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山行》課教學片段大綱

本文已影響 1.01W人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兒童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培養語感”……這是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的理念。如何使兒童在讀古詩的同時,真正感悟到古詩的意境,體會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下一個片斷,我們或許會有所啓發: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山行》課教學片段

[案例片斷]

(通過自讀──—同桌檢查糾正──—齊讀等方式使學生能把古詩讀正確)

師:小朋友讀書的水平可真高,一會兒就把這首古詩讀通順,讀正確了!請小朋友們再輕輕讀讀這首古詩,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你們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學生小組學習)

師:哪一組先來交流。

生:我們組知道“遠上寒山石徑斜” 中後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幫助第四小組的同學補充一下。“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意思是說遠遠看去,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

生:我們知道“白雲生處有人家”是說白雲的深處有一戶人家。

師:是嗎?

(教師隨機板畫山中雲霧繞繞的地方有幾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畫後舉手):老師,我覺得不是白雲的深處,應該是在山上有幾戶人家的房子。

師追問:那古詩爲什麼說是“白雲生處”呢?(教室裏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學生舉手)

生:因爲山很高,比天上的雲還要高了,所以是“白雲生處”。

師:我今天驚奇地發現,我們小朋友讀書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老師。讀書的方法也越來越高明,像剛纔結合圖畫來讀懂古詩,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其他組還讀懂了哪幾句呢?

生:我讀懂了“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是說霜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

師:你說得不錯,但這裏的“霜葉”是指什麼葉子呢?

(教師隨即出示書中的插圖)

生:“霜葉” 指楓樹的葉子。老師,我有點知道“停車坐愛楓林晚” 的意思。

師:那你說說看呢。

生:我是從書中看出來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見傍晚路邊的楓葉太美了,就停下車來。

師:小朋友,你們真是太棒了,自己讀懂了這首古詩的意思。

(這時,一名學生把手舉得高高)

生:老師,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麼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師反問:真的嗎?

生:我認爲不是。

師繼續追問:那爲什麼要用上“寒山”呢?(教室裏鴉雀無聲)

師啓發:小朋友,你們想想,這首詩是描寫什麼季節的呢?

生:秋天。

師補充:而且是深秋時節,這裏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時節的山。因爲深秋時節,天氣轉冷,因此作者在這兒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爲什麼說“霜葉” 呢?

師:誰能回答這位小朋友的問題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會下霜。所以說是“霜葉”。

師:說得準確一點,應該是被霜打過的楓葉。小朋友,杜牧用幾句短短的詩句寫出了深秋時美麗的景色,使我們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時節生機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也來讚一讚這美麗的深秋,好嗎?

(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古詩)

【反思】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裏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在實際課堂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在提問後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複問題,或是忙着啓發。試想,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學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嗎?更何況是對古詩文的體會、感悟。根據“合作互動” 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節,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啓發,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山行》的教學中,正因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詩歌教學難易乎?問之,或難或易也。認爲太難的,說詩歌意境太深,必須經過教師精細分析,學生才懂。認爲容易的,則說詩歌教學不過讀幾遍能背誦就行,前一種教學,教師心裏是好的,巴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講給學生,但他嚴謹的分析解釋,雖然像抽筋剝筍一樣有些精義,但容易使詩失去本身的意蘊和餘味。後一種教法使學生囫圇吞棗,多少有些不負責的味道。怎麼辦?從課文中的內容,可以得出教法。我從三篇課文得到啓示,總結了一種既簡單又能激起學生探求詩歌意境行之有效的三步法。這三篇課文是:初中第五冊《(楓橋夜泊)解釋質疑》、《不朽的失眠》、《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

爲什麼把三篇課文放在一起?它們有何聯繫?這與我介紹的三步法有密切的聯繫(教師也可以打破單元觀念,把三篇課文放在一起上)。

三步法是:在閱讀的基礎上找詩意,在想象的基礎上談詩意,在討論的過程中道詩情。即寫了哪些?有何深意?是何情理?

《(楓橋夜泊)新解質疑》的啓示在於:教詩歌可用三步法;《不朽的失眠》一文道出:學詩歌離不開想象;《事物的答案不止三個》一文明示:學知識應有創造性,探求詩歌不應滿足於一個答案,一些詩是永遠說不完的。

《(楓橋夜泊)新解質疑》一文對“鳥啼”,“江楓”“愁眠”新解的辯駁,不就是對詩象的理解麼?關於詩意,文中的這樣幾句話就是對詩意的理解:“涼秋半夜,霜氣逼人,月亮下去了,耳聽幾聲烏鴉的驚叫,眼看江岸的丹楓和漁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鄉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鐘聲,又遠遠來叩旅人的心扉……”

不知讀者注意沒有?我不把“詩意”寫成“詩義”,是因爲對詩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意義上,詩意應包括:表面義,比喻義,聯想義,延伸發展義等,《(楓橋夜泊)新解質疑》一文的詩意顯然還不夠令人滿意。請看《不朽的失眠》一文通過想象後對詩的理解: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嘎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千草。夜空裏,星星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絕淒涼。”

“江上漁火二三,他們在幹什麼?在捕魚吧!或者,嚇?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的艱辛啊?……”“……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也沒有福氣睡眠的一個……”

“鐘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寒山寺的鐘聲,……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吉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鐘聲那麼美麗,但鐘聲到底是痛還是不痛呢?”

這樣的想象之解是何等奇妙啊。在他人看來,張繼僅僅是一個惆悵滿腹的孤獨寂寞的人罷了。而《不》一文卻通過想象,寫出了詩作者內心活動和感受,高度讚揚了張繼不甘沉淪、不甘寂寞、不甘失敗的精神。對詩情的體會,正這是在這種詩意的基礎上,昇華深刻的。

當然,在詩歌的教學過程中,對詩的教學不可能都是這樣,但至少可以運用這種行之有效的三步法。

換言之,如果要讓我們教讀《楓橋夜泊》一詩,可以簡單地運用:找詩象,道詩情的方法。教學流程圖可爲:

詩象(選其一種)詩意(選其一種)詩情(選其一種)

想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