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生死攸關的燭光》優質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生死攸關的燭光》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蹟,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生死攸關的燭光》優質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採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反饋。這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教學目標

1.把課文讀流利,理解“生死攸關”“不堪設想”“從容”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通過表格,瞭解母子三人爲了保護半截蠟燭,用什麼辦法與敵人進行周旋。

3.理解半截蠟燭對母子三人的重要性。

3.學習抓住描寫母子三人言行舉止的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急忙”“輕輕”“慢慢地”“從容”“默默地”“嬌聲”“高興”等詞語。

4.通過對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體會人物在危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品質,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在危急時刻要保持機智、勇敢、鎮定。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半截蠟燭對母子三人的重要性。

2.學習抓住描寫母子三人言行舉止的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急忙”“輕輕”“慢慢地”“從容”“默默地”“嬌聲”“高興”等詞語。

3.通過對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體會人物在危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品質,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在危急時刻要保持機智、勇敢、鎮定。

 課前準備

學生根據課後的生字,把課文讀三篇。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1.如果生活在戰爭時期,你要爲國家收藏一些絕密情報,你會藏到哪兒?

(設計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學生來說十分陌生,假如以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作爲導入新課的切入點,不會拉近學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距離。因此,爲了儘快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儘快讓學生投入文本的故事,我選擇與文本內容有關聯的問題作爲課文的切入點)

2.過渡:現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關於情報收藏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幻燈片顯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有一位家庭的母子三人爲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都參加了當時的祕密情報工作,投身到爲祖國解放而鬥爭的光榮行列。爲了把情報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許多辦法。她都把情報藏在什麼地方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65頁第2段,找出來!

(設計目的:用概括的文字讓學生明白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母子三人的工作,並以一個問題爲支點,激發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

2.請個別學生朗讀伯瑙德夫人的絕妙辦法,提問:讀了這段文字,你懂得了什麼?(板書:畫裝有金屬管的半截蠟燭簡筆畫)

(設計目的: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絕密情報是藏在“半截蠟燭”裏,初步知道蠟燭對於母子三人的重要性)

小結:對,這半截蠟燭對母子三人來說,非常重要,因此,他們平時絕不會把蠟燭點燃。由於它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幾次嚴密的搜查。但有一天,伯瑙德夫人最擔心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二)理清故事脈絡

1.請同學們把題目讀給老師聽。(播放緊張凝重的音樂)板書課題:生死攸關的燭光,追問:蠟燭點燃了嗎?是朋友點還是敵人點?——情況非常不妙,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居然被德軍點燃了。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心萬分焦急啊!看他們怎樣與敵人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蠟燭保衛戰!(用緊張的語氣說這段話)

2.幻燈片顯示下面表格,要求學生自由朗讀3——7自然段後,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人物

用什麼辦法取走蠟燭

中尉怎樣做

母親

兒子

女兒

(設計目的:讓學生初步知道蠟燭的重要性後,轉而回歸課題,一連追問兩個問題,爲了讓學生在緊急的追問下意識到蠟燭點燃後母子三人的性命將有不測,意識到他們將要與敵人展開鬥爭。在這種情緒的帶動下,給學生一個合作的平臺,抓住課文的知識點構建平臺,合作突破難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讀了表格的內容,母子三人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板書)母親、兒子、女兒;機智、勇敢、鎮定

4.細讀課文,把具體描寫母子三人機智、勇敢、鎮定的句子找出來。(分三大組,各自找描寫母親、兒子、女兒言行的句子)

(設計目的:用這三個詞貫穿全文中心,讓學生根據這三個詞,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有條理性地分析人物性格。)

 三.研讀感悟

(一)品讀描寫母親的句子。

1.幻燈片顯示相關句子:

她看着兩個臉色蒼白的兒女,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亮些。”說着輕輕把蠟燭吹熄。

重點理解:

①找出“急忙”——細想爲什麼“急忙”——讀出“急忙”的語調

②找出“輕輕”——細想爲什麼“輕輕”——讀出“輕輕”的語調

③通過這兩個詞以及伯瑙德夫人的話,充分體會她的急中生智和鎮定,明白她這樣做的必要性。

2.提問:母親爲什麼要竭力保護這半截蠟燭?

