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上冊《古代寓言二則》檢測題(蘇教版)

本文已影響 1.18W人 

導語:下面是七年級上冊《古代寓言二則》檢測題,敬請同學們過來做一做,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穫。。

七年級上冊《古代寓言二則》檢測題(蘇教版)

 基礎題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7分)

(1)鄭人買履( ) (2)遂( )不得履

(3)寧( )信度 (4)遽( )契( )其舟

2.你覺得下邊的字容易寫錯的部位是什麼,或容易與什麼字混淆,試作說明。(3分)

(1)遂:

(2)涉:

(3)墜:

3.解釋下列加粗的詞。(6分)

(1)置之其坐 坐: (2)而忘操之 操:

(3)反歸取之 反: (4)遽契其舟 遽:

(5)楚人有涉江者 涉: (6)寧信度,無自信也 無:

4.辨別下邊語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4分)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

5.解釋下列語句中“是”的意思。(6分)

(1)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

(2)你不要把他說得一無是處 是:

(3)韓非是《韓非子》的作者 是:

6.解釋下列“之”的意思,並按要求歸類。(4分)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詞,代物的:

(2)做動詞用的:

7.說說下列語句的意思。(8分)

(1)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3)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4)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讀句子,回答問題。(8分)

(1)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這個鄭人自己去集市上買鞋,卻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碼。這個“多此一舉”的行爲反映了什麼?)

(2)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這個刻舟求劍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麼?這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9.課文中的鄭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請按要求默寫出有關句子。(10分)

(1)鄭人最可笑的“言”:

(2)楚人最可笑的“行”:

10.填空。(4分)

(1)《鄭人買履》選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刻舟求劍》選自《________________》。

(2)讀了這兩則寓言後,請說說你對寓言的認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題

這兩則寓言中的“鄭人”和“楚人”有什麼共同點?你認爲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嗎?如果有,請舉出例子說明。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1)lǚ(2)suì (3)nìng(4)jù qì(5)duó dù

2.(1)容易與“逐”混淆。(2)右下邊容易多寫一點。(3)容易與“墮”混淆。

3.(1)同“座”(2)拿,攜帶(3)同“返”(4)立即,匆忙(5)渡,從水上經過(6)不,不要

4.(1)量長短,是動詞(2)指量好的尺碼,是名詞。

5.(1)這,這兒(2)對,正確(3)表示前後兩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斷)

6.之①:指量好的尺碼之②:到……去之③:指劍(1)①③(2)②

7.(1)等到這個鄭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經散了,終於沒有買到鞋。(2)有人問他:“你爲什麼不用腳試鞋呢?”(3)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裏(4)船一停,那人便從他刻有記號的地方潛入水底去找劍。

8.(1)反映他思想僵化,寧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腳(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劍的關係是一動一靜,而把兩者都看成靜的了。這啓示我們要尊重實際,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看問題。

9.(1)寧信度,無自信也。(2)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1)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韓非 呂氏春秋·察今 (2)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帶有諷刺性

綜合題

兩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實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鄭人買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劍。

聯繫實際舉例,可以舉死搬教條,硬套框框,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也可舉一味憑主觀想像從事,無視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的人。

等第評定參考意見:

優:鄭人和楚人的共同點概括得正確,能準確舉出現實中的例子,說得簡要。

良:鄭人和楚人的共同點概括得正確,舉出的例子尚可,但不夠準確。

中:分別說了鄭人和楚人的特點,也能聯繫實際來舉例。

下:不會概括這兩個人的特點,舉例也不準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