春天小燕子飛來了,大雁也飛來了。

老師:這樣飛來飛去的鳥,我們叫它候鳥。

幼兒:許多動物出來了……是啊,蛇醒了,小熊醒了,小烏龜也醒了……

老師:這些小動物原來在幹嗎?

幼兒:它們原來在冬眠,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了。

老師:哦,有些動物是要冬眠。

幼兒:我們小朋友要出去遊玩了。

老師:你們幹嗎不在冬天外出遊玩呢?

幼兒:冬天太冷了,春天的天氣很暖和的,我們大家穿上春天的衣服,對,春天的衣服很好看,我們可以到外面去放風箏,捉小魚……很有勁的。

幼兒:你們看,我的這張照片,是我出去玩時,天下起雨來了,媽媽說,春天裏,會下小雨的。

幼兒: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老師:是的,你們說得真好。

老師:我知道,春天裏的事物,你們知道的還很多,你們和小朋友說說。

三、繪畫製作、佈置教室

1、老師:請你把知道的春天的事物畫下來,用手工紙做出來,把春天搬進教室。

2、孩子製作。教師提示孩子,作計劃時,可以用廢舊報紙。

3、教師巡迴指導。孩子是天,我是雲

4、把繪製好的作品,用雙面膠貼在春天的情景圖中。

5、在佈置好的春天圖前留影。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瞭解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

2.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 老師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在教師的一角佈置一個石頭展覽。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擺弄收集到的各種石頭。

(1) 摸一摸,看一看:石頭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接自己的感覺把石頭進行分類。

(2) 稱一稱:老師爲幼兒提供天平,石頭,讓幼兒稱一稱,誰重誰輕。

(3) 敲一敲,聽一聽:鼓勵幼兒用小棒或石頭敲擊石頭,聽聽有什麼不同,利用石頭髮出的不同的聲音編揍自己的樂曲。

(4) 玩一玩:鼓勵幼兒用石頭進行各種遊戲(如鋪路,塔房子等)。

2.找一找,說一說:我們周圍有什麼東西是用石頭做的?你還可以用石頭做些什麼?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屬於觀察認識型活動。這一活動主要利用了幼兒的感官如觸摸,聽覺等,採用了操作,遊戲,比較,發現等方法,充分認識常見的物體____ 石頭的特點。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教案 篇5

情況分析:

大班的幼兒求知慾望強烈、設計此遊戲可以豐富他們的反義詞詞彙量,做到從玩中學。

目標:

1、訓練幼兒的反應能力。

2、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準備:大量的反義詞。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什麼叫做“反義詞”?(幼兒討論回答)教師總結並提問。(教師說詞,幼兒說出相應的反義詞並作出相應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師:剛剛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名字叫做《正說反做》

師:叫做“正說反做”?(介紹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玩法:邀請5~6人一組進行比賽,教師說口令,幼兒作出相反的動作,做錯者退出此遊戲。(10個詞一組)

規則:說完口令後,幼兒沒有作出相反的動作則爲輸

三、結束部分

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玩一玩這個遊戲。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享受追逐遊戲躲避的樂趣。

2.提高幼兒動作和思維的敏捷性。

3.遊戲過程中懂得及時說出會發光物品的名稱。

【重點難點】

重點:遊戲過程中懂得及時說出黑魔王害怕的會發光的物品名稱。

難點:培養迅速反應的能力,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發光物品圖片。

2、黑色垃圾袋做的魔王披風。(班級自備)。

3.放鬆音樂:QQ音樂《緩緩的安靜》。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節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宇宙小姐提醒大家,黑魔王從夜籠子裏跑出來準備把白天也變成黑夜。只有勇敢、正義的白天使才能拯救大家。你們敢不敢接受這個任務?

(二)出示PPT,調動幼兒回憶已知的發光物體經驗。

——白天使需要有一個本領,想想哪些東西會使黑暗的地方變亮?(幼兒先說再感知PPT)

——我就是黑魔王,白天使沒通過我的挑戰,白天就是我黑魔王的啦。

(三)教師示範,講解遊戲規則。遊戲:黑魔王和白天使

1、先請老師但任黑魔王,其他的幼兒當白天使。

2、當黑魔王要捉白天使的時候,白天使就要說出一種會發光物品的名稱,如:電燈、太陽、螢火蟲等,並蹲下,這樣黑魔王就不能抓他;而蹲下的白天使要等別的幼兒碰他一下說:救!才能自由行動。

3、被捉到的白天使,必須和黑魔王互換身份。

(四)師幼共同梳理遊戲規則,鼓勵幼兒及時說出發光物品。幼兒擔任黑魔王帶上頭套,實際開展遊戲。(根據班級情況選擇人數)

——誰願意說一說,剛纔挑戰中白天使要注意什麼麼?

——明白了嗎?沒遵守遊戲規則的.小朋友將會被黑暗包圍。你們準備好了嗎?

(五)幼兒在原地隨老師跟音樂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瞭解每種植物的芽都不一樣。

2、學習用語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觀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

3、願意積極尋找資料並在集體面前大膽分享。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前收集關於植物新芽的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春天到了,植物會怎麼樣呢?(發芽)

2、請小朋友說說你見過什麼植物,並想想用動作怎樣變現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你這個植物的新芽是怎麼樣的?像什麼呢?

