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1

本文是科普說明文,大多數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不感興趣,尤其是女生。因此在設計課堂時就得費些腦子。《宇宙的邊疆》一文,我更不知該從何入手,因爲我對宇宙知識的很缺乏瞭解,也和班上大多數女生一樣不愛看這類文章。在這堂課上,我只能以無知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彌補自己這方面的知識。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

我通過閱讀提綱引導學生一步步弄清楚文章的內容和結構。讓他們在閱讀中學會迅速篩選信息。由於問題的牽引,讓學生還有了一些好奇心,秉承着這份好奇心來完成對本課的學習。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學完文章後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有些同學能聯繫人類,聯繫自身,認識到自身的渺小,要珍惜眼前,珍惜生命。文章學到最後,雖說我們對宇宙還有太多的爲什麼和不知道,但至少讓我們懂得了善待自己,如果從一課一得的角度而言,也應該算一種收穫了吧。

我將本課設置爲自讀課文,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鍛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考試中科普類文章閱讀要做到快、準、精,就必須在平時的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想,有了今天的教學,學生在以後的閱讀中也一定會尋找一條自己感興趣的路線來閱讀。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2

《宇宙的邊疆》是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的一篇科普說明文。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標誌人類文明的`尺度。閱讀科普文章,可以啓迪心志,激發想象,帶領我們進入全新的科學天地,在科學海洋中遨遊。本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它節選自卡爾·薩根的作品《宇宙》。文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宇宙知識,發表了自己對宇宙的衆多看法。行文是伴隨着電視畫面展開的,所以文中的語言有着特定的語境。

高一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適應高中課程的特點,對於說明文,初中也已經接觸過,但是對於這麼一篇解說詞,還是第一次,而且又是有關宇宙的知識,學生比較好奇,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3

本課教學,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1 、重視動態生成,實現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觀念的轉變,在本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從感知文本中提出問題,然後將這些問題進行梳理歸類,最後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解決這些問題,變靜態的預設爲動態的生成,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在閱讀教學過程發展個性。在本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共同釋疑,課後探究,採用先問後引的教學策略,學生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題材進行探究,既培養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 、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的實踐活動,在本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文本,走進生活,將學習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

但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需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加以注意:

1、課堂教學容量過大,學生來不及當堂消化吸收;探究問題的時間短,不能進行深入的合作與探究。

2、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注意不能過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關注的更多應該是學習內容。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4

對於科普說明文的教學,我歷來有點犯難。一是因爲這類文章一不小心就講成了科學知識普及課,失去了“語文味”,二是因爲我本人對這類文章很不喜歡。《宇宙的邊疆》一文,我更不知該從何入手,因爲我對宇宙知識的很缺乏瞭解,雖然講過一遍,早已忘卻,這就證明了上一次的教學很失敗。我很認真地讀了兩遍課文,基本意思看懂了,上網看了一些案例後,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我把自己當成無知者,我將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彌補自己這方面的知識。

我先和學生們共同商量我們應該怎麼學的問題:請同學們提出學習這篇文章的想法,我們選取多數同學贊同的方案進行,應該要先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然後再對不懂的句子進行深入的瞭解,最後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和所用的基本說明方法。

學完文章後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有些很打動人心的句子。例如,從宏觀來看,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這些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 通過對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讓我們感受人類生活相對於浩瀚的宇宙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啓示我們面對生活更應該豁達而樂觀,作爲宇宙滄海之一粟的渺小的如塵埃的人更應該善待自己。

文章學到最後,雖說我們對宇宙還有太多的爲什麼和不知道,但至少讓我們懂得了善待自己,如果從一課一得的角度而言,也應該算一種收穫了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