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3.66W人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1

很早就想爲大家上一節完整的做足預習,抓主問題教學的課。今天的課,如果按我正常的教學,在生字、詞這部分內容彙報時會減少時間,講重點的,而且關於莫泊桑的學習,會直接控制在5分鐘,因爲對於我們班95%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是簡單,沒有太多的價值。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想給我們低中高年級不同的老師在預習彙報課上到低幹些什麼,彙報到什麼程度?如果從低年級抓起,到了高年級孩子們會達到怎樣的一個自學狀況,也想讓我們的老師瞭解朗讀指導如何才能儘量做好,其中指導的方法是什麼?更想給我們的老師展示一下引導學生突破難點的方法。

我想,今早耽誤大家了三節課,如果你真能從我的課堂上學到自己覺得有效的好方法,對你今後的教學有所觸動,並會努力實踐,那我會由衷的欣慰。

在本節課上,從自己和學生的表現上我有以下感觸:

1、學生大膽積極有深度的發言和從低年級開始的培養有密切關係,萬丈高樓平地起,有梯度,循序漸進的培養很重要。

2、自己在上課時,無論是什麼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自己做了充分準備後,就放開顧慮去上,別對自己要求太高。每一個人都是活到老學到老。

3、從那個有爭議的句子上來看,老師們,包括我自己在對語文知識的講解上,一定要有章法,這個可以通過教研活動,平時的教學交流上不斷總結,爭取,我們語文教學上的難點都能通過交流找到好的方法,更輕鬆的教學。

感謝我的學生,我的老師們,還有我自己。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2

《莫泊桑拜師》這課主要通過默讀課文,瞭解莫泊桑是怎樣一步一步領悟老師的教悔的,體會和學習莫泊桑勤奮好學的精神。這一課的教學我做到了實現以人爲本,點燃激情火花,解決實際困惑。

1、實現以人爲本:我最初的教學設計想通過“烙印”這個關鍵詞引出:是什麼給莫泊桑留下烙印?爲什麼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可是學生既然喜歡“酷愛”這個詞,那說明這個詞給他留下深深的“烙印”。我們面對的是:從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向人本位的轉變。尊重學生的需要我就從需要入手。“求之不得”引發的意外讓我反思到一切以學生爲本。

2、點燃激情火花:教師引題之後,學生的學習興致不濃。什麼原因?我也事先讓學生查找莫撥桑的資料,挖空心思設計一些情趣盎然的語言來吸引他們的注意,比如“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可爲什麼提不起學生的興致呢?因爲他離我們現實太遠。而姚明“看得見”“摸得着”,孩子們在自己爭先恐後的學姚明中點燃了學習的激情火花。我想,這時,身邊的榜樣讓孩子們情感的投入也許比老師用語言激發起來的更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並激發了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要,而且越來越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可能事三維目標的情感目標。)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3

《莫泊桑拜師》一課主要寫了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爲了能夠寫出好作品,三次拜訪福樓拜,得到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對文學事業的執着追求和福樓拜熱心提攜後輩、關心文學青年成長的風範。課文緊扣課題,圍繞“拜師”這個重點逐層敘述,層層緊密關聯。鑑於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本節課,我主要讓學生帶着一個總領的問題靜思默讀,結合關鍵詞語感悟人物形象,再通過感情朗讀加深印象,並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的技巧,學會表達的方法。這堂課的教學,我主要把握了這麼幾個度。

一、務實和務虛的尺度。

熟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活動。視頻、連接網絡、整合生活、拓展閱讀,這是語文課堂離開課文務虛的地方,毋庸置疑,這也是體現新課程思想的語文學習,但這些要全在課堂裏展示出來很困難。因此,課堂上,我只拓展了一段精心挑選的莫泊桑《養脂球》中關於“馬車”的描寫,我的用意是讓學生體會哪怕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經過仔細觀察,用心揣摩,就能寫出它與衆不同的精神與本質。也同時感受莫泊桑因爲“全神貫注地觀察馬車”而有了收穫。

二、主體和主導,誰是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學是一種互動。說起來明白,操作起來卻很難。學生爲主體,你就得放手讓他質疑,讓他對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大組交流,這樣的課並不好看。教師爲主導,步步爲營,讓學生入套,設計完善了,過程流暢了,又被批評爲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想,我的這節課還是體現教師爲主導,也考慮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朗讀,感悟,理解,內化。

三、朗讀和感悟的關係。

不管朗讀、默讀、齊讀、指名讀,我盡力讓學生直接與課文對話,讓學生帶着問題讀,如第一個環節,精思默讀課文,就化了八分鐘時間。隨後的悟應該是讀的結果,讀的收穫,悟後再回過去感情朗讀。讀中生悟,讀中生情,讀中得法。

四、教學環節的疏與密。

這節課的教學可以用“一二三”來概括。“一”、一個問題,課伊始,出示一個總領問題,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品讀三次請教,抓關鍵詞句,探討莫泊桑是個怎樣的學生,福樓拜是個怎樣的老師,莫泊桑有什麼收穫,給我什麼啓發。”這樣的教學,做到了“提領而頓,百毛皆順。”“二”,兩條線索,一明一暗,明線是莫泊桑拜師,前後三次請教的經過;暗線是相機引導學生從中學習寫作的一些要領,如“勤苦練習,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等。“三”,重點品讀三次請教中福樓拜的話。既體現了福樓拜熱心提攜後輩、關心文學青年成長的風範,又從中學習到一些寫作的技巧。這應該是學生最大的收穫。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4

