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例

本文已影響 9.71K人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例

知識目標

1.瞭解《左傳》的成書過程和基本知識。

2、 掌握一些文言詞語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 讀背課文。2、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爲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答法。教學過程中,多設題,巧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啓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3.探究拓展法。適當補充《讀本》中或《左傳》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爲學生擴展閱讀的材料,鞏固所學知識,開拓視野。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反覆朗讀課文,正音。整體感知、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當我們在電視中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爲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爲民排憂,爲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二、關於《左傳》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經文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裏的“左氏”,司馬遷認爲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於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映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爲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世史學和後世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爲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它記敘了東周前期240多年的歷史、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既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詳略合宜;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說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說。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春秋》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三、分析課文

1、秦晉爲何圍鄭?(用原文回答)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且兩國軍隊分地駐紮,這就爲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提供了條件,爲下文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後“受”,有什麼作用?

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爲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勇於自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爲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爲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3、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4、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並作分析)

(1)以退爲進;(2)曉之以弊;(3)許之以利;(4)巧施離間。

5、鄭伯說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

異:鄭 伯:直截了當 燭之武:迂迴曲折

6、晉文公爲何不願攻秦?(用原文語句回答)

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啓示?

提示:(1)略

(2)都以本國利益爲中心。

(3)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古代如此,現代亦然。

7、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

其實,“不仁”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纔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四、人物形象分析

1、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結合原文語句分析這一藝術形象。

明確:愛國,睿智超羣,能言善辯。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爲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2、燭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師的?

先討秦歡心——以退爲進;陳亡鄭利晉——以害動秦;

主存鄭利秦——以利誘秦;責晉貪不義——大功告成。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後,既非據理質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於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爲什麼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爲了一個“利”字。既然秦國是爲“利”而來,那麼,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爲秦國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第一,“亡鄭”於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鄭在東,中間隔着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爲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亡鄭”之後,鄭國的土地不爲秦所得,反爲晉所有,結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於秦可得實惠。“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鄭”,就是放棄攻打,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爲“東道主”,那麼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麼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後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說,“君嘗爲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爲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爲。晉君慾壑難填,已經在東邊向鄭國開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裏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盟,說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