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上冊《南轅北轍》教案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上冊《南轅北轍》教案設計

1、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好問句,並能藉助指示語讀好對話。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誠懇,固執己見。

3、讀懂故事,初步理解寓意,生動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誠懇,固執己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寓意,生動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活動:

課前師生交流互動:

師:陽光班的孩子們,你們好!不需要再自我介紹了,大家早已認識,二(3)班的熊老師!和邱老師是很好的朋友,常聽她提起你們的種種優點,相信我們也能很好的合作,上一節大家都很快樂而深刻的課!

 一、互動複習

1以黑板佈置“書”引入

師:今天來到陽光班給大家帶來了一本書,你由此想到什麼?

生1:書的後面藏着我們要學的課文!

生2:書的後面是一輛馬車。

生3:書裏面有知識呢!

師:對,書裏有知識,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書本,好好讀書,增長知識。

2 溫故而知新:詞語複習導入

師:孩子們,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南轅北轍》(生齊)

師:請看老師板書課題,同時請你回憶在第一節課中你學習了什麼?

3 隨機指示:(黑板上方畫一輛馬車,用彩筆指示“轅”“轍”的位置)

轅,轍 在圖中大概位置 提示:轍 讀音

(板書: 南 北) (具體物象展示,拉近學生對馬車的認知距離)

師:從第一課時的學習中,你收穫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季樑這個人。

生2:季樑有個朋友要去楚國,可是卻往南走…

生3:我們學習了生字詞

3 詞語認讀小遊戲(學富五車)

師:現在,我們就來檢測哪個組的同學記得最牢?我這裏有五輛小馬車,每輛馬車上都有一個詞語,代表着一車知識,讀對詞語並找到詞在文中的句子,就可以獎勵一車知識!

行駛 奔馳 誠懇 固執己見 駕車

(出示寫有五個詞語的小馬車,兩組比賽,讀詞找句子,讀正確將小馬車貼上黑板,激勵生勇於挑戰!)

(設計思考:1 本課要認識13個字,會寫10字,開課前的複習鞏固是必要的,而方式方法則需要靈活設計,調動學生參與意識。2 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加深生字詞印象。)

(反思:入課慢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常犯的錯,不必要的鋪陳過多,既讓學生摸不着頭腦,不明白教師意圖,又浪費了時間,病根在於教學目標不明確。)

吾師提示:可去掉第1小環節,本身黑板上的書就給以大家暗示,沒必要畫蛇添足,直奔主題,更顯精煉!)

  二、讀中質疑,讀中探究,讀中明理,讀中感悟

(一)生質疑,梳理課文

1、師:在我們即將進入第二課時的學習時,你還有哪些問題想知道呢?看誰提的問題又多又好。

2、師生交流問題。

生1:我想知道爲什麼方向錯了,就不能到達楚國呢?

生2:爲什麼條件越好,離要去的楚國就越遠呢?

生3:其實地球是圓的,一直往南走,也是可以到達的。

師:(隨手畫下圓)如果這是地球,楚國與魏國是相鄰的兩個國家,大致位置如此,如果向北很順利就能到達,而向南則是方向相反,大家認爲這樣值得嗎?既浪費了人力,財力,還有時間!

生:不值得,沒有意義。

(設計思索:學貴有疑,爲解疑而專心學,可見學生質疑能力培養是一項重要工程,因此,設計以學生提問作爲進入本課學習的一個入口。)

(反思:當學生提出地球是圓的時,老師的解答好像也說得過去,然而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如告訴學生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人們還並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這一路上將經歷多少艱辛是無法預計的,所以季樑纔會如此勸告)

3、梳理核心問題

(1)簡單問題隨機處理,解決

(2)深刻問題可作記號,以問題爲主線

師:讓我們帶着問題去學習這則寓言,在學習的過程中你的問號也許就能變爲感嘆號。

( 設計思索:以師生共同歸納出的核心問題爲主線既能統一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又解決了問題自然也就理解了課文,同時這又是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意願。)

4、讀懂故事的開頭和結尾

(1)師:季樑的朋友有個願望,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那就讓我們讀讀故事的開頭吧!(第1—3自然段)

一般疑問句讀法指導

A 季樑與朋友在路上相遇,

季樑問:你要到哪裏去啊?(生嘗試讀)

B 指名讀,注意問句的語氣,師生合作練讀

師:請你認真觀察標點是:

生:問號

師:這是疑問句,向別人提問應該怎麼讀呢?