教師小結:剛剛小朋友們用動作把植物的新芽表現出來了,並且說出了自己見過的許多植物。

3、發現問題,你們的新芽都一樣嗎?植物們的新芽都會是怎麼樣的呢?

二、看幼兒用書上的圖片,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發現植物的新芽是各種各樣的。

1、這裏有四張植物的圖片,請你們看看這些植物都是什麼樣的?它們的芽一樣嗎?都是什麼樣的呢?

教師小結:小白菜的芽像一對小翅膀、蕨類的新芽是綠色的,卷卷的,像個小拳頭,真可愛。紅楠的芽是紅色的,很特別。

2、教師逐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植物新芽。

這個新芽是什麼樣的?他像什麼?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個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並用動作將它的外形特徵表現出來。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1、(教師在電視裏播放圖片)今天老師找到了很多的植物發芽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植物的新芽。

2、這是什麼植物呢?它的新芽是什麼樣的?請你用一句簡單的話表達,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小結:這是小樹的新芽,仔細瞧瞧,小樹葉冒芽了,它的芽有很多的葉子,像一朵小花。

3、各種不同的種子(黃豆、綠豆、花生)發芽的圖片,請小朋友說說你看到的這些種子的發芽是怎麼樣的?

教師小結:綠豆發芽了會長出兩片尖尖的小葉子、黃豆和花生髮芽了會長出兩片心形的葉子。

小百科:發芽爲動詞,指植物長出芽。同義詞有,萌芽。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開始萌發,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發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要求: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知道紙是各種各樣的,它們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用途。

2、在自主討論中,激發幼兒探索製作的願望。

活動流程:

幼兒自主探索——>師幼交流釋疑——>激發新的探索慾望

活動指導:

一、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使用紙製品的過程中,瞭解不同紙的不同特性。)

1、交代任務:我們要用各種紙爲丫丫班的小朋友做些東西送給他們,願意嗎?先想想,準備做什麼,用什麼紙做,爲什麼?

內容:裝蘋果、寫毛筆、做印染、繪畫、做紅花、船、球、紙棒、扇等。

2、師幼交流釋疑

(1)交流自主探索結果,知道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性。

請幼兒介紹今天你做了什麼,用什麼紙做的,爲什麼用這種紙做?

小結:紙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厚、有的薄、有的軟、有的硬、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

(2)遷移內化經驗

平時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用紙做的?

重點介紹:書(內外紙張)杯子(環保)人民幣(特殊)

二、激發新的探索慾望通過觀看錄像,讓幼兒瞭解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初步知道紙的製作步驟,萌發幼兒自主探索的願望。

提供製作的工具,鼓勵幼兒在區域中活動探索紙的製作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8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壞了,孩子驕縱的性格很容易養成,這個活動正是爲了教導孩子們健康心理,養成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好品德。

設計意圖: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長頭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孩子的任性,用威脅和打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種方法能使幼兒暫時有所收斂,但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加強正面引導和教育使幼兒情緒愉快減少任性,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約束力。

本次活動教師通過採用幼兒喜愛的"講故事""做遊戲"等形式,讓幼兒在說說、聽聽、講講中,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懂得任性是一種不好的行爲,在"應該怎樣做?"的環節中,不斷提高自控能力。以達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活動準備:

1、"我要吃冰淇淋"看圖講述圖片36張。

2、"應該怎樣?"任性教學課件。

3、"誰對誰不對"教學課件、圖片及笑臉娃娃、哭臉娃娃36張。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什麼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

2、能學會初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願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知道什麼是任性,任性是不好的行爲,應該改掉這一毛病。難點是初步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願望,使之符合當時的客觀要求。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課件"濤濤、嬌驕、牛牛"的故事,讓幼兒瞭解什麼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爲。

1、幼兒看課件,提出問題。

三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爲什麼?他們是什麼樣的孩子?

什麼是任性的孩子?

2、教師小結: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歡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條件允許或不允許非要達到目的不可,任着自己的脾氣去做,並不聽從大人的勸告。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好的習慣。

二、在幼兒認識任性的基礎上,通過談話"怎樣做?"以此提高幼兒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1、提問:你告訴"三位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2、教師小結:在幼兒討論怎樣做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做一個聽從勸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通過看圖講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兒明確任性帶來的不良後果。

1、幼兒每人一張圖片分小組自由講述,並學習概括故事的內容。

鼕鼕由於任性遇到了怎樣的麻煩事?

2、教師小結:任性的孩子不但大家不喜歡它,而且還傷害了身體住進了醫院,任性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四、鞏固知識,做遊戲《笑娃娃和哭娃娃》。

方法:通過看課件行爲判斷《誰對誰不對》鞏固幼兒以上所學內容。

在正確的行爲圖片下方,貼一個小笑臉,反之,亦然。

幼兒遊戲後,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對錯。

五、結合幼兒自身實際,不斷提高認識。

1、請幼兒講一講自己任性的事情。

在生活中,你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嗎?以後應該怎樣做?

2、教師讀幾篇家長來信,目的在於正面引導幼兒,自覺做一個不任性的好孩子。

六、歌表演《好孩子不任性》。

最後,活動以自娛自樂的形式結束,讓孩子們感受到不任性的孩子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