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上21課《學與問》說課設計

本文已影響 9.36K人 

我說課的內容是《學與問》,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談談今天的設計。

蘇教版六上21課《學與問》說課設計

解讀文本,說教材

遵循理念,說教法

說課流程 培養能力,說學法

潛心設計,說程序

凝練教學,說板書

一、解讀文本,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學與問》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個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並用“金鑰匙”和“鋪路石”的比喻,形象地闡釋出“問”的重要性,再通過列舉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緊接着承上啓下,引出“解決問題要善於求教,拜能者爲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來說明“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的同時,號召學生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中外兩個名人的典型事例告訴我們要學會發現問題、多提問題,並善於將“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解決問題,這樣使說理更加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二)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學會生字詞,讀懂課文。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悟自得,瞭解本文所要闡述的事理。

3、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弄清文中主要闡述的問題,並展開積極地探究、熱烈的討論。

2、用哥白尼的故事來說明問的重要性,用沈括的故事來說明問與思的關係。

二、遵循理念,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薰陶。”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這爲我們開展有效地閱讀教學奠定了基礎。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爲他們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本課教學的着力點。因此,本課我將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發揮想象

由扶到放,自主合作

以讀代講,讀中促悟

三、培養能力,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貫徹“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爲主,採用讀悟法,在自讀自悟中瞭解文章內容,通過讀、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潛心設計,說程序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趣

1、板書“學”、“問”二字,學生談理解。

2、在“學”、“問”二字中加上“與”,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

3、學生依題質疑。

【設計意圖:思維能力是一切能力和智力的核心,它總是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的。思維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問題既是思維的起點,更是思維的動力。因此在教學中努力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啓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質疑的過程中,激起他們瞭解文章內容的渴望,進而產生閱讀興趣。】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讓學生帶着剛纔的疑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已明白的問題以及還有哪些疑問,由小組代表總結匯報。

【設計意圖:合作性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相互啓發、相互影響。通過再次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根據學生的質疑,梳理出一個核心問題:學與問到底有什麼關係?

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研讀課文,亮出觀點

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明確作者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四)閱讀事例,感悟思想

是啊,“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相信同學們學了哥白尼的事例後會更明白“問”爲什麼會這麼重要。

交流課前蒐集的哥白尼的資料,瞭解哥白尼的偉大成就。

哥白尼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祕的道路的呢?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哥白尼小時候是怎樣問,怎樣學的呢?從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發?在交流感悟中明白問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感悟是學習者對語文材料的積極反應、聯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開、躍進,情感得以加深,人格得以深化。】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從中你又受到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的起點,脫離了學生的認知去解讀文本,是產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的。】

(五)交流探討,深入理解

1、“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作爲小學生,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學習第三自然段

2、結合生活經歷,說說你曾向誰請教過。理解“能者爲師”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能者爲師”做文章,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在情境中理解語言文字,並透過語言文字,有側重地體味文章意蘊。】

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兩句名言作爲禮物贈給學生。

【設計意圖:學生與教師成了地位平等的朋友,他們會感受到一種被尊重的滿足,與此同時,學生們也會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爲師生間的溝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另外,用“禮物”來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也體現出一種開放的教學理念。】

5、通過變換人稱的朗讀,進一步理解“能者爲師”這個道理。

(六)以讀代講,學思結合

1、潛心讀文,思考:沈括遇到了哪些疑問?又是如何解決的?從中你明白了什麼?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情感與文中的主人公有機地融爲一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中,加深了對人物和課文內容的理解。】

2、學生自讀自悟,學思結合,理解“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這句話,感受沈括帶給我們的啓示。

(七)釋疑昇華,總結全文

1、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相輔相成”的意思,感悟學與問之間的聯繫。

2、介紹說理性文章的寫法。作者通過列舉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來闡述學與問之間的關係,這種擺事實,講道理的寫法,能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3、用陶行知的小詩《問到底》總結全文。

(八)課外作業,拓展實踐

課後蒐集有關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或名言。

【設計意圖:一課的結束並不意味着教學活動的完結,而應該以此爲一個新的起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的熱情。於是,我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佈置學生課後蒐集有關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或名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五、凝練教學,說板書

好的板書設計是文章的脈絡,它能清晰地展示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凝練、巧妙地板書,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性、條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我對板書作了如下設計:

勤學好問

23、學與問(?) 學習的主人

觀察思考

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更是一種審美體驗。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文章的同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作爲小語工作者,這將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