生練習讀

師:請你說一個問句吧?

生1:爲什麼課文題目是‘南轅北轍’?

生2:你吃早餐了嗎?

(反思:疑問句的提導應是上學期的內容,這裏只需是複習,稍加提示,注意提問的語氣即可。

或是在學生提問時先將問題寫在書上,現在再次用疑問的語氣讀出來,就不會現得內容的脫節,唐突。)

師:哦,原來是想去楚國。願望不錯呀,魏國其實與楚國相隔不遠,有小部分的國土還是相鄰,應該不難到達吧!

可是結局卻是……

(2)齊讀文章結尾(第10自然段)

明明是很好的想法,可偏偏沒有實現,真是可惜。讓我們看看季樑最後的分析。

(二)、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並複述課文:

師:文中,季樑與朋友又進行了三次對話。邊讀邊劃出能幫助你讀好的關鍵詞。

1、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讀好提示語的方法)

(1)出示內容:季樑(不解地)問:“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

朋友說:“不怕,我的馬好。”

(2) 去掉“不解地”,直接讀:

季樑問:“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

請比較有何不同?(對比感受語氣的不同,明白…)

師: “不解地問”,讀到這裏,你能想象出季樑此時問的神情,動作嗎?

生1:(搖着頭)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

生2:(雙手一攤,皺着眉頭)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

師:你的表情非常到位,動作也很生動,請你做一次給全班同學看看,好嗎?

生2再次朗讀“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配以動作,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師:看了他的表演,你對‘不解地問’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句。

(3) 朋友是怎樣回答的?想到什麼?我們就試着模仿朋友的語氣讀讀。

(4) 試着在“說”前加一個形容他說神情的詞語,如可以加上“得意地”說:

季樑(不解地)問:“你去楚國應該往南走,怎麼反而向北奔馳呢?”

朋友(得意地)說:“不怕,我的馬好。”

請大家用恰當的語氣再讀讀,體會季樑和朋友現在的想到什麼,又是怎樣說的。

生1:朋友(開心地)說:“不怕,我的馬好。”

生2:朋友(自信地)說:“不怕,我的馬好。”

(5) 師小結方法:

同學們,在朗讀時,爲了使我們更好的進入文中情景,體會人物心情,可以先細細體會“問”、 “說”、“想”等詞前面的提示語,如果沒有這些提示語,我們也可以試着加合適的提示語,這樣我們的感情就更豐富了,不信你試試。

(設計思索:學習方法習得從來不是教師灌輸的,在對話中,在學生個體切實體會中,在與同伴的學習活動中,一點點地相互影響模仿,內化爲其自己的本領。)

2、與同桌合作讀好第二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後,季樑告訴了朋友路不對?朋友聽了嗎?

他繼續勸朋友,請依照老師的方法讀好第二次對話。

季樑( )告訴他:

朋友( )回答:

(2)同桌兩人商量、合作加上適當的提示詞。

生3:朋友(自以爲是地)說:“不怕,我的馬好。”

生4:朋友(自私地)說:“不怕,我的馬好。”

師:請大家加入‘自以爲是’神氣來讀讀這句。而用上‘自私’對不對呢,朋友只是不明白,可不能說朋友自私呀。

(反思:鼓勵學生加提示語有感情讀本身設想應是不錯,只是在具體操作時還應更細緻,如在學生說了自己加上的詞語後可再進一步追問其原因,只有結合了文中句子的語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準確地用語。提示語與後面語言應構成統一整體,才能實現設想效果。)

3、讀好第三次對話

(1)

季樑再次(誠懇地)說:

朋友卻(固執己見):

(2)聯繫句子理解:誠懇,固執己見

A 師:當朋友回答季樑‘沒關係,我的旅費很多。’,季樑再次……

生:誠懇地說…

B 師生扮演角色,嘗試讀第三次對話,請觀察“季樑”神情,請留心聽他的語氣,請用誠懇的語氣讀…再讀他的話,想到什麼?

