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熱愛生命》

本文已影響 1.85W人 

以下是本站網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九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熱愛生命》

  教學目標

1.潛心閱讀課文,感受主人公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抗爭的悲壯經歷,把握作品的內在意蘊及深刻的主題,從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啓迪。

2.體會文中人物與細節描寫的細膩傳神之處。

3.品味傑克.倫敦筆下這一硬漢形象所透露出的濃重的悲劇色彩,及其堅忍、卓絕的求生意志。

4.學習不怕困難、挫折,勇於戰勝一切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把握人與環境抗爭時所折射出來的偉大的精神力量,珍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2.體會人與狼對峙部分精彩傳神的細節描寫。

  教學設想

極地嚴寒、食物匱乏、惡狼尾隨。。。。。。作品將人物置於一個極爲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以此表現人類與嚴酷的生存環境相抗衡時所產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這一類作品學生在七年級就有接觸了。如《偉大的悲劇》《荒島餘生》等。因此,在教學中,可以結合這些篇目來輔助學生挖掘作品的深意,同時建議課外閱讀作者的其他相關作品,瞭解其中的硬漢形象。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請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一下你心中頑強的生命是什麼樣子。(石頭重壓下衝破羈絆的嫩芽,嬰兒來到人世的第一聲啼哭,馬拉松賽場的百米衝刺。。。。。。)你能想象人在經受生存極限的考驗時,可以迸發出怎樣的生命之光嗎?那就讀讀今天學習的課文《熱愛生命》吧!

  二.感知課文

1. 默讀課文,粗通課文大意。

2.複述故事,把握情節梗概:極度飢餓,以馴鹿剩骨維持生命。歷盡艱辛,發現海邊大船。努力爬行,遭遇病狼跟蹤。殊死搏鬥,最終戰勝病狼。

  三.探究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從課文中發現值得思考、探討的話題。

2.學生交流思考所得,經過集中,確立幾個探究主題。

(1)主人公在這茫茫荒原上經歷着哪些生死考驗?他靠什麼頑強地生存下來?

(2)小說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爲什麼連個名字也沒有?

(3)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4)小說中關於鹿皮袋、比爾骸骨描寫的作用?

(5)作者塑造這樣一個硬漢形象的意圖是什麼?

3.分組選擇題目,藉助所蒐集的資料進行課文研讀,教師指導點撥。

4.各組彙報探究成果,教師配合指導。

探究一:茫茫荒原惡劣的地理環境、氣候、食物的匱乏、體力近乎衰竭、野獸出沒。。。。。。同自然的鬥爭老是失敗,飢餓、寒冷、傷痛緊緊纏住他,他甚至想到放棄:“死並沒有什麼難過”“死就等於睡覺”“它意味着結束、休息”。說明意志堅強的人也有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再同環境和困難鬥爭的時候也有自身的灰心和軟弱,真實地反應了人物內心的某些脆弱成分。但主人公靠着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求生慾望,一面同自然抗爭,一面努力地克服自身弱點不斷磨練自己,最終戰勝這一切,成爲頑固不屈、具有超人勇氣的強者;及其寒冷——用百鐵罐子燒熱水,極度飢餓——砸鹿骨、吃沼澤漿果,極度疲憊——內在的生命逼着他向前爬,右腳傷殘——膝蓋和腳鮮血淋漓·,撕襯衫來墊,餓狼尾隨——時昏時醒,努力提防。

研究二:主人公意志堅強、富於毅力、不畏艱難,同大自然勇敢鬥爭;在飢餓、寒冷和傷痛中頑固掙扎;在同病狼的搏鬥中獲得勝利,終於戰勝死亡。主人公具有一種超常的意志和“超人”的品質,他的頑強意志和勇敢精神幾乎超越了生命的極限——這就是他的“生命意志”,一種原始的生命的本能力量;“事實上,他早已失去了興致和熱情”,但“內在的生命卻逼着他前進”。作家逼真地刻畫了主人公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所表現的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在同狼最後搏鬥時主人公的雙手已無力將病狼掐死,但是他頑固地拼盡全力,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用牙齒咬斷狼的脖子,“一股暖和的液體慢慢流進他的喉嚨。這東西並不好吃,就像是硬灌到他胃裏鉛液”。然而他還是“硬憑着意志”給灌下去了。正是這像“鉛液”一樣病狼的血使他得以活下去。

在小說中,文明社會的人和野性的動物,站在了同一地平線上。在自然面前,社會賦予他的一切特性都失效了,什麼理想、抱負都是空談,只有“活着”,纔是生命的最終意義。因此,這個人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作爲一種思想的象徵物,他沒有名字,狼當然也沒有,他們只是兩個生物,平等的兩個生物,爲了“活下去”的信念,而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生命追逐。

探究三:作品最富感染力的細節描寫和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同時用大量的人物行動表現自己的性格。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富於表現力的細緻描寫,如微微泛紅的鹿骨頭、在苔蘚、岩石上留下的血跡、病狼的喘息聲於粗糙的舌頭摩擦兩腮的感覺等,從極細微處着筆,極有質感地渲染任務困窘、殘酷的處境。最傳神的是對疲憊的描寫——她的疲憊就像大海的漲潮,“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志。他是他還用無力的雙手划着,憑着一種奇怪的心靈作用”,出色地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人物體力飄散而心靈執著的情態。它揭示了主人公戰勝病狼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對生命的執著熱愛。

人和狼最後的格鬥是小說最爲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他從夢中甦醒過來,因爲已感覺到有條舌頭正在舐他的手,“他靜靜地等着······狼牙輕輕地扣在他手上了;正使出最後一點力量咬進它等了很久的東西里面去,可是這個人也等了很久,那隻給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牀”,一種從未有過的奇特的格鬥方式,在奄奄一息的人和同樣衰弱垂死的病狼之間展開了。漸漸地,牙和手都無力了,可是人還用另一隻手偷襲過來,“一下把狼抓住”了。幾分鐘後,人把全身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可惜他的雙手已無力把狼掐死。可是他還要用嘴咬住狼的咽喉······

探究四:根據上下文意,不難判斷鹿皮口袋應是淘金者裝金子用的,主人公早已丟棄,但比爾居然到死也不放棄,最後只剩下一堆又紅又白、被啃得精光的骸骨與之相伴。這一種辛酸而殘酷的諷刺,正說明了金錢在赤裸裸的大自然中一錢不值,它的存在是對人性的沾污與拖累。

探究五:作者塑造這樣一硬汗形象的意圖是什麼?