課前讀《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我感覺不僅學生需要讀它,我們做教師的也應該好好讀一讀。莫泊桑有着虛心好學的態度,他學到了、成功了。如果我們也以認真的態度來讀一讀這篇文章,肯定也會有不小的收穫:一、肯吃苦,勤練習。我們現在也需要福樓拜這樣的教誨引路。二、仔細觀察,用心揣摩。只不過我們觀摩的是文本,是一個個學生。三、發現事物的獨特特點。這一點的借鑑意義在於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發現一個平實、真實的自我。

這節課的第一個任務是審題,學習“作家卡片——莫泊桑”,擴展學習福樓拜的.相關資料。

第二個任務是檢查預習效果。一是指名讀一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檢查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這一篇課文中一些句子的語調和標點符號使用的特別之處,如“那——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中的破折號該怎樣讀,第7自然段中一連串問句該怎樣讀纔好。二是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第三個任務是引導學生理清莫泊桑三次拜師的過程。

先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莫泊桑每一次帶着怎樣的目的來拜師?福樓拜分別教給他什麼?

在此基礎上,我追問:爲什麼會有三次拜師?這三次拜師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們再讀課文之後,李緣說:每一次莫泊桑得到的都不一樣。

很顯然,這是一個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的答案。根據這一回答,我緊跟着點撥學生:福樓拜爲什麼不一次性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莫泊桑呢?唐凱亮舉手了:福樓拜沒有這麼做,他就是要讓莫泊桑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嘗試,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我眼前一亮:大家現在有沒有體會到這三次拜師究竟不同在哪裏?對,莫泊桑三次拜師是一種“階梯式”的過程。那莫泊桑爲什麼會取得成功,成爲“短篇小說之王”呢?下一節課,我們再來細細體會。

最後我佈置了三道預習作業:

1.文後第2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句子。

2.預先讀一讀,思考:福樓拜是怎樣的老師?莫泊桑是怎樣的學生?

3.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一次仔細的觀察,可以觀察家門口經過的人。

跟我們老師課前備課需認真研讀一樣,只有課前準備好,學生在課上才能更有目的性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纔能有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收穫。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5

《莫泊桑拜師》主要是寫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爲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爲師,得到了悉心指導的事。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緊扣該篇文章題目的特點——凝練地概括文章的資料,在導入新課審題時,引導學生進行了閱讀預測與質疑,從課題開始嘗試着引導學生作閱讀探究。

  一、抓住課題進行閱讀質疑,能夠指引學生的閱讀探究方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思維之始,也是學生閱讀探究之始。在教學之中,學生對課題進行了一番閱讀預測之後,即產生了閱讀探究的濃厚興趣。此時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扣題質疑,學生從剛纔感性的閱讀預測之中一下子就進入了理性的思維之中,這樣就爲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指明瞭方向。

  二、抓住關鍵詞語質疑,能夠幫忙學生理解課文資料。

在教學中,我抓住對“功夫”一詞的理解展開教學,區別“功夫”和“下功夫”。是功夫不到家中的“功夫”指的是寫作水平、寫作潛力、技巧等,“下功夫”就是肯吃苦、勤練習,引導學生質疑: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莫泊桑在下功夫?透過反覆研讀文本,學生們發現那裏的“功夫”也內含“還需要再努力”的意思。

  三、寫作探疑,培養潛力。

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學習福樓拜把文章寫具體。我着重指導學生學習福樓拜把話說得清楚明白,有條理,而且言之有據這種表達的方法:第一讓學生學習他說話的條理性。比如莫泊桑第三次去福樓拜那裏,福樓拜在第二次教導莫泊桑學會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一步:寫作要有特色,就要抓住特點寫。這樣,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使他的話很有條理和層次。第二讓學生學他說話有理有據。福樓拜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並不是只講原則性的標準,而沒有實在的例子的。他在說道理的過程中注意聯繫實際的事例,從而使他說的話令人信服。比如莫泊桑第二次去他家拜訪傾訴觀察馬車沒有結果時,福樓拜便列舉不同場景下的馬車,啓發莫泊桑。而這樣鮮活的事例在莫泊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最後使他有所收穫。

在教完《莫泊桑拜師》後,我安排了一次小練筆。要求學生週六仔細觀察身邊熟悉的人,要把各種不同的人物特點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然後在週一進行交流,結果由於學生觀察仔細,記錄及時,寫得都很生動。我想如果我們經常要求學生這樣去做,那麼學生捕捉、收集寫作素材的潛力必須會逐漸提高,寫出來作文也肯定會生動、具體。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光是滿足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還就應在此基礎上,加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讓語文雙基得到紮紮實實地訓練。

  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6

《莫泊桑拜師》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青年時請福樓拜指導寫作,經過老師的細心指導,莫泊桑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敘述條理清楚,層層推進,由指導如何觀察到如何寫作一目瞭然。

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構建高效課堂,下面談談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1.抓主線,突破重難點。

文章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是師生二人善教與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去努力。教學設計時我是以第一條線索爲主,重點品讀福樓拜的品質,引導學生總結一些寫作方法,對於莫泊桑的品質只讓學生瀏覽課文簡單地談體會。

  2.深層挖掘突破重難點。

莫泊桑第二次請教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如何進行細緻的、有效的觀察是現在的孩子所欠缺的,這裏一連串的問話也體現了福樓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導。在幫助學生理解“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的呢?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先讓學生從人物品質及寫作方法上談體會,接着引導學生明白怎樣觀察生活,進一步理解福樓拜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但是還有以下幾方面有待努力:

1、該讓學生總結的老師不能代替。

2、課堂的調控能力還需再加強。

3、課堂上該落實的必須要落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