像這樣態度懇切,語言真誠,我們就可以說他:

(誠懇)

C 季樑勸了車上的朋友三次,那麼這個人接受了嗎?像這樣總是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聽別人意見的人,我們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他:(固執己見)

(設計思索:在重點詞理解上,採取的`是隨文解詞的方法。對某個詞的詮釋絕不能脫離其具體的語言環境,在文本中理解爲第一步,在此時此刻下體會作者用此詞的精妙之處,無形中爲學生積累詞語作了很好的鋪墊,我們正處於“學語言用語言”階段。 )

(3)而季樑的態度是那麼的誠懇,看着漸漸遠去的馬車,季樑長嘆一口氣說:(進入角色後,有感而發)

(4)我們拿起課本一齊告訴車上的朋友:

生(齊):車上的朋友不明白 …… (齊讀最後一段)

4 、師生合作分角色讀好四次對話。(在音樂聲中,全文整體回顧。)

(設計思索:

1 以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爲例,總結出讀好提示語和加提示語可以幫助我們將感情讀到位,從而進入文中的人物角色中,鼓勵學生在後面地與同學合作讀第二次對話,自己讀好第三次對話中反覆練習,體會,從而真正掌握讀好的方法。

2 學習方法習得從來不是教師灌輸的,在對話中,在學生個體切實體會中,在與同伴的學習活動中,一點點地相互影響模仿,內化爲其自己的本領。)

 三、講故事,演故事

師:下面讓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代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這則故事。

1、師生合作講故事

師:老師的手上有個魔術棒,變變變,現在你們就是一位位小季樑,講着一則故事:我乃魏國大政治家,思想家季樑,一日行至路上看到一件奇怪的事……

在老師的引導下複述了故事內容。

2、小組合作演故事:學生活動,熟悉課文內容後,合作表演故事:要求內容完整,儀態大方,鼓勵用自己的語言來對話。

(設計思索:1 充分用好文本,此類短小有趣的故事設計中,把握好學生喜歡演故事的特點,爲其提供展示機會。2 演的同時是對文本的再熟悉與再創造,鞏固與創新同步。)

(反思:老師提示內容過多,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獨立去回顧課文內容。由於時間原因,第二環節在課堂中沒有落實,省去。)

 四、拓展昇華,進一步感知寓意

想象故事結局,抽象感知“南轅北轍“帶來的後果

師描述:季樑的這位好友,讓技術高超的馬伕駕着好馬,帶着很多旅費,一路向北,歷經多麼山川河流,跑了一天又一天,終於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馬……車伕……旅費也……此時,他才感到後悔……

他會怎樣想,怎樣說……

(唉,我真是……如果早點聽季樑的話,就不會這樣了……)

生1:唉,我真是後悔呀,不該不聽季樑的話。

生2:我真是後悔莫及!

生3:我不該背道而馳,不該南轅北轍!

師:是的,他後悔了,後悔自己的固執己見,南轅北轍!

(設計思索:文本內容的拓展不是漫無邊際的空想,爲了避免出現學生不切實際地亂編現象,教師有指向地提示“季樑朋友的處境相當被動,他後悔了……”進一步地將學生帶入故事中,去感受人物心情,感知寓意。)

 五、開闊語文課外舞臺

1 續編季樑與朋友再次相遇時的情景

2與家人合作表演故事

(設計思索:語文學習的舞臺是廣闊的,只有當教師爲學生創設說與想的機會,他才能發現這個舞臺的魅力所在。)

  整體構思:

低段語文課從淺處“讀——說——背——演”入手,少點內容上支離破碎的分析,改變以往課堂上師問生答的單調、沉悶局面,在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的同時,更細緻地感知學習者——孩子們!他們在課堂活動的參與程度與效度纔是一節課成功與否最有說服力的,因此一切目標的落實應從孩子學習語文興趣出發,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瞭解孩子的心理,調控學生情感,有張有弛,目標在自然融洽的氛圍中輕鬆達成!爲學生減輕負擔,讓課堂生動起來,彰顯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