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生命意志堅強,具有鮮明性格和超人勇氣的強者形象。文中反覆渲染不畏艱險困苦、勇敢頑強同大自然作鬥爭的過程,字裏行間滲透出的是人的頑強意志和熱愛生命的深刻主題。

第二課時

一.請學生講講名著《魯賓孫漂流記》的故事,魯賓孫面臨哪些困難,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從魯賓孫的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二、品味閱讀

1.學生自主品味、朗讀文中感受最深的語句。

2.小說通過對“他”這個硬漢形象的成功塑造,體現了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主題。

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品出“他”對你的啓示。

學生交流、探討,教師指導明確。

(1)要勇於面對失敗。

他全身疲乏、傷痛,他失敗了,但這只是氣力與肉體的失敗,他的信心與希望始終未曾破滅。他在對待失敗的態度上取得了勝利,在精神上取得了勝利。

(2)要勇於面對孤獨。

當一個人面對眼前的厄運時,就應勇於面對孤獨,不埋怨,不放棄,最後終於全身而返。

(3)要敢於與敵人鬥爭

與狼長時間的周旋,表現出這個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顯示出非凡的毅力和堅韌的決心,體現出人類戰勝強大勢力的偉大力量與氣概。

(4)要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他”在與逆境的較量中不時流露出對周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如吸取剩骨的甜蜜、享受太陽的暖意、感受周圍活躍而健康的生命。正是這種熱愛使他充滿活力,使他永葆活下去的慾望,並由此不斷激發出他的潛能,使他有搏鬥下去、戰勝失敗、面對孤獨、超越死亡的勇氣和毅力。

3.結合珍視生命的有關名言和故事,品味這一人類的永恆的話題。

  三.拓展延伸

1.課後,閱讀下面二則故事,談談你的感想。

(1)生命因信念而頑強、堅忍。

1998年5月20日晚9時,一場山洪將新疆巴音烏素礦礦井沖毀,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將13個在井底幹活的工人衝倒,淹沒。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長的圓木,順水向巷道深處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處的採煤區。杭平上到一塊一米見方的乾燥的地帶,擰亮礦燈,光影裏裏看到不遠處一頭井下拉煤的騾子被卡在狹窄的道口,最初的兩天,除了喝水還試着啃那圓木上的樹皮,還試着嚼皮帶,但他都失敗了。大約過了四五天之後,他將飢餓的目光投向了與他相依爲命的騾子。他移動極度虛弱的身體,拿鐵鍬絆住騾子的腿,讓騾子在掙扎中溺水死亡。接着把鐵鍬在石頭上磨快,來剝騾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鏡片打碎,用玻璃一點一點地割肉吃,因爲他不能嚼,翻心倒海的噁心幾乎將他置於死地。幾天後,肉開始變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裏,反覆搓洗,直到洗淨纔敢吞食。爲了保持體力和熱量,他將自己的行動降到了最低限度。他躺在地上,無數次地想,我還活着,我要活下去。就這樣一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點鐘,這時,他撫摸自己的身體,胳膊枯瘦如柴,摸一摸肚子,已到了脊樑骨了。在這34天中,兩臺水泵以每小時近200噸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轉着,隨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員從井下擡出了12具屍體。當救援人員發現杭平還活着的時候,這使所有聞知此事的人都充滿了好奇,都感到這是一個近似神話的奇蹟。

(2)戰勝生命絕望的力量在於生命本身。

有一天傍晚,他心煩意亂地走到懸崖邊。他覺得生活無聊而平淡,年輕的心已不願負擔人世的孤獨和艱辛。他感到全身的血液如禁錮在罈子裏的葡萄酒 有一種要把罈子衝破的衝動。於是,他把腳輕輕凌空一提。忽然,有什麼獨特的聲音傳來,他不禁側耳靜聽。噢,是嬰兒的哭聲,在這荒山野嶺,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頓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激動來襲,他一把推開誘他自殺色死神,循着啼聲和燈光奔去。

那是他命運裏最耀眼的一次閃電。數年之後,他的偉大作品如春雨般灑落俄羅斯及世界。他就是屠格涅夫。

結合以上兩則故事,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以書面形式寫出來)

  四.小結

本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身處絕境、頻臨死亡的人,在頑強的求生意識和鋼鐵般的意志作用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搏鬥,終於戰勝了飢餓、傷病、寒冷以及野獸的威脅而起死回生的故事,表現了人戰勝自然、戰勝困難的精神,在困境中我們中學生應該學習這種精神。

  五.教學反思

對於《熱愛生命》這篇課文的教學,採取了自主、合作、探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深入課文,理解課文。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表現出了積極的參與性,思維的活躍性,也鍛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果。當然教學中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和進一步發現。但我會沿着這條路不 斷地探索下去,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附板書

熱愛生命

故事梗概:

主人公面臨生死考驗:飢餓

惡劣的天氣(寒冷)

個人體力的極度虛弱

傷病

野獸的威脅

這些考驗他戰勝了嗎?靠的是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