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教學設想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設計

詩歌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鑑賞詩歌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這節課旨在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通過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來實現對田園詩的把握。理清由“歸”字折射出的幾個問題:從何而歸?爲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從而深入體會陶淵明歸隱後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陶淵明其人及其文。

2. 正確解讀詩歌意象,把握作品的意境,背誦《歸園田居(其一)》。

過程與方法

1.引導法,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學習。

2. 通過討論,對詩歌意象進行解讀,把握作品的意境。

3.通過反覆誦讀,師生共同把握詩人心情的轉變。

  情感態度與價值

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體會田園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詩中意象的分析體會詩人歸隱田園的心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家園,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這個代名詞緣自一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在這篇美文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景色優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寧的社會。那麼這麼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的世界是源自於哪位大家之筆呢?沒錯,就是源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一經陶淵明筆下流出便成了人類文明共有的精神財富。由此可見,陶淵明以及他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再來欣賞他的作品,再次感受陶淵明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學魅力。

  二、知人論世

1、回顧初中所學習過的出自陶淵明筆下的詩文。

(《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2、通過圖片猜詩句的形式再次回顧所學詩文進入詩歌情景的學習。

(其三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飲酒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桃花源記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五柳先生傳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3、通過資料補充完整的形式將陶淵明的介紹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

東晉時期傑出的的詩人,他的詩情感真實,詩味醇厚,語言清新自然。他開創了田園詩,爲古典詩歌開闢了新的意境,因此陶淵明被後人稱爲田園詩人。(補充)同時陶淵明還有一個稱號,大家知道是什麼嗎?(隱逸詩人)一直在官僚與隱士的角色中徘徊,他29歲出仕,不久又回家了,五六年後又出來做官,但時間都不長,直到41歲時,他才擔任彭澤縣令,在任僅八十餘天,就辭官歸田,直到63歲去世,再也沒有出來做官了。試問:陶淵明歸隱後真的快樂嗎?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首詩——《歸園田居》,一同追尋他的心路歷程。

  三、誦讀指導

齊讀,糾字音,指導、提醒把握五言詩的節奏後再次誦讀。

(拙zhuō、蔭:Уìn)

 四、文本解讀

1、疏通字詞(先請學生回答以下加粗、較爲難以理解的字詞,老師再做補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適:適應,迎合;韻:氣質、本性;羈鳥:籠中鳥;拙:愚拙;蔭:遮蓋;曖曖:昏暗、模糊;依依:輕柔緩慢地上升;墟:村落;自然:既可理解爲自然界又可理解爲田園生活)

2、解題

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和詩歌的題目好比一個人的眉毛和眼睛,它往往能傳達或者暗示許多有效信息。從題目當中我們看出此詩的詩眼是什麼?明確:“歸”

3、由題目可知“歸”字是詩眼,是明示的條件,但“歸”字之下還有許多暗含條件,而這些暗含條件向我們展示出了下面四個問題:

“從何而歸”、“爲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問題:從何而歸?

明確:從塵網中歸,塵網指官場,污濁、混濁的官場。

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明確:此處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塵網與官場中有什麼相似的特點?

明確:比較束縛。(對人的本性具有約束作用)

詩句中還有其他詞可以反映他從官場中歸來的嗎?

明確:樊籠。

從這兩個比喻句中可看出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詩人將官場說成“塵網”、“樊籠”,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問題:“爲何而歸”?

明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本性愛田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由於官場的黑暗,無自由)

(小結: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本性的同時用羈鳥、池魚指代自己,說明由於官場的黑暗、污濁、腐敗使得自己失去了自由的本性,無法實現抱負,作者歸隱田園爲獨善其身。)

作者在官場當中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本性,所以使得作者對怎麼樣的生活?田園生活

作者嚮往的田園生活是怎樣的?作者歸向了何處?歸去如何?大家相互討論下,找出描寫歸後生活情境的句子並加以賞析(意象、手法、情感等)。

明確:歸向園田,詩人歸隱後是快樂自足的。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學生自由發揮)

藝術手法:遠近結合 以動襯靜 白描 情景交融

幻燈片顯示:

愛丘山 所見: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遠人村、墟里煙 由近及遠

歸園田 所聞:狗吠、雞鳴 白描

以動襯靜

落塵網 所感:無塵雜、有餘閒

情景交融

樊籠→自然

總結:全詩以追悔始,以慶幸終,追悔自己“誤落塵網”,“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田園”“復得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的表達了對山林隱居生活的怡然陶醉之情。

4、拓展探究

問題預設:有人說陶淵明的歸隱是志趣高潔、潔身自好的,也有人認爲他的歸隱是消極避世。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的隱逸道路?假如你是陶淵明,你會怎麼選擇呢?

總結:學習陶淵明對於今時今日的人們能來說我覺得最大的意義不在於他的選擇,而在於他的捨棄,他選擇了歸隱,也就捨棄了名利;選擇了歸隱,也就捨棄了富貴;他能在渾濁的現實中追求自己的原則;能在一塵不染的現實裏關照自己的本性;能夠“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能夠“不以躬耕爲恥,不以無財爲病”,這一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需要足夠的勇氣,足夠對自己的真實,足夠獨立思考的精神,足夠獨立人格的支撐才能夠做到的。所以,無論時代怎麼改變,世事怎麼變遷,陶淵明和他文如其人的淳樸詩作都不會褪色,他一直是並永遠是永恆的經典。

5、佈置作業

1.默寫《歸園田居(其一)》。

2、以你們聰明及日常的積累爲畫筆,豐富的想象爲顏料將詩句中美好的田園風光描繪出來

附: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情 由近及遠

仕——隱 景 以動襯靜

巧——拙 交 (動靜結合)

融 白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