幻燈片顯示:

伯瑙德夫人知道,蠟燭燃到鐵管處會自動熄滅,就意味着

伯瑙德夫人知道,蠟燭燃到鐵管處會自動熄滅,就意味着

伯瑙德夫人知道,蠟燭燃到鐵管處會自動熄滅,就意味着

(設計目的:爲了讓學生更深一層理解半截蠟燭的重要性,它的自動熄滅不僅意味一家三口的性命是否安全,意味情報中轉戰是否暴露,還意味着更多重要的情況。以排比的句式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的回答既結合文本,又從文本走向生活而不脫離文本)

3.過渡:可想而知,這半截蠟燭對他們一家來說的確非常重要。當伯瑙德夫人把蠟燭吹熄時,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但是,輕鬆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此時此刻……請往下讀!(它彷彿……越來越短的蠟燭上)(配上緊張凝重的音樂)

4.提問:眼看着蠟燭越燒越短,情況越來越危急,假如你是伯瑙德夫人,此時你會想什麼?

(設計目的:讓學生切身體會情況的危急,體會伯瑙德夫人的心情,促進對文本的深刻理解。)

(二)品讀描寫兒子的句子

1.(板書:畫裝有金屬管的越來越短的蠟燭簡筆畫)過渡:伯瑙德夫人的辦法最終沒成功。看,蠟燭繼續燃燒,燭光離金屬管越來越近,情況越來越危急,難道就沒有辦法嗎?緊接着,兒子怎樣做?

2.幻燈片顯示相關句子:

①這時候,兒子雅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

②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後的時刻。

重點理解:

①找出“慢慢地”——細想爲什麼“慢慢地”——讀出“慢慢地”的語調

②找出“天真冷”——細想爲什麼兒子要這樣說。

③找出“從容”“默默地”——細想爲什麼“從容”“默默地”——讀出“從容”“默默地”的語調

(設計目的:通過抓重點句到重點詞來理解人物性格,可以使學生對人物品質的讚揚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層次的。)

(三)品讀描寫女兒的句子

1.(板書:畫裝有金屬管的更短的蠟燭簡筆畫)兒子的辦法也失敗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蠟燭繼續燃燒,燭光離金屬管更短,情況更危急。難道他們沒有辦法了嗎?在緊急關頭,女兒是怎樣做的?

2.幻燈片顯示相關句子:

①突然,小女兒傑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②傑奎琳仰起小臉,高興地說:“那太好了!不過……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頭很痛,我想睡覺了,下次您再給我講好嗎?”……傑奎琳鎮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

重點理解:

①找到“嬌聲地”“仰起小臉”“高興地”——讀出詞語飽含的感情——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你喜歡嗎?引出:少校也喜歡這樣的女孩。

②明白傑奎琳的聰明之處在於:她根據少校的樣子猜出少校也有像她一般年紀的兒女,再利用自己的可愛勾起少校對兒女的想念之情,打動少校的心,令少校放鬆警惕,她就可以順利拿走蠟燭。

③找到“鎮定”“道過晚安”——體會傑奎琳的鎮定自若。

(設計目的:通過抓重點句到重點詞來理解,使傑奎琳極度可愛、機敏、鎮定的形象躍然紙上,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提問:爲了保護情報,母子三人與敵人鬥智鬥勇,結果怎樣?(全班齊讀最後一句話)

2.(板書:畫裝有金屬管熄滅的蠟燭簡筆畫)提問:這意味着母子三人已經……

3.故事寫到這,達到了高潮,作者卻忽然停筆,留給我們廣闊的想象空間,那麼,敵人走後,母子三人會說什麼?

(設計目的:活躍學生思維,延續學習的興致,跳出文本,各抒已見。)

 五.整合全文,昇華思想

1.再次帶着緊急的心情齊讀課題:生死攸關的燭光

2.經過學習,談談你對“生死攸關的燭光”的深刻理解。

3.伯瑙德夫人一家之所以在危難面前最終取得勝利,靠的是……(機智、勇敢、鎮定),還因爲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

(設計目的:學完全文,再回過頭來理解課題,有助於學生理解作者取這個課題的用意,也進一步深化故事的中心思想。)

4.總結:英雄不分國籍,都值得我們敬仰,正是他們不畏犧牲的付出才換來今天和平的生活,就讓我們學習英雄們在危急時刻表現出的機智、勇敢、鎮定,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突發事件吧。

 六.佈置作業

把這個扣人心絃、一波